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提高OLED器件外量子效率的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OLED器件 CN201310388560.4 2013-08-30 CN103441219A 2013-12-11 李江淮; 马德林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OLED器件外量子效率的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和OLED器件,以及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OLED器件的出光率,本发明的OLED器件从封装层到基板依次包括:封装层;有机发光材料层;基板;并且,在有机发光材料层与基板间设有一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层,该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层为一薄膜,成分为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由TCPTU与稀土元素化合物生成的化合物Ree-TCPTU。本发明在有机发光层与基板这两层折射率差值较大的材料之间添加了一层折射率适中的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层,从而达到加大全反射临界、减少全反射、增加出光率的效果。
182 一种集成LED光源曲面封装方法 CN201110157035.2 2011-06-08 CN102244155A 2011-11-16 徐晓峰
一种集成LED光源曲面封装方法,LED芯片阵列排布固定于封装基板,若干LED由金线串联后在并联连接于光源模组正负电极,再由光材料和封装材料灌封封装,LED光源模组出光面设置为曲面出光面,对应于单个LED芯片封装材料由模具定型为突起状,每个LED芯片对应于一个弧面出光面,使LED芯片发射光的入射控制在全反射临界角以内,整个封装面形成多个凸点阵列排布的出光面,有效控制全反射现象的发生,仅此技术可提高现有平面封装LED光源光效15%-20%,如此集成封装LED光源相对于单颗封装LED光源光效偏低的缺陷将不复存在,集成封装大功率LED灯具的成本优势,结构性能优势将更明显。
183 全景透镜及使用该全景透镜的全景拍摄系统 CN200910308006.4 2009-09-30 CN102033300A 2011-04-27 叶信宗; 林玫君; 陈冠廷; 林光伟; 张炜修; 黄俊翔
一种全景透镜,其包括可使成像光线从360度折射进入的呈凸透镜状鼓起的环形入光面、与环形入光面的外圆周边缘相连接,且向内呈凹透镜状陷入的环形反射面、与环形入光面的内圆周边缘相连接的圆形反射面及与环形反射面的内圆周边缘相连接的圆形出光面。该环形反射面的中央处形成有向内呈凹透镜状陷入的反射部。该成像光线进入全景透镜后经由环形反射面及圆形反射面的反射从圆形出光面射出。同一成像光线分别在环形入光面和环形反射面上的折射点和反射点的切面之间的夹与该成像光线在环形入光面上的折射角之和大于该全景透镜与空气之间的全反射临界角,以使得成像光线在环形反射面上发生全反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该全景透镜的全景拍摄系统。
184 触控系统 CN200910301891.3 2009-04-27 CN101872271A 2010-10-27 袁崐益
一种触控系统,包括显示面板、红外光源、直棱镜和红外影像感测器,所述直角棱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的夹角均为45度,所述第二表面垂直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红外光源和红外影像感测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一侧,所述显示面板靠近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上方且与所述第三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显示面板变形产生的形变量,所述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通过所述第一表面进入所述直角棱镜内且入射到所述第三表面,红外光在所述第三表面的入射角大于等于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红外光在所述第三表面发生全反射并入射到所述第二表面然后由所述第一表面出射后在所述红外影像感测器上成像。
185 照明装置 CN200710096562.0 2004-08-19 CN100576871C 2009-12-30 樱井靖夫; 河内雅史
发明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在使用作为读取装置光源在光量少的点光源的情况下可有效利用点光源的光量。在向位于接触玻璃(12)上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的原稿面射出光的点光源(32)和在从点光源(32)射出的光的射出方向前方配置并将从点光源(32)射出的光聚光在原稿读取时的副扫描方向的读取宽度内的聚光体(33),并且聚光体(33)设置在通过该聚光体(33)照射的所有光的度未达到由接触玻璃(12)全反射的临界角(θ)的方向上。由此,从点光源(32)射出并通过聚光体(33)的全部的光,因为不被接触玻璃(12)全反射而照射原稿的原稿面,所以为照明原稿面可有效利用从点光源(32)射出的光的全部。
186 监测装置 CN200480018372.1 2004-07-12 CN1813209A 2006-08-02 田中宏和; 大西彻也; 川本竜二
提供一种用于为监测器精确取光并具有简单结构以及能够形成得紧凑的监测装置。透镜阵列(17)安装在保持光纤(14、15)平行的光纤阵列(12)的顶面上。透镜(19)设置在透镜阵列(17)中而与每个光纤(14、15)的端面相对。三形棱镜(13)设置在透镜阵列(17)的前面。三角形棱镜(13)的入射-出射面(22)相对于透镜阵列(17)倾斜。从光纤(14)发出的信号光(L)被透镜(19)转变成平行光,并入射到三角形棱镜(13)中。信号光(L)在反射面(20)发生全反射之后,信号光(L)入射到反射面(21)上。入射到反射面(21)上的信号光(L)的入射角略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一定比例κ的信号光(L)从反射面(21)泄漏到外部。因此,通过测量该泄漏光(La)可计算信号光(L)的光量。
