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字喷墨技术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380034803.2 申请日 2013-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4661985B 公开(公告)日 2016-11-16
申请人 卡罗比亚西班牙股份公司; 发明人 埃莱娜·洪科萨加斯科; 安东尼奥·内沃特阿帕里西; 戴维·佩罗贝纳泽特; 塞尔吉奥·塞雷尼;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通过数字喷墨技术在搪瓷陶瓷、非搪瓷陶瓷、玻璃表面或搪瓷金属表面上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具有高折射率的“喷墨效应油墨”施加到具有亚微米级粒径和低折射率的层状相界面。本发明还包括通过所述方法装饰的陶瓷、玻璃或金属制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搪瓷陶瓷、非搪瓷陶瓷、玻璃表面或搪瓷金属表面上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任何传统的陶瓷、玻璃或金属沉积技术在待处理表面上以厚度介于5至100微米之间的薄层的形式,沉积包括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7且具有层状结构的矽酸盐粒子的相界面,其中至少90%的所述粒子的粒径在0.1微米和1微米之间;
b)通过数字喷墨技术将包括粒径在10纳米和1微米之间且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8的粒子的“喷墨效应油墨”施加到上一步中沉积的所述相界面上,以及
c)对处理后的部件以介于700和1,300℃之间温度进行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所述相界面的折射率n介于1.3和1.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所述相界面的粒子为具有长石型层状结构的铝矽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所述相界面的粒子选自钠长石和透锂长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所述相界面是通过选自盘丝网印花、真空丝网印花、平板丝网印花、轮转丝网印花和喷墨技术来施加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的所述“喷墨效应油墨”包括:
a)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化物的无机固体成分,以及
b)有机或性液体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墨包括10-60重量%的无机固体成分和40-
90重量%的有机液体成分以形成均匀悬浮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机固体成分的金属氧化物优选地选自TiO2、Fe2O3、CuO、CeO2及其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机固体成分的金属氧化物还添加陶瓷颜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喷墨效应油墨”的有机液体成分能够包含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所述喷墨效应油墨与传统喷墨油墨一起施加和/或叠置在所述传统喷墨油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其中有机材料膜被施加到步骤a)的所述相界面上以改变在步骤b)中施加的所述“喷墨效应油墨”的外观或颜色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待处理部件为搪瓷或非搪瓷陶瓷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待处理部件为搪瓷或非搪瓷玻璃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待处理部件为搪瓷金属部件。
16.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成的陶瓷、玻璃或金属制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陶瓷、玻璃或金属制品在制备建筑物家用电器汽车部件的装饰部件中的用途,或在需要这种类型的应用的一般工业部中的用途。

说明书全文

通过数字喷墨技术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数字喷墨技术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具有高折射率的喷墨油墨施加到具有低折射率的亚微米级层状相界面。本发明还包括通过所述方法装饰的陶瓷,玻璃或金属制品。

