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
一种水下可维干式工作舱 |
CN202010014236.6 |
2020-01-07 |
CN111219169A |
2020-06-02 |
陈伟华; 周佳; 张文忠; 张爱锋; 刘艳敏; 叶效伟; 俞圣杰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可维干式工作舱,包括两端带球封头的圆柱形耐压舱,其顶部设有对接装置,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压重底座上;所述对接装置与舱体连通处设有双向启闭舱门;舱体的舱壁上设有观察窗、湿插拔接口和生产管线接口;舱体内底部设有甲板,沿舱体舱壁,从甲板至双向启闭舱门处设有扶梯;甲板上设有控制柜,甲板下部的舱体内设有氧烛,二氧化碳吸收器及蓄电池组。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可为水下生产系统设备提供干式常压工作环境,及深海原位维护维修的工作方式。可通过内部载人、设置观察窗、搭载水声通信模块等,为水下生产系统提供原位观察、监测手段,成为水下生产系统无人作业装备的协同控制中心。 |
182 |
一种用于载人潜水器手动抛载机构 |
CN201611145882.6 |
2016-12-13 |
CN108216537A |
2018-06-29 |
罗瑞龙; 宋婷婷; 胡勇; 崔维成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载人潜水器手动抛载机构,安装载人潜水器上,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转轴,贯穿载人潜水器的耐压舱壳体,中段与耐压舱壳体贯穿孔内壁水密连接且可转动;手柄,插装在转轴的一端;承重滑块,头部座于转轴下端,抱住转轴,上方覆盖固定有一压板;压载铁,固定在压板的下方;以及压簧,一端设置在承重滑块的尾部,另一端与压载铁顶部方槽宽度方向立面贴合,其中,耐压舱壳体的内侧设有内凸台面,外侧均设有外凸台面,耐压舱壳体下方沿重心方向设有通孔,外凸台面底部中心孔处设有圆形沉孔,外凸台面设有多个止荡凸头,止荡凸头整体呈柱状,头部为锥体。 |
183 |
一种用于深水重力坝维护检测的移步式水下装置 |
CN201810180129.3 |
2018-03-05 |
CN108489997A |
2018-09-04 |
王磊; 陈志达; 叶聪; 姜磊; 张家锐 |
一种用于深水重力坝维护检测的移步式水下装置,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导轨装置,所述导轨装置成“├”结构,两个“├”结构相对安装,并在两个导轨装置之间安装水密耐压舱,所述水密耐压舱的顶部有脐带缆,所述水密耐压舱的前端通过支架安装有摄像机和LED灯;单个导轨装置的外侧前后端分别安装有前滚轮和后滚轮,单个导轨装置的外侧壁中部通过支撑板安装有外吸盘装置,所述水密耐压舱的底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内吸盘装置,所述安装板位于导轨装置上,可沿着导轨装置滑动。通过专用的水下吸盘进行固定检测,及可移步式操作,进行垂直面内移动,从而达到大范围巡检的能力。其相较传统ROV具有更可靠的固定能力,同时移动方便,非常适合水下结构物垂直面检测。 |
184 |
一种用于载人潜水器手动抛载机构 |
CN201611145882.6 |
2016-12-13 |
CN108216537B |
2024-06-21 |
罗瑞龙; 宋婷婷; 胡勇; 崔维成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载人潜水器手动抛载机构,安装载人潜水器上,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转轴,贯穿载人潜水器的耐压舱壳体,中段与耐压舱壳体贯穿孔内壁水密连接且可转动;手柄,插装在转轴的一端;承重滑块,头部座于转轴下端,抱住转轴,上方覆盖固定有一压板;压载铁,固定在压板的下方;以及压簧,一端设置在承重滑块的尾部,另一端与压载铁顶部方槽宽度方向立面贴合,其中,耐压舱壳体的内侧设有内凸台面,外侧均设有外凸台面,耐压舱壳体下方沿重心方向设有通孔,外凸台面底部中心孔处设有圆形沉孔,外凸台面设有多个止荡凸头,止荡凸头整体呈柱状,头部为锥体。 |
185 |
一种隧道现场指挥用的增压保障舱 |
CN202510035144.9 |
2025-01-09 |
CN119435105A |
2025-02-14 |
谢荧; 谢翠斌; 许学良; 马伟斌; 付巧玲; 郝光; 赵新宇; 李慧; 叶庆; 顾仁峰 |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隧道现场指挥用的增压保障舱,涉及保障舱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不便于移动行走和不具备保障舱门内外平衡压力安全结构的技术问题,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外固定安装有升降行走装置,所述主机架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多层舱体结构,所述多层舱体结构前壁面固定安装有窥探窗,所述多层舱体结构侧壁面固定安装有保压门廊结构,本发明配备了升降行走装置,可在复杂的隧道地形中实现灵活移动;通过恒压机调节门廊管与舱体内的压力,可防止内部压力泄漏或外部高压气体的侵入,确保舱内气压环境长期稳定;多层舱体结构增强了舱体耐压能力,能够承受外界高压或低压环境,还能防止隧道坍塌等事故对结构造成物理损坏。 |
186 |
水下航行体双层耐压舱体及其成型方法 |
CN201910626373.2 |
2019-07-11 |
CN110341876B |
2020-03-24 |
