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261472.6 申请日 2017-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7056262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8
申请人 杨史奋; 发明人 杨史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碗技术领域。所述的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的微纳米釉质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硫酸 镁0.02份、非晶态 石英 颗粒32.3份、白玉菩提0.5份、 钾 长石 2份、硫酸 铜 0.06份、 氧 化钴2份、纳米 银 0.06份、氮化 硼 0.02份、 硅 藻泥2份、硅油0.1份、纯 碱 0.2份、磁粉0.2份、渗 碳 体0.3份、鸡血石2份、碳化铌0.04份、稀土混合物2份、 石墨 粉0.5份、滑石粉5份、碳粉0.2份、磷钨酸0.5份。本发明的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由于表面的微纳米釉质层具有较好的疏油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50-55份、纳米化硅15-20份、矾土15-25份、玻璃纤维3-8份、氯铂酸0.5-1份、托玛琳微粉0.5-1份、膨润土13-22份、天然油石9-16份、碳化铬5-10份、氮化锆8-12份、无硅酸钠5-10份、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2-4份、羟丙基瓜尔胶4.5-6.5份;微纳米釉质组分50份;
所述的微纳米釉质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镁0.02份、非晶态石英颗粒32.3份、白玉菩提0.5份、长石2份、硫酸0.06份、氧化钴2份、纳米0.06份、氮化0.02份、硅藻泥2份、硅油0.1份、纯0.2份、磁粉0.2份、渗碳体0.3份、鸡血石2份、碳化铌0.04份、稀土混合物2份、石墨粉0.5份、滑石粉5份、碳粉0.2份、磷钨酸0.5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1)取二氧化硅、纳米碳化硅、铝矾土、玻璃纤维、托玛琳微粉、膨润土、天然油石和无水硅酸钠混合均匀,粉碎,过150-200目筛后浸泡于8-10倍量的15%过氧化氢水溶液中,浸泡
1-2h,再用胶体磨在1500-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30-40min,将研磨后的浆液在低于-15℃的温度下静置0.5-1h,再置于常温下声波处理30-40min,过滤,洗涤干净,烘干,待用;
(2)取碳化铬、氮化锆、氯铂酸、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羟丙基瓜尔胶与步骤(1)制得的粉体混合均匀,加适量的水打浆制成浓度为50-80%的浆液,紫外光照射2-3h,再加入余下原料,水浴加热至95℃,在1500-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30min,然后将研磨后的浆料放入模具中通过真空注浆成型,成型压力为35MPa;
(3)将步骤(2)制得的生坯在55-6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至坯料含水量低于3%;
(4)将上述得到的干坯置于热等静压烧结炉内进行处理,以氮气作为加压介质,加压
100-120MPa,升温至1250-1350℃,保温1.5-2.5h,随炉冷却至常温,获得干坯;
(5)将微纳米釉质组分按比例配好,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细度达450-500目,过筛配制成釉料;
(6)对步骤(4)获得的干坯进行彩绘,再采用步骤(5)获得的釉料进行上釉,然后进行气氛压力烧结处理:首先在3-4MPa的H2气氛下升温至830-870℃,保温1-2h,再在2-3MPa的N2气氛下升温至1300℃,保温2-3h,最后在真空状态下降温至720-780℃,保温0.5-1h,随炉冷却常温,包装即得成品。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陶瓷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陶瓷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饮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用具。中国自古就有用瓷土、石英砂等原料烧制精细的陶瓷碗,作为饮食器皿并因其实用性和审美性沿用至今;传统陶瓷碗存在着疏油特性差的缺点,使用过程中除油采用大量洗洁精,导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不利于饮食健康与安全。