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 CN201510990645.9 申请日 2015-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5503259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申请人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肃; 黄四平; 李俊连; 郑建国; 张炜; 钱春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为除盐剂且其由六偏 磷酸 盐 和 水 混合而成,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 氧 基 硅 烷和 乙醇 混合而成;将六偏磷酸盐和水在20~50℃条件下搅拌均匀获得A组分,将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在50~70℃条件下搅拌均匀获得B组分;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应用,包括步骤:一、贴敷除盐:将浸渍有A组分的吸水纸贴敷在砖石质文物外表面上进行除盐;二、封护:将B组分涂布在砖石质文物外表面上并形成封护层。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使用效果好,能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与封护,实现砖石质文物的简便、有效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分别单独存放;所述A组分为除盐剂且其由六偏磷酸盐和均匀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中所述六偏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5%;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烷和乙醇按(5~20)∶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偏磷酸盐为六偏磷酸钠或六偏磷酸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4~16)∶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8%。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分别进行制备;
其中,对所述A组分进行制备时,将按设计配比预先称量好的所述六偏磷酸盐和水在20℃~50℃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获得所述A组分;
对所述B组分进行制备时,将按设计配比预先称量好的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在50℃~70℃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获得所述B组分。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A组分进行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原料称量及溶解:先按设计配比对所述六偏磷酸盐和水分别进行称量,并将称量好的所述六偏磷酸盐加入水中进行溶解,获得第一溶液;
步骤A-2、加热及恒温搅拌: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h~2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T1=45℃~50℃;
步骤A-3、冷却:将步骤A-2中所述第二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A组分;
对所述B组分进行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原料称量及溶解:先按设计配比对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分别进行称量,并将称量好的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乙醇中,获得混合液;在常温下对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直至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完全溶解,获得第三溶液;
步骤B-2、加热及恒温搅拌: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h~2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2℃~58℃;
步骤B-3、冷却:将步骤B-2中所述第四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B组分。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和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均采用回流搅拌装置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贴敷除盐:将浸渍有所述A组分的吸水纸贴敷在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对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处理;
步骤二、封护:步骤一中除盐处理完成后,将所述B组分均匀涂布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并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封护层。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进行贴敷除盐时,过程如下:
步骤101、贴敷层制作:将吸水纸折叠或堆叠后,用所述A组分进行淋湿或浸湿,获得贴敷层;所述贴敷层中包括15层~20层所述吸水纸;
步骤102、贴敷除盐:将101中所述贴敷层贴敷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待所述贴敷层自然干燥后,揭去所述贴敷层;
步骤103、一次或两次重复步骤101至步骤102,完成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贴敷除盐过程;
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以涂刷、喷雾或滴液的方式,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所述B组分。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02中进行贴敷除盐时,将101中所述贴敷层贴敷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且自然干燥2天~5天后,揭去所述贴敷层;
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所述B组分后,自然干燥2天~5天,完成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封护过程;涂布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外表面上的所述B组分渗入至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表层,并形成所述封护层;所述封护层的层厚不小于1cm。

说明书全文

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大量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砖石质文物(主要指古砖石),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信息。然而,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砖石质文物中大多数经历了数千年的化,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同表现的损害或破坏,现状令人堪忧。在这些损害和破坏中,因盐分不断的溶解、析出、再溶解、再析出的反复过程,引起的砖石质文物泛白、酥、溶蚀等病害,对古砖石质文物造成极大破坏。因此,砖石质文物的除盐封护材料及其除盐封护方法就变得极为迫切需要。
[0003] 经研究发现,杨昌鸣、张帆撰写的论文《近代历史建筑清砖墙修复初探》中,总结了历史建筑清水砖墙的主要修复技术有粉刷涂料勾缝、替砖修复、砖粉修复和外贴仿制面砖等,并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修复案例,其主要针对的是自然因素造成的风化以及地震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刻划、涂抹、砂浆覆盖等,上述修复的目的主要都是使砖石文物“焕然一新”,但未针对专的盐分风化病害进行处理。2014年2月19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359061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旧砖墙修复的施工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对旧砖墙进行修复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对砖墙依次进行清理、剔凿挖补、勾缝、整体渗透保护剂和做旧处理,其实质是粉刷涂料勾缝的方法。2013年8月21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3255927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受盐、碱侵蚀砖墙的修复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对受盐、碱侵蚀砖墙进行修复的方法,该方法用诺干模化承重小垫块和大垫块嵌入受损墙体叠罗成承重体,对上部好的墙体进行承重支撑后,掏掉受损墙体,再以分段式新墙体进行填堵再做内外装饰面层的新技术,其实质是替砖修复的方法。2010年7月21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781105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无水泥砖制品修复剂》中,提出了一种无水泥砖制品的修复剂,该修复剂由石灰、旧粘土粉转、石英砂、颜料、可再分散胶粉和其它助剂组成,其特别修复砖雕、陶土类文物,其实质是砖粉修复法。2012年9月19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267472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土黄色泥灰岩制作的修复砖石质文物的胶凝材料》中,提出了一种用土黄色泥灰岩制作的修复砖石质文物的胶凝材料,该胶凝材料将和黄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粉碎焙烧,然后再研磨,再与石英砂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得胶凝材料,主要解决砖石文物加固后的强度、耐久性问题,其实质是砂浆覆盖法。2005年12月1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380102163.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砖石处理剂》中,提出了一种砖石处理剂,该处理剂在砖石上涂布含氟聚合物(含有氟代烷基单体和含单体),可得到具有优异防水防油性和防污性的砖石,其主要针对是的建筑涂料,不适用于文物保护。2014年5月14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3788312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氟硅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石质文物的封护》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石质文物封护的氟硅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以改性正硅酸乙酯为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壳单体,经共聚反应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复合乳液,主要应用于摩崖石刻等石质文物的封护,其未涉及石质文物的除盐处理。
