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耐压舱壁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用于深海LIBS检测领域的充放气装置 CN202210703295.3 2022-06-21 CN115092362B 2025-04-22 孙兰香; 丛智博; 李洋; 季念迎; 董文魁
发明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深海LIBS检测领域的充放气装置。该装置包括耐压舱、气囊、活塞及排气机构,其中气囊设置于耐压舱内,排气机构设置于耐压舱的一端,且与气囊连接;活塞设置于耐压舱的另一端且与耐压舱的内壁滑动连接;耐压舱的另一端设有进口,使海水通过活塞给予气囊当前工作深度的水体。本发明在深海高压环境下工作时,气囊中仅需充入较低压力气体,利用进水口进入的高压海水推挤活塞,使气囊中气体达到极高压力水平,利用排气机构将高压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无需预先在装置中充入超高压气体,极大程度提高了排气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和寿命。
122 一种用于深海LIBS检测领域的充放气装置 CN202210703295.3 2022-06-21 CN115092362A 2022-09-23 孙兰香; 丛智博; 李洋; 季念迎; 董文魁
发明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深海LIBS检测领域的充放气装置。该装置包括耐压舱、气囊、活塞及排气机构,其中气囊设置于耐压舱内,排气机构设置于耐压舱的一端,且与气囊连接;活塞设置于耐压舱的另一端且与耐压舱的内壁滑动连接;耐压舱的另一端设有进口,使海水通过活塞给予气囊当前工作深度的水体。本发明在深海高压环境下工作时,气囊中仅需充入较低压力气体,利用进水口进入的高压海水推挤活塞,使气囊中气体达到极高压力水平,利用排气机构将高压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无需预先在装置中充入超高压气体,极大程度提高了排气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和寿命。
123 一种高压舱显示屏 CN201811346487.3 2018-11-13 CN109259962A 2019-01-25 彭争荣; 黄芳玲; 程念珍; 李灿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舱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充放气装置和设于高压氧舱舱壁上的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高压氧舱舱壁内侧的耐压玻璃;所述显示屏本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装置的中空内腔内,且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屏幕对准所述耐压玻璃;所述充放气装置与所述容纳装置的中空内腔相连通;所述高压氧舱舱壁外侧设有与所述容纳装置中空内腔相连通的压表。本发明结构紧凑,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高压氧舱显示屏。
124 一种基于烛的深海装备应急推进系统及操作方法 CN202310521807.9 2023-05-09 CN116654223A 2023-08-29 王海宁; 周恩东; 张康; 李修法; 裴晴; 杨凯杰
一种基于烛的深海装备应急推进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耐压舱壁,所述耐压舱壁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多个台阶,耐压舱壁最深处的台阶焊接气缸体,气缸体的内部通过挡圈和O型圈配合安装有柱塞,所述柱塞的径向方向开有孔,孔内穿过定位销,同时,气缸体上开有与定位销对应的插孔,柱塞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气缸体上;耐压舱壁开口处并在圆周方向焊接有四个箱体,每个箱体的下侧设置有孔,孔处安装单向,每个箱体内放置有氧烛药柱,每个箱体通过引燃器与柱塞连接,四个箱体之间安装有挡板,同时挡板与耐压舱壁焊接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无需人员参与,可自主决策实现深海装备的上浮。
125 一种深海装备耐压环肋圆柱壳中的装配式内部液舱 CN202010558802.X 2020-06-18 CN111674532A 2020-09-18 赵青; 葛可可; 杜一凡
发明涉及深海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海装备耐压环肋圆柱壳中的装配式内部液舱。其包括舱体,舱体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下端面前后端分别垂直焊接横壁板,顶盖板下端面左右端分别垂直焊接纵壁板,所述纵壁板两端分别和顶盖板左右两端的横壁板焊接,顶盖板前后端的两个横壁板和左右端的两个纵壁板下端面共同焊接底壳板,所述底壳板底部中心焊接垫板。本发明通过装配的方式连接于耐压壳,减少了焊接,安装方便,既能够保证密性储藏液体,又能够在耐压壳收缩时与其保持变形协调,降低了应平,极大的提高了耐压壳及深海装备的结构安全性。
