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象牙白瓷器及其制备工艺

申请号 CN201710474357.7 申请日 2017-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7129273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5
申请人 泉州市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所; 德化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发明人 李双展; 卢迪榛; 李建民; 王小龙; 王人杰; 查婉华; 苏俊基;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陶瓷制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德化象牙白瓷器及制备工艺。本发明所制备的德化象牙白瓷器,包括猪油白坯体和猪油白釉料,猪油白坯体选用德化 高岭土 、低温粘土、低温石、德化 石英 、叶腊石18‑25%配比制成,猪油白釉料选用低温石、叶腊石、德化阳山石灰石、石英、德化高岭土配比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德化象牙白瓷器,精选储量大、价格低的原料作为猪油白坯体和猪油白釉料的原料,并对原料的化学组分进行严格的把控,坯体和釉料的原料中引入微量的稀土元素铈和镨,可使坯体和釉呈现乳黄猪油色,使得瓷质细腻、致密、温润、猪油色, 颜色 柔和、胎白质坚,白润如脂,略带黄色,具有与传统的德化象牙白瓷器最为接近的艺术效果。
权利要求

1.德化象牙白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猪油白坯体和猪油白釉料,
所述猪油白坯体,其重量份如下:德化高岭土31-33%、低温粘土18-20%、低温石12-
18%、德化石英10-13%、叶腊石5-10%、独居石1-5%;
且坯体配方化学组分如下:K2O 4.1-4.9%、Na2O  1.1-1.4%、Al2O3 21-23%、Fe2O3.0.3-0.5%、SiO2.65-68%、I.L 6.5-7%、铈-镨0.5-1%;
所述猪油白釉料,其重量份如下:低温石35-40%、叶腊石30-35%、德化阳山石灰石10-
15%、石英10-15%、德化高岭土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德化象牙白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猪油白坯体,其重量份如下:德化高岭土30%、低温粘土20%、低温石15%、德化石英15%、叶腊石20%,所述坯体配方化学成份:K2O 4.4%、Na2O 1.2%、Al2O3 22.1%、Fe2O3 0.3%、SiO2 65%、铈-镨0.5%、I.L.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德化象牙白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猪油白釉料,其化学成份如下:K2O 3-4%、Na2O.2.1-3.1%、CaO.6.1-6.3%、MgO.1.2-1.5%、Al2O3.11-11.5%,、Fe2O3.0.3-0.5%、SiO2.65-66%、铈-镨0.1-0.5%、I.L.8.5-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德化象牙白瓷器,其特征在于:猪油白釉料,其重量份如下:德化低温石40%、德化石英30%、德化阳山石灰石12%、石英15%、德化高岭土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德化象牙白瓷器,其特征在于:猪油白釉料,化学成份如下:K2O 
3.9%、Na2O 2.8%、CaO 6.1%、MgO 1.2%、Al2O3 11.5%、Fe2O30.3%、SiO2 65.5%、铈-镨
0.2%、I.L 8.5%。
6.德化象牙白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德化象牙白瓷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按坯体、釉料原料配方称重配料,制成猪油白坯体原料和猪油白釉料原料;
步骤2,使用步骤1制得的猪油白坯体原料制成猪油白坯体;
步骤3,在猪油白坯体表面施猪油白釉料;
步骤4,将上有猪油白釉料的猪油白坯体干燥后放入窑炉中,经五段变温控制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1330℃,且烧成控制如下:
低温阶段:窑炉内由常温升至300℃,烧窑时间1-2小时;
分解化阶段:窑炉内升温至950℃,烧窑时间1-2小时;
高温烧结阶段:窑炉内升温至1290℃,烧窑时间5-6小时;
高火保温阶段:窑炉内升温至烧结温度,烧窑时间3-4小时;
自然冷却阶段:窑炉内冷却至60-30℃,冷却时间延长至8小时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德化象牙白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阶段至高火保温阶段的烧窑时间综合为12小时。