[0004] 由上述内容可知,目前在石质文物的除盐封护材料和方法很少,如果砖石出现风化病害,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更换受损的砖石或者进行表面砂浆覆盖做旧的方法,而对砖石出现的盐分病害研究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制备简便且投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能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与封护,实现砖石质文物的简便、有效保护。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分别单独存放;所述A组分为除盐剂且其由六偏磷酸盐和水均匀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中所述六偏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5%;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基硅烷和乙醇按(5~20)∶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007] 上述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特征是:所述六偏磷酸盐为六偏磷酸钠或六偏磷酸
[0008] 上述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特征是: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4~16)∶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009] 上述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其特征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8%。
[0010] 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所制备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使用效果好的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分别进行制备;
[0011] 其中,对所述A组分进行制备时,将按设计配比预先称量好的所述六偏磷酸盐和水在20℃~50℃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获得所述A组分;
[0012] 对所述B组分进行制备时,将按设计配比预先称量好的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在50℃~70℃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获得所述B组分。
[0013]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对所述A组分进行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0014] 步骤A-1、原料称量及溶解:先按设计配比对所述六偏磷酸盐和水分别进行称量,并将称量好的所述六偏磷酸盐加入水中进行溶解,获得第一溶液;
[0015] 步骤A-2、加热及恒温搅拌: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h~2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T1=45℃~50℃;
[0016] 步骤A-3、冷却:将步骤A-2中所述第二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A组分;
[0017] 对所述B组分进行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0018] 步骤B-1、原料称量及溶解:先按设计配比对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分别进行称量,并将称量好的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乙醇中,获得混合液;在常温下对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直至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完全溶解,获得第三溶液;
[0019] 步骤B-2、加热及恒温搅拌: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h~2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2℃~58℃;
[0020] 步骤B-3、冷却:将步骤B-2中所述第四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B组分。
[0021]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2和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均采用回流搅拌装置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
[0022]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能对砖石质文物简便、有效保护的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3] 步骤一、贴敷除盐:将浸渍有所述A组分的吸水纸贴敷在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对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处理;
[0024] 步骤二、封护:步骤一中除盐处理完成后,将所述B组分均匀涂布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并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封护层。
[0025] 上述应用,其特征是:步骤一中进行贴敷除盐时,过程如下:
[0026] 步骤101、贴敷层制作:将吸水纸折叠或堆叠后,用所述A组分进行淋湿或浸湿,获得贴敷层;所述贴敷层中包括15层~20层所述吸水纸;
[0027] 步骤102、贴敷除盐:将101中所述贴敷层贴敷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待所述贴敷层自然干燥后,揭去所述贴敷层;
[0028] 步骤103、一次或两次重复步骤101至步骤102,完成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贴敷除盐过程;
[0029] 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以涂刷、喷雾或滴液的方式,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所述B组分。
[0030] 上述应用,其特征是:步骤102中进行贴敷除盐时,将101中所述贴敷层贴敷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且自然干燥2天~5天后,揭去所述贴敷层;
[0031] 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所述B组分后,自然干燥2天~5天,完成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封护过程;涂布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外表面上的所述B组分渗入至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表层,并形成所述封护层;所述封护层的层厚不小于1cm。
[003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3] 1、所采用的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原料简单、制备简单且投入成本较低,其中A组分和B组分分别单独存放;A组分为除盐剂且其由六偏磷酸盐和水均匀混合而成,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5∶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034] 由于古砖石遗址的表面盐分风化病害是古砖石遗址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较多的可溶盐-微溶盐,这些盐分在随水发运移到遗址表面,在水分分蒸后,盐分析出,一方面引起古砖石遗址表面泛白,另一方面在古砖石的颗粒之间析出,砖石颗粒之间的距离随之增大,颗粒之间的结合减弱,可溶盐-可溶盐在外界水分的再次作用下溶解,古砖石颗粒脱落,形成了风化病害,由此古砖石承载的文化、历史、科技等信息消失。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除盐剂能有效清除砖石质文物表面析出的可溶盐与微溶盐;并且,除盐处理完成后,在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表面涂布一层B组分,并形成一层封护层,进而能有效防止砖石质文物因盐析病害而导致的风化病害的发生,因而能对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进行简便、有效保护。
