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911735.9 申请日 2016-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6518017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2
申请人 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宏亮; 张伟亮;
摘要 本 发明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 隔热 功能的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由漂珠、青矸、 膨润土 和大同沙作原料,以当地 煤 层30米以下、 地壳 深层上亿年滋润的天然青矸等为主要原材料,加以其他辅料,确定各原材料的搭配比例,制定 烧结 制度,保证成品率,通过配料、制泥、制坯、修坯、装饰、烘干、烧制制作工艺流程,生产出透气性和热 稳定性 较好的砂质加热器,且具有隔热功能,关键工艺在配料、制坯、烧制等环节。作为一种会呼吸的砂质加热器,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更长,更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
漂珠10-30份、青矸20-50份、膨润土10-20份和大同沙5-10份。
2.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称取漂珠10-30份、青矸20-50份、膨润土10-20份和大同沙5-10份,并混合均匀。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研磨至5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
1:3-6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2个月至半年,制成坯泥;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4)制坯体:将坯泥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30-1270℃的温度下烧制20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砂制容器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砂器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制作历史,因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吸附性,被人们广泛用做厨具及餐具,目前,市场上所谓的砂质加热器多为锂瓷材质,它的缺点就是易炸易裂,且手柄等人体经常碰触的部位不具有隔热功能,从而以烫伤人体,使用不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砂制容器存在易烫伤人体使用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漂珠10-30份、青矸20-50份、膨润土10-20份和大同沙5-10份。
[0006] 一种制作所述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配料:称取漂珠10-30份、青矸20-50份、膨润土10-20份和大同沙5-10份,并混合均匀。
[0008]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研磨至5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以1:3-6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2个月至半年,制成坯泥;
[0009]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0010] 4)制坯体:将坯泥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0011]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0012]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0013]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0014]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30-1270℃的温度下烧制20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0015]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漂珠、青矸、膨润土和大同沙作原料,以当地层30米以下、地壳深层上亿年滋润的天然青矸等为主要原材料,加以其他辅料,确定各原材料的搭配比例,制定烧结制度,保证成品率,通过配料、制泥、制坯、修坯、装饰、烘干、烧制制作工艺流程,生产出透气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砂质加热器,且具有隔热功能,关键工艺在配料、制坯、烧制等环节。作为一种会呼吸的砂质加热器,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更长,更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1
[0017]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漂珠10份、青矸20份、膨润土10份和大同沙5份。
[0018] 一种制作本实施例所述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1)配料:称取漂珠10份、青矸20份、膨润土10份和大同沙5份,并混合均匀。
[0020]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至5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水以1:3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2个月,制成坯泥;
[0021]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0022] 4)制坯体:将坯泥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0023]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0024]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0025]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0026]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30℃的温度下烧制20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0027] 实施例2
[0028]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漂珠30份、青矸50份、膨润土20份和大同沙10份。
[0029] 一种制作本实施例所述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1)配料:称取漂珠30份、青矸50份、膨润土20份和大同沙10份,并混合均匀。
[0031]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至5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水以1:6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半年,制成坯泥;
[0032]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0033] 4)制坯体:将坯泥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0034]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0035]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0036]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0037]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70℃的温度下烧制20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0038] 实施例3
[0039]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漂珠18份、青矸30份、膨润土16份和大同沙8份。
[0040] 一种制作本实施例所述具有隔热功能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配料:称取漂珠18份、青矸30份、膨润土16份和大同沙8份,并混合均匀。
[0042]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至5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水以1:5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3个月,制成坯泥;
[0043]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0044] 4)制坯体:将坯泥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0045]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0046]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0047]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0048]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40℃的温度下烧制20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