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
用于自动旋翼飞行器尾部撞击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
CN201810361277.5 |
2018-04-20 |
CN110196600A |
2019-09-03 |
卢克·道菲德·吉莱特 |
公开了用于自动旋翼飞行器尾部撞击保护的系统和方法。实施方式的旋翼飞行器包括:主旋翼;一个或更多个飞行控制装置,其连接至主旋翼并且被操作成通过使旋翼飞行器的机头上仰来控制主旋翼的飞行特性;以及飞行控制计算机(FCC),其能够操作成确定姿态命令并且通过根据旋翼飞行器的距离地面(AGL)高度调整姿态命令的大小来生成调整后姿态命令。FCC还能够操作成通过将调整后姿态命令发送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飞行控制装置来控制旋翼飞行器的飞行特性。 |
162 |
一种带尾桨式、折叠、油电混合动力五旋翼无人飞行器 |
CN201910455142.X |
2019-05-28 |
CN110077582A |
2019-08-02 |
宗剑; 浦黄忠; 戴金跃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尾桨式、折叠、油电混合动力五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和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安装在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上,所述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包括构架式起落架、第一电动旋翼支撑杆、发电传动系统安装架和复合支撑杆,所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旋翼、单杠活塞发动机、动力电池、发电带传动系统和主旋翼,电动旋翼和主旋翼均安装在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上且由通过活塞发动机安装架安装在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的单杠活塞发动机驱动转动。本发明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发电机及动力电池可有效增加旋翼类飞行器航行时间,提高动力系统可靠性,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油耗。 |
163 |
摆动油缸式直升机尾旋翼系统配套组合关节轴承试验机 |
CN201510505056.7 |
2015-08-18 |
CN105136459B |
2017-12-08 |
杨育林; 王占山; 刘喜平 |
本发明公开一种摆动油缸式直升机尾旋翼系统配套组合关节轴承试验机。所述试验机的伺服驱动油缸通过油缸支架固定在上平台上,支撑套由螺栓固定在试验机框架上平台的中心,与支撑套相配合的操纵杆的上端与伺服驱动油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操纵杆的下端与总距叉架相连;加载器箱体由螺栓固定在下平台上,加载器箱体上安装低频摆动缸,其输出端与低频摆动轴的左端键连接;所述四个立柱上分别通过液压缸支架和滑轮支架固定拉杆式液压缸和滑轮组件。该试验机能够满足四支臂的尾旋翼配套组合关节轴承综合服役寿命试验,能够准确模拟各关节轴承工作中所承受的载荷、运动等真实工况条件,而且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
164 |
具有可提供升力或推进力的抗扭矩尾翼的旋翼飞行器 |
CN201410858334.2 |
2014-12-17 |
CN104743111B |
2017-04-12 |
P·普鲁多姆-拉克洛斯; O·比斯图尔 |
一种具有抗扭矩尾翼(3)的旋翼飞行器,尾翼具有方向保持不变的驱动轴线(6)和设置在尾桁一侧的旋翼盘。用于控制尾翼桨叶的控制机构(14)包括旋转控制板(27),其啮合到桨叶上且通过沿着驱动轴线(6)延伸的控制杆(21)是可运动。控制板设置在固定安装平面(PM)上并为桨叶节距提供固定周期变化。转动控制杆(21)改变桨叶的节距周期变化的方式,控制杆的转动可改变用来提供对旋翼飞行器升力的贡献和用来提供对旋翼飞行器推力的贡献的方式,该操作取决于控制板(27)在其安装平面(PM)内的角度方向。 |
165 |
一种带有固定机翼,可折叠尾翼的对转旋翼飞机 |
CN201210483791.9 |
2012-11-26 |
CN103832584B |
2016-01-27 |
罗勇 |
本发明之飞机是一种带有可以折叠尾翼的对转双旋翼飞机。它的尾翼可以折叠,可以作飞机的升降舵和方向舵,也可以作飞机的起落架使用。本发明之飞机带有的对转双旋翼,它是由差速器向两个旋翼传输动力,通过装在旋翼传动轴和传动套轴上的刹车系统控制转矩的大小的对转双旋翼。本发明之飞机可以进行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两种状态下的飞行。可以在两种模式间灵活的转换。是一种具备悬停、较高速度、大航程、节能、环保、安全的飞机。 |
166 |
一种带有固定机翼,可折叠尾翼的对转旋翼飞机 |
CN201210483791.9 |
2012-11-26 |
CN103832584A |
2014-06-04 |
罗勇 |
