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旋翼机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一种平衡旋翼机扭矩的方法 CN201811282513.0 2018-10-31 CN109573010A 2019-04-05 夏光耀; 李召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旋翼机扭矩的方法,旋翼机的旋翼旋转产生的气流是以涡旋状向下流动的,在机身的后部布置有一矢量整流器,其中有数片整流叶片,整流叶片的迎α迎着气流的来流方向角,将气流导入整流器,然后整流叶片将涡流状的气流折转成大致垂直于旋翼平面的方向流出整流器。本发明解决了现今平衡反扭矩的方法中存在的功率损耗大、传动机构复杂、振动源多和噪声大的问题。该平衡旋翼机反扭矩的方法,具有用静止的机构替代旋转机构来产生平衡反扭矩的矩的优点,无须损耗发动机功率,没有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减少了气动旋转部件,因而减少了振动源,提高了安全性,减小了噪声。
202 一种横流扇增升自转旋翼机 CN201811396308.7 2018-11-22 CN109383788A 2019-02-26 陈建炜; 朱清华; 丁正原; 朱振华; 申遂愿; 申镇; 招启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横流扇增升自转旋翼机,包含机身、旋翼、螺旋桨、起落架尾翼发动机、第一横流风扇、第二横流风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发动机设置在机身尾部,输出轴和所述螺旋桨的转轴固连;旋翼在旋翼机前进的时候通过来流自转以提供升;第一横流风扇、第二横流风扇设置在机身两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和所述第一横流风扇、第二横流风扇的转轴固连。本发明利用两侧的横流风扇,增大旋翼机推力的同时产生向上升力,实现自转旋翼机超短距起降。本发明能够超短距起降、大迎失速、操纵控制简单、低速飞行稳定性好、高安全性可靠性。
203 一种上飞行体验自转旋翼机 CN201811436008.7 2018-11-28 CN109353502A 2019-02-19 陈建炜; 朱清华; 王坤; 申遂愿; 朱振华; 招启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上飞行体验自转旋翼机,包含旋翼机模、浮筒模块、水翼模块;旋翼机模块主要包括机身、旋翼、螺旋桨、尾翼;浮筒模块包含浮筒、前浮筒支撑梁、后浮筒支撑梁、前浮筒加强梁、后浮筒加强梁;水翼模块包含前水翼、后水翼、后水翼支撑梁;浮筒模块通过浮筒支撑梁与旋翼机机身固连,浮筒加强梁与浮筒刚性连接,提高浮筒结构稳定性;前水翼与浮筒固连,后水翼通过后水翼支撑梁与旋翼机机身固连。本发明优点:简单实用、安全可靠、成本低,外观新颖,可作水上观光旅游,飞行体验。
204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自转旋翼机 CN201811453657.8 2018-11-30 CN109353495A 2019-02-19 王坤; 朱清华; 陈建炜; 朱振华; 申遂愿; 招启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自转旋翼机,包括:所述螺旋桨安装于机身尾部,且机身两侧设置有机翼及安装于机翼外端的短舱;所述主旋翼系统包括安装于机身顶部尾侧的主旋翼操纵系统、旋翼头及主旋翼桨叶,且主旋翼桨叶通过旋翼头安装于主旋翼操纵系统顶部;所述倾转旋翼系统包括安装于短舱前端的倾转旋翼操纵系统、桨毂及倾转旋翼桨叶,且短舱内设置有分别用于实现倾转旋翼系统倾转调整及旋转驱动的机及电机。本发明结合了直升机自转旋翼机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等特点,同时具备垂直起降能、超低空飞行能力和灵活操纵性,大大提高了自转旋翼机的机动性能,有利于推广使用。
205 一种旋翼机协调转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811264139.1 2018-10-29 CN109343551A 2019-02-15 马越; 项昌乐; 林露; 黄楠; 阮书敏
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机协调转弯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旋翼机在转弯时的实际飞行参量值和对应的参考参量值;将实际高度值和参考高度值作为高度控制器的输入,采用PID算法,得到速度修正值;将实际速度值、参考速度值和速度修正值作为速度控制器的输入,采用PID算法,得到姿态修正值和发动机;将实际姿态角值、实际角速度值、参考姿态角值和姿态角修正值作为内环姿态控制器的输入,采用鲁棒控制方法,得到控制力矩;将控制力矩和发动机推力作为陆空车辆飞行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对旋翼机在转弯时的飞行状态进行控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或系统能够提高旋翼机转弯飞行的平稳性和速度,准确控制航向,减少安全隐患。