[0035] 2、所采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所制备的A组分和B组分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并且所采用的设备简单,操作简易,投入的人力物力少。
[0036] 3、所采用的除盐封护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操作简易、使用效果好,首先通过贴敷且在除盐剂的作用下软化、溶解可溶盐-微溶盐,并在水分作用下运移至吸水纸中,揭去吸水纸后并反复贴敷除盐,能有效去除砖石质文物表面的可溶盐与微溶盐,使其脱离砖石体系;然后,用封护剂对砖石质文物进行封护,使外界水分难以入渗至砖石质文物中,防止风化病害的发生。
[0037] 4、所采用的除盐剂通过贴敷、软化、溶解、渗吸的方式,迅速去除古砖石表面的盐分病害,也称包裹除盐法。
[0038] 5、所采用的封护剂能在古砖石表面形成封护层,使古砖石遗址外层水分难以渗入遗址内部,防止古砖石风化病害的发生。
[0039] 6、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砖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能对土遗址进行有效加固,方法简单,易操作,而且除盐效果好,除盐封护后的砖石质文物(如古砖石)通过肉眼观察颜色不变,强度提高,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0040]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使用效果好,能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与封护,实现砖石质文物的简便、有效保护。
[0041] 下面通过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42] 图1为采用本发明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时的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实施例1
[0044]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分别单独存放;所述A组分为除盐剂且其由六偏磷酸盐和水均匀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中所述六偏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5∶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所述六偏磷酸盐为六偏磷酸钠。
[0045] 并且,所述A组分和B组分为两种独立使用的溶液。
[0046]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进行制备时,对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分别进行制备。
[0047] 其中,对所述A组分进行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0048] 步骤A-1、原料称量及溶解:先按设计配比对所述六偏磷酸盐和水分别进行称量,并将称量好的所述六偏磷酸盐加入水中进行溶解,获得第一溶液;
[0049] 步骤A-2、加热及恒温搅拌: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T1=50℃;
[0050] 步骤A-3、冷却:将步骤A-2中所述第二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A组分。
[0051]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A组分为无色澄清溶液,简称GZ-Ⅰ除盐剂,所述A组分以无机化合物(具体是六偏磷酸盐)为主要原料且以水为溶剂制备而成。
[0052] 本实施例中,步骤A-1中将称量好的所述六偏磷酸盐加入水中进行溶解时,在常温下进行持续搅拌,直至所述六偏磷酸盐充分溶解。
[0053] 实际使用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回流与搅拌装置。
[0054] 本实施例中,所述常温为23℃~25℃。
[0055] 对所述B组分进行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0056] 步骤B-1、原料称量及溶解:先按设计配比对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分别进行称量,并将称量好的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乙醇中,获得混合液;在常温下对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直至所述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完全溶解,获得第三溶液;
[0057] 步骤B-2、加热及恒温搅拌: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5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5℃;
[0058] 步骤B-3、冷却:将步骤B-2中所述第四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B组分。
[0059] 本实施例中,步骤A-3和步骤B-3中所述室温均为23℃~25℃。
[0060]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B组分为无色溶液,简称GZ-Ⅱ封护剂。所述B组分以有机化合物(具体是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以乙醇为溶剂,搅拌形成的无色溶液。
[0061] 本实施例中,步骤A-2和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均采用回流搅拌装置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
[0062] 并且,所述回流搅拌装置为三颈圆底烧瓶(简称三颈瓶),步骤A-2和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采用加热装置对所述三颈圆底烧瓶进行加热。所述三颈圆底烧瓶的一个口连接回流装置(即冷凝管),且其另一个口内装入搅拌器。
[0063] 如图1所示的一种利用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4] 步骤一、贴敷除盐:将浸渍有所述A组分的吸水纸贴敷在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对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处理;
[0065] 步骤二、封护:步骤一中除盐处理完成后,将所述B组分均匀涂布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并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封护层。
[0066]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进行贴敷除盐时,过程如下:
[0067] 步骤101、贴敷层制作:将吸水纸折叠或堆叠后,用所述A组分进行淋湿或浸湿,获得贴敷层;所述贴敷层中包括15层~20层所述吸水纸;
[0068] 步骤102、贴敷除盐:将101中所述贴敷层贴敷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待所述贴敷层自然干燥后,揭去所述贴敷层;
[0069] 步骤103、一次或两次重复步骤101至步骤102,完成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贴敷除盐过程。
[0070] 本实施例中,将101中所述贴敷层贴敷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之前,先压去所述贴敷层上多余的所述B组分,以防止材料浪费,再将所述贴敷层平贴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如古砖石)的外表面,让其自然干燥2天~5天,待所述贴敷层干燥或半干燥卷曲时,揭去所述贴敷层。
[0071] 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以滴液的方式,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所述B组分。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采用滴液机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滴一层所述B组分。待所滴B组分渗入至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表层后,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封护层。
[0072]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中进行贴敷除盐时,将101中所述贴敷层贴敷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且自然干燥2天~5天后,揭去所述贴敷层。
[0073] 实际使用时,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也可以以涂刷或喷雾的方式,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所述B组分。
[0074]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所述B组分后,自然干燥2天~5天,完成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封护过程。涂布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外表面上的所述B组分渗入至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表层,并形成所述封护层;所述封护层的层厚不小于1cm。因而,所述封护层的层厚由所述B组分的用量和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入渗能力决定。
[0075] 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为从西安明城墙含光门外的西侧环城公园内采集的明代残砖。采用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并按照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除盐封护方法,对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后,能对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表面的微溶盐-可溶盐进行有效去除,所述A组分(即除盐剂)能有效清除砖石质文物表面析出的可溶盐与微溶盐;并且,除盐处理完成后,在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表面涂布一层B组分,并形成一层封护层,进而能有效防止砖石质文物因盐析病害而导致的风化病害的发生,因而能对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进行简便、有效保护。
