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
一种水密穿舱接头的耐压密封结构 |
CN201921787988.5 |
2019-10-23 |
CN210490369U |
2020-05-08 |
郭健; 潘彬彬; 胡胜兵; 茆忠俊; 胡志洋; 韩挚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密穿舱接头的耐压密封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水密穿舱接头的耐压密封结构,包括穿舱接头金属壳体,穿舱接头金属壳体一端一体成型有凸台,穿舱接头金属壳体设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贯穿凸台,穿舱接头金属壳体侧壁设有金属壳体外螺纹,轴向通孔侧壁开设有台阶槽,台阶槽位于轴向通孔穿设于凸台一端,轴向通孔及台阶槽内填充有环氧树脂密封胶层,台阶槽背离金属壳体外螺纹的一端设有弹性硅橡胶层,弹性硅橡胶层与环氧树脂密封胶层内穿设有线缆,凸台朝向穿舱接头金属壳体为接触密封面。本实用新型达到有效规避水密接插件代替穿舱接头的价格高、体积大局限性,并解决水下线缆穿舱的耐压密封难题,缩小体积并降低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262 |
一种耐火胶泥及其应用 |
CN201710492656.3 |
2017-06-26 |
CN107266088B |
2018-08-03 |
陈栋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胶泥,以无机粘结剂、有机粘结剂、晶须、纤维、耐烧蚀填料和阻燃泡沫为原料。本发明提供的耐火胶泥具有高阻燃性,能以较小的封堵厚度达到船用耐火密封材料的各个耐火等级:氧指数≥50;A30耐火等级,舱壁封堵厚度≤80mm;A60耐火等级,舱壁封堵厚度≤180mm;甲板封堵厚度≤80mm;A0级耐火完整性,封堵厚度≤180mm。本发明提供的耐火胶泥具有高密封性:水密性能,压力≥0.1MPa,耐压时间≥60分钟;气密性能,压力≥0.1MPa,耐压时间≥30分钟。本发明提供的耐火胶泥还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导热系数≤0.2W/MK;超轻质性能:比重≤1.10×103Kg/m3。 |
263 |
一种抽油杆力学参数测量装置 |
CN201310399748.9 |
2013-09-05 |
CN103454030B |
2015-02-04 |
王中宇; 李强; 燕虎; 王倩 |
本发明属于计量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井下抽油杆受力状况测量装置;它由长接头舱、短接头、双环密封件、应力集中滤波件和微电测量控制系统组成,长接头舱密封槽内套双环密封件,其空腔内安放微电测量控制系统,长接头舱外壁导线孔附近圆周方向绕贴应变片,构成测量轴向力和弯矩的桥式电路,应力集中滤波件与长接头舱套接,其鼓型部位内壁贴耐高温应变片,构成径向力桥式测量电路;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主要技术指标优良,最大耐压:40MPa,径向压力测量范围为:4N~100KN,轴向力为:35N~1200KN,扭矩为:50N·M~400KN·M,能在低于130℃、振动频率小于1000HZ及大振幅的条件下稳定工作。 |
264 |
一种跨介质水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机舱及设计方法 |
CN202410823717.X |
2024-06-25 |
CN118651447A |
2024-09-17 |
王隺梓涵; 邓傲恒; 刘威; 危立明; 谢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介质水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机舱及设计方法,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形状为半椭球形,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凸缘,第一壳体表面设置有凸起;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底面为平面,第二壳体的侧壁为弧面,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凸缘,第二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动力系统安装结构,第二壳体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连接后内部形成容纳腔;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表面设计成弧面,可有效减少飞行器机舱在水空不同介质中的阻力,且弧面可以提高机舱的抗压、耐压性,设置的密封结构可以使得机舱能保持较好的水密性。 |
265 |
一种抽油杆力学参数测量装置 |
CN201310399748.9 |
2013-09-05 |
CN103454030A |
2013-12-18 |
王中宇; 李强; 燕虎; 王倩 |
