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纳米技术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纳米技术设备的超音速喷嘴 CN201820410253.X 2018-03-26 CN208275555U 2018-12-25 李功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技术设备的超音速喷嘴,包括喷嘴主体、进气口、气体收缩管道、喉部、扩张管道、出气口,其中所述喷嘴主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气体收缩管道、喉部、扩张管道与出气口之间相通;所述超音速喷嘴采用流线型设计,使气流能更顺畅流过喷管的喉部;所述的流线是采用不同的曲率半径所构成的光滑曲面;喷射特点:比一般喷嘴的喷射速度更快,喷射的柱截面更大;所述的超音速喷嘴采用W18Cr4V的材料,热处理硬度在60~62HRC,硬度高,耐磨损,使用寿命长。使用超音速喷嘴,在超微细粉的粉碎中提高了粉碎的百分数,又提高粉碎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 一种纳米技术设备的粉碎 CN201820804279.2 2018-05-28 CN208437002U 2019-01-29 李功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技术设置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纳米技术设备的粉碎室,包括粉碎腔与配气盘,粉碎腔上部设有进料口,粉碎腔下部设有出料口,配气盘上连接有弯管,弯管上设有喷嘴,弯管通过喷嘴连接于粉碎腔的内腔。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粉体进料口进入粉碎腔内,通过配气盘分配的压气体送入弯管,再由弯管上的喷嘴输入粉碎腔内,气体的动能转化为粉碎能,粉体颗粒在高速、负压的区域内经反复地碰撞、冲击、摩擦,不断形成产生超微细粉,最后从出料口排出,其粉碎百分数高,且质量稳定。
3 纳米技术绝热涂层及其用途 CN201380062923.3 2013-10-30 CN104937044A 2015-09-23 维克托·卡斯塔诺
发明描述了一种具有化学官能化表面的陶瓷和/或纳米颗粒,一种包括陶瓷和/或碳纳米颗粒的分散体,一种包括所述分散体的涂层组合物,诸如涂料,以及用于制备官能化的陶瓷或碳纳米颗粒的方法。
4 溶液体系下动态模式纳米刻蚀技术制造纳米图形的方法 CN201110272666.9 2011-09-15 CN102992259B 2015-10-28 钟健; 周涓; 何丹农
发明涉及一种溶液体系下动态模式纳米刻蚀技术制造纳米图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溶液体系下对基底表面进行扫描成像,检测基底表面平整,无杂质,选定所需要的区域,其中成像溶液的使用量为100-150μL;将稀释好的丝素蛋白溶液加入到成像溶液中,用原子显微镜针尖进行连续轻敲模式扫描成像,将蘸在针尖上的丝素蛋白纳米刻蚀到基底上,实现微米图形的制造;仍然用此针尖对所制造的微米图形进行再次扫描成像,检查所制造的图形。本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实现在溶液下将生物大分子在物体表面上制备微米图形。
5 溶液体系下动态模式纳米刻蚀技术制造纳米图形的方法 CN201110272666.9 2011-09-15 CN102992259A 2013-03-27 钟健; 周涓; 何丹农
发明涉及一种溶液体系下动态模式纳米刻蚀技术制造纳米图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溶液体系下对基底表面进行扫描成像,检测基底表面平整,无杂质,选定所需要的区域,其中成像溶液的使用量为100-150μL;将稀释好的丝素蛋白溶液加入到成像溶液中,用原子显微镜针尖进行连续轻敲模式扫描成像,将蘸在针尖上的丝素蛋白纳米刻蚀到基底上,实现微米图形的制造;仍然用此针尖对所制造的微米图形进行再次扫描成像,检查所制造的图形。本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实现在溶液下将生物大分子在物体表面上制备微米图形。
6 应用纳米压印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备纳米悬臂结构的方法 CN200510133649.1 2005-12-27 CN1807222A 2006-07-26 谢国勇; 章国明; 刘忠范; 张锦
一种应用纳米压印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备纳米悬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应用刻蚀技术制备纳米压印模板;(2)应用纳米压印技术复制悬臂图形;(3)应用各向同性反应离子刻蚀技术悬空悬臂结构。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1.通过制备模板,以纳米压印技术实现图形的复制与转移,具有工艺简单、速度快、重复性好、费用低、产率高等优点;2.应用各向同性干法反应离子刻蚀技术悬空悬臂结构,避免了湿法化学腐蚀工艺中悬臂与基底的粘结及溶液对结构的污染现象。
7 基于动态纳米刻划技术制作滚筒压模的方法 CN201210363707.X 2012-09-26 CN102866579B 2014-06-18 高育龙; 崔铮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纳米刻划技术制作滚筒压模的方法,将具有纳米结构的平面压模与待加工滚筒表面接触,利用平面压模的断开面的边缘在待加工滚筒表面刻划出纳米尺度的线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平面压模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中产生的线条宽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并且在滚筒上进行的压模,使生产中成本降低,并且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的显著优势;通过将小面积纳米级模板,放大成大面积的纳米级模板,解决了大面积纳米级模具制备难得问题。
