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选择的包合分离方法及装置

申请号 CN00136786.2 申请日 2000-12-28 公开(公告)号 CN1228287C 公开(公告)日 2005-11-23
申请人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盐水港精糖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横浜国际生物化学研究所; 上桝勇; 发明人 上桝勇; 原耕三; 高桥英树;
摘要 一种连续选择的包合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在具有含有分离对象化合物原料的有机相和由包合络合剂的 水 溶液构成的水相及该水相和萃取溶液的有机相的二个以上的液-液界面的反应系中,通过形成该分离对象化合物和该包合络合剂的包合络合体,使该化合物进入该水相的同时,通过该包合络合体的解离使该化合物进入萃取 溶剂 的有机相中。上述操作可以使用方型的U形管及带有 底板 的H形管,作为包合络合剂,使用高 水溶性 多支型的环糊精。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选择的包合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在具有含有分 离对象化合物原料的有机相和由包合络合剂的溶液构成的水 相及该水相和萃取溶剂的有机相的两个以上的液-液界面的反 应系中,为了防止上述两个以上的有机相通过上述水相而混合, 在上述水相中设置隔膜,该隔膜使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容易透 过,使有机相的油滴难以透过,通过至少在各液-液界面附近的 搅拌,借助形成该分离对象化合物和该包合络合剂的包合络合 体,使该化合物进入该水相的同时,借助该包合络合体的解离 使该化合物进入萃取溶剂的有机相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选择的包合分离方法,其特征 是上述的包合络合剂是环糊精类。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选择的包合分离方法,其特征 是含有上述分离对象化合物的原料是从以下选择出来的,含有 吲哚的混合物、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二氯苯异构体混合物、 硝基甲苯异构体混合物、氯代三氟甲苯异构体混合物、三甲基 苯异构体混合物、三氯苯异构体混合物、硝基二甲苯异构体混 合物、氯硝基甲苯异构体混合物、二硝基甲苯异构体混合物、 二甲苯酚异构体混合物、含有2-甲基喹啉的油、含有7-甲基 喹啉的混合物、含有2,6-二异丙基的混合物、含有2-甲基萘 的混合物、含有2,6-二甲基萘的混合物、蒎烯、柠檬烯、薄荷 醇、扁桃酸酯的光学异构体混合物。
4.按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续选择的包合分离 方法,其特征是萃取了分离对象化合物的有机相的至少一部分 溶液被取出进行蒸馏,进行该化合物浓缩的同时通过蒸馏而分 离出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溶剂返回到反应系统中再次加以利 用。
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选择的包含分离方法的 包合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反应容器,该反应容 器能使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构成的水相与含有分离对象化合物 原料的有机相及萃取溶剂的有机相的两个以上的有机相形成液 -液界面;搅拌装置,用来至少在各液-液界面附近进行搅拌;及 隔膜,为了防止上述两个以上的有机相通过上述水相而混合, 该隔膜使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容易透过,使有机相的油滴难以 透过。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有效地分离出作为化学合成原料等有用的各种 所需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及用于它的装置。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原 料可以举出例如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类的苯的二取代异构体混 合物、三甲基苯异构体混合物类的苯的三取代异构体混合物、甲 基喹啉异构体混合物、甲基异构体混合物和二甲基萘异构体混 合物类的萘取代体的异构体混合物、蒎烯、柠檬烯、薄荷醇、扁 桃酸酯等的光学异构体混合物等为主的广范围的原料类。

背景技术

从上述的原料分离出对象化合物时,用通常的蒸馏法和结晶 析出法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因此发明了对于各种原料特殊的分 离方法,并使用着。
本发明者等已经发现使用分支型环糊精等的高溶性的取 代型环糊精类的水溶液或未取代环糊精类的性水溶液,形成包 合络合体后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可高选择地分离上述的化合物 类,并获得了专利。进入环糊精类水溶液中的分离对象的有机化 合物,可通过与乙醚等有机溶剂接触、加热到60℃以上从环糊 精类解离该化合物,进行回收,但不容易作到一边将分离对象化 合物进入环糊精类水溶液,一边进行回收作成连续处理的工艺。 这是由于不限于只使用一种作为包合络合剂的环糊精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分离对象化合物进入包合络 合剂水溶液构成的水相,选择性地、且连续地将进入的化合物从 包合络合剂解离、回收。另外,在此,所说的“选择性”是指为 了使工业发展到有用的工艺水平,可达到充分分离对象化合物纯 度的选择性。
本发明在于提供连续选择的包合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在具有 含有分离对象化合物原料的有机相和由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构 成的水相及该水相和萃取溶剂的有机相的两个以上的液-液界面 的反应系中,为了防止上述两个以上的有机相通过上述水相而混 合,在上述水相中设置隔膜,该隔膜使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容易 透过,使有机相的油滴难以透过,通过至少在各液-液界面附近 的搅拌,借助形成该分离对象化合物和该包合络合剂的包合络合 体,使该化合物进入该水相的同时,借助该包合络合体的解离使 该化合物进入萃取溶剂的有机相中。以及提供用于上述连续选择 的包合分离方法的包合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反应 容器,该反应容器能使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构成的水相与含有分 离对象化合物原料的有机相及萃取溶剂的有机相的两个以上的 有机相形成液-液界面;搅拌装置,用来至少在各液-液界面附近 进行搅拌;及隔膜,为了防止上述两个以上的有机相通过上述水 相而混合,该隔膜使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容易透过,使有机相的 油滴难以透过。另外,该反应容器也可根据需要付设加热和/或 冷却装置和/或包合络合剂水溶液、原料及萃取溶剂的进出管道。