本发明属于计量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井下抽油杆受力状况测量装置;它由长接头舱、短接头、双环密封件、应力集中滤波件和微电测量控制系统组成,长接头舱密封槽内套双环密封件,其空腔内安放微电测量控制系统,长接头舱外壁导线孔附近圆周方向绕贴应变片,构成测量轴向力和弯矩的桥式电路,应力集中滤波件与长接头舱套接,其鼓型部位内壁贴耐高温应变片,构成径向力桥式测量电路;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主要技术指标优良,最大耐压:40MPa,径向压力测量范围为:4N~100KN,轴向力为:35N~1200KN,扭矩为:50N·M~400KN·M,能在低于130℃、振动频率小于1000HZ及大振幅的条件下稳定工作。 |
266 |
一种耐火胶泥及其应用 |
CN201710492656.3 |
2017-06-26 |
CN107266088A |
2017-10-20 |
陈栋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胶泥,以无机粘结剂、有机粘结剂、晶须、纤维、耐烧蚀填料和阻燃泡沫为原料。本发明提供的耐火胶泥具有高阻燃性,能以较小的封堵厚度达到船用耐火密封材料的各个耐火等级:氧指数≥50;A30耐火等级,舱壁封堵厚度≤80mm;A60耐火等级,舱壁封堵厚度≤180mm;甲板封堵厚度≤80mm;A0级耐火完整性,封堵厚度≤180mm。本发明提供的耐火胶泥具有高密封性:水密性能,压力≥0.1MPa,耐压时间≥60分钟;气密性能,压力≥0.1MPa,耐压时间≥30分钟。本发明提供的耐火胶泥还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导热系数≤0.2W/MK;超轻质性能:比重≤1.10×103Kg/m3。 |
267 |
一种深海小型水密耐压舱 |
CN202023179257.8 |
2020-12-25 |
CN214690110U |
2021-11-12 |
田杜养; 耿鹏飞; 程彩霞; 吕鹏超; 张东利; 文丹青 |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海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小型水密耐压舱。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把手、耐压舱体、连接螺杆、连接法兰、密封接插件和密封堵头;把手至少设置两个且分别通过连接螺杆对称的固定连接在耐压舱体上表面;密封接插件至少设置两组且均匀的固定连接在耐压舱体的上表面;所述密封堵头密封连接在耐压舱体的下端面上;所述连接法兰套接在密封堵头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并采用钛合金机械加工成型,大大减轻了自身重量,比现有技术减重约1/3。本实用新型结构件之间都设计有定位结构,保证了产品的整体安装精度。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操作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268 |
球柱结合式核潜艇逃生舱 |
CN201620423586.7 |
2016-05-11 |
CN206187312U |
2017-05-24 |
高良田; 齐新; 王本添; 周野; 孙琦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柱结合式核潜艇逃生舱,包括发射筒,发射筒上端安装有可控舱口盖,发射筒底部安装有高压气囊,高压气囊与高压气体管连接,高压气体管与气源连接,发射筒发射筒内设置有逃生舱,逃生舱是球柱结合式的耐压壳结构,逃生舱的主体为圆柱型壳体、上下两端采用半球型结构封头,设置在逃生舱内的横舱壁将逃生舱分为外控制舱与内艇员座舱两个舱室,且外控制舱位于内艇员座舱上方,横舱壁上还设置有一道内舱门。本实用新型型式新颖、后续拓展性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核潜艇事故救援方式,并具有救援人数大、离艇方式简单及操作维修方便的优势。 |
269 |
一种深潜器耐压舱穿舱电缆填料函密封结构 |
CN201821914238.5 |
2018-11-20 |
CN209001558U |
2019-06-18 |
侯良;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潜器耐压舱穿舱电缆填料函密封结构,包括有压紧螺母、填料环、填料函、电缆、舱壁;所述舱壁为深潜器耐压舱的外壁结构,该外壁结构上设有填料函,填料函为圆管结构,填料函两端内壁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电缆贯穿填料函,所述填料函与电缆所构成的空腔内设有填料,该填料由若干个矩形填料环组成;所述填料函两端设有压紧螺母,旋紧压紧螺母使填料环发生轴向压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有效的防止了海水进入舱体内部,且结构设计合理,更换填料较方便。 |
270 |
水下耐压密封舱 |
CN202322025033.9 |
2023-07-31 |
CN220826642U |
2024-04-23 |
陈永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下耐压密封舱,涉及水下密封舱领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所述舱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三角框,从内部对舱体进行支撑加固,所述舱体外端固定设有储水舱,所述储水舱顶端固定设有带有阀门的进水管,所述储水舱一侧设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固定设在储水舱一侧的两个排水管,两个排水管之间设有套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水舱,利用储水舱内部水的进出来控制该密封舱的重量,进而控制其上浮和下沉,同时通过排水组件、排水软管使得储水舱的排水端位于水面上,以此减小了排水端的压力,使得排水时的阻力更小,排水更加方便。 |
