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
一种无水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
CN201410482956.X |
2014-09-19 |
CN104262413A |
2015-01-07 |
刘宗利; 王乃强; 李克文; 胥九兵; 张莉; 张友亮; 肖兆玲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水海藻糖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酶转化高浓度麦芽糖浆制得的海藻糖反应液为原料,经酶解除杂、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带式真空连续干燥脱水等工艺,可制得含无水海藻糖纯度为50~99.5wt%的系列产品,满足无水海藻糖作为干燥剂在不同干燥领域的特殊需求。本发明介绍的无水海藻糖生产工艺,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过程节能降耗。 |
622 |
醫藥組成物於製備不正常多麩醯胺聚集類疾病之藥物上之用途 |
TW102125534 |
2013-07-17 |
TW201503891A |
2015-02-01 |
李桂楨; LEE CHEN, GUEY JEN; 謝秀梅; HSIEH, HSIU MEI; 李冠群; LEE, GUAN CHIUN |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醫藥組成物於製備不正常多麩醯胺(polyglutamine)聚集類疾病之藥物上之用途,該醫藥組成物包括一海藻糖類化合物,及可選擇性地更包括一海藻糖酶抑制劑。 |
623 |
一种高效异源同体表达MTSase和MTHase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
CN202211486340.0 |
2022-11-24 |
CN115786223A |
2023-03-14 |
王腾飞; 王相懿; 刘洪玲; 蒋艺; 袁海波; 黄迪; 孟武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异源同体表达MTSase和MTHase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多位点基因组整合的方式,构建amyE、lacA、lipA、eglS四位点整合型重组菌株,可有效提高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同时实现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同源异体表达,并进行双酶转化法生产海藻糖。 |
624 |
一种耦合发酵制备海藻糖的方法 |
CN201811310077.3 |
2018-11-04 |
CN109337920A |
2019-02-15 |
王腾飞; 王希晖; 刘洪玲; 杨少杰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发酵制备海藻糖的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向枯草芽孢杆菌中插入启动子P43、信号肽PhoD同时敲除裂解基因Xpf、SkfA、LytC和SdpC以及麦芽糖转运蛋白基因EIICB后,构建获得重组工程菌pHT01-P43-PhoD-treS(LM12345),通过实际发酵生产海藻糖后,惊奇的发现,由于改造后的重组菌胞外酶活能够占到总酶活的70%,实现了胞外产酶与转化的同步进行,从而省去了传统发酵液中需要先进行酶分离然后再进行海藻糖生产的过程,实现了重组菌的发酵与海藻糖的生产同于耦合化。 |
625 |
一种建立抗结核杆菌药物筛选模型的方法 |
CN200910195225.6 |
2009-09-07 |
CN102010889A |
2011-04-13 |
王洪海; 张雪莲; 罗如松; 张旻 |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立抗结核杆菌药物筛选模型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结核杆菌海藻糖磷酸磷酸酶为靶点的抗结核杆菌药物筛选模型,及其利用所述筛选模型筛选海藻糖磷酸磷酸酶抑制剂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比较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样品组在反应后630nm下的光吸收强度,用于以结核杆菌海藻糖磷酸磷酸酶为靶点的抑制剂筛选,进而筛选抗结核药物筛选。所建立的模型筛选获得的结核杆菌海藻糖磷酸磷酸酶抑制剂具有与现有技术抗结核药物完全不同的作用靶点,能有效筛选新的抗结核菌的候选药物。 |
626 |
一种异源同体表达MTSase和MTHase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
CN202211486340.0 |
2022-11-24 |
CN115786223B |
2025-04-25 |
王腾飞; 王相懿; 刘洪玲; 蒋艺; 袁海波; 黄迪; 孟武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源同体表达MTSase和MTHase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多位点基因组整合的方式,构建amyE、lacA、lipA、eglS四位点整合型重组菌株,可有效提高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同时实现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同源异体表达,并进行双酶转化法生产海藻糖。 |
627 |
一种耐久型加酶固体漱口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011526820.6 |
2020-12-22 |
CN112516001A |
2021-03-19 |