说明书全文

德化象牙白瓷器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品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德化象牙白瓷器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德化白瓷,萌芽于宋元,弛誉于明代,延制于清初,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以含量低的瓷坯施以透明釉烧制而成。明代德化白瓷胎骨洁白,坚实致密,其胎釉的技术工艺极追求玉器质感的完美性,在琳琅满目的瓷坛上独树一帜。根据瓷色的不同,又分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葱根白、珍珠白、天鹅绒白、虾须白等。
[0003] 象牙白瓷是的德化白瓷中特点鲜明、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品种之一,是明代德化白瓷中大量使用的珍品,其瓷质坚韧莹厚,细腻温润,瓷色白中蕴黄,宛如象牙,故名象牙白。
[0004] 在传统工艺中,由于原料的化学成分构成和烧成氛围的控制不同,传统象牙白瓷的原料及烧制工艺失传,而现有象牙白瓷器采用的原料价格高、优品率低,导致普及和推广受到制约;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优质原料的日益减少,象牙白瓷器的产量逐年降低,通过对陶瓷原料控制和烧成工艺上的改良是传承和推广传统德化象牙白瓷器的必要手段,在改良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的保证经改良所生产出的瓷器与传统的德化象牙白瓷器具有最为接近的艺术效果,同时降低象牙白瓷器的成本、提高烧成率,在改良的过程中对原料的选择和烧制工艺的控制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与传统德化白瓷的效果最为接近的陶瓷制品。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德化象牙白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猪油白坯体和猪油白釉料,所述猪油白坯体,其重量份如下:德化高岭土30-35%、低温粘土15-20%、低温石15-20%、德化石英15-20%、叶腊石18-25%;且坯体配方化学组分如下:K2O 4.1-4.9%、Na2O 1.1-1.4%、Al2O3 21-23%、Fe2O3.0.3-0.5%、SiO2.65-68%、I.L 6.5-7%、铈-镨0.5-1%;所述猪油白釉料,其重量份如下:低温石35-40%、叶腊石30-35%、德化阳山石灰石10-15%、石英10-15%、德化高岭土1-5%。
[0007] 优化的,猪油白坯体,其重量份如下:德化高岭土30%、低温粘土20%、低温石15%、德化石英15%、叶腊石20%,所述坯体配方化学成份:K2O 4.4%、Na2O 1.2%、Al2O3 
22.1%、Fe2O3 0.3%、SiO2 65%、铈-镨0.5%、I.L.6.5%。
[0008] 优化的,猪油白釉料,其化学成份如下:K2O 3-4%、Na2O.2.1-3.1%、CaO.6.1-6.3%、MgO.1.2-1.5%、Al2O3.11-11.5%,、Fe2O3.0.3-0.5%、SiO2.65-66%、铈-镨0.1-
0.5%、I.L.8.5-9%。
[0009] 优化的,猪油白釉料,其重量份如下:德化低温石40%、德化石英30%、德化阳山石灰石12%、石英15%、德化高岭土3%。
[0010] 优化的,猪油白釉料,化学成份如下:K2O 3.9%、Na2O 2.8%、CaO 6.1%、MgO 1.2%、Al2O3 11.5%、Fe2O3 0.3%、SiO2 65.5%、铈-镨0.2%、I.L 8.5%。
[0011] 德化象牙白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上述的德化象牙白瓷器,具体步骤如下:
[0012] 步骤1,按坯体、釉料原料配方称重配料,制成猪油白坯体原料和猪油白釉料原料;
[0013] 步骤2,使用步骤1制得的猪油白坯体原料制成猪油白坯体;
[0014] 步骤3,在猪油白坯体表面施猪油白釉料;
[0015] 步骤4,将上有猪油白釉料的猪油白坯体干燥后放入窑炉中,经五段变温控制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1330℃,且烧成控制如下:
[0016] 低温阶段:窑炉内由常温升至300℃,烧窑时间1-2小时;
[0017] 分解化阶段:窑炉内升温至950℃,烧窑时间1-2小时;
[0018] 高温烧结阶段:窑炉内升温至1290℃,烧窑时间5-6小时;
[0019] 高火保温阶段:窑炉内升温至烧结温度,烧窑时间3-4小时;
[0020] 自然冷却阶段:窑炉内冷却至60-30℃,冷却时间延长至8小时以上。
[0021]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阶段至高火保温阶段的烧窑时间综合为12小时。