271 |
水下搜救机器人以及发电装置 |
CN201720123326.2 |
2017-02-10 |
CN206456525U |
2017-09-01 |
代广成; 乔安营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搜救机器人以及发电装置,其水下搜救机器人包括设置在水面上的遥控操纵平台、位于水中的耐压艇体、设置在耐压艇体上的锚、设置在耐压艇体上且用于与遥控操纵平台无线通讯的通讯天线、设置在耐压艇体尾部内腔中的尾压载水舱、水平设置在耐压艇体尾部的五叶侧斜桨、分别设置在尾压载水舱外侧壁上的稳定翼与X型舵;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
272 |
一种航天管路及舱段及航天管路的安装方法 |
CN202311692051.0 |
2023-12-11 |
CN117489866A |
2024-02-02 |
张如平; 刘巨锋; 唐众民; 钱春雨; 王维新; 周宏图; 崔宁; 吴琛; 刘双宝; 施明君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航天管路及舱段及航天管路的安装方法,涉及航天管路技术领域,所述航天管路包括:至少两个拼接管,所述拼接管的周向截面为弧形的刚性管道,所述拼接管拼接形成套接在舱段外壁上环形管路;所述拼接管的两个端部设有连接槽,相邻的两个拼接管之间通过连接槽进行固定连接;盖板,当所述拼接管拼接完成后,所述盖板密封固定于所述连接槽,以使所述环形管路变成闭合管路。通过设置拼接管在舱段的安装部位拼接形成环形管路,避免了成品管路因为舱段外径尺寸变化而无法套入安装的技术问题,同时在各个拼接管的端部设置连接槽,各个拼接管之间通过连接槽焊接,再在连接槽上焊接盖板,能够保证焊接结构正常的耐压要求。 |
273 |
加压舱内套舱式微环境控制系统 |
CN201720107813.X |
2017-02-04 |
CN206541217U |
2017-10-03 |
徐伟刚; 庆龙; 张尉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压舱内套舱式微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舱体、耐微压的套舱和气体净化装置,套舱置于舱体内,且套舱为一密闭舱体;气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剂罐筒、内置有气体净化剂的净化剂罐、第一风机和用于驱动第一风机转动的第一电机,净化剂罐筒设置于舱体的外部,净化剂罐筒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耐压管穿设舱体并接通套舱,净化剂罐和第一风机置于净化剂罐筒中,第一电机置于净化剂罐筒外;加压舱内套舱式微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降低高气压动物实验中混合气体和纯氧的使用,避免高浓度氧气接触含油脂舱壁管件,降低安全隐患,提升高压下动物微环境质量,满足现代高气压医学研究需求。 |
274 |
耐压舱 |
CN202120391091.1 |
2021-02-22 |
CN214952699U |
2021-11-30 |
王公尊; 李凯; 廖菲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压舱,包括:舱体,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设置在底壁上形成容纳空间,侧壁在远离底壁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面,侧壁在第一台阶面远离底壁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槽;舱盖,设置在舱体上,并能够与第一台阶面抵接;限位块,设置在固定槽中,部分限位块超出侧壁的内壁并伸入容纳空间,限位块能够与舱盖接触以限制舱盖与舱体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水下设备直接投入实际工作深度进行测试操作复杂、耗费人力物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
275 |
一种用于管状件高压穿舱试验的密封结构及其耐压舱 |
CN201721830597.8 |
2017-12-25 |
CN207830735U |
2018-09-07 |
罗俊; 娄阳; 刘可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状件高压穿舱试验的密封结构,包括用于密封耐压舱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上设有穿出通孔,在穿出通孔的外侧孔口处可拆卸的设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上设有与穿出通孔连通的过孔;在过孔内设有用于密封管状件与过孔壁之间间隙的密封件,在过孔的外侧孔口处设有用于封堵密封件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与密封端盖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可对管状试验件高压穿舱时有效、快速的密封和锁紧,能够很好的配合耐压舱进行耐压性能等测试,可靠性高。 |