按照本发明,通过将例如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类的苯二取代 异构体混合物、三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类的苯三取代异构体混合 物、甲基喹啉异构体混合物、甲基萘异构体混合物或甲基萘异构 体混合物类的耐取代体的异构体混合物、蒎烯、柠檬烯、薄荷醇、 扁桃酸酯等的光学异构体混合物等的广泛的种类的原料、和作为 包合络合剂,例如可由分支型环糊精类的高水溶性环糊精类的水 溶液构成的水相进行接触,生成在原料中的、至少有分离对象化 合物和环糊精类的包合络合体的同时,通过将其水相与庚烷类的 广泛种类的萃取溶剂接触,解离包合络合体,在萃取溶剂有机相 中回收包合了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将由环糊精类的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构成的水 相的液-液界面作成与含有分离对象化合物原料有机相的界面, 根据各个络合体生成常数,在形成方向上形成包合络合剂和原料 有机相中的各化合物的各包合络合体,引起包合络合体的生成将 分离对象化合物选择性地进入水相。而且,可将该水相的其他的 液-液界面作成与萃取溶剂有机相的界面,将进入水相的分离对 象化合物解离,在萃取溶剂有机相中萃取。为了进行这样的操作, 例如,也可将图1或3所示的方型U形管或图4~6所示的带底 板的H形管(以下,简称“H”形管)作为反应器使用,但是如以 后所述,反应器不受这些限制,可使用各种变化的反应器。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这些限制。以下, 以将环糊精类作为包合络合剂使用的场合为重点加以说明,但本 发明不受该场合限制,只要按照本发明的原理实施即可。
在二甲苯混合物类中,原料有机相的比重比环糊精类的水溶 液构成的水相(以下,简称“环糊精水相”)的比重很小时,在U 形管中将原料有机相侧和萃取溶剂有机相侧分别与环糊精水相 一起搅拌,提高接触效率,可进行包合络合和解离.萃取。另一 方面,在原料有机相的比重比环糊精水相的比重不太小或稍大 时,原料有机相就分散、沉积在环糊精水相中。若原料有机相溶 入萃取溶剂有机相中时,当然就不能进行选择地分离。所以,在 上述任一情况下,为了防止上述两个以上的有机相通过上述水相 而混合,在上述水相中设置隔膜,该隔膜使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 容易透过,使有机相的油滴难以透过,至少在各液-液界面附近 进行搅拌,即,在含有分离对象化合物原料的有机相和萃取溶剂 的有机相间的水相间,设置隔膜以便使水溶液容易透过而油滴难 以透过,可防止分散在环糊精水相的原料有机相向萃取溶剂有机 相移动。作为隔膜,例如可举出纤维素和它的衍生物、人造丝、 羊毛等的毛类、绢、塑料、玻璃、、由金属等材质的纤维 构成的滤纸滤布无纺布、网、织物、多孔性塑料膜、烧结塑 料形成的塑料制硬质多孔体、烧结陶瓷纤维形成的陶瓷过滤器、 烧结不锈纤维形成的不锈钢烧结过滤器等的隔膜,进而,还有 在这些中施以疏油性处理等的隔膜。进而,如果使用这样的隔膜, 则可以激烈搅拌与环糊精水相一起的原料有机相及萃取溶剂有 机相,进而能够提高接触效率,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包合络合化及 解离、萃取的速度。另外,取出萃取溶剂有机相,加入新的萃取 溶剂,可以继续进行搅拌、萃取。原料和/或萃取溶剂的比重当 比环糊精的水相的比重大时,可以使用后述的H形管。环糊精 水相的比重在原料和/或萃取溶剂的比重的中间时,可以使用在 底板带有I形管的反应容器。
萃取了分离对象化合物的萃取溶剂有机相的至少一部分的 溶液被取出来,进行蒸馏,在将该化合物浓缩的同时,蒸馏分离 出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溶剂再次返回到反应系统中重新利用。 (参照实施例22)。此时,通过萃取液的再生可以提高萃取效率。
上述包合络合化和解离萃取操作,优选的是在0~50℃的范 围内进行。更优选的是5~40℃,最优选的是10~25℃。
作为环糊精类的水相,在与分离对象化合物形成包合络合体 时,不成为固体物质为好。将分支型环糊精类的高水溶性的取代 型环糊精类使用于本发明中这是无需待言的,但是,即使是无修 饰的环糊精类,作成氢氧化钠或氢氧化等的水溶液使用时,由 于其水溶性增加,与其相应得到的包合络合体的水溶性也增加, 所以不生成固体物质,对于本发明的操作是更有利的。
作为本发明的包合络合化剂的取代型环糊精类可以举出, α-、β-或γ-环糊精等的至少一个羟基的氢原子葡萄糖基、麦芽 糖基、麦芽低聚糖、甲基、羟乙基、羟丙基、磺酸基、亚烷基磺 酸基及羧基烷基中的至少一个取代了的取代型环糊精类。其中的 “磺酸基”除了指游离酸的基外,也包括钠、钾、铵、低级胺、 乙醇胺等盐形式的基。另外,“羧基烷基”的“羧基部分”也与 上述“磺酸基”的定义相同。亚烷基磺酸基的亚烷基部分的原 子数最好是1~5,该亚烷基部分是直链或支链都可以。羧基磺酸 基的亚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最好是1~5,该羧基部分是直链或支 链都可以。所使用的具体的环糊精类可以举出单葡萄糖基-α-环 糊精、二葡萄糖基-α-环糊精、三葡萄糖基-α-环糊精或这些的混 合物、单麦芽糖基-α-环糊精、二麦芽糖基-α-环糊精、三麦芽糖 基-α-环糊精或这些的混合物、单葡萄糖基-β-环糊精、二葡萄糖 基-β-环糊精、三葡萄糖基-β-环糊精或这些的混合物、单麦芽糖 基-β-环糊精、二麦芽糖基-β-环糊精、三麦芽糖基-β-环糊精或这 些的混合物、2,6-二甲基-α-环糊精、2,6-二甲基-β-环糊精。
环糊精的浓度对于水溶液优选的是5~50重量%,更优选的 是5~30重量%。
可以用环糊精进行选择分离的原料有,含有吲哚的混合物 (日本专利公开第200671/1990号)、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二氯 苯异构体混合物、硝基甲苯异构体混合物、氯代三氟甲苯异构体 混合物等的苯的二异构体混合物类(日本专利公开第 184925/1991号、日本专利公开第287149/1994号)、三甲基苯异 构体混合物、氯硝基甲苯异构体混合物、二硝基甲苯异构体混合 物、二甲苯酚异构体混合物等的苯的三取代异构体混合物类(日 本专利公开第87765/1994号)、含有2-甲基喹啉的油(日本专利 公开第255658/1990号)、含有7-甲基-喹啉混合物(日本专利公开 第321668/1992号)、含有2,6-二异丙基萘混合物(日本专利公开 第204419/1990号、日本专利公开第209818/1990号)、含有2- 甲基萘混合物(日本专利公开第255630/1990号)、含有2,6-二甲 基萘混合物(日本专利公开第116179/1994号)、蒎烯、柠檬烯、 薄荷醇、扁桃酸酯等的光学异构体混合物等。另外,像混合二甲 苯类的组成明确的原料,用本发明的方法后的残留原料有机相中 的特定化合物的纯度可以提高,所以可以将该残留原料有机相作 为原料反复地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到所设定纯度的化合物。
含有分离对象化合物原料有机相的量,要作到使该化合物对 于环糊精水相中的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以上的量。原料为固体物 质时,要溶解在难以使环糊精包合的适当溶剂中,以溶液的形式 供给分离用。
