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及其冲压模具和所制备的陶瓷砖

申请号 CN201510717252.0 申请日 2015-10-28 公开(公告)号 CN10663116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申请人 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东华盛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丰城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 清远纳福娜陶瓷有限公司; 淄博卡普尔陶瓷有限公司; 澧县新鹏陶瓷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宏; 周燕;
摘要 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及其 冲压 模具和所制备的 陶瓷砖 ,所述坯体的外沿设有凸起的围边,所述围边环绕所述坯体的边沿形成围边环,所述围边环所环绕形成的空腔为布料腔。本 发明 提出的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其可应用于微晶玻璃板、全抛釉等瓷质砖的生产制备中,在所述围边环的围边限定下,布料于坯体层上的釉料可以进行堆厚,其厚度可增加至3mm或3mm以上,可保证烧成后后续抛磨加工的装饰层的表面平整度和厚度,从而增加了瓷砖表层的镜面效果和透度立体感,且瓷砖的 水 波纹 缺陷 也越轻微,装饰层的布施厚度不再受其自身在坯体面上的流动性所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的外沿设有凸起的围边,所述围边环绕所述坯体的边沿形成围边环,所述围边环所环绕形成的空腔为布料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环的高度为
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腔内设有凸起和/或凹陷的图案纹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局部或全部大于所述布料腔的高度。
5.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冲压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凸起面积小于所述下模的下模腔的布料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凸台的凸起表面设有凸起和/或凹陷的纹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模腔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腔设有底纹。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制备而成的陶瓷砖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腔内被装饰性材料填满,所述装饰性材料为釉料、微晶玻璃、印花油墨、陶瓷色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及其冲压模具和所制备的陶瓷砖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及其冲压模具和所制备的陶瓷砖。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为了提升瓷砖面的镜面效果及透度立体感,现有技术均采用工艺叠加的方法来增加瓷砖面玻璃层的厚度,而现有的工艺叠加方式是运用冲压模具来压制形成瓷砖坯体后,在瓷砖坯体装饰的过程中,采用全抛釉、厚抛釉、薄微晶或微晶石的方式,来进行增厚瓷砖面玻璃层的厚度。
[0003] 市场上生产出的瓷砖坯体的四边通常是单一平面,由于透明釉受到液体的流动性的影响,透明釉在瓷砖坯体表面增加的厚度有限,厚度在3mm以下,且分布不均匀,釉面平整度难以控制,致使瓷砖表面的透度立体感不强,因此需要一个全新的工艺方式,简单有效地通过增加瓷砖面玻璃层的厚度来提升砖面的镜面效果及透度立体感。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使透明釉的厚度增加3mm以上的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制备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的冲压模具。
[0006]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所述坯体的外沿设有凸起的围边,所述围边环绕所述坯体的边沿形成围边环,所述围边环所环绕形成的空腔为布料腔。
[0008] 进一步说明,所述围边环的高度为1-10mm。
[0009] 进一步说明,所述布料腔内设有凸起和/或凹陷的图案纹理。
[0010] 进一步说明,所述凸起的高度局部或全部大于所述布料腔的高度。