126 一种深海装备耐压环肋圆柱壳中的装配式内部液舱 CN202010558802.X 2020-06-18 CN111674532B 2021-12-24 赵青; 葛可可; 杜一凡
发明涉及深海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海装备耐压环肋圆柱壳中的装配式内部液舱。其包括舱体,舱体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下端面前后端分别垂直焊接横壁板,顶盖板下端面左右端分别垂直焊接纵壁板,所述纵壁板两端分别和顶盖板左右两端的横壁板焊接,顶盖板前后端的两个横壁板和左右端的两个纵壁板下端面共同焊接底壳板,所述底壳板底部中心焊接垫板。本发明通过装配的方式连接于耐压壳,减少了焊接,安装方便,既能够保证密性储藏液体,又能够在耐压壳收缩时与其保持变形协调,降低了应平,极大的提高了耐压壳及深海装备的结构安全性。
127 一种行星超机动球型机器人 CN202111456847.7 2021-12-02 CN114084322A 2022-02-25 黄豪彩; 高怡心; 许世杰; 谢心怡; 盛超武; 冯仁栋
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超机动球型机器人,包括耐压壳体以及内部的电池舱、控制舱、浮调节机构和姿态调节机构;耐压壳体的内壁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通过控制舱支架固定有控制舱;耐压壳体在支撑板上方位置可转动的设有贯穿耐压壳体的贯通转轴,贯通转轴的中间位置设有转轴齿轮,贯通转轴的两端与套设在耐压壳体外部的回转行星圈固定;回转行星圈设有水平推进器和垂直推进器;控制舱支架上固定有机,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转轴齿轮相配合的舵机齿轮;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有浮力调节机构,耐压壳体内的底部设有配重;配重块上端固定有姿态调节机构。利用本发明,可以提高水下机器人的灵活性,同时减小孟克力矩所导致的失稳问题。
128 一种行星超机动球型机器人 CN202111456847.7 2021-12-02 CN114084322B 2022-09-13 黄豪彩; 高怡心; 许世杰; 谢心怡; 盛超武; 冯仁栋
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超机动球型机器人,包括耐压壳体以及内部的电池舱、控制舱、浮调节机构和姿态调节机构;耐压壳体的内壁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通过控制舱支架固定有控制舱;耐压壳体在支撑板上方位置可转动的设有贯穿耐压壳体的贯通转轴,贯通转轴的中间位置设有转轴齿轮,贯通转轴的两端与套设在耐压壳体外部的回转行星圈固定;回转行星圈设有水平推进器和垂直推进器;控制舱支架上固定有机,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转轴齿轮相配合的舵机齿轮;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有浮力调节机构,耐压壳体内的底部设有配重;配重块上端固定有姿态调节机构。利用本发明,可以提高水下机器人的灵活性,同时减小孟克力矩所导致的失稳问题。
129 一种下耐压电子舱及水下设备 CN202410570549.8 2024-05-09 CN118488650A 2024-08-13 王瀚森; 张伟杰; 崔军红
发明提供一种下耐压电子舱及水下设备,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子舱组件和散热件,散热件沿电子舱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空腔内,散热件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散热件背离电路板的一侧与空腔的侧壁贴合,散热件背离电路板一侧的形状与空腔侧壁的形状相适配,以增大散热件与电子舱组件之间的热传导面积。通过将散热件沿电子舱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空腔内,并使散热件背离电路板一侧的形状与空腔侧壁的形状相适配,以增大散热件与电子舱组件之间的热传导面积。有效解决了圆形散热片散热面积受限的问题,同时可增加电子舱及散热片的长度,提高了水下耐压电子舱的散热性能,解决大功率水下耐压电子舱的散热问题。
130 一种安全型气加压舱 CN201811648737.9 2018-12-30 CN109381314B 2024-11-26 徐中和; 荆一峰; 林伟
一种安全型气加压舱,涉及氧气加压舱技术领域,设有氧气加压舱,舱体侧壁上设有照明孔,照明孔上经有机玻璃安装座安装有机玻璃,与有机玻璃相对处设有照明灯;舱体上设有传声口,传声口内侧上固定有传音软胶板,传音软胶板外侧固定有耐压挡板,耐压挡板上均布有传声孔;传音软胶板被压靠在耐压挡板上,传音软胶板与传声孔相对的部分进入传声孔内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传声膜;舱体内的氧气进口处设有加湿喷雾嘴,加湿喷雾嘴与喷器相连。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
131 一种安全型气加压舱 CN201811648737.9 2018-12-30 CN109381314A 2019-02-26 徐中和; 荆一峰; 林伟