沈建; 董丽巍; 郑鹏; 朱永平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型加酶固体漱口制剂,包括粘合剂、填充剂、崩解剂、甜味剂、香精香料、色素,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总重量0.2‑20%的由无水海藻糖包裹的酶,无水海藻糖与酶质量比为0.02‑10:1;(1)将无水海藻糖与酶按质量比0.02‑10:1先混合,制得无水海藻糖包裹的酶,备用;(2)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3)将各原料充分混合,压片。本发明有益效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述固体漱口制剂不仅可以用于固体漱口片的制备,也可用于固体牙膏片的制备中;采用本方法制得的固体漱口制剂,对口腔无刺激,酸甜适宜,清洁效果好;与未经海藻糖处理的对照组相比,降低至预期的酶活的时间延长至原来的3‑5倍。 |
628 |
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的海藻糖含量测定试剂盒及其方法 |
CN201811578239.1 |
2018-12-24 |
CN109596550A |
2019-04-09 |
吴华静; 王跃; 赵林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的海藻糖含量测定试剂盒及其方法,该试剂盒包括由海藻糖酶和蒸馏水组成的试剂一,由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叠氮钠和PBS组成的试剂二,由重蒸馏酚和蒸馏水组成的试剂三;该方法原理为利用海藻糖酶催化一分子海藻糖产生两分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偶联酚,生成有色化合物,在505 nm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定葡萄糖含量间接反映海藻糖含量。本发明的样本前处理过程简便,检测专一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显色步骤无需加热煮沸,操作更加简便。 |
629 |
一种耦合发酵制备海藻糖的方法 |
CN201811310077.3 |
2018-11-04 |
CN109337920B |
2021-08-31 |
王腾飞; 王希晖; 刘洪玲; 杨少杰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发酵制备海藻糖的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向枯草芽孢杆菌中插入启动子P43、信号肽PhoD同时敲除裂解基因Xpf、SkfA、LytC和SdpC以及麦芽糖转运蛋白基因EIICB后,构建获得重组工程菌pHT01‑P43‑PhoD‑treS(LM12345),通过实际发酵生产海藻糖后,惊奇的发现,由于改造后的重组菌胞外酶活能够占到总酶活的70%,实现了胞外产酶与转化的同步进行,从而省去了传统发酵液中需要先进行酶分离然后再进行海藻糖生产的过程,实现了重组菌的发酵与海藻糖的生产同于耦合化。 |
630 |
用于定量测定1,5-失水葡糖醇的方法 |
CN97190096.5 |
1997-02-19 |
CN1180378A |
1998-04-29 |
相阪和夫; 田添荣; 安藤胜彦; 落合惠子 |
本发明涉及用于定量测定样品中1,5-失水葡糖醇(anhydroglucitol)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样品与活性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受1,5-失水葡糖醇抑制的酶共存,然后测定该酶的活性;本发明也涉及定量测定1,5-失水葡糖醇的试剂,该试剂包括活性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受1,5-失水葡糖醇抑制的酶、所说酶的底物以及定量测定由所说酶活性形成的物质的试剂。本发明还涉及对1,5-失水葡糖醇具有0.33mM或更小的Ki值的新海藻糖酶以及产生具有上述理化性质的新海藻糖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属于诺卡氏菌属并具有产生所说海藻糖酶能力的微生物,并从培养物回收所说海藻糖酶。 |
631 |
一种面包保鲜剂及制备方法 |
CN201410853789.5 |
2014-12-31 |
CN104522117A |
2015-04-22 |
刘玉奉; 从浩; 朱昌雄; 余明华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包保鲜剂,其包括:转谷氨酰胺酶、木聚糖酶、α-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硬脂酰乳酸钠、抗坏血酸、海藻糖及玉米淀粉。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面包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632 |
植物中海藻糖的产生 |
CN94193026.2 |
1994-06-30 |
CN1131315C |
2003-12-17 |
A·霍克马; J·苯; M·P·道斯; P·J·M·万登埃尔森 |
本发明提供由于依次包含以下序列的植物可表达基因的存在使植物宿主中产生海藻糖的方法:a)在所述植物宿主中起作用的转录起始区,b)编码海藻糖磷酸酯合成酶活性的DNA序列,和选择性的c)在所述植物宿主中起作用的转录终止序列。 |
633 |
海藻糖生物合成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 |
CN99803753.2 |
1999-03-09 |
CN1292824A |
2001-04-25 |
E·G·利贝尔; P·B·海菲兹; S·A·高夫 |
本发明提供例如在诱导型启动子控制下表达海藻糖生物合成基因的正常发育的新型转基因植物,同时提供了提高所述植物逆境耐性的方法,提高食物质量的方法,和制备和使用本发明的植物的其他方法。本发明也提供核苷酸序列编码的新海藻糖生物合成酶。 |
634 |
植物中海藻糖的产生 |
CN94193026.2 |
1994-06-30 |
CN1129015A |
1996-08-14 |
A·霍克马; J·苯; M·P·道斯; P·J·M·万登埃尔森 |
本发明提供由于依次包含以下序列的植物可表达基因的存在使植物宿主中产生海藻糖的方法:a)在所述植物宿主中起作用的转录起始区,b)编码海藻糖磷酸酯合成酶活性的DNA序列,和选择性的c)在所述植物宿主中起作用的转录终止序列。 |
635 |
一种海藻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
CN201910750918.0 |
2019-08-14 |
CN110615856A |
2019-12-27 |