187 光学检测装置 CN201910704578.8 2019-07-31 CN112307844A 2021-02-02 林峰; 周扬; 朱文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包括导光单元、光源和检测模组。导光单元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光源用于透过所述导光单元的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预设区域投射检测光束,所述预设区域与所述检测模组在所述导光单元的第一表面的视场区存在交叠区域;所述导光单元第二表面具有供检测光束进入的入光区域,所述入光区域与所述交叠区域之间的最短直线与所述导光单元的第一表面的法线之间的夹不小于所述检测光束在所述导光单元内实现全反射传输的临界角。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屏下指纹检测效果。
188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2010460215.7 2020-05-27 CN111584754A 2020-08-25 黄清雨; 焦志强; 闫华杰; 陈福栋; 李晓虎
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包括基板、设于基板的像素界定层、发光器件和彩膜层,像素界定层包括M层,M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第m层像素界定层覆盖于第m-1层像素界定层的表面,第m-1层像素界定层的折射率nm-1大于第m层像素界定层的折射率nm;其中,2≤m≤M;当发光层射入像素界定层的光线在相邻像素界定层界面的入射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从而被限制在像素界定层内,减少了进入相邻子像素的光线,降低了光线串扰、视角差、色分离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显示效果。
189 一种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1911146185.6 2019-11-21 CN110854666A 2020-02-28 万文坚; 曹俊诚
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激光器后端面垂直于激光器脊条结构长度方向,前端面和脊条结构垂直方向有一倾斜,两个端面其中一个为解理面,另一个为研磨抛光面,这种不平行的端面导致前后端面反射率和透射率不同,从而改变激光器前后端面的出光比率,端面倾斜角小于激光器有源区全反射临界角时,激光器前端面出光功率比率更大,这种倾斜前端面结构还有利于抑制横向高阶模,适用于宽脊条、单端输出、大功率激光器。
190 波长转换元件、光源装置、投影仪 CN201510541002.6 2015-08-28 CN105467734B 2017-09-05 江川明; 野岛重男; 清水铁雄
发明提供波长转换元件、光源装置、投影仪,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取出更多的光。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具备:基板;反射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个面侧;波长转换层,其设置于所述反射部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并通过激励光的照射发出荧光;以及反射面,其设置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与所述反射部相反的一侧的面和所述反射部之间,使所述荧光中的以临界以上的角度入射的光全反射。
191 一种具有高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CN201611094395.1 2016-12-01 CN106784107A 2017-05-31 梁结平
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高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封装为一体的超白低化玻璃、第一EVA层、串联在一起的光伏片、第二EVA层、第三EVA层和背板,第二EVA层与第三EVA层之间装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表面设有规则排列的V形沟槽。这种V形沟槽使组件具有更高的反射率。所述V形沟槽的内夹为105度~119度。这样可以保证V形沟槽两个面反射的光线到达玻璃表面时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以被电池片吸收,而不会折射到空气中损失掉。
192 高回损接收器件 CN201610480234.X 2016-06-27 CN105911654A 2016-08-31 吕耀安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回损接收器件,包括LC连接器、PIN管芯和接收组件;所述PIN管芯固定于所述接收组件的第一端面;所述LC连接器插入接收组件的第二端面;还包括陶瓷插针,所述陶瓷插针固定于所述LC连接器插入接收组件的端头处;所述陶瓷插针朝向PIN管芯的一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度为7~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陶瓷插针的端面与光纤芯轴不成直角,且经过斜端面反射后的发射光在光线中的传播角度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因此,从插针斜端面反射回来的光,不会在纤芯中传播,而是全部通过包层发生耗散,并最终泄露出去。
