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633298.3 申请日 2017-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7365113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1
申请人 瑞派尔(宜昌)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康德忠; 陈小华; 杨鹏;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植被 混凝土 ,原料成分包括 水 泥、沙壤土、 土壤 改良剂 、细 钢 筋、锯末、 有机肥 和水,所述植被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 水泥 :0.6-2份,沙壤土:6-12份, 土壤改良 剂 :1-2份,钢丝:2-4份、锯末:0.06-0.2份,有机肥:0.01-0.05份,水:7-10份。本发明提出的植被混凝土,通过添加 土壤改良剂 和有机肥,为 种子 的萌芽提供了生长 基础 ;另外,本发明组分中添加了锯末,由于锯末不仅使混凝土在浇筑后具有疏松孔隙,使种子易于成活生长,并且锯末具有保水作用,植被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锯末的保水作用,为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必须的水资源,从而提高了种子成活率,提高了植被混凝土在浇筑后的绿化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植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原料成分包括泥、沙壤土、土壤改良剂、丝、锯末、有机肥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水泥:0.6-2份,沙壤土:6-12份,土壤改良剂:1-2份,钢丝:2-4份、锯末:0.06-
0.2份,有机肥:0.01-0.05份,水:7-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水泥:1份,沙壤土:8份,土壤改良剂:2份,钢丝:3份、锯末:0.1份,有机肥:0.03份,水:9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为聚丙烯酰胺。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植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待浇筑的植被混凝土。

说明书全文

一种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植被混凝土的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最早开始研究绿化混凝上,中请了专利,并成立了混凝上结构物绿化设计研究委员会。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自20世纪末也相继开展了植被混凝土的研究和开发。
[0003] 我国植被混凝土开发和应用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研究院研制的护坡植被混凝上,由泥、石子、砂、陶粒、水组成。吉林省水利实公司利用建筑废砖石做骨料,研制出一种在保持原有防护功能的前提下,能使植草良好生氏的环保型棍凝上护砌材料,并对植被混凝土上草坪植物所需营养元索及供给进研究。
[0004] 目前,植被混凝土制品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真正意义上的植被混凝土大多还是处于试验室阶段,植被混凝土需要特种低胶凝材料,需要适合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空间、养分和水分,并要求植被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植被复种的可操作性。
[0005] 花草与传统的混凝土,二者皆因与人类休戚相关,都被广泛应用,无处不在。然而,与人类利益密不可分的花草与传统的混凝土这二者本身,则因其各自的特性,却长期处于相互矛盾与对立之中:花草无法在混凝土上生存,而混凝土所到之处,亦花草俱灭。
[0006] 而植被混凝土是一种能够适应植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但现有技术的植被混凝土均采用碎石或砂石作为集料,因此一方面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在另一方面的采石和采砂却破坏了生态环境。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护坡绿化专用的植被混凝土,其将花草和混凝土两者统一,在改善混凝土的特性的同时,改变混凝土上不长一草一木的局面,使在混凝土工程上能搞绿化,这是扩大绿地的需要,也是改善和保护环境与生态的需要。
[0007] 现有的植被混凝土在浇筑后密实度较高,无法满足种子在混凝土中发芽生长的需求,尤其是种子萌发后,由于混凝土不具有疏松孔隙,新芽无法存活。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植被混凝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植被混凝土密实度高导致种子不发存活的技术问题。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 一种植被混凝土,原料成分包括水泥、沙壤土、土壤改良剂、丝、锯末、有机肥和水。
[0011]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本发明提出的植被混凝土,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为种子的萌芽提供了生长基础;另外,本发明组分中添加了锯末,由于锯末不仅使混凝土在浇筑后具有疏松孔隙,使种子易于成活生长,并且锯末具有保水作用,植被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锯末的保水作用,为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必须的水资源,从而提高了种子成活率,提高了植被混凝土在浇筑后的绿化率。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本发明中植被混凝土各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待浇筑的植被混凝土。
[0014] 本发明提供的植被混凝土的植被方法,步骤简单,制备效率高。
[0015]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17]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被混凝土,原料成分包括水泥、沙壤土、土壤改良剂、钢丝、锯末、有机肥和水,所述植被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水泥:0.6-2份,沙壤土:6-12 份,土壤改良剂:1-2份,钢丝:2-4份、锯末:0.06-0.2份,有机肥:0.01-0.05份,水:7-10份。
[0018] 上述组分中,土壤改良剂提供附着,使种子能够附着在混凝土表层;钢丝起到加固作用,在混凝土浇筑后,尤其用于边坡修复时,钢丝提供混凝土层内部的连接,从而提高混凝土层的整体强度,保证混凝土层在边坡上足以起到保护边坡,防止边坡滑坡;有机肥则是提供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营养,使附着在混凝土层的种子能够快速发芽生长,从而进一步利用植被的根系保护边坡;锯末所起的作用是提供混凝土层的疏松孔隙,这样不仅使得混凝土层具有生态呼吸作用,一方面为植被种子提供生长空间,另一方面在雨水来临时,混凝土具有透水、排水功能,不仅可以快速排水以保护植被不会被冲刷致死,混凝土中的锯末还能吸水、保水,为植被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
[0019]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植被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水泥:1份,沙壤土:8 份,土壤改良剂:2份,钢丝:3份、锯末:0.1份,有机肥:0.03份,水:9份,所述土壤改良剂为聚丙烯酰胺。
[0020]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组分配比,在制备获得植被混凝土实施后获得的种子成活率最高。
[0021]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被混凝土,原料成分包括水泥、沙壤土、土壤改良剂、钢丝、锯末、有机肥和水,所述植被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水泥: 0.6份,沙壤土:6份,土壤改良剂:1份,钢丝:2份、锯末:0.2份,有机肥:0.05份,水:10份。
[0022] 按照上述实施例的组分配比制备的混凝土,具有疏松孔隙,相比上述优选实施例,本方案中的植被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且植被成活率较低,但是植被的生长足够旺盛,养分供给充足。
[0023]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植被混凝土,原料成分包括水泥、沙壤土、土壤改良剂、钢丝、锯末、有机肥和水,所述植被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水泥: 2份,沙壤土:12份,土壤改良剂:2份,钢丝:4份、锯末:0.06份,有机肥:0.01份,水:7份。
[0024] 按照上述原料成分得到的植被混凝土,具有疏松孔隙,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相比,混凝土强度更高,且植被成活率相当,但是成活后的植被生长速度慢,养分供给缺乏。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植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将上述各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待浇筑的植被混凝土,本发明提供的植被混凝土的植被方法,步骤简单,制备效率高。
[002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