刘凯; 王武坤; 孙炯; 李晨; 张翔龙; 胡平; 顾雪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深度水下航行体双层耐压舱体及其成型方法,该舱体包括内壳、外壳、垫板以及绝缘涂层;内壳由两端法兰、中间为圆筒加外环肋结构形式,两端法兰可以与其他段连接;内壳环肋等间距分布;临近环焊缝内壳的壁厚逐步增加,利于增加结构整体的强度和刚度,确保焊缝位置在承受外压时承受较小的应力;外壳采用薄壁圆柱壳体,采用薄壁板卷焊而成,焊缝为纵焊缝;舱体的内壳与外壳采用对接环焊缝连接而成,环焊缝背面的小空腔结构保证对接焊接的结构形式易于实现。本发明水下耐压能力高、耐压稳定性好、耐压受力均匀、重量轻、比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耐海水腐蚀持续时间长、使用寿命长。 |
187 |
大深度水下航行体双层耐压舱体及其成型方法 |
CN201910626373.2 |
2019-07-11 |
CN110341876A |
2019-10-18 |
刘凯; 王武坤; 孙炯; 李晨; 张翔龙; 胡平; 顾雪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深度水下航行体双层耐压舱体及其成型方法,该舱体包括内壳、外壳、垫板以及绝缘涂层;内壳由两端法兰、中间为圆筒加外环肋结构形式,两端法兰可以与其他段连接;内壳环肋等间距分布;临近环焊缝内壳的壁厚逐步增加,利于增加结构整体的强度和刚度,确保焊缝位置在承受外压时承受较小的应力;外壳采用薄壁圆柱壳体,采用薄壁板卷焊而成,焊缝为纵焊缝;舱体的内壳与外壳采用对接环焊缝连接而成,环焊缝背面的小空腔结构保证对接焊接的结构形式易于实现。本发明水下耐压能力高、耐压稳定性好、耐压受力均匀、重量轻、比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耐海水腐蚀持续时间长、使用寿命长。 |
188 |
一种水下浮体 |
CN201320416941.4 |
2013-07-12 |
CN203372365U |
2014-01-01 |
严俊; 赵耀; 王宇; 邵华; 熊曙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浮体,包括分舱及耐压舱,浮体左右两侧是对称设置的分舱,浮体前后侧是分舱,浮体前侧的分舱提供的浮力大于浮体后侧的分舱提供的浮力,或浮体后侧的分舱提供的浮力大于浮体前侧的分舱提供的浮力。耐压舱穿过分舱且与分舱的舱壁固定连接。浮体的浮心与浮体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且浮体浮心的位置高于浮体重心的位置。耐压舱上设有充气阀,分舱上设有透气系统及通水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浮体,可一次性到达工作水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
189 |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运装置及操作方法 |
CN202110161017.5 |
2021-02-05 |
CN112963718B |
2022-05-27 |
齐新; 王瑞 |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运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耐压壳体,其一端安装有自动启闭舱口盖,另一端布置有对称的一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和二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一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后部延伸有一号循环管路,二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后部延伸有二号循环管路,一号循环管路和二号循环管路呈螺旋状布置在耐压壳体的外表面,并通过管夹与耐压壳体固定;还包括制冷模块和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加热模块分别布置在一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和二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处,耐压壳体的一侧壁外部通过放气管安装有放气阀门,另一侧壁外部通过管路安装有自动启闭排水阀,耐压壳体的内壁面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耐压壳体的外部还安装有控制器,工作稳定可靠。 |
190 |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运装置及操作方法 |
CN202110161017.5 |
2021-02-05 |
CN112963718A |
2021-06-15 |
齐新; 王瑞 |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运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耐压壳体,其一端安装有自动启闭舱口盖,另一端布置有对称的一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和二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一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后部延伸有一号循环管路,二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后部延伸有二号循环管路,一号循环管路和二号循环管路呈螺旋状布置在耐压壳体的外表面,并通过管夹与耐压壳体固定;还包括制冷模块和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加热模块分别布置在一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和二号冷热循环管进水口处,耐压壳体的一侧壁外部通过放气管安装有放气阀门,另一侧壁外部通过管路安装有自动启闭排水阀,耐压壳体的内壁面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耐压壳体的外部还安装有控制器,工作稳定可靠。 |