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疏油特性的陶瓷碗,以提高陶瓷碗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50-55份、纳米化硅15-20份、矾土15-25份、玻璃纤维3-8份、氯铂酸0.5-1份、托玛琳微粉0.5-1份、膨润土13-22份、天然油石9-16份、碳化铬5-10份、氮化锆8-12份、无硅酸钠5-10份、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2-4份、羟丙基瓜尔胶4.5-6.5份;微纳米釉质组分50份;
[0005] 所述的微纳米釉质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镁0.02份、非晶态石英颗粒32.3份、白玉菩提0.5份、长石2份、硫酸0.06份、氧化钴2份、纳米0.06份、氮化0.02份、硅藻泥2份、硅油0.1份、纯0.2份、磁粉0.2份、渗碳体0.3份、鸡血石2份、碳化铌0.04份、稀土混合物2份、石墨粉0.5份、滑石粉5份、碳粉0.2份、磷钨酸0.5份。
[0006] 上述的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07] (1)取二氧化硅、纳米碳化硅、铝矾土、玻璃纤维、托玛琳微粉、膨润土、天然油石和无水硅酸钠混合均匀,粉碎,过150-200目筛后浸泡于8-10倍量的15%过氧化氢水溶液中,浸泡1-2h,再用胶体磨在1500-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30-40min,将研磨后的浆液在低于-15℃的温度下静置0.5-1h,再置于常温下声波处理30-40min,过滤,洗涤干净,烘干,待用;
[0008] (2)取碳化铬、氮化锆、氯铂酸、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瓜尔胶与步骤(1)制得的粉体混合均匀,加适量的水打浆制成浓度为50-80%的浆液,紫外光照射2-3h,再加入余下原料,水浴加热至95℃,在1500-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30min,然后将研磨后的浆料放入模具中通过真空注浆成型,成型压力为35MPa;
[0009] (3)将步骤(2)制得的生坯在55-6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至坯料含水量低于3%;
[0010] (4)将上述得到的干坯置于热等静压烧结炉内进行处理,以氮气作为加压介质,加压100-120MPa,升温至1250-1350℃,保温1.5-2.5h,随炉冷却至常温,获得干坯;
[0011] (5)将微纳米釉质组分按比例配好,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细度达450-500目,过筛配制成釉料;
[0012] (6)对步骤(4)获得的干坯进行彩绘,再采用步骤(5)获得的釉料进行上釉,然后进行气氛压力烧结处理:首先在3-4MPa的H2气氛下升温至830-870℃,保温1-2h,再在2-3MPa的N2气氛下升温至1300℃,保温2-3h,最后在真空状态下降温至720-780℃,保温0.5-1h,随炉冷却常温,包装即得成品。
[0013]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14] 本发明的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通过独特的陶瓷碗配方和微纳米釉质的配方;以及1300℃高温烧制的独特烧制工艺;实现了制备获得的陶瓷碗由于表面的微纳米釉质层具有较好的疏油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6] 实施例1
[00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氧化硅50份、纳米碳化硅15份、铝矾土15份、玻璃纤维3份、氯铂酸0.5份、托玛琳微粉0.5份、膨润土13份、天然油石9份、碳化铬5份、氮化锆8份、无水硅酸钠5份、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2份、羟丙基瓜尔胶4.5份;微纳米釉质组分50份;
[0018] 所述的微纳米釉质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镁0.02份、非晶态石英颗粒32.3份、白玉菩提0.5份、钾长石2份、硫酸铜0.06份、氧化钴2份、纳米银0.06份、氮化硼0.02份、硅藻泥2份、硅油0.1份、纯碱0.2份、磁粉0.2份、渗碳体0.3份、鸡血石2份、碳化铌0.04份、稀土混合物2份、石墨粉0.5份、滑石粉5份、碳粉0.2份、磷钨酸0.5份。