8 基于动态纳米刻划技术制作滚筒压模的方法 CN201210363707.X 2012-09-26 CN102866579A 2013-01-09 高育龙; 崔铮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纳米刻划技术制作滚筒压模的方法,将具有纳米结构的平面压模与待加工滚筒表面接触,利用平面压模的断开面的边缘在待加工滚筒表面刻划出纳米尺度的线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平面压模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中产生的线条宽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并且在滚筒上进行的压模,使生产中成本降低,并且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的显著优势;通过将小面积纳米级模板,放大成大面积的纳米级模板,解决了大面积纳米级模具制备难得问题。
9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进行的杂交链式反应技术的制备方法 CN201210538693.0 2012-12-13 CN103014161B 2015-07-08 颜娟; 宋世平; 樊春海; 何丹农
发明涉及本发明为一种在纳米材料(nano)表面进行链式杂交反应(HCR)的方法,这种nanoHCR技术是将引发链组装在纳米材料表面,当加入含有发夹结构(或含有发夹结构的DNA tile结构)时,发夹打开实现DNA在纳米材料表面的延伸。此技术不仅可用于信号放大系统的构建,同时,其产物在原子显微镜下成像观察发现为长度在10-300nm的DNA双链(或多股DNA链),适合携带生物分子进入细胞,从而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载药工具,因此又为应用于细胞成像、药物载体和肿瘤治疗等领域提供了可能。
10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进行的杂交链式反应技术的制备方法 CN201210538693.0 2012-12-13 CN103014161A 2013-04-03 颜娟; 宋世平; 樊春海; 何丹农
发明涉及本发明为一种在纳米材料(nano)表面进行链式杂交反应(HCR)的方法,这种nanoHCR技术是将引发链组装在纳米材料表面,当加入含有发夹结构(或含有发夹结构的DNAtile结构)时,发夹打开实现DNA在纳米材料表面的延伸。此技术不仅可用于信号放大系统的构建,同时,其产物在原子显微镜下成像观察发现为长度在10-300nm的DNA双链(或多股DNA链),适合携带生物分子进入细胞,从而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载药工具,因此又为应用于细胞成像、药物载体和肿瘤治疗等领域提供了可能。
11 基于滚环扩增技术和核壳纳米金结构的SERS基底制备方法 CN201410661203.5 2014-11-19 CN104406952B 2017-03-29 何丹农; 颜娟; 胡冲娅
一种基于滚环扩增技术和核壳纳米金结构的SERS基底制备方法,通过滚环扩增技术将小段引物延伸后,核壳纳米金结构组装的互补单链与其相互杂交,弯曲易折的长单链变成伸展双链的过程中核壳纳米金等距离地嵌入到双链中,利用滚环扩增技术的序列延伸实现信号放大、核壳纳米结构自身以及通过DNA杂交实现距离控制所得的纳米金结构之间的拉曼信号叠加,实现信号高效相对均一的SERS基底制备,从而可应用于生物分子的高效灵敏检测、生物传感器领域。该技术的序列延伸实现信号放大、实现距离控制所得的纳米金结构之间的拉曼信号叠加,实现信号高效相对均一的SERS基底制备。
12 基于滚环扩增技术和核壳纳米金结构的SERS基底制备方法 CN201410661203.5 2014-11-19 CN104406952A 2015-03-11 何丹农; 颜娟; 胡冲娅
一种基于滚环扩增技术和核壳纳米金结构的SERS基底制备方法,通过滚环扩增技术将小段引物延伸后,核壳纳米金结构组装的互补单链与其相互杂交,弯曲易折的长单链变成伸展双链的过程中核壳纳米金等距离地嵌入到双链中,利用滚环扩增技术的序列延伸实现信号放大、核壳纳米结构自身以及通过DNA杂交实现距离控制所得的纳米金结构之间的拉曼信号叠加,实现信号高效相对均一的SERS基底制备,从而可应用于生物分子的高效灵敏检测、生物传感器领域。该技术的序列延伸实现信号放大、实现距离控制所得的纳米金结构之间的拉曼信号叠加,实现信号高效相对均一的SERS基底制备。
13 纳米脊工程技术 CN202010909267.8 2020-09-02 CN112447500A 2021-03-05 B·库纳特; R·兰格; Y·莫里斯; M·巴士尼科娃
一种用于在腔室内的基材(310)上生长至少一个III/V纳米脊(200)的方法(100)。所述方法包括:使硅基材(310)上的区域图案化(110),由此在硅基材上形成沟槽(320);通过如下过程来生长III/V纳米脊(200):引发沟槽(320)中III/V纳米脊(200)的生长,由此在沟槽内形成并填充纳米脊的层(200),以及从填充层(210)顶部上继续生长(124)出沟槽(320),从而形成纳米脊(200)的顶部部分(220),其中,当纳米脊生长到沟槽外时,在腔室中添加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
14 疫苗纳米技术 CN200880116677.4 2008-10-12 CN101861165A 2010-10-13 U·H·冯安德里安; O·C·法罗科泽德; R·S·兰格; T·容特; A·莫斯曼; 张良方; P·巴斯托; M·扬纳科内; F·亚历克西
发明提供了用于将纳米载体输送至免疫系统的细胞的组合物和系统。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刺激T细胞和/或B细胞中免疫应答的疫苗纳米载体,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疫苗纳米载体包含至少一个免疫调节试剂,可选地包含至少一个靶半体和可选的至少一个免疫刺激试剂。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本发明的疫苗纳米载体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设计、制备和使用本发明的疫苗纳米载体及其药物组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预防和/或治疗疾病、失调和病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个体施用至少一个本发明的疫苗纳米载体。