进入环糊精水相的化合物,使其从环糊精解离出,作为萃取 剂最好使用几乎不溶解水的,且难以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络合体 的。这样的溶剂可以举出乙醚、二异丙基醚、二异戊基醚等的醚 类、液化丙烷气、LPG、液化丁烷气、戊烷、己烷、庚烷、均三 甲苯等的烃类、二氯甲烷等的卤化烃类等。此外,像乙醚那样的 沸点虽然在常温以上,但是挥发性高,在使用比较易于溶解在环 糊精水溶液的萃取溶剂时,最好在加入萃取溶剂后,用数秒~数 十秒进行搅拌萃取,在适当的间隔反复地进行该溶剂层的回收操 作。此时溶剂回收后继续操作所使用的萃取溶剂可以补充完全新 的溶剂,也可以使用溶剂层蒸馏后分离出对象化合物的溶剂。
进入环糊精水相的化合物难以转移到萃取溶剂有机相或者 转移时间相当长时,可以在环糊精水相中溶解饱和量的食盐、氯 化钾、硫酸钠等的盐类,使被包合的化合物易于转移到有机相中。 这可认为是由于盐析的效果使进入水相的的化合物的溶解性降 低的缘故。
从萃取溶剂有机相分离被萃取的有机化合物时,可以使用蒸 馏的方法。另外,将萃取了分离对象化合物的萃取溶剂有机相移 送到蒸馏装置,进行分离对象化合物浓缩的同时,也可以将蒸馏 操作分离出的有机溶剂反复地供给萃取用。通过这样的方法,可 以减少萃取溶剂的消费量。
作为萃取溶剂使用液化丙烷气、液化丁烷气、液化气(LPG) 等的液化气等的比常温低的低沸点溶剂时,可以将含有被分离对 象化合物的原料和包合络合剂水溶液加入到包合分离装置的反 应容器中,上述的包合分离装置的反应容器,具有将U形管或H 形管等的反应器放置在加压装置中而构成的加压手段,在加压下 将该低沸点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后进行分离操作。分离操 作结束后,将分离装置减压,回收该低沸点溶剂的蒸汽。在减压 时,为了防止随着该低沸点溶剂的蒸发反应容器内有机相和水相 的温度降低的(辅助)手段(特别是防止水相的冻结),可以利用加 压该低沸点溶剂蒸汽后液化时产生的热量。液化了的低沸点溶剂 作为萃取溶剂可以再利用。回收残留在反应器内的萃取有机物。 另外,也可以将首先萃取操作后的有机相从反应容器取出到加压 容器,回收该低沸点的蒸汽的方法代替直接从反应容器回收该低 沸点溶剂蒸汽的方法。此时可以利用加压液化该低沸点溶剂蒸汽 时产生的热来防止残留有机相和水相的温度降低的手段(辅助)。 这种利用比常温低的低沸点的溶剂的优点是,由于可以使二甲苯 异构体等的被分离对象化合物和萃取溶剂的沸点差显著地加大, 在被分离了的化合物中几乎不混入低沸点溶剂,在本发明的工业 分离的工艺实施中,不需要大的复杂装置即可达到目的。
作为其他的包合络合剂,可以举出水溶性袢化合物类(竹本 喜一、宫田干二、木村惠一著“包合化合物-从基础到未来技术”、 第1版、株式会社东京化学同人、1989年6月27日发行、第26 页~27页)和水溶性石竹亚烃类(カリツクアレン)(竹本喜一、宫 田干二、木村惠一著“包合化合物-从基础到未来技术”、第1 版、株式会社东京化学同人、1989年6月27日发行、第32页), 另外也可考虑使用难以溶解有机溶剂且具有水溶性的多分子系 磷化物。这样的包合络合剂可以包合成杜烯等的以苯的四取代物 为主的广范围的有机化合物类。水溶性绊化合物类可以是将复数 的(二)亚苯基和复数的亚烷基通过季铵基或叔锍基或一羟基胺 羟基乙烯基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也可以用游离酸型或盐型的 磺酸基等的亲水基修饰该(二)亚苯基。水溶性石竹二烯类是具有 复数的游离酸型或盐型的磺酸基等的亲水基的苯酚环的邻位用 复数个亚甲基相互结合形成的环状化合物(一般是由4~8个苯酚 环和4~8个亚甲基构成的),苯酚性羟基中的氢原子也可以用各 种的取代基取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本发明的基本包合分离装 置的反应器一例的示意断面图。
图2是表示参考例5和6所使用的包合分离装置的示意断面 图。
图3是表示参考例1~4和实施例1~6及8~32所使用的包合 分离装置的示意断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本发明的基本包合分离装 置的反应器其他例的示意断面图,表示使用比水相比重大的原料 和比水相比重小的萃取溶剂时的状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本发明的基本包合分离装 置的反应器其他例的示意断面图,表示使用比水相比重小的原料 和比水相比重大的萃取溶剂时的状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本发明的基本包合分离装 置的反应器其他例的示意断面图,表示使用比水相比重大的原料 及萃取溶剂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基本包合分离装置的反应 器一例的示意断面图。图1的反应器是由方型U形管1构成的, 但是图1中的各尺寸的比例未必表示了实际应用的值,图1只是 一个示意图。图1中,标示有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可以流通的隔 膜2。首先,向反应器中加入由包合络合剂构成的水相3,接着 加入原料有机相4和萃取溶剂有机相5,搅拌。但是反应器中加 入水相3,接着加入有机相4的阶段需要搅拌,而后加入萃取有 机相5后进一步搅拌。搅拌继续进行时,原料有机相4的量减少, 萃取溶剂有机相5的量增加,所以根据需要要将萃取溶剂有机相 5的至少一部分取出,并补充原料有机相4,必要时也可补充新 的萃取溶剂。而后,根据需要取出萃取溶剂有机相5除去有机溶 剂后将残留的有机相(萃取油份)再次或反复地供给本发明的方 法中,将从萃取溶剂有机相得到的萃取油份中的被分离有机化合 物的浓度进行提高。后述的实施例1~6及8~32所使用的图3的 包合分离装置的反应器,基本上与图1的反应器相同。
图4、图5及图6是表示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基本包合分离 装置的反应器其他例的示意断面图,图4是表示使用比水相比重 大的原料和比水相比重小的萃取溶剂时的状态,图5是表示使用 比水相比重小的原料和比水相比重大的萃取溶剂时的状态,图6 是表示使用比水相比重大的原料和萃取溶剂时的状态。图4、图 5及图6中的大小比例未必是实际使用的值,图4、图5及图6 是一种示意图。另外在图4、图5及图6中标示了包合络合剂水 溶液可以流通的隔膜32、42、52。图4、图5及图6中,31、41、 51是表示H形管(反应容器),33、34、53是表示由包合络合剂 水溶液构成的水相,34、44、54是表示原料有机相,35、45、 55是表示萃取有机相。即原料和/或萃取溶剂的比重比包合络合 剂的水溶液比重大时,最好使用这样的H形管的反应器,其操 作与使用图1反应器的情况相同。此外后述的实施例10所使用 的包合分离装置的反应器基本上与图5的反应器相同。
反应器上纵向延伸的支管的数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3个, 根据原料的种类而不同,优选的是2~8个,更优选的是2~6个。 在具有3个以上支管的反应器中,由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构成的 水相有三个以上的液-液界面,其中一个液-液界面是与原料有机 相的界面,其他的二个以上的液-液界面分别是与2种以上萃取 溶剂的界面。此时,从各包合络合体分离出的对象化合物被解离 后,在各萃取溶剂间萃取的选择性多少有一些差异时“参照实施 例2(正庚烷)、参考例2(正己烷)、参考例3(均三甲苯)、实施例 5(二异丁基醚)、实施例6(二异戊基醚)、实施例7(二氯甲烷)的结 果的各表的萃取油份栏”,可以利用这种选择性的差异来提高各 萃取溶剂中被萃取的分离对象化合物的纯度。此外,使用比包合 络合剂的水溶液的比重小的萃取溶剂和比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 的比重大的萃取溶剂时,可以利用I形管或H形管。原料中的复 数成分的化合物的络合生成常数即使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只要 复数的萃取溶剂的萃取选择性不同,也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另外,在分支管的数为4根以上的反应器中,可以在2根的分支 管中加入原料,剩下的2根分支管分别加入2种以上的萃取溶剂 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所以可以考虑各种实施方案。