191 |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气动辅助抽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 |
CN201711167692.9 |
2017-11-21 |
CN108016589A |
2018-05-11 |
杨海; 管文生; 周红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气动辅助抽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包括波纹式内油囊、油泵电机、油泵进油孔接头、油泵、油泵出油孔接头、单向阀、三通管、电磁阀、外油囊、直线位移传感器、空气泵、电磁三通阀组、气路阀块、气密舱活塞、气密舱壁、水密舱耐压壳体、内油囊油孔接头、注油孔接头、水密舱后耐压盖、滤清器、联轴器、气密舱后端盖、气密舱前端盖、支架。该装置在回油时将气密舱抽成一定真空而形成压差回油,从而避免开启能耗较大的油泵,实现了一定的节能效果;在泵油时为油泵吸入口提供一定的正压,提高了油泵的工作可靠性;同时,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来测量油量变化,实现浮力调节的精确控制。 |
192 |
一种水下航行器 |
CN202011283715.4 |
2020-11-17 |
CN112298506B |
2021-09-14 |
张鸿源; 付宗国; 邓恒春; 庞清月; 仇玉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涉及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鱼身耐压壳体,鱼身耐压壳体内壁固定有第五隔板,第五隔板一表面固定有两固定杆,相邻两固定杆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其中一固定杆一侧面固定有侧板,连接杆外表面固定有两限位环,鱼身耐压壳体两侧均固定有侧翼,鱼身耐压壳体顶部固定有顶翼;鱼身耐压壳体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鱼身耐压壳体左侧固定有鱼头舱帽。本发明通过尾舵结构、自动伸缩杆和转动结构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水下航行器大多通过浮力驱动模块、俯仰姿态调整机构和横滚姿态调整机构改变整体结构重心进行转向,转向速度慢,转向灵敏度相对较低的问题。 |
193 |
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应急上浮的充气式救援装置及方法 |
CN201810696051.0 |
2018-06-29 |
CN109080794A |
2018-12-25 |
程烨; 羊云石; 刘文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应急上浮的充气式救援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耐压舱壁,气瓶安装座将装置分为浮标舱和电子舱,浮标舱和电子舱之间的间隙依靠密封垫片、动密封圈和静密封圈密封。在水下航行器发生意外时,控制信号控制直线电机运动,撞开CO2气瓶,高压CO2气体顶开浮标舱壁,释放象拔浮标,象拔浮标将本装置及水下航行器提升至水面。本发明通过释放压缩气体能够实现水下航行器的应急上浮,所提供的浮力大,对水下航行器的改动小,对各类型水下航行器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
194 |
一种用于电缆穿舱的密封装置 |
CN202211483261.4 |
2022-11-24 |
CN115854081A |
2023-03-28 |
罗星; 李兵; 周文飞; 浦海兵; 杨帆; 郑文景; 左斌; 毛超琪; 刘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穿舱的密封装置,属于密封技术领域。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耐压焊管、船舷阀、球阀和动密封阀。耐压焊管用于安装且贯穿在舱体上,耐压焊管中具有第一通孔。船舷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一阀芯。球阀包括第二阀体和球阀芯,第二阀体内具有容置腔和用于同轴连通第二通孔的第三通孔。动密封阀包括第三阀体、弹性环、挤压环和驱动件,第三阀体上具有同轴连通第三通孔的第四通孔,弹性环固定同轴插装在第三阀体的内周壁上,且弹性环的一端面与第三阀体相抵,挤压环同轴滑动地布置在第三阀体的内周壁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缆穿舱的密封装置,在电缆回收或者释放过程中均可以便捷实现对舱体的密封。 |
195 |
一种水下航行器 |
CN202011283715.4 |
2020-11-17 |
CN112298506A |
2021-02-02 |
张鸿源; 付宗国; 邓恒春; 庞清月; 仇玉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涉及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鱼身耐压壳体,鱼身耐压壳体内壁固定有第五隔板,第五隔板一表面固定有两固定杆,相邻两固定杆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其中一固定杆一侧面固定有侧板,连接杆外表面固定有两限位环,鱼身耐压壳体两侧均固定有侧翼,鱼身耐压壳体顶部固定有顶翼;鱼身耐压壳体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鱼身耐压壳体左侧固定有鱼头舱帽。本发明通过尾舵结构、自动伸缩杆和转动结构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水下航行器大多通过浮力驱动模块、俯仰姿态调整机构和横滚姿态调整机构改变整体结构重心进行转向,转向速度慢,转向灵敏度相对较低的问题。 |