[0076] 实施例2
[0077]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六偏磷酸盐为六偏磷酸钾。
[0078]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79]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2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45℃;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2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2℃。
[0080]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1]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采用喷雾机且以喷雾方式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均匀涂布一层所述B组分。
[0082]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方法,其余方法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3] 实施例3
[0084]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4∶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085]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6]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48℃;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8℃。
[0087]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8]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二中进行封护时,采用毛刷且以涂刷方式在所述待处理砖石质文物的外表面上均匀涂刷一层所述B组分。
[0089]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方法,其余方法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0] 实施例4
[0091]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6∶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092]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3]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2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46℃;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6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6℃。
[0094]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5]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96] 实施例5
[0097]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5∶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098]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9]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5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20℃~25℃;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6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0℃~52℃。
[0100]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01]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02] 实施例6
[0103]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20∶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104]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05]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5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25℃~30℃;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6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8℃~62℃。
[0106]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07]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08] 实施例7
[0109]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8∶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110]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11]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30℃~35℃;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5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62℃~65℃。
[0112]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13]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14] 实施例8
[0115]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0∶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116]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17]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35℃~40℃;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5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65℃~68℃。
[0118]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19]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20] 实施例9
[0121]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2∶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122]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23]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40℃~45℃;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5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68℃~70℃。
[0124]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25]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26] 实施例10
[0127]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A组分中所述磷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所述B组分为封护剂且其由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按18∶100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0128] 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其它组分和配比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29]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A-1中所述第一溶液加热至T1,再在T1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恒温搅拌1h,获得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的T1=43℃~45℃;步骤B-2中进行加热及恒温搅拌时,先将步骤B-1中所述第三溶液加热至T2,再在T2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第三溶液恒温搅拌1.5h,获得第四溶液;其中,T2=58℃~60℃。
[0130]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砖石质文物用复合型除盐封护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其余方法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31]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砖石质文物进行除盐封护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