构成U形管或H形管等的各种分支管的各横管,其断面形 状不仅可以是园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四方形。另外,包合分离 装置的反应器,不限于分支的管,例如也可以作成在箱形容器或 带底的圆筒(它们也可以是带顶板的)的纵向设置具有适当位置 的开口部的隔离板造成复杂的区分室,在开口部设置隔膜,通过 设有隔膜的开口部分可使包合络合剂水溶液从各区分室间流过。
实施本发明的方法时的搅拌,在本发明中使用磁性搅拌器进 行,但需要至少在液-液界面附近进行充分搅拌就可以。作为搅 拌方法,例如,可举出利用声波振动的搅拌、通过振动(前后 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右转方向、左转方向等)的搅拌、 用带搅拌叶的搅拌棒的搅拌等。另外,在具有分支管的反应容器 中装有可使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流通的隔膜时,也可设置连接二 个分支管的通路,在其二个通路分别安装隔膜和水流(优选的 是隔膜的下流侧)。通过各分支管内至少在液-液界面附近充分搅 拌的同时,使连接二个分支管的通路的二个水流泵相互反方向地 产生水流地动作,可防止由于二个隔膜使原料和萃取溶剂混合且 促进由隔膜分开的包合络合剂的水溶液的流通,进行更高效地萃 取操作。这样的技术思想当然也可适用于设置多个区分室的反应 器的场合。例如,在两个区分室间设置两个开口部分别设置短管 作为流路,也可以与上述相同地设置隔膜和水流泵,通过在各个 隔室内设置可以在设置了隔膜的开口部上,可进行逆方向送水的 两个送水翼,能够有效地进行萃取操作。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 实施例的限制。在实施例和参考例中,原料及萃取出的油份的组 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以下在表中所记载的数字表示 各成分峰的面积对于气相色谱中原料和萃取油份中的异构体全 峰面积的百分率。另外,下述的各表表示了随着包合络合化和解 离、萃取时的成分组成变化。以下的所有实施例和参考例中,包 合络合化和解离、萃取都是在室温下进行的。
图2是参考例5和6所使用的包合分离装置的示意断面图, 但是各要素的大小比例未必是实际的大小。在由方型的U形管 11构成的反应器的纵向的2根管(纵管)的内径是28mm,横向管 的内径是18mm,横向管与带有底板的纵管连接着。两根纵管间 的最短距离是28mm、纵管的高度是230mm。由此U形管11构 成的反应容器的底部设置两个磁搅拌器18,在U形管11内设 置2个搅拌子16。环糊精水相13和原料有机相14和萃取溶剂 相15被加入后,盖上塞子17,密封U形管11。而后,启动磁 铁搅拌器18,使搅拌子16旋转,进行搅拌。
图3是参考例1~4和实施例1~6及8~32中,所使用的包合 分离装置的示意断面图,但是各要素的大小比例未必是实际的大 小。在由方型的U形管21构成的反应器的纵向的2根管(纵管) 的内径是23mm,横向管的内径是30mm。两端带有侧板的横向 管与2根纵管结合着,但是,设置搅拌子26的管部分是平的。 两根纵管间的最短距离是60mm、从U形管21构成反应器底部 到纵管上端的长度是100mm。图3表示了滤纸或其他材料构成 的隔膜22,但是在参考例1~4中没有使用隔膜。在U形管21构 成的反应容器的底部设置两个磁铁搅拌器28,在U形管21内设 置2个搅拌子26。环糊精水相23和原料有机相24和萃取溶剂 相25被加入后,盖上塞子27,密封U形管21。而后,启动磁 铁搅拌器28,使搅拌子26旋转,进行搅拌。但是在实施例4中, 加入环糊精水相23和原料有机相24后,将盖27装在U形管21 上进行搅拌,而后拔出右边的塞子,加入萃取溶剂相25,再次 将塞子装在U形管21上,进行搅拌。此外图2和图3的“方型 U形管”以下简称为“U形管”。实施例7是使用了比环糊精水 相比重大的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的例子,使用了将图3的U 形管上的两根纵管向下延长的H形管(但是从延伸管的下端至延 伸到上方向的延伸管上端的长度是130mm)。此外,在工业用的 包合分离装置中,是用顶板代替塞子,当然原料、包合络合剂的 水溶液及萃取溶剂的出入可以是经过配管来进行。
参考例1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 大约1∶1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5ml 。在二 甲苯和正庚烷不混合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表1中表示了2小时后 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49.8%   76.3%   间二甲苯   50.2%   23.7%
实施例1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 大约1∶1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5ml。此时, 用滤纸隔开U形管的底部,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中表示了1 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2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49.8%   82.9%   间二甲苯   50.2%   17.1%
实施例2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6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6ml。此时,用滤纸隔开U 形管的底部,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中表示了2小时后萃取在正 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3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20.7%   对二甲苯   18.7%   49.6%   间二甲苯   44.2%   24.0%   邻二甲苯   21.7%   5.7%
实施例3
将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中溶 解了氯化钠70g的溶液加入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 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品)6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 6ml。此时,用滤纸隔开U形管的底部,激烈地进行搅拌。表4 中表示了2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4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22.0%   对二甲苯   18.7%   54.7%   间二甲苯   44.2%   20.1%   邻二甲苯   21.7%   3.2%