206 一种旋翼机预旋离合机构 CN201811110202.6 2018-09-21 CN109131851A 2019-01-04 谢成湘; 黄悟; 何晓堂
一种旋翼机预旋离合机构,属于旋翼机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悬臂、伸缩杆、大滑轮、小滑轮、皮带;支架固定安装在旋翼机的机架上,伸缩杆一端与机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悬臂相连接;悬臂中部通过铰链连接在支架上;大滑轮连接在旋翼机的发动机输出轴上,大滑轮与小滑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传动;小滑轮活装在悬臂的上部。旋翼机的发动机启动后,在驾驶员的操控下,伸缩杆收缩带动悬臂转动,致使小滑轮升高,皮带便处于张紧状态,实现大滑轮和小滑轮之间的动传动,小滑轮带动旋翼片旋转。在驾驶员的操控下,伸缩杆伸长带动悬臂回转,使得悬臂上的小滑轮复位,预旋结束。本发明机构,采用伸缩杆使小滑轮升降而实现预旋离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07 一种输电线路轻型碎旋翼机 CN201810128797.1 2018-02-08 CN108183458A 2018-06-19 刘海燕
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轻型碎旋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外壳、电源、控制盒,所述支撑架的上设有飞行装置,所述支撑架上对称设有两条置线槽,每条置线槽内至少设有两个凹形轮,每个凹形轮由行走电机驱动,每条置线槽的前端两侧对称安装有前削冰装置,每条置线槽的后端两侧设有后削冰装置。本发明能够准确的降落在电线上,成本低,容易控制,安全性高,劳动强度低。
208 用于旋翼机机轮的刮泥板 CN201711008373.3 2017-10-25 CN107738744A 2018-02-27 职爽; 雷晓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旋翼机机轮的刮泥板,包括底板,底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条,底板内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海绵条,两个海绵条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凸片,底板底面与两个海绵条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凸条,两个凸起部内设置有与两个海绵条连通的沟槽,底板底面与凸片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通孔,相邻通孔之间的底板上均设置有刮泥框,刮泥框上设置有多个滚动轴,滚动轴上设置有一圈毛刷,两个固定条外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之间插有挡板。本发明设置有海绵条和凸条,清理机轮上的泥灰尘等杂质,沟槽可吸收水分保持海绵条的湿润和清洁;设置有凸片,其突起颗粒能够深层次清理机轮轮胎纹路里的杂质。
209 一种可矢量控制的旋翼机 CN201610330353.7 2016-05-17 CN105775113B 2018-01-16 马超; 谢良伟; 杨哲毅; 盛涛; 肖刘鑫; 张文宇
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可矢量控制的旋翼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主桅杆;所述机身上方设置有旋翼结构,所述旋翼结构包括垫片和若干个均匀连接在垫片上的旋翼叶片中轴立柱一端与主桅杆相连,所述中轴立柱另一端与位于垫片上端的旋翼头相连;所述机身的后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翼,所述小翼正后方设置有尾翼,所述尾翼与小翼之间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相连;所述机身的机头处设置有前起落架,所述两小翼的端部处对称设置有两个后起落架。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可矢量控制的旋翼机结构设计合理,由矢量合成控制,在方位、速度、调节机身俯仰稳定性滚转稳定性和速度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了更好的性能,提高了旋翼机的可操纵性和飞行的稳定性。
210 旋翼机舱的强制通机构以及旋翼机 CN201710252657.0 2017-04-18 CN106927016A 2017-07-07 宋梓涵