[0019] 上述的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获得:(1)取二氧化硅、纳米碳化硅、铝矾土、玻璃纤维、托玛琳微粉、膨润土、天然油石和无水硅酸钠混合均匀,粉碎,过150目筛后浸泡于8倍量的15%过氧化氢水溶液中,浸泡1h,再用胶体磨在1500r/min的转速下研磨30min,将研磨后的浆液在低于-15℃的温度下静置0.5h,再置于常温下超声波处理30min,过滤,洗涤干净,烘干,待用;
[0020] (2)取碳化铬、氮化锆、氯铂酸、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瓜尔胶与步骤(1)制得的粉体混合均匀,加适量的水打浆制成浓度为50%的浆液,紫外光照射2h,再加入余下原料,水浴加热至95℃,在1500r/min的转速下研磨30min,然后将研磨后的浆料放入模具中通过真空压力注浆成型,成型压力为35MPa;
[0021] (3)将步骤(2)制得的生坯在5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至坯料含水量低于3%;
[0022] (4)将上述得到的干坯置于热等静压烧结炉内进行处理,以氮气作为加压介质,加压100MPa,升温至1250℃,保温1.5h,随炉冷却至常温,获得干坯;
[0023] (5)将微纳米釉质组分按比例配好,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细度达450-500目,过筛配制成釉料;
[0024] (6)对步骤(4)获得的干坯进行彩绘,再采用步骤(5)获得的釉料进行上釉,然后进行气氛压力烧结处理:首先在3MPa的H2气氛下升温至830℃,保温1h,再在2MPa的N2气氛下升温至1300℃,保温2h,最后在真空状态下降温至720℃,保温0.5h,随炉冷却常温,包装即得成品。
[0025] 实施例2
[002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氧化硅55份、纳米碳化硅20份、铝矾土25份、玻璃纤维8份、氯铂酸1份、托玛琳微粉1份、膨润土22份、天然油石16份、碳化铬10份、氮化锆12份、无水硅酸钠10份、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4份、羟丙基瓜尔胶6.5份;微纳米釉质组分50份;
[0027] 所述的微纳米釉质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镁0.02份、非晶态石英颗粒32.3份、白玉菩提0.5份、钾长石2份、硫酸铜0.06份、氧化钴2份、纳米银0.06份、氮化硼0.02份、硅藻泥2份、硅油0.1份、纯碱0.2份、磁粉0.2份、渗碳体0.3份、鸡血石2份、碳化铌0.04份、稀土混合物2份、石墨粉0.5份、滑石粉5份、碳粉0.2份、磷钨酸0.5份。
[0028] 上述的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29] (1)取二氧化硅、纳米碳化硅、铝矾土、玻璃纤维、托玛琳微粉、膨润土、天然油石和无水硅酸钠混合均匀,粉碎,过200目筛后浸泡于10倍量的15%过氧化氢水溶液中,浸泡2h,再用胶体磨在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40min,将研磨后的浆液在低于-15℃的温度下静置1h,再置于常温下超声波处理40min,过滤,洗涤干净,烘干,待用;
[0030] (2)取碳化铬、氮化锆、氯铂酸、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瓜尔胶与步骤(1)制得的粉体混合均匀,加适量的水打浆制成浓度为80%的浆液,紫外光照射3h,再加入余下原料,水浴加热至95℃,在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30min,然后将研磨后的浆料放入模具中通过真空压力注浆成型,成型压力为35MPa;
[0031] (3)将步骤(2)制得的生坯在6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至坯料含水量低于3%;
[0032] (4)将上述得到的干坯置于热等静压烧结炉内进行处理,以氮气作为加压介质,加压120MPa,升温至1350℃,保温2.5h,随炉冷却至常温,获得干坯;
[0033] (5)将微纳米釉质组分按比例配好,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细度达450-500目,过筛配制成釉料;
[0034] (6)对步骤(4)获得的干坯进行彩绘,再采用步骤(5)获得的釉料进行上釉,然后进行气氛压力烧结处理:首先在4MPa的H2气氛下升温至870℃,保温2h,再在3MPa的N2气氛下升温至1300℃,保温3h,最后在真空状态下降温至780℃,保温1h,随炉冷却常温,包装即得成品。
[0035] 本发明的具有疏油特性的微纳米釉质的陶瓷碗,通过独特的陶瓷碗配方和微纳米釉质的配方;以及1300℃高温烧制的独特烧制工艺;实现了制备获得的陶瓷碗由于表面的微纳米釉质层具有较好的疏油特性。
[0036]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