参考例2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6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己烷6ml。此时,使二甲苯相和 正己烷相不混合地激烈地进行搅拌。表5中表示了2小时后萃取 在正己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5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19.9%   对二甲苯   18.7%   43.9%   间二甲苯   44.2%   26.8%   邻二甲苯   21.7%   9.4%
参考例3
将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 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6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均三甲苯6ml 。此时,使二甲苯相 和均三甲苯相不混合地激烈地进行搅拌。表6中表示了2小时后 萃取在均三甲苯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6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19.2%   对二甲苯   18.7%   42.4%   间二甲苯   44.2%   28.7%   邻二甲苯   21.7%   9.7%
实施例4
将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 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10ml,用滤纸隔开U形管的底部,激烈地进行搅拌。20分钟 后在U形管另一方的纵管中加入乙醚5ml,旋转两方的搅拌子激 烈地搅拌5秒钟,而后静置各溶液(大约30~60秒),等待环糊精 水相和乙醚相的分离,回收乙醚。表7中表示了萃取在乙醚相中 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此外,最初20分钟的搅拌是从混合二 甲苯进入水相形成络合体的操作,以下的5秒钟的搅拌是转移到 水相的物质解离络合到醚相的萃取操作。5秒钟的短时间的搅拌 还有一些乙醚溶解到水中,所以长时间的搅拌则水相和乙醚相的 分离将变得困难。
              表7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20.8%   对二甲苯   18.7%   50.2%   间二甲苯   44.2%   24.6%   邻二甲苯   21.7%   4.5%
实施例5
将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中加 入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10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二异丙基醚10ml。此时,用滤纸 隔开U形管的底部,用两方的搅拌子激烈地进行搅拌。表8中 表示了30分钟后萃取在乙醚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8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20.0%   对二甲苯   18.7%   46.7%   间二甲苯   44.2%   24.4%   邻二甲苯   21.7%   8.9%
实施例6
将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中加 入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10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二异戊基醚10ml。此时,用滤纸 隔开U形管的底部,激烈地进行搅拌。表9中表示了30分钟后 萃取在异戊基醚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9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20.4%   对二甲苯   18.7%   41.5%   间二甲苯   44.2%   26.3%   邻二甲苯   21.7%   11.8%
实施例7
将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中加 入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10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二氯甲烷5ml。此时,用滤纸隔 开H形管的水平管部,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0中表示了1小时 后萃取在二氯甲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0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21.0%   对二甲苯   18.7%   52.3%   间二甲苯   44.2%   22.2%   邻二甲苯   21.7%   4.5%
参考例4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20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20ml。此时,使二甲苯相 和正庚烷相不混合地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1中表示了1小时后 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1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5%   13.0%   对二甲苯   18.6%   17.8%   间二甲苯   43.2%   30.9%   邻二甲苯   22.7%   38.2%
参考例5
2,6-二甲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100ml加入 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 品)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5ml。此时,使二甲苯相和 正庚烷相不混合地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2中表示了1小时后萃 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2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4%   26.0%   对二甲苯   18.7%   17.5%   间二甲苯   44.2%   42.7%   邻二甲苯   21.7%   13.8%