背景技术

[0002] 在过去的二十年,在用于陶瓷行业装饰部件的美学饰面的表面层的发展上付出了相当大的努。除了利用增加吸收颜料的彩色饰面,在许多场合可以看到不同的陶瓷饰面或效果,诸如亚光效果,高光效果,光泽效果,金属效果,等等,其因对最终产品提供了巨大的附加商业价值而受到高度重视。
[0003] 如例如专利ES2301364B1中所描述的铅釉是用于获得这种效果的不同的众所周知的机制中。然而,这些材料的含铅量高从而会由于毒性问题引起很大的局限性。
[0004] 最近还开发了例如专利EP1498402A1中所描述的用于获得具有金属外观的镀层的新技术,如气相沉积。由于沉积了诸如铬,锆,钽,以及上述元素的氮化物或化物的金属镀层从而形成了这些饰面。这些技术的局限性在于需要提前加工的部件并且装饰所述部件的难度超过了金属镀层的难度。
[0005] 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年中陶瓷领域出现了一系列以消除迄今为止还存在的所述局限性为目的的配方和方法。Vidres S.A.的欧洲专利EP1306355描述了在瓷砖上获得金属效果的组合物包括化物诸如SiO2,Al2O3,Fe2O3和P2O5,以及其它可选氧化物的混合物。这些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不含贵金属(其增加配方成本),但是含有五氧化二磷会生成磷酸盐玻璃,它在介质中的溶解性较高。因此,它们在地板和覆盖物中的使用强烈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0006] 出于克服这些色彩和应用的局限性的目的,已经提出了在烧制后产生具有不同色调的金属光泽的釉料和搪瓷的配方。这些釉料或搪瓷是基于如例如专利ES2310139A1中所描述的不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述说明书描述了不同金属、金属氧化物以及合金的具有微米/纳米粒径的粒子与陶瓷釉料,碳粉和其它添加剂均匀混合的配方。需要在瓷砖烧制过程中在炉内通过添加碳粉产生局部和瞬态还原性气氛以获得所述效果。然而,在瓷砖的工业烧制(氧化烧制)过程中在炉内创造还原性气氛在获得的色调的稳定性方面具有局限性。
[0007] 还提出了产生具有取决于光线度的不同色调的表面感官的所谓效果颜料或干涉颜料。包括提供所述金属光泽效果的片状粒的所述效果颜料已经被完全描述。所述效果颜料通常与吸收颜料的一小部分混合。从而获得,诸如金属蓝,金属绿,或金属灰的饰面。
[0008] 作为不断寻求新的陶瓷饰面的结果,已经观察到其它效果,其既不是由于晶体形成而产生,也不是由于在被处理表面上引入油墨或颜料而产生,而是由于光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称为干涉效应或多色彩虹色)而产生的。
[0009] 可以广泛地说,这些效果(诸如金属效果),主要引起清晰度变化,而干涉效应还可引起明暗度变化和色彩饱和度变化。
[0010] 现有技术中,已经通过由例如Merck Gmbh的专利申请EP1572812A1中所描述的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折射光得到所述干涉效应。该文献提及通过复合系统和干涉系统获得干涉颜料,其中复合系统由鳞片状的交替的不同类型的材料构成,所述材料包括氧层,金属氧化物镀层(优选地,具有高折射率(n>1.8)的TiO2),干涉系统由具有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交替层构成,交替层由金属氧化物或相应的水化氧化物(优选地,由TiO2-SiO2-TiO2形成的干涉层)构成。
[0011] 也已经描述了通过光线在轨迹相遇的不规则而产生的衍射光获得干涉效应。Vidres S.A.已经开发出用于装饰瓷砖的一系列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将其应用到陶瓷基板以及后续烧制中,会在镀层中产生微裂纹和缺口结构从而引起多色彩虹色效应的出现。所述微裂纹必须产生在粒子和搪瓷表面之间。
[0012] 这些效果还涉及到发生在双层或三层结构中的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干涉现象。Vidres S.A.(Bol.Soc.Esp.Ceramic.Vid.2010,49(2),142-146)已经在金沙石釉料中研究了这些现象,所述金沙石釉料为随机分布在透明玻璃基质中的层状晶体。当光线穿透这些层状晶体时由于这些层状晶体相对所述基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会产生闪闪发光的效果。
[0013] 光学效应以及数字喷墨技术
[0014] 在过去的几年里,由数字喷墨技术装饰的陶瓷产品的生产出现了增长。数字喷墨技术是包括直接将小滴投射到基板的特定位置上以创造图像的印花技术。
[0015] 这种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具有高图像清晰度和非接触式装饰、适合任何类型的格和浮雕的能力、以及由于更大的设计尺寸而产生的强大的图形通用性。由于减少了典型的传统装饰的测试次数,投入时间,互换和消耗品的费用,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因此这种技术还具有生产水平上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在需要印刷数字图像时,喷墨技术已成为各个层面上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它已经极大地取代了其它数字技术(油墨热升华,数字静电复印技术,等等)。
[0016] 然而,数字喷墨技术也有不足或缺点,例如相对经典的装饰系统,油墨的色彩范围较小。色彩发展和油墨消耗取决于其上施加色彩和油墨的搪瓷的化学组成以及烧制周期,因此搪瓷的组成必须得到优化,生产偏差必最小化并且得到控制来使得图形文件不必不断地进行修改
[0017] 此外,到现在为止,喷墨装饰一直局限于在未取得特殊效果的情况下实现高清晰度设计和增加色彩种类。
[0018] Ferro Spain,S.A.(Boc.Soc.Esp.Ceram.Vid.2012,50(2))已经开发出通过数字喷墨技术施加到不同类型的搪瓷上以允许获得光泽和金属效果的一系列3D油墨。这些效果是通过油墨(例如,诸如莫来石或堇青石的釉料)和搪瓷的相互作用产生结晶结构来获得的。然而,这种技术需要开发适合所施加的每种类型的油墨(或釉料)的搪瓷组合物来使所述相互作用发生。这样广泛限制了所获得的效果的种类和色彩的范围。
[0019] 因此,鉴于其明确依赖搪瓷组合物和烧制周期,将这种类型的效果的生产转化为数字喷墨技术存在潜在的困难,限制了它的工业生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开发出完全兼容数字喷墨技术以对陶瓷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技术。
[0020] 因此,明确需要开发一种完全兼容数字喷墨技术以用于获得更多种类的光学效果和色彩种类的目的的新方法。所述方法绝不能被搪瓷组分和烧制周期进一步限制。