发明提供了一种旋翼机舱的强制通机构以及旋翼机,涉及航空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旋翼机的循环通风系统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该旋翼机舱的强制通风机构包括通风口以及风口封堵件,通风口开设于旋翼机的舱或舱壁上,且风口封堵件活动连接于通风口上,风口封堵件能移动至封闭通风口的位置以及打开通风口的位置,旋翼机舱内的空气与旋翼机舱外的空气能通过打开的通风口自由流动。本发明在旋翼机舱门或舱壁上设置通风口进行强制通风,结构简单,通风效果直接,通风快捷;风口封堵件活动设置于通风口上,开启和关闭方便,操作更便捷。
211 一种可倾转旋翼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10478906.9 2015-08-03 CN105083551B 2017-07-07 连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倾转旋翼机及其控制方法,该旋翼机包括四组可倾转的旋翼,两个可偏转的机翼,垂尾,发动机,倾转机构和变距机构以及飞行控制系统,垂尾、机翼分别安装在机身上并受操纵系统控制,四组旋翼分别连接有发动机、倾转机构和变距机构;每组所述可倾转的旋翼包括若干桨叶、桨毂、变距拉杆和倾转短舱,各桨叶分别通过桨毂和变距拉杆与所述倾转短舱连接,所述倾转短舱内设有倾转机构,所述倾转机构通过倾转铰连接在机翼大梁上,机翼另有一套独立的偏转机构可实现机翼的上下偏转。本发明的效果在于结合了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点,既可垂直起降又能实现长航程、快速度的平飞行,增大了飞行包线,克服了两种传统飞行器的各自缺点。
212 旋翼机教学用操纵装置联动机构 CN201710252511.6 2017-04-18 CN106910386A 2017-06-30 宋梓涵
发明提供了一种旋翼机教学用操纵装置联动机构,涉及旋翼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翼机的驾驶舱内的操作机构不便于教学的技术问题。该旋翼机教学用操纵装置联动机构包括位于旋翼机的前驾驶舱内的教练员用操纵装置以及位于旋翼机的后驾驶舱内的学员用操纵装置,教练员用操纵装置与学员用操纵装置均用于操纵旋翼机的飞行状态,教练员用操纵装置与学员用操纵装置两者内作用相同的构件在联动件带动下同步动作。当教练员操作自己所在的驾驶舱内的操作装置时,学员通过观察自己所在驾驶舱内的操作装置动作来学习。
213 机动发射式自转旋翼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11087151.0 2016-12-01 CN106516147A 2017-03-22 沙伟; 朱清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发射式自转旋翼机及其控制方法,自转旋翼机包含机身、整流罩、束缚包、第一至第二V型平尾、垂尾、折叠旋翼、转轴支架弹簧电机、螺旋桨、螺旋桨安装轴、第一至第四机、电调、接收机和电源模。本发明能够通过火炮发射、潜艇潜射、战机搭载空投等方式发射抵达目的空域,再此期间其不依靠自身动飞行,同时飞行速度更快,发射更加隐蔽,突防能力更强;且结构紧凑,具有发射飞行模式和巡航模式两种模式,在两种模式下结构不同,气动外形不同;此外,在发动机停车时,能够依靠自身重力势能转化为旋翼机动能的优势,提高了抗旱坠毁能力。
214 旋翼机地面站定位红外信标系统 CN201610780018.7 2016-08-31 CN106371463A 2017-02-01 赵兴; 赵德春
发明属于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多旋翼机地面站定位红外信标系统,包括:多旋翼机控制系统、地面站和安装在多旋翼机上的接收器;地面站包括:第一处理器、I/O模、红外发射模块;I/O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均与第一处理器数据连接;接收器包括:第二处理器、调节座、摄像头、电子指南针、投影模块和信标感应模块;摄像头、电子指南针、投影模块、调节座和信标感应模块均与第二处理器数据连接,调节座上依次固定有信标感应模块、摄像头和投影模块,信标感应模块、摄像头和投影模块同轴。本发明针对在GPS缺失的情况下,出现的多旋翼机定位精度不足,甚至无法定位的技术以及无法精确自主着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机地面站定位红外信标系统。
215 一种非共轴反桨多旋翼无人旋翼机 CN201410339271.X 2014-07-16 CN104176249B 2016-08-24 李一波; 张森悦; 崔媛