276 |
一种遥控潜水艇 |
CN200920112983.2 |
2009-01-19 |
CN201350967Y |
2009-11-25 |
冯群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艇,公开了一种遥控潜水艇,其包括潜浮控制装置,所述潜浮控制装置包括水流开关、水泵和压载水舱,压载水舱通过水泵与外部水域相连,水流开关设于连接外部水域的水管上,压载水舱包括耐压外壳和水袋,耐压外壳内设有空腔,耐压外壳壁上设有接口,水袋设于空腔内,水袋内设有水腔,水袋设有一进出水管,进出水管通过接口外接至水泵,接口与进出水管在接口处密封。本实用新型使得压载水舱排水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从而使得遥控潜艇操作更稳定、更可靠、更安全。 |
277 |
深海探测下潜舱及其应用的深海探测装置 |
CN201720215291.5 |
2017-03-03 |
CN207644603U |
2018-07-24 |
童志强; 杨建洪; 徐亦安; 樊晓龙; 毕玉明; 张杜; 张欢; 朱伟胜 |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深海探测下潜舱及其应用的深海探测装置,属于深海探测领域的技术方案,其核心在于包括耐压密封舱和第一传感器搭载桶;耐压密封舱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安装有第一端盖,第一端盖与第一开口密封联接;耐压密封舱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法兰和水密安装孔,水密安装孔置于第一法兰围纳的空间内,水密安装孔与耐压密封舱的内部导通;第一传感器搭载桶的侧壁设有第一流通孔,第一流通孔至少为两个,第一流通孔与第一传感器搭载桶内部导通;第一传感器搭载桶的第一端设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与第一法兰联接,第一传感器搭载桶的内部与第一法兰围纳的空间导通;通过本方案,便能同时提高水密性和传感器的安装便利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278 |
一种用于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瞬变电磁勘探系统的轻质充气环支撑结构 |
CN201610515453.7 |
2016-07-04 |
CN106226820A |
2016-12-14 |
谭惠丰; 杨留义; 卫剑征; 王振芳; 应鹏华 |
一种用于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瞬变电磁勘探系统的轻质充气环支撑结构,属于时间域航空瞬变电磁勘探系统领域,解决了目前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瞬变电磁勘探系统的支撑结构普遍存在结构重量较大、运输体积大等问题,它包含充气支撑环、信号电缆和尼龙粘扣,充气支撑环的管壁由内侧的气密层和外侧的承力层构成,气密层采用高模量聚乙烯薄膜,可以保证密封性,承力层采用玻璃纤维一体化编织,整体结构轻且耐压能力高,通过高压充气提升整体结构刚度;信号电缆沿充气支撑环的周向铺设两周或多周,信号电缆通过尼龙粘扣来与充气支撑环连接;本发明用于电磁勘探。 |
279 |
用于飞行器的燃料罐、飞行器的机身和飞行器 |
CN202410496567.6 |
2024-04-24 |
CN118850343A |
2024-10-29 |
P·林德; M·特尔坎普 |
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1000的罐,该罐包括两个耐压舱壁11a、11b,它们通过罐壁15连接到彼此,罐壁15至少部分地由飞行器的机身100的蒙皮101的一部分形成。罐10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晃荡壁12a、12b、12c、12d,这些防晃荡壁(分别)至少部分地封闭一个或若干个开口O1、O2、O3、O4,并且至少部分地由稳定所述蒙皮101的附属框架13a、13b、13c、13d形成。还公开了包括这样的罐的机身100和包括这样的机身100的飞行器1000。 |
280 |
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矩型门唇形密封圈 |
CN202221875528.X |
2022-07-15 |
CN217653221U |
2022-10-25 |
王云飞; 朱锦明; 陈卫杰; 陈卫国; 郑勇 |
本申请涉及中大型舱门耐压密封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矩型门唇形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靠近舱门的侧壁上设置有上唇边,上唇边朝舱门方向倾斜设置,密封圈本体与倾斜的上唇边靠近舱门的一侧形成有吸附槽。本申请具有能够通过采用上唇边,当舱门同时抵接密封圈本体与上唇边时,吸附槽内的气体被全部排出,此时密封圈本体与上唇边通过吸附槽吸附在舱门上,唇形密封圈在舱体内未加压时能与舱门很好的贴合,在舱体内加微压时与舱门密封效果特佳,且舱体的压力越高,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越好,达到改善密封圈在舱体内加微压或未加压状态下密封效果不佳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