本发明之飞机是一种带有可以折叠尾翼的对转双旋翼飞机。它的尾翼可以折叠,可以作飞机的升降舵和方向舵,也可以作飞机的起落架使用。本发明之飞机带有的对转双旋翼,它是由差速器向两个旋翼传输动力,通过装在旋翼传动轴和传动套轴上的刹车系统控制转矩的大小的对转双旋翼。本发明之飞机可以进行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两种状态下的飞行。可以在两种模式间灵活的转换。是一种具备悬停、较高速度、大航程、节能、环保、安全的飞机。 |
167 |
采用推力尾桨和滑流舵进行操纵和推进的倾转旋翼飞机 |
CN200810239048.2 |
2008-12-05 |
CN101423117A |
2009-05-06 |
吴大卫; 胡继忠; 曾洪江 |
一种采用推力尾桨和滑流舵进行操纵和推进的倾转旋翼飞机,采用并列双旋翼、常规气动布局的设计,它是由机身、机翼、尾翼、推力尾桨和滑流舵系统、起落架、动力和燃油系统、传动系统、旋翼系统、旋翼短舱、旋翼短舱倾转系统组成。该机采用推力尾桨和滑流舵系统进行垂直起降和前飞状态的俯仰和偏航操纵,该系统由推力尾桨、升降舵、方向舵组成并安装在尾翼上;可倾转翼梢是安装在旋翼短舱外侧并与旋翼短舱同步倾转的小面积机翼,可倾转翼梢的平面形状为前缘后掠,后缘前掠的梯型,展弦比为1.5,面积约占整个机翼面积的15%-20%,并与旋翼短舱外形融合为一体,该可倾转翼梢与短舱锥齿轮箱固连;它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和光明前途的新机种。 |
168 |
一种倾转旋翼飞行器平尾及平尾倾转机构 |
CN202020560978.4 |
2020-04-15 |
CN212074400U |
2020-12-04 |
欧阳星; 霍甜; 龚倩玉; 符徐庆; 张平辉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倾转旋翼飞行器平尾及平尾倾转机构,涉及飞行器,具体包括倾转舵机,所述倾转舵机正面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舵机摇臂,舵机摇臂远离倾转舵机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舵机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倾转摇臂,倾转摇臂的右侧设置有平尾主梁,平尾主梁的表面设置有平尾翼肋,平尾翼肋的数量为若干个,两个间距最短的平尾翼肋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舵舵机,平尾翼肋的平尾主梁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舵。通过设置舵机摇臂、连杆、倾转摇臂和升降舵,达到了结构简单,倾转可靠、拆装便捷的效果,解决了因倾转翼倾转角度不足,导致速度慢、效率低,且固定翼机飞行器和旋翼机飞行器内部连接件结构复杂不易拆装的问题。 |
169 |
旋翼尾桨集流环测试设备 |
CN202321439904.5 |
2023-06-07 |
CN220207830U |
2023-12-19 |
赵荣; 赵苠安; 孙晓明; 任艳丽; 方自力; 周梅; 杨焱坤; 吴巍; 李丹; 罗运虎 |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流环测试技术领域,涉及旋翼尾桨集流环测试设备,包括恒流源装置与测试装置;恒流源装置内设置有程控直流电压源与程控交流恒流源;测试装置设置有工控机、数字万用表、接触器组、适配器组与若干个数据接口。本实用新型利用恒流源装置对测试装置供电,实现设备的稳定运行;利用接触器组中的接触器,实现集流环测试回路的切换;利用适配器组中的导通测试板,实现集流环的导通性测试;利用数字万用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实现设备运行检测。 |
170 |
一种并列双旋翼尾座式无人机 |
CN202223015835.3 |
2022-11-11 |
CN218858726U |
2023-04-14 |
杨兆; 周海军; 叱干小玄; 雷博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列双旋翼尾座式无人机,属于飞行器领域。机身背部设有进气道和出气道;机身头部为设备舱;机身中部设有活塞发动机;机身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机翼,机身与机翼连接处采用翼身融合设计;机身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垂尾,机身与垂尾的连接处采用翼身融合设计;机翼为中单后掠翼,左、右两侧机翼后缘均设有外升降副翼、内升降副翼;每侧机翼翼梢处设有旋翼安装舱,机翼与旋翼安装舱连接处光滑过渡;垂尾后缘均设有方向舵,垂尾翼梢处设有垂尾支撑结构,垂尾与垂尾支撑结构连接处光滑过渡;旋翼安装舱前端设有旋翼系统;传动系统位于旋翼系统和动力系统之间,且分别与旋翼系统和动力系统连接。能提高尾座无人机飞行性能和飞行安全。 |
171 |
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 |
CN202320187620.5 |
2023-02-13 |
CN218839803U |
2023-04-11 |
周国强; 于进峰; 张涛 |
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包括带锁紧结构的折叠件,所述的尾管包括三段,三段分别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机身上、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前端,中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后端、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前端,后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后端,第一折叠件、第二折叠件的折叠方向相同,电机驱动的尾旋翼安装在后段尾部。本折叠尾管为三段式,可进行两次折叠,折叠后后段靠近机身,中段靠近机身后部,整个折叠后非常紧凑,方便运输、存放,且支撑机构在飞行中使尾管更为稳固,在飞行中不产生振动。 |