196 |
水下全球定位系统接收装置 |
CN200410020609.1 |
2004-05-26 |
CN100343688C |
2007-10-17 |
郑荣; 林扬; 刘健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装置。由GPS天线耐压舱、牵引及通信电缆、收放绞车组成,GPS天线耐压舱通过牵引及通信电缆与绞车相连;GPS天线耐压舱的耐压壳体为球形,下半球内壁设有凸台,两轴摇摆台安装在下半球凸台上,GPS天线和GPS接收机均安装在两轴摇摆台的内摆动框上;GPS接收机通过电缆和绞车内部的导电滑环电连接;绞车部分中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及绞鼓均固定在机座上,电缆缠绕在绞鼓上,电缆下端的水密接插件与绞鼓中的导电滑环的刷引线相连,导电滑环的环引线接至航行器的主控计算机。本发明在保证水下航行器导航精度的前提下,可大幅度提高其隐身性和安全性,保证航行器使命的顺利完成。 |
197 |
水下全球定位系统接收装置 |
CN200410020609.1 |
2004-05-26 |
CN1704767A |
2005-12-07 |
郑荣; 林扬; 刘健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装置。由GPS天线耐压舱、牵引及通信电缆、收放绞车组成,GPS天线耐压舱通过牵引及通信电缆与绞车相连;GPS天线耐压舱的耐压壳体为球形,下半球内壁设有凸台,两轴摇摆台安装在下半球凸台上,GPS天线和GPS接收机均安装在两轴摇摆台的内摆动框上;GPS接收机通过电缆和绞车内部的导电滑环电连接;绞车部分中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及绞鼓均固定在机座上,电缆缠绕在绞鼓上,电缆下端的水密接插件与绞鼓中的导电滑环的刷引线相连,导电滑环的环引线接至航行器的主控计算机。本发明在保证水下航行器导航精度的前提下,可大幅度提高其隐身性和安全性,保证航行器使命的顺利完成。 |
198 |
一种深海电缆的穿舱结构 |
CN202011323253.4 |
2020-11-23 |
CN112467655A |
2021-03-09 |
白冰; 顾湘男; 周根水; 刘玉文 |
一种深海电缆的穿舱结构,包括舱壁,所述舱壁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面上加工有螺旋环形的沟槽,位于沟槽一旁开有小孔,沟槽中部穿过电缆,从小孔处注入强力液体胶,强力液体胶在沟槽内部以及电缆的外表面填满,形成耐压防水结构;还包括内板,电缆穿过内板中间,所述内板的中部设置有径向O型密封圈,将电缆进行密封安装,所述内板通过多个内六角螺钉锁紧在舱壁上,所述内板与舱壁之间安装有端面O型密封圈。通过在舱壁采用螺纹环形开孔,里面注入与金属和橡胶都有很好粘合效果的强力胶,其作为粘结与密封的介质,然后在舱室内部增加两道O型圈进行二次密封,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
199 |
一种深海用耐压舱 |
CN201821448004.6 |
2018-09-05 |
CN209176883U |
2019-07-30 |
王春玲; 王荣刚; 徐聪; 赵焕军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深海用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深海用耐压舱,包括:舱体、外防护层和连接套;所述外防护层套设在所述舱体的外部,所述连接套设置在所述舱体的两端;所述舱体内壁均匀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所述舱体为碳纤维舱体,所述连接套为钛合金连接套。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由碳纤维材质制成的舱体,在保证同等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降低舱体厚度,极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在舱体内壁设置加强筋和采用钛合金连接套,增强了耐压舱的耐压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本装置在减轻自重的同时,又满足了耐压舱浮力损失要求,提供了较大的浮力载荷,增强了耐压舱的安全性能。 |
200 |
用于大潜深水下平台的空调系统 |
CN201710629443.0 |
2017-07-28 |
CN107421031B |
2019-10-29 |
王博; 王海宁; 徐蒙; 邱中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能耗、安全可靠的用于大潜深水下平台的空调系统,其包括由按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回风段、空气过滤器、送风机、冷却盘管、挡水板、送风段组成的空气处理机组;制冷压缩机中的制冷剂通过管路控制可分别输送至两个冷凝器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管路控制在流经膨胀阀后均可输送至冷却盘管吸热,吸热后的制冷剂又流入制冷压缩机循环,一个冷凝器设有与外部海水连通的冷却水供排管路;另一冷凝器包括并联排布在水下平台耐压舱体内壁面上的多根换热管,换热管横截面为带有开口的非封闭形状,且换热管横截面的开口侧贴合在耐压舱体的内壁面以形成制冷剂的封闭流动空间,所述封闭流动空间暴露在耐压舱体内的周壁的外壁面包覆有绝热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