一种非共轴反桨多旋翼无人旋翼机,主要由螺旋桨、动平台、飞行控制系统、遥控遥测系统、载荷设备等组成,飞行控制系统、遥控遥测系统、载荷设备都处于动力平台内,动力平台通过主轴与多个螺旋桨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主轴由上下两轴组成,上下轴分别有两对无刷电机和两组螺旋桨,每组螺旋桨又包含上下两层螺旋桨,每层均为一个两叶桨。上边一对浆采用慢速浆由KV值小的无刷电机驱动,下边一对采用比上边一对转速高的浆,并且桨叶直径应该略小于上边一对,电机的KV选用比上边一对电机KV大的无刷电机。通过上下旋翼的转数差实现飞机的稳定性操纵性,使直升机的工作状态更为可靠。
216 一种大型旋翼机的航拍支架结构 CN201610156076.2 2016-03-18 CN105697960A 2016-06-22 朱秋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旋翼机的航拍支架结构,用于航拍技术领域,包括可与旋翼机可拆卸连接的下平台和可安装航拍设备的航拍安装平台,所述航拍安装平台与下平台间设有减震机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在旋翼机上的航拍支架结构,使用时,下平台直接安装于旋翼机的一侧,航拍设备安装于航拍安装平台上,航拍安装平台与下平台间具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可大大缓解震动由下平台向航拍安装平台的传递,提升航拍设备的稳定性,保证航拍顺利完成。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大大方便了航拍设备在旋翼飞行器上的固定安装,简单操作,方便拆装,同时具备减震设计,减震效果显著。
217 伞降自转旋翼机及其方法 CN201510555361.7 2015-09-02 CN105059534A 2015-11-18 陶亮; 申守健; 秦立新
申请公开了一种伞降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旋翼装置、螺旋桨装置和降落伞装置,其中,所述机身包括座舱和尾,在所述座舱的前端设置有控制系统,在所述座舱的后端设置有发动机,所述机身下方还设置有起落架;所述旋翼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的顶部,其包括旋翼头及对称设置于所述旋翼头周围的旋翼片;所述螺旋桨装置设置于所述座舱的尾部,其通过齿轮箱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降落伞装置设置于所述旋翼头的上方,包括整机降落伞、用于容纳所述整机降落伞的存储舱及开伞用的弹射器。本申请达到了以下效果:(1)安全性高;(2)起降距离短;(3)稳定性高,抗性强;(4)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18 一种多次使用倾转旋翼机试验台 CN201510350540.7 2015-06-23 CN104986354A 2015-10-21 庞华华; 王斌团; 朱胜利
一种多次使用倾转旋翼机试验台,前梁与后梁结构相同,前梁与后梁平行设置并与连轴肋配合连接围成矩形框结构,前梁与后梁之间、与连轴肋平行设置有普通肋,上壁板与下壁板覆于矩形框结构上构成盒段并通过支架固定于地面上。支架一端固定于地面上,另一端穿过下壁板固定于普通肋的腹板与前梁连接处以及普通肋的腹板与后梁连接处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多次使用倾转旋翼机试验台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倾转旋翼试验,拆卸方便、装置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219 一种旋翼机的机顶桨结构 CN201310604348.7 2013-11-26 CN104670488A 2015-06-03 高锡民
发明提供了一种旋翼机的机顶桨结构,有效保证了机顶桨的强度要求,从而保证了旋翼机飞行的安全性,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旋转竖轴,所述旋转竖轴固定连接桨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座上设置有多个机顶基桨,所述机顶基桨上分别套装有机顶端桨叶。
220 一种非共轴反桨多旋翼无人旋翼机 CN201410339271.X 2014-07-16 CN104176249A 2014-12-03 李一波; 张森悦; 崔媛
一种非共轴反桨多旋翼无人旋翼机,主要由螺旋桨、动平台、飞行控制系统、遥控遥测系统、载荷设备等组成,飞行控制系统、遥控遥测系统、载荷设备都处于动力平台内,动力平台通过主轴与多个螺旋桨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主轴由上下两轴组成,上下轴分别有两对无刷电机和两组螺旋桨,每组螺旋桨又包含上下两层螺旋桨,每层均为一个两叶桨。上边一对浆采用慢速浆由KV值小的无刷电机驱动,下边一对采用比上边一对转速高的浆,并且桨叶直径应该略小于上边一对,电机的KV选用比上边一对电机KV大的无刷电机。通过上下旋翼的转数差实现飞机的稳定性操纵性,使直升机的工作状态更为可靠。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