实施例8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 苯、对硝基甲苯的混合物6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6ml。 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3中表 示了2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硝基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3   原料   萃取油份   邻硝基甲苯   34.6%   13.6%   间硝基甲苯   33.0%   27.7%   对硝基甲苯   32.4%   58.7%
实施例9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邻氯甲苯、间氯甲苯、 对氯甲苯的混合物1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4中表示了2 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氯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4   原料   萃取油份   邻硝基甲苯   33.5%   17.1%   间硝基甲苯   33.0%   29.5%   对硝基甲苯   33.5%   53.3%
实施例10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邻氯三氟甲苯、间氯三 氟甲苯、对氯三氟甲苯的混合物0.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 庚烷5ml。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 表15中表示了2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氯三氟甲苯异构体 的组成。
                表15   原料   萃取油份   邻氯三氟甲苯   33.2%   31.8%   间氯三氟甲苯   29.6%   14.1%   对氯三氟甲苯   37.1%   54.1%
实施例11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三种类的三甲基苯异构 体、即均三甲基苯、偏三甲基苯、连三甲基苯的混合物1.8ml, 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5ml。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 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6中表示了3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 中的三甲基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6   原料   萃取油份   均三甲基苯   33.0%   16.2%   偏三甲基苯   34.0%   17.9%   连三甲基苯   33.0%   65.9%
实施例12
葡萄糖基-β-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三种类的三甲基苯异构 体、即均三甲基苯、偏三甲基苯、连三甲基苯的混合物1.8ml, 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5ml。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 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7中表示了3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 中的三甲基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7   原料   萃取油份   均三甲基苯   33.0%   18.4%   偏三甲基苯   34.0%   59.5%   连三甲基苯   33.0%   22.1%
实施例13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三种类的三氯苯异构 体、即1,3,5,-三氯苯、1,2,4-三氯苯、1,2,3-三氯苯的 混合物6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6ml。此时,U形管的 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8中表示了1小时后萃 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三氯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18   原料   萃取油份   1,3,5-三氯苯   34.3%   23.8%   1,2,4-三氯苯   33.0%   21.3%   1,2,3-三氯苯   32.7%   54.9%
实施例14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三种类的二甲基苯酚异 构体、即2,3-二甲基苯酚、3,4-二甲基苯酚、3,5-二甲基苯 酚的正庚烷溶液6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6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19中表示了2 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基苯酚异构体的组成。
                      表19   原料   萃取油份   3,5-二甲基苯酚   31.4%   23.2%   2,3-二甲基苯酚   34.5%   51.5%   3,4-二甲基苯酚   34.1%   25.3%
实施例15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三种类的硝基二甲苯异 构体,即2-硝基-间二甲苯、4-硝基-间二甲苯、5-硝基-间二甲苯 的混合物2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5ml。此时,U形管 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0中表示了2小时后 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硝基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20   原料   萃取油份   2-硝基-间二甲苯   34.8%   72.0%   4-硝基-间二甲苯   32.5%   9.5%   5-硝基-间二甲苯   32.7%   18.6%
实施例16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1-甲基萘和2-甲基萘 的混合物0.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3ml。此时,U形 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1中表示了2小时 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甲基萘异构体的组成。
            表21   原料   萃取油份   1-甲基萘   50.4%   7.8%   2-甲基萘   49.6%   92.2%