一种安全型气加压舱,涉及氧气加压舱技术领域,设有氧气加压舱,舱体侧壁上设有照明孔,照明孔上经有机玻璃安装座安装有机玻璃,与有机玻璃相对处设有照明灯;舱体上设有传声口,传声口内侧上固定有传音软胶板,传音软胶板外侧固定有耐压挡板,耐压挡板上均布有传声孔;传音软胶板被压靠在耐压挡板上,传音软胶板与传声孔相对的部分进入传声孔内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传声膜;舱体内的氧气进口处设有加湿喷雾嘴,加湿喷雾嘴与喷器相连。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
132 一种深海潜器用宏生物主动式保压存储装置 CN202010124917.8 2020-02-27 CN111284664B 2020-12-15 许可; 赵飞虎; 周鑫涛; 赵慧
一种深海潜器用宏生物主动式保压存储装置,包括耐压球壳,所述耐压球壳为球形罐体结构,所述耐压球壳的顶面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处焊接有围壁,所述围壁的顶部配合安装有可启闭的自动启闭舱口盖;所述耐压球壳的右侧球面上焊接有右基座,所述右基座的外端焊接有调压罐组件,所述调压罐组件的底部与耐压球壳之间安装有比例减压,所述耐压球壳的左侧球面上焊接有左基座,所述左基座与右基座对称,所述左基座的外端焊接有储罐组件,所述储水罐组件的底部安装有比例溢流阀和手动球阀,所述比例溢流阀与耐压球壳连通;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性好。
133 光纤密穿壁件 CN201510697184.6 2015-10-23 CN106610516A 2017-05-03 何立岩; 李智刚; 何震; 张银亮
发明属于下光纤传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光纤水密穿壁件,包括尾帽、壳体及推杆,其中壳体螺纹连接于耐压舱室壁上、并与所述耐压舱室壁密封抵接,所述壳体内部开有供光纤穿入的通道,该通道的一侧填充有固定光纤及承受外部环境海水作用于光纤上轴向的密封填充体A,另一侧容置有填充体B;所述壳体位于耐压舱室内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尾帽,位于耐压舱室外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通过填充体B对光纤施加向耐压舱室内的轴向力,并通过所述填充体B的弹性形变实现壳体内所述通道的密封。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密封性能好,成本低等特点。
134 一种深海潜器用宏生物主动式保压存储装置 CN202010124917.8 2020-02-27 CN111284664A 2020-06-16 许可; 赵飞虎; 周鑫涛; 赵慧
一种深海潜器用宏生物主动式保压存储装置,包括耐压球壳,所述耐压球壳为球形罐体结构,所述耐压球壳的顶面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处焊接有围壁,所述围壁的顶部配合安装有可启闭的自动启闭舱口盖;所述耐压球壳的右侧球面上焊接有右基座,所述右基座的外端焊接有调压罐组件,所述调压罐组件的底部与耐压球壳之间安装有比例减压,所述耐压球壳的左侧球面上焊接有左基座,所述左基座与右基座对称,所述左基座的外端焊接有储罐组件,所述储水罐组件的底部安装有比例溢流阀和手动球阀,所述比例溢流阀与耐压球壳连通;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性好。
135 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转移系统及其工作过程 CN202110618147.7 2021-06-03 CN113356778B 2022-08-30 刘浩; 李玲珑; 季红涛; 卢宝雷; 李文跃; 杨申申
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转移系统及其工作过程,包括转移舱,所述转移舱为圆环型耐压舱室,所述转移舱的一端密封安装有开关,所述转移舱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油缸筒,油缸筒的活塞杆穿过转移舱的舱盖后进入转移舱的内部,所述油缸筒的尾部配合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油缸筒的外壁面配合安装有冷套;所述开关阀的外端位置密封连接有取芯舱或制备舱,所述取芯舱内有岩芯,所述岩芯的头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活塞杆对应并匹配,能在超高压、高温状态下,克服样品岩芯从取芯舱取出时与密封件的巨大摩擦,实现岩芯样品的转移。
136 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转移系统及其工作过程 CN202110618147.7 2021-06-03 CN113356778A 2021-09-07 刘浩; 李玲珑; 季红涛; 卢宝雷; 李文跃; 杨申申
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转移系统及其工作过程,包括转移舱,所述转移舱为圆环型耐压舱室,所述转移舱的一端密封安装有开关,所述转移舱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油缸筒,油缸筒的活塞杆穿过转移舱的舱盖后进入转移舱的内部,所述油缸筒的尾部配合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油缸筒的外壁面配合安装有冷套;所述开关阀的外端位置密封连接有取芯舱或制备舱,所述取芯舱内有岩芯,所述岩芯的头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活塞杆对应并匹配,能在超高压、高温状态下,克服样品岩芯从取芯舱取出时与密封件的巨大摩擦,实现岩芯样品的转移。