172 |
一种多尾旋翼结构及无人直升机 |
CN202023023280.8 |
2020-12-14 |
CN214084734U |
2021-08-31 |
李钊; 雷耀宗; 韩千雷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尾旋翼结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尾旋翼,尾旋翼直接由电机驱动旋转,结构简单,维修便捷,支架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中设有至少两个电子调速器,每个电机连接一个电子调速器。还公开了一种带有多尾旋翼结构的无人直升机,包括直升机主体以及上述的多尾旋翼结构,直升机主体上端设有主旋翼,直升机主体的后端设有尾管,多尾旋翼结构设于尾管的后端,尾旋翼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主旋翼所在的平面。多个尾旋翼的设计,使得每个尾旋翼的径向尺寸更小,在更小的转速下,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能够减小直升机尾部的噪音,提高无人直升机的抗干扰能力。 |
173 |
一种无尾式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
CN202021610174.7 |
2020-08-05 |
CN213008721U |
2021-04-20 |
范家铭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尾式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包括机身、共轴旋翼系统和发动机,机身整体呈水滴形,机身的任一横截面的外部轮廓为圆形、长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当机身的某一横截面的外部轮廓为长圆形时,长圆形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A的取值范围为1<A≤2;当机身的某一横截面的外部轮廓为椭圆形时,椭圆形的长轴长度与短轴长度的比值B的取值范围为1<B≤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尾式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通过对机身外形的改进设计,没有了传统机身前部分及平尾区域的阻力,使得旋翼下洗气流对机身废阻影响小。且整体呈水滴形的设计,结构重量相对较小,有效载荷得以提高,适合在舰船甲板等较小空间降落。 |
174 |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旋翼机构 |
CN202020878758.6 |
2020-05-22 |
CN212267863U |
2021-01-01 |
李树森; 祁正岩; 李明昊; 李卫 |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旋翼机构涉及无人直升机的尾旋翼机构。主要是为解决现有无人直升机尾旋翼运动自由度小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齿轮与尾桨输出轴相连,尾桨输出轴通过中间连接器与尾旋翼连接;L形变距摇臂的水平段前端与变距拉杆上端通过螺栓连接;L形变距摇臂的拐点与变速箱通过轴连接,L形的变距摇臂的竖直段与变距静盘连接,变距静盘套设在变速箱输出轴外面,变距静盘与变速箱输出轴滑动接触,变距静盘与变距动盘通过轴承连接,变距动盘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变距小摇臂的前端通过轴连接,两个变距小摇臂的后端分别与尾旋翼上的两个尾旋翼摇臂连接,两个尾旋翼摇臂都固定在尾旋翼上。优点是尾旋翼运动时自由度大。 |
175 |
一种单旋翼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
CN201822188943.8 |
2018-12-25 |
CN210793660U |
2020-06-19 |
郭守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旋翼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螺旋桨、发动机、机身、水平控制翼面、垂直控制翼面、主翼和起落架;螺旋桨与发动机一端相连接,发动机另一端与机身前端相连接;机身左右两侧均设有水平控制翼面,水平控制翼面与机身相垂直;机身前后两侧均设有垂直控制翼面,垂直控制翼面与机身相垂直;机身末端两侧均设有主翼,机身和主翼的下方均设置有起落架;本实用新型单旋翼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仅采用单台内燃式发动机做为唯一动力,机构简单、便于组装,避免了多台发动机之间的协调控制;通过水平控制翼面、垂直控制翼面来实现该无人机垂直起降阶段的精确控制,无多余死重及阻力,做到效率的最大化,也降低无人机的制作成本。 |
176 |
一种无尾桨高速单旋翼两栖直升机 |
CN201821314306.4 |
2018-08-15 |
CN208774442U |
2019-04-23 |