[0022]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德化象牙白瓷器,精选储量大、价格低的原料作为猪油白坯体和猪油白釉料的原料,并对原料的化学组分进行严格的把控,坯体和釉料的原料中引入微量的稀土元素铈和镨,可使坯体和釉呈现乳黄猪油色,使得瓷质细腻、致密、温润、猪油色,颜色柔和、胎白质坚,白润如脂,略带黄色,具有与传统的德化象牙白瓷器最为接近的艺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 德化象牙白瓷器,包括猪油白坯体和猪油白釉料,
[0025] 猪油白坯体,其重量份如下:其重量份如下:德化高岭土30-35%、低温粘土15-20%、低温石15-20%、德化石英15-20%、叶腊石18-25%;且坯体配方化学组分如下且坯体配方化学组分如下:K2O 4.1-4.9%、Na2O 1.1-1.4%、Al2O3 21-23%、Fe2O3.0.3-0.5%、SiO2.65-68%、I.L 6.5-7%、铈-镨0.5-1%;
[0026] 猪油白釉料,其重量份如下:低温石35-40%、叶腊石30-35%、德化阳山石灰石10-15%、石英10-15%、德化高岭土1-5%;且其化学成份如下:K2O 3-4%、Na2O.2.1-3.1%、CaO.6.1-6.3%、MgO.1.2-1.5%、Al2O3.11-11.5%、Fe2O3.0.3-0.5%、SiO2.65-66%、铈-镨
0.1-0.5%、I.L.8.5-9%。
[0027] 具体实施例一:
[0028] 猪油白坯体,其重量份如下:德化高岭土30%、低温粘土20%、低温石15%、德化石英15%、叶腊石20%,所述坯体配方化学成份:K2O 4.4%、Na2O 1.2%、Al2O3 22.1%、Fe2O3 0.3%、SiO2 65%、铈-镨0.5%、I.L.6.5%;
[0029] 猪油白釉料,其重量份如下:德化低温石40%、德化石英30%、德化阳山石灰石12%、石英15%、德化高岭土3%,化学成份如下:K2O 3.9%、Na2O 2.8%、CaO6.1%、MgO 
1.2%、Al2O3 11.5%、Fe2O3 0.3%、SiO2 65.5%、铈-镨0.2%、I.L 8.5%。
[0030] 德化象牙白瓷器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31] 步骤1,按坯体、釉料原料配方称重配料,制成猪油白坯体原料和猪油白釉料原料;
[0032] 步骤2,使用步骤1制得的猪油白坯体原料制成猪油白坯体;
[0033] 步骤3,在猪油白坯体表面施猪油白釉料;
[0034] 步骤4,将上有猪油白釉料的猪油白坯体干燥后放入窑炉中,经五段变温控制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1330℃,且烧成控制如下:
[0035] 低温阶段:窑炉内由常温升至300℃,烧窑时间1.5小时;
[0036] 分解氧化阶段:窑炉内升温至950℃,烧窑时间2小时;
[0037] 高温烧结阶段:窑炉内升温至1290℃,烧窑时间5.5小时;
[0038] 高火保温阶段:窑炉内升温至烧结温度,烧窑时间3小时;
[0039] 自然冷却阶段:窑炉内冷却至60-30℃,冷却时间延长至10小时。
[0040] 具体实施例二:
[0041] 猪油白坯体,其重量份如下:其重量份如下:德化高岭土32%、低温粘土16%、低温石16%、德化石英16%、叶腊石20%;且坯体配方化学组分如下且坯体配方化学组分如下:K2O 4.2%、Na2O 1.2%、Al2O3 21.8%、Fe2O3.0.4%、SiO2.65.2%、I.L 6.6%、铈-镨0.6%;
[0042] 猪油白釉料,其重量份如下:低温石37%、叶腊石32%、德化阳山石灰石14%、石英13%、德化高岭土4%;且其化学成份如下:K2O 3.8%、Na2O 3%、CaO 6.2%、MgO 1.3%、Al2O3 11.2%、Fe2O3 0.3%、SiO2 65%、铈-镨0.2%、I.L.9%。
[0043] 德化象牙白瓷器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44] 步骤1,按坯体、釉料原料配方称重配料,制成猪油白坯体原料和猪油白釉料原料;
[0045] 步骤2,使用步骤1制得的猪油白坯体原料制成猪油白坯体;
[0046] 步骤3,在猪油白坯体表面施猪油白釉料;
[0047] 步骤4,将上有猪油白釉料的猪油白坯体干燥后放入窑炉中,经五段变温控制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1330℃,且烧成控制如下:
[0048] 低温阶段:窑炉内由常温升至300℃,烧窑时间1小时;
[0049] 分解氧化阶段:窑炉内升温至950℃,烧窑时间2小时;
[0050] 高温烧结阶段:窑炉内升温至1290℃,烧窑时间5.5小时;
[0051] 高火保温阶段:窑炉内升温至烧结温度,烧窑时间3.5小时;
[0052] 自然冷却阶段:窑炉内冷却至60-30℃,冷却时间延长至9小时以上。
[0053] 具体实施例一、二的制备的德化象牙白瓷器,精选储量大、价格低的原料作为猪油白坯体和猪油白釉料的原料,并对原料的化学组分进行严格的把控,坯体和釉料的原料中引入微量的稀土元素铈和镨,可使坯体和釉呈现乳黄猪油色,使得瓷质细腻、致密、温润、猪油色,颜色柔和、胎白质坚,白润如脂,略带黄色,具有与传统的德化象牙白瓷器最为接近的艺术效果。
[0054]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