137 一种下自动收放缆索绞车 CN202010440596.2 2020-05-22 CN111573541B 2021-10-08 温琦; 魏志强; 赵奎; 唐军武; 张明文; 亓琳; 马昕
发明涉及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自动收放缆索绞车,包括架体、筒体、外轴承组件、缆索和排揽装置,所述架体包括底座和竖架,所述竖架固定在底座上部,所述筒体为工字型绞筒结构,所述筒体的中部设有绞筒耐压舱,所述绞筒耐压舱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端板,所述筒体通过外轴承组件安装在所述竖架上,所述排缆装置安装在所述竖架的顶部,所述绳缆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绞筒耐压舱的外壁上,所述绳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排缆装置而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绞筒耐压舱的内部设有承重舱体。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等组件集成内置在绞筒耐压舱体内,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巧妙的设计实现了密封结构简单可靠并且整体结构紧凑的效果。
138 一种下自动收放缆索绞车 CN202010440596.2 2020-05-22 CN111573541A 2020-08-25 温琦; 魏志强; 赵奎; 唐军武; 张明文; 亓琳; 马昕
发明涉及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自动收放缆索绞车,包括架体、筒体、外轴承组件、缆索和排揽装置,所述架体包括底座和竖架,所述竖架固定在底座上部,所述筒体为工字型绞筒结构,所述筒体的中部设有绞筒耐压舱,所述绞筒耐压舱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端板,所述筒体通过外轴承组件安装在所述竖架上,所述排缆装置安装在所述竖架的顶部,所述绳缆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绞筒耐压舱的外壁上,所述绳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排缆装置而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绞筒耐压舱的内部设有承重舱体。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等组件集成内置在绞筒耐压舱体内,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巧妙的设计实现了密封结构简单可靠并且整体结构紧凑的效果。
139 合金/纤维复合材料耐压舱及其制作工艺 CN202211617582.9 2022-12-13 CN115817704A 2023-03-21 吴廷洋; 袁应立; 祝令状; 王梦杰; 茅东升
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纤维复合材料耐压舱及其制作工艺。所述耐压舱包括舱体和端盖,所述舱体与端盖固定连接并在内部围合形成一密闭的收容空间,所述舱体由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形成,并且,所述舱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且密封配合,以及,至少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部分还延伸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部且与所述舱体密封配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压舱的端盖的部分延伸到舱体内胆的内部且与其内壁相贴合,从而降低了两个接触面的应集中,从而可以为第一连接部提供更大的支撑面,进而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
140 一种适用于下航行器的舱段对接装置 CN202311647560.1 2023-12-04 CN118107720A 2024-05-31 鲁鹏; 韩忠磊; 陈玉龙; 周迪锋; 曾明; 李速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下航行器的舱段对接装置,属于水下航行器舱体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段a、连接段b、箍环、前舱接插件组件及后舱接插件组件;连接段a加工于前舱壳体的端面上,呈阶梯结构;连接段b加工于后舱壳体的端面上,为环状凸台;前舱接插件组件安装在连接段a的内侧壁上,后舱接插件组件安装在连接段b的内侧壁上;连接段a阶梯结构插入连接段b的环状凸台内,并与环状凸台的内圆周面贴合;箍环安装在连接段a和连接段b的连接处,实现连接固定。同时,前舱接插件组件和后舱接插件组件连接,实现电气对接。本发明能够在高压环境下实现耐压舱段间机械对接和电气对接的同步实施,并能满足水下航行器耐压舱段间紧、密封要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