陈璞; 周翔; 何洪滔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尾桨高速单旋翼两栖直升机,包括单旋翼动力系统、矢量推力系统、机壳、船体、机架、太阳能电池、雷达、激光探测器、摄像头和电源;主要特点是在机身两侧指定位置安装两轴推力矢量动力系统,不仅可产生较大的前向推力,还可通过两套系统的推力矢量偏航差动,在平衡主桨扭矩的同时产生偏航控制力矩,同时还可通过两轴推力矢量系统的俯仰联动和差动形成对机身的俯仰及滚转控制力矩,克服单旋翼直升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因桨叶前后行速度差导致升力不平衡造成的影响,船体配合单旋翼动力系统和矢量推力系统,在水面上直升机也能具有优异的机动性能,机尾安装有声呐装置,可对水下进行探测作业,并可以适时调换不同的位置。 |
177 |
单旋翼无人机的尾翼机构 |
CN201821431615.X |
2018-09-03 |
CN208760894U |
2019-04-19 |
罗佳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旋翼无人机的尾翼机构,包括尾翼、用于传动所述尾翼旋转的尾波箱和驱动所述尾翼偏转的控制滑块,所述尾波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尾皮带轮、尾压带轮和辅助压带轮,所述尾皮带轮设于尾轴,所述尾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尾波箱,且伸出的一端安装有尾翼,所述滑块组穿套于所述尾轴,所述滑块组能够驱动所述尾翼偏转。本实用新型的尾翼机构通过皮带传动尾翼旋转,由于皮带具有柔性,所以在改变传动方向时,能保证稳定的传动,另外尾翼的控制滑块,其具有可快速拆卸的球头连接和卡合连接,保证稳定工作的同时,在直机摔落时也能通过自身的分散来抵消作用力,有效的保护零件的完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178 |
一种模型直升机尾旋翼传动机构 |
CN201120430742.X |
2011-11-03 |
CN202366473U |
2012-08-08 |
刘永钦 |
一种模型直升机尾旋翼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型直升机机身的前直板、后直板间的与大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同轴的扇形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的传动扇形齿轮,传动扇形齿轮与将转动动力传递到直升机尾旋翼的传动轴相连,由主动力带动的大齿轮通过主轴与主旋翼相连,其特征在于在前直板、后直板间设置有U形座,U形座的上座板、下座板上均设置有轴承,与传动齿轮、扇形齿轮连接的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座板、下座板上的轴承上,上座板、下座板的宽度与前直板、后直板间的宽度相配,在前直板上设置有与U形座形状相配的孔,上座板、下座板的前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竖板,U形座通过穿过竖板的螺丝固定在前直板上。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尾旋翼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同轴的扇形齿轮维修更换工序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 |
179 |
无人直升机用尾旋翼结构 |
CN202220085483.X |
2022-01-13 |
CN217198644U |
2022-08-16 |
赵刚; 张刚; 刘克勤; 陆高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用尾旋翼结构,包括尾旋翼,该尾旋翼设于无人直升机的尾管末端,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支撑柱,该支撑柱向上凸起于所述尾管末端,并将所述尾旋翼承托于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新的尾旋翼布局方式,降低了尾管的高度,缩短了尾滑撬的长度。 |
180 |
一种具有尾推动力的多旋翼飞行器 |
CN202023292725.2 |
2020-12-29 |
CN214451817U |
2021-10-22 |
周军; 熊攀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尾推动力的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臂、旋翼臂、安装在旋翼臂上的旋翼,机身顶部设有水平放置的机臂,机身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水平放置的旋翼臂,机臂位于两根旋翼臂之间并且机臂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旋翼臂连接固定,每根旋翼臂的两端均安装有旋翼,机身的尾部安装有水平推进动力系统,水平推进动力系统包括螺旋桨、驱动螺旋桨旋转的动力系统,螺旋桨的中心轴与机身头部至其尾部方向上的中心轴平行,螺旋桨与其两侧相邻的旋翼臂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旋翼飞行器通过机身倾斜同时加大旋翼动力而进行高速机动飞行时,电机效率不断减小,导致整机能效比降低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