193 一种CO2激光器及其外光路传输方法、系统 CN201510714706.9 2015-10-29 CN105328330A 2016-02-17 肖磊; 徐地华; 赵建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CO2激光器及其外光路传输方法、系统,所述外光路传输系统包括光束整形装置,所述光束整形装置包括设置在CO2激光器出射光的光路上的棱镜;所述棱镜的第一侧面与CO2激光器的出射光垂直,CO2激光器射出的、径向截面为椭圆的激光束垂直第一侧面进入棱镜,并在棱镜的第二侧面发生折射后射出;所述棱镜的主截面与所述椭圆的长轴平行,所述棱镜的顶小于棱镜的第二侧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即,光斑为椭圆的激光束通过棱镜后,其长轴被压缩,变为圆形的光斑,提高了激光束的一致性,使CO2激光器切割材料时,切割的效果一致。
194 一种快速定标模及应用 CN201510158012.1 2015-04-04 CN104792733A 2015-07-22 郭文平; 虞健; 杨克成; 夏珉
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定标模及应用,涉及光电技术与光学仪器领域。快速定标模块包括多个玻璃块,多个所述玻璃块相互胶合以形成至少一个完整的用于进行标定的工作平面,并该工作平面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细缝,所述玻璃块的折射率均不相同;工作平面的相互平行的玻璃块用于与光斑相对扫过,光斑中的部分光线发生全反射并部分光线发生折射,以能形成明暗界线,利用明暗界线的位置和多个玻璃块的折射率完成定标。本发明中快速定标模块可用于临界型折光计的标定和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的标定。
195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416447.2 2013-09-12 CN104466010A 2015-03-25 周明杰; 冯小明; 钟铁涛; 王平
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板、光提取层、导电阳极发光层和导电阴极,所述发光层在电压驱动下透过所述基板发光,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及含量的透光层,所述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含量的透光层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方向层叠。由于不同尺寸及含量的纳米微球的透光层具有不同的透光率,使不同波长的发射光在所述光提取层中均能发射散射现象,从而改变入射光在其表面的反射方向,从而改变整体光出射的全反射临界,从而增加出光效率尺寸。
196 一种光学透镜 CN201310149555.8 2013-04-26 CN103277739A 2013-09-04 朱贺玲; 刘国旭; 孙国喜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在透镜本体底部形成有一个光线入射的中心向上凹陷的入光曲面,在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形成有中心向下凹陷的第一出光曲面,在所述透镜本体的侧部形成有第二出光曲面;所述第一出光曲面形成为光线经由所述透镜本体入光后,在与所述透镜本体的轴线夹为42°角为临界角,在中心光束至42°以内的光束由所述第一出光曲面折射出,42°至85°的光速由所述第一出光曲面全反射后,由所述第二出光曲面折射出。本发明通过折反射方式将光束角扩散,提高了接收面上辉度均匀度。
197 电子设备以及具备该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终端 CN201180020739.3 2011-11-08 CN102859472A 2013-01-02 氏井淳一; 鹤崎幸二
电子设备具备:具有第1主面以及位于第1主面的相反侧的第2主面的触控面板;设置在与非操作区域对应的触控面板的第1主面上的遮光膜;和设置在与非操作区域对应的触控面板的第2主面上的振动体,设在触控面板的第2主面进行全反射的临界为θ,设触控面板的厚度(T1)和振动体的厚度(T2)之和为T时,在截面观察下,振动体在与非操作区域对应的触控面板的第2主面上设置在距位于操作区域侧的遮光膜的端部为T×tanθ以上的位置
198 照明设备 CN201080025722.2 2010-06-07 CN102803836A 2012-11-28 L.P.巴克; J.佘; H.J.科内利森; G.韦
发明涉及照明设备。该照明设备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被配置成发射光通过第一表面进入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汇聚器,其被配置成引导导光板中的入射光以在与预设平面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传播。所述预设平面与导光板的底面和顶面中的任一个垂直,以及以显著大于全反射临界的角度与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和第一表面相交或与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交。以此方式,减少了导光板中的不必要光损耗,及改进了沿着导光板的亮度或光强度的分布,即,可以取得光强度基本上均匀的分布。
199 侧光型背光模件的导光板构型及液晶显示器 CN03123866.1 2003-05-21 CN100552507C 2009-10-21 许全裕; 张中彦; 郑庆汶
一种侧光型背光模件的导光板构型。本发明的导光板构型包括一导光板主体,其具有光输入用的至少一入射端面、一背面及光输出用的一出射面,其中此入射端面相对于入射光束呈非垂直面,及此背面具有一光散射图案,供导引导光板内的反射光从此出射面输出。透过导光板呈非垂直面的入射端面,使光投射至导光板内部的度大于导光板的全反射临界角,以提高光束在导光板内的光路延长性,进而增加导光板内反射光投射在光散射图案的机会,以提高导光板的光出射效率。
200 光源电子设备 CN200410088146.2 2000-08-11 CN1598667A 2005-03-23 木村肇
一种前光源包括:光源(102),光导板(101)以及每个均与光导板(101)下表面相接触的多个棱镜型透镜(106)。在垂直于其侧面的平面上,棱镜型透镜的横截面具有等边梯形形状。等边梯形横截面的钝Φout和光导板全反射的临界角θc满足关系90°<Φout≤90°+θc。当从光源(102)射出的光线进入棱镜型透镜(106)中时,允许光线在侧面反射,该侧面由梯形横截面的侧面确定,此后通过下表面(106b)射出。因此,光线可以从法线方向照明液晶板上的像素电极。因此,可以改善前光源的光利用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