实施例17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二甲基萘混合物(市售 品)0.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3ml。此时,U形管的底 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2中表示了90分钟后萃取 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基萘异构体的组成。
                      表22   原料   萃取油份   2,6-二甲基萘   10.6%   42.2%   2,7-二甲基萘   13.5%   4.0%   其他的二甲基萘   75.9%   53.8%
实施例18
麦芽糖基-β-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2,6-二异丙基萘和2, 7-二异丙基萘的混合物1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5ml。 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3中表 示了2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异丙基萘异构体的组成。
                      表23   原料   萃取油份   2,6-二异丙基萘   49.2%   68.2%   2,7-二异丙基萘   50.8%   31.8%
实施例19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2-甲基喹啉和8-甲基 喹啉的混合物2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U 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4中表示了1小 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甲基喹啉异构体的组成。
                表24   原料   萃取油份   2-甲基喹啉   48.8%   59.8%   8-甲基喹啉   51.2%   40.2%
实施例20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7-甲基喹啉和5-甲基 喹啉的混合物2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U 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5中表示了1小 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甲基喹啉异构体的组成。
                表25   原料   萃取油份   7-甲基喹啉   81.0%   86.9%   5-甲基喹啉   19.0%   13.1%
实施例21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2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 约1∶1的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0ml 。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6中表示了1 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26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49.8%   83.2%   间二甲苯   50.2%   16.8%
实施例22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2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 约1∶1的混合物30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40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30分钟后停止正 庚烷相侧的搅拌,等待环糊精水相和正庚烷相的分离后将正庚烷 相的正庚烷溶液约20ml移到蒸馏装置。而后,在U形管内继续 搅拌。此时,在蒸馏装置浓缩萃取了的二甲苯的同时,冷却液化 蒸馏时气化的正庚烷返回到U形管的正庚烷相。约5分钟后进 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表27中表示了重复此操作6小时后在蒸 馏装置浓缩了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27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49.8%   80.8%   间二甲苯   50.2%   19.2%
参考例6
溶解在含有10%重量的氢氧化钠水中的α-环糊精混合物的 10重量%水溶液100ml加入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 管中加入混合二甲苯(市售品)20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 20ml 。使二甲苯相和庚烷相不混合地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8中 表示了2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28   原料   萃取油份   乙苯   15.5%   20.4%   对二甲苯   18.6%   23.3%   间二甲苯   43.2%   42.8%   邻二甲苯   22.7%   13.5%
实施例23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3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 约1∶1的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己烷10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羊毛制无纺布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29中 表示了1小时后萃取在正己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29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49.9%   71.0%   间二甲苯   50.1%   29.0%
实施例24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3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 约1∶1的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己烷10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玻璃纤维过滤器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30 中表示了1小时后萃取在正己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30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49.9%   83.4%   间二甲苯   50.1%   16.6%