郭海山; 韩国成; 张秀花; 沈琼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藻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海藻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属于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将预处理后的海藻浆料与第一酶解混合物进行混合处理得到第一酶解物,第一酶解物与第二酶解混合物混合处理得到第二酶解物,第二酶解物与第三酶解混合物混合处理得到第三酶解物,第三酶解物处理后得到目标产物;采用本发明的海藻酶解处理方法,海藻酸钠的提取率为38.0~50.9%;海藻糖胶的提取率为7.5~11.8%,且海藻糖胶粘度高,多糖总得率高,明显缩短海藻酶解反应时间,本发明的海藻酶解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比常规方法低30%。 |
636 |
合成海藻糖的专用菌株及其用于合成海藻糖的方法 |
CN201510599925.7 |
2015-09-18 |
CN105219663A |
2016-01-06 |
程海荣; 李莉娟; 安瑾; 张乐彬; 王犇; 李云枫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合成海藻糖的专用菌株及其用于合成海藻糖的方法。该菌株为解脂亚罗威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CGMCC NO.11367。将菌株培养于含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水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结束后进行菌液分离,从发酵液中纯化海藻糖;分离得到的酵母细胞,还可加入到低聚麦芽糖或麦芽糖水溶液转化合成海藻糖。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该酵母能自我高效合成海藻糖所需要的酶,且能循环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该酵母还能合成赤藓糖醇,可以利用合成赤藓糖醇后得到的废酵母细胞转化低聚麦芽糖合成海藻糖,节省了培养细胞的成本。第三,酵母细胞更容易高密度发酵与高浓度底物转化,合成更多的海藻糖。 |
637 |
固态肌醇六磷酸酶组合物 |
CN99811461.8 |
1999-10-01 |
CN1197963C |
2005-04-20 |
洛特·R·亨里克森; 埃里克·马库森 |
用乳酸源例如玉米浆(CSL)稳定的固态酶(尤其是肌醇六磷酸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优选的组合物另外包含淀粉和二糖(比如乳糖或海藻糖)。 |
638 |
一种用于高效生产海藻糖的基因工程菌 |
CN201310296116.X |
2013-07-15 |
CN103468624B |
2015-05-20 |
陶荣盛; 原犇犇; 朱傅赟; 沈青; 杨晟; 蒋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生产海藻糖的基因工程菌以及利用该工程菌高效生产海藻糖的方法。所述基因工程菌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237。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的基因工程菌进行发酵培养,收集菌体细胞;B)破碎菌体细胞,释放出MTSase和MTHase,得到包含这两种酶的水溶液;C)将包含上述两种酶的水溶液用于将直链淀粉或直链糊精转化为海藻糖。本发明构建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可以将直链淀粉或直链糊精高效地转化为海藻糖,转化率高达85%以上,具有酶成本低,转化时间短、工艺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广泛前景。 |
639 |
一种用于高效生产海藻糖的基因工程菌 |
CN201310296116.X |
2013-07-15 |
CN103468624A |
2013-12-25 |
陶荣盛; 原犇犇; 朱傅赟; 沈青; 杨晟; 蒋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生产海藻糖的基因工程菌以及利用该工程菌高效生产海藻糖的方法。所述基因工程菌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237。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的基因工程菌进行发酵培养,收集菌体细胞;B)破碎菌体细胞,释放出MTSase和MTHase,得到包含这两种酶的水溶液;C)将包含上述两种酶的水溶液用于将直链淀粉或直链糊精转化为海藻糖。本发明构建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可以将直链淀粉或直链糊精高效地转化为海藻糖,转化率高达85%以上,具有酶成本低,转化时间短、工艺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广泛前景。 |
640 |
一种应用磷脂酶C将胞内蛋白在胞外表达的方法 |
CN201611191646.8 |
2016-12-21 |
CN106754601A |
2017-05-31 |
吴敬; 宿玲恰; 于林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磷脂酶C将胞内蛋白在胞外表达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共表达磷脂酶C,使胞内定位蛋白以非特异渗漏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筛选获得高性能的磷脂酶C和目标蛋白胞外酶活较高的共表达重组菌。蔗糖磷酸化酶与磷脂酶C共表达的重组菌胞外蔗糖磷酸化酶的酶活为1445.1U·mL‑1,海藻糖酶与磷脂酶C共表达的重组菌胞外海藻糖酶的酶活为322.3U·mL‑1,可以实现胞内定位目标蛋白胞外表达,提高生产效率、简化后提取工艺,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国内外市场需求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