[0011] 上述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的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冲压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凸起面积小于所述下模的下模腔的布料面积。
[0012] 进一步说明,所述上模的凸台的凸起表面设有凸起和/或凹陷的纹理。
[0013] 进一步说明,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模腔的高度。
[0014] 进一步说明,所述下模腔设有底纹。
[0015] 一种使用上述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制备而成的陶瓷砖。
[0016] 进一步说明,所述布料腔内被装饰性材料填满,所述装饰性材料为釉料、微晶玻璃、印花油墨、陶瓷色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7] 进一步说明,所述布料腔设有分界凸起,并由所述分界凸起间隔形成多个布料分腔。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其可应用于微晶玻璃板、全抛釉等瓷质砖的生产制备中,将坯体设置有围边,由围边环在坯体上形成布料腔,可使所述坯体在后续布料、布釉或布浆料形成装饰层时,粉料浆或釉浆以液体形式灌注于布料腔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装饰层,在所述围边环的围边限定下,布料于坯体层上的釉料可以进行堆厚,其厚度可增加至3mm或3mm以上,可保证烧成后后续抛磨加工的装饰层的表面平整度和厚度,从而增加了瓷砖表层的镜面效果和透度立体感,且瓷砖的波纹缺陷也越轻微,装饰层的布施厚度不再受其自身在坯体面上的流动性所影响。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坯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微晶玻璃瓷片的生产制备的流程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琥珀层效果的瓷砖的生产制备流程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瓷砖烧成、抛光打磨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瓷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其中:坯体1,围边环2,布料腔3,凸起31,凹陷32,分界凸起33,布料分腔34,冲压模具4,上模41,下模42,冲压面410,凸台411,下模腔4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7]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所述坯体1的外沿设有凸起的围边,所述围边环绕所述坯体1的边沿形成围边环2,所述围边环2所环绕形成的空腔为布料腔3。
[0028]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围边的坯体结构,其可应用于微晶玻璃板、全抛釉等瓷质砖的生产制备中,将坯体1设置有围边,由围边环2在坯体1上形成布料腔3,可使所述坯体1在后续布料、布釉或布浆料形成装饰层时,粉料浆或釉浆以液体形式灌注于布料腔3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装饰层,更优的,也可将微晶玻璃的熔粒以固体形式放置于布料腔3内,经窑炉烧成后可获得相应的面釉层或微晶玻璃层等,在所述围边环2的围边限定下,布料于坯体层上的釉料可以进行堆厚,其厚度可增加至3mm或3mm以上,与现有只可布淋厚度小于
3mm的釉层的坯体结构相比,本发明的釉料或微晶玻璃熔浆可在布料腔3内形成一个厚度较大的装饰层,可保证烧成后后续抛磨加工的装饰层的表面平整度和厚度,从而增加了瓷砖表层的镜面效果和透度立体感。由于瓷砖表层的玻璃层的厚薄影响着瓷砖的镜面效果及透度立体感,因此增加砖面玻璃层的厚度,则透度立体感越强,且瓷砖的水波纹缺陷也越轻微,装饰层的布施厚度不再受其自身在坯体面上的流动性所影响。
[0029]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围边环2的高度为1-10mm。设置所述围边环2的高度越高,则得到的透明釉面的厚度越大,装饰层变厚,其装饰的立体效果增强。
[0030]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布料腔3内设有凸起31和/或凹陷32的图案纹理。
[0031] 在坯体进行装饰时,在布料腔3内设置凸起31或凹陷32的图案纹理,通过灌注透明釉来完全覆盖布料腔3内部,凸起31或凹陷32的图案纹理和透明玻璃层搭配并浮现于瓷砖表面,使瓷砖在增加镜面效果及透度立体感同时,增加了瓷砖表面的装饰效果,使产品呈现更为广泛的立体装饰效果。
[0032] 通过图案装饰使坯体获得图案纹理,所述图案装饰为一种或几种装饰方式的叠加,所述装饰方式为丝印、滚筒、喷墨,布釉,布浆等,在图案装饰后再进行布施透明釉或透明微晶玻璃熔块。
[0033]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凸起31的高度局部或全部大于所述布料腔3的高度。可使所述瓷砖表面的装饰效果更加多样,呈现出更多的立体装饰效果。