实施例25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3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 约1∶1的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耐隆网过滤器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31中 表示了1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31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50.0%   82.2%   间二甲苯   50.0%   17.8%
实施例26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3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 约1∶1的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玻璃过滤器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32中表 示了1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32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50.0%   81.2%   间二甲苯   50.0%   18.8%
实施例27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3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 约1∶1的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不锈钢网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33中表示 了1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33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50.0%   77.9%   间二甲苯   50.0%   22.1%
实施例28
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30ml加入到 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 约1∶1的混合物15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 U形管的底部用绢制网隔开,激烈地进行搅拌。表34中表示了 1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34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49.9%   70.2%   间二甲苯   50.1%   29.8%
实施例29
将含有氯化69g的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 水溶液230ml加入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 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约1∶1的混合物10ml,在另一方纵管中 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耐隆网过滤器隔开, 激烈地进行搅拌。表35中表示了1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 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35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50.0%   88.1%   间二甲苯   50.0%   11.9%
实施例30
将含有硫酸钠83g的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 水溶液230ml加入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 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大约1∶1的混合物10ml,在另一方纵管中 加入正庚烷10ml。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耐隆网过滤器隔开, 激烈地进行搅拌。表36中表示了1小时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 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表36   原料   萃取油份   对二甲苯   50.0%   87.5%   间二甲苯   50.0%   12.5%
实施例31
将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30ml加入 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IS)-(-)-α-蒎烯和 (IS)-(+)-α-蒎烯大约1∶1的混合物10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入 正庚烷10ml。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搅 拌。表37中表示了90分钟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α-蒎烯异构体 的组成。
                        表37   原料   萃取油份   (IS)-(-)-α-蒎烯   49.8%   69.5%   (IS)-(+)-α-蒎烯   50.2%   30.5%
实施例32
将葡萄糖基-α-环糊精混合物的10重量%水溶液250ml加入 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一方的纵管中加入(IS)-(-)-α-柠檬烯和 (IS)-(+)-α-柠檬烯大约1∶1的混合物10ml,在另一方纵管中加 入正庚烷10ml。此时,U形管的底部用滤纸隔开,激烈地进行 搅拌。表38中表示了90分钟后萃取在正庚烷相中的柠檬烯异构 体的组成。
                          表38   原料   萃取油份   (IS)-(-)-α-柠檬烯   49.8%   42.2%   (IS)-(+)-α-柠檬烯   50.2%   57.8%
过去,用环糊精水溶液进行化合物的包合络合化的操作和从 环糊精解离回收进入环糊精水溶液的化合物的操作是分别地进 行的,但是按照本发明可以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可以有效地提 高分离工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