15 疫苗纳米技术 CN201610116667.7 2008-10-12 CN105770878A 2016-07-20 U·H·冯安德里安; O·C·法罗科泽德; R·S·兰格; T·容特; E·A·莫斯曼; 张良方; P·巴斯托; M·扬纳科内; F·亚历克西
发明涉及疫苗纳米技术。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将纳米载体输送至免疫系统的细胞的组合物和系统。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刺激T细胞和/或B细胞中免疫应答的疫苗纳米载体,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疫苗纳米载体包含至少一个免疫调节试剂,可选地包含至少一个靶半体和可选的至少一个免疫刺激试剂。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本发明的疫苗纳米载体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设计、制备和使用本发明的疫苗纳米载体及其药物组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预防和/或治疗疾病、失调和病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个体施用至少一个本发明的疫苗纳米载体。
16 磁变流技术专用金属纳米 PCT/CN2007/003522 2007-12-10 WO2009055980A1 2009-05-07 王惠民
A process of preparing metal nanometer iron powder for magnetorheolodical technolog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oducing nanometer iron powder particles by incision preparing technique under temperature of - 5 to 20 centigrade with high frequency incision time set at 5000 to 6000 times per minute, a powder material with particle distribution of D3 = 40 nm, D25 = 45 nm, D50 = 60 nm, D75 = 652 nm and D97 = 75nm is separated, the surface of the separated iron powder particle is polished by coating an anti-oxidation layer using nitrogen and hydrogen coating method. The metal iron powder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agnetorheolodical technology with its shape changing.
17 一种纳米绝缘技术管件 CN201821621315.8 2018-10-08 CN208723489U 2019-04-09 蒋国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绝缘技术管件,包括管体,管体两端外壁一体成型有挡环,挡环外壁套接滑动套,滑动套一端内壁固定安装限位环,限位环紧密接触管体,管体两端内壁一体成型有端盖,端盖内壁套接夹紧套,夹紧套的一端连接滑动套内壁,夹紧套另一端贴合管体内壁,滑动套与管体外壁间安装压紧机构,管体内壁、端盖内壁和夹紧套外壁均安装纳米绝缘层。拉动滑动套,压紧机构死,滑动套带动夹紧套滑动,夹紧套直径变大,将线路通过夹紧套贯穿管体,在管体外部进行线路接头,接头后拉动线路,接头被拉入管体内,松开压紧机构,压紧机构推动滑动套,滑动套拉动夹紧套,夹紧套将线路夹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8 纳米技术电热板装置 CN201220085256.3 2012-03-08 CN202679658U 2013-01-16 张树华; 黄金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技术电热板装置,主要由纳米电热板、导线散热器组成。所述的纳米电热板装置整体呈圆柱状,由两个半圆柱体组成,两个半圆柱体通过连接支架组装起来。所述的导线一端连接在纳米电热板上,另一端与电源相接。所述的散热器材,曲面由若干铝薄片制成,另一平面为光滑表面,所述的光滑表面与设有电热纳米膜的纳米电热板紧贴。所述的纳米电热板之间是并联关系。所述的纳米技术电热板装置底部设有一个与纳米电热板串联的温控器。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纳米电热板发热面积大、热传递能强、升温速度快、电热转换效率高、节能省电、节约成本,无明火、化物产生,安全、可靠、环保、使用寿命长。
19 基于纳米催化电解技术和膜技术的制革废处理回用装置及方法 PCT/CN2011/076746 2011-07-01 WO2012055263A1 2012-05-03 张世文

20 一种器官芯片及基于器官芯片技术的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层相互作用评价方法 CN201811612241.6 2018-12-27 CN109554278A 2019-04-02 何丹农; 朱君; 张心依; 朱竞尧; 刘睿; 金彩虹
发明提供一种器官芯片及基于器官芯片技术的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层相互作用评价方法,该芯片由四层构成,从上到下分别是最上层PDMS,第二层亲处理的PET膜,第三层PDMS,第四层玻璃片粘合封接而成,包括细胞外基质入口通道,纳米颗粒入口通道,废液出口通道,送气通道,肺上皮细胞培养室,抽气室,抽气通道;该芯片上接种肺上皮细胞,培养一定时间使肺上皮细胞产生的肺表面活性剂层,在肺上皮细胞培养室中加入纳米颗粒,建立体外纳米颗粒与肺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评价模型。基于该芯片的纳米颗粒与肺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评价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纳米颗粒对肺表面活性剂层的影响,对该层进行实时监测,还可以用作评价药物对肺上皮细胞的损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