[0034] 如图2所示,所述冲压模具4包括上模41和下模42,所述上模41的冲压面410设置有凸台411,所述凸台411的凸起面积小于所述下模42的下模腔421的布料面积。
[0035] 瓷砖坯体1的制备是由所述冲压模具来相互压制形成的,在所述下模32内进行均匀布料后,通过上模31的冲压面410的冲压压制形成所述坯体1,且所述坯体1具有围边环2和布料腔3,可对现有冲压模具的上模进行改造即可用于本发明的坯体生产中,结构简单,无需新置设备,生产稳定方便。
[0036]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模41的凸台411的凸起表面设有凸起和/或凹陷的纹理。坯体1的布料腔3内的图案纹理是通过所述上模41设有凸起或凹陷纹理的凸台411的冲压压制形成,因此只需对所述凸台411的凸起表面的纹理进行设定,便可使所述瓷砖坯体表面达到不同的纹理装饰效果,使瓷砖结构可与装饰釉层相结合,操作简单,方便。
[0037]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模腔421的高度。确保坯体的冲压效果,避免上模41的冲压面无法下落至下模腔421内。
[0038]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下模腔421设有底纹。在所述下模腔421设有底纹,可增加所述坯体的底面的装饰效果。
[0039]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布料腔内被装饰性材料填满,所述装饰性材料为釉料、微晶玻璃、印花油墨、陶瓷色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40]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布料腔3设有分界凸起33,并由所述分界凸起33间隔形成多个布料分腔34。所述布料腔3由分界凸起33间隔成多个布料分腔34,所述分界凸起33的高度与围边环2的高度一致。在布料腔3里面设有分界凸起33形成多个布料分腔34,可实现不同腔的布料,实现具有拼接效果的微晶玻璃瓷砖,另外,还可对其拼接处进行切割,对砖体进行分割,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安装使用,分界凸起33的设计使其切割不影响砖面装饰效果。
[0041] 实施例1—微晶玻璃瓷片
[0042] 一种微晶玻璃瓷片的生产制备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43] A、坯体的制备:向下模腔421内布粉料,并由上模41冲压压制形成具有围边环2和布料腔3的坯体1,转移坯体1备用,其中布料腔3的高度为5mm;
[0044] B、装饰层布料:向步骤A获得的坯体1的布料腔3内布施两层以上的微晶玻璃颗粒或微晶玻璃熔浆;
[0045] C、烧成:入窑炉中烧制;
[0046] D、抛光打磨:将烧成后的瓷片,进行抛光打磨,获得微晶玻璃瓷片,其微晶玻璃层的厚度为4mm,镜面效果强,砖面光滑无纹。
[0047] 实施例2—具有琥珀层效果的瓷砖
[0048] 一种具有琥珀效果的瓷砖的生产制备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49] A、坯体的制备:向下模腔421内布粉料,并由上模41冲压压制形成具有围边环2和布料腔3的坯体1,转移坯体1备用,其中布料腔3的高度为10mm;
[0050] B、装饰层布料:向步骤A获得的坯体1的布料腔3内布施一层透明釉,再布施不烧失的装饰颗粒,最后再布施一层透明釉;
[0051] C、烧成:入窑炉中烧制;
[0052] D、如图5所示,切割和抛光打磨:将烧成后的瓷片,将其围边环2切割去除,抛光打磨,获得具有琥珀层效果的瓷砖,其琥珀层的厚度为6mm,透度立体强,镜面效果好,砖面光滑无纹。
[0053] 需要说明,在步骤B中,除选择微晶玻璃、透明釉料作为装饰性材料外,还可以选择微晶玻璃、釉料、印花油墨和陶瓷色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按照上述步骤制得不同装饰效果的陶瓷砖。
[0054] 实施例3-具有拼接效果的瓷砖
[0055] 一种具有拼接效果的瓷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 A、坯体的制备:向下模腔421内布粉料,并由上模41冲压压制形成具有围边环2和布料腔3的坯体1,转移坯体1备用,其中布料腔3的高度为10mm;所述布料腔3由分界凸起33间隔成波状形的布料分腔34,所述分界凸起33的高度与围边环2的高度一致,[0057] B、装饰层布料:向步骤A获得的坯体1的布料分腔34内布施釉料;
[0058] C、烧成:入窑炉中烧制;
[0059] D、抛光打磨:将烧成后的瓷砖,进行抛光打磨,获得具有拼接效果的抛釉砖。
[0060] 补充说明,所述分界凸起33除了间隔成波状形的布料分腔34外,还可以形成网格、水圈、多边形等多种形状的布料分腔34,实现具有拼接效果的瓷砖,增加了瓷砖的装饰多样性,如图6所示。
[0061] 更进一步的说明,其分界凸起的设计,通过一瓷砖的制备,后续铺贴使用时,可对其进行分割使用,适应性强。
[0062]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