发明内容

[002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通过数字喷墨技术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新方法。
[0022] 本发明的作者已经惊奇地发现通过将具有高折射率的亚微米级“喷墨效应油墨”施加到具有低折射率和亚微米级粒径的基于层状结构的铝矽酸盐的相界面并对被处理部件进行后续烧制,会在所述部件的表面上获得光学干涉效应。
[0023]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光学干涉效应是具有宽色彩多样性和大于已知的用于传统陶瓷和搪瓷的传统喷墨油墨或着色喷墨油墨所设想的品种的效应。
[0024] 因此,当与传统搪瓷和油墨结合时,不论它们是否是喷墨式的(特别是如果“喷墨效应油墨”叠置于提前施加于相界面的传统喷墨油墨),所述方法允许拓宽的色彩范围和数字喷墨装饰可能性。
[0025] 用于陶瓷的传统喷墨油墨或着色喷墨油墨由用于通过喷墨技术投射的陶瓷颜料悬浮液组成。所述陶瓷颜料在现有技术中是广为人知的。陶瓷颜料的说明性但非限制性的例子是具有尖晶石,锆,石和刚玉型结构及其混合物的复合金属氧化物。
[0026] 除了颜色上的变化,条纹,羊皮纸,斑点,杂色等各种类型的美学效果可通过搪瓷-相界面-“喷墨效应油墨”相互作用另外在该表面上获得。这些效果是通过使用有机/无机添加剂调整所述搪瓷的层厚和干燥速度来实现的。有机添加剂的说明性但非限制性的例子是羧甲基纤维素。无机添加剂的说明性但非限制性的例子是粘土。
[0027] 另外,该方法不依赖于搪瓷组合物。因此,在该方法中使用的相界面可施加到任何搪瓷陶瓷,玻璃或金属表面。
[0028] 本发明的方法的其它附加优势是:
[0029] 它不使用大大增加饰面成本的贵金属(Au,Pt,Rh,Ag等),
[0030] 所使用的相界面是基于天然铝矽酸盐的,尽管提供类似性能的合成材料也可使用,
[0031] 相对于用于获得这类效果的传统技术,通过该方法获得的饰面在被处理表面上提供了更好的耐化学性(例如,耐蚀刻性)以及更好的机械阻力。
[0032] 因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搪瓷陶瓷、非搪瓷陶瓷、玻璃表面或搪瓷金属表面上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a)通过任何传统的陶瓷、玻璃或金属沉积技术在待处理表面上以厚度介于5至100微米之间的薄层的形式沉积包括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7且具有层状结构的铝矽酸盐粒子的相界面,其中至少90%的所述粒子具有0.1微米和1微米之间的粒径;
[0034] b)通过数字喷墨技术将包括粒径为10纳米和1微米之间且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8的折射率的粒子的“喷墨效应油墨”施加到上一步中沉积的相界面上,以及[0035] c)对处理后的部件以介于700和1300℃之间温度进行热处理
[0036] 本发明的方法的对象可被施加到搪瓷陶瓷、非搪瓷陶瓷、玻璃、或搪瓷金属部件上,优选地,施加到陶瓷部件上。
[0037]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本发明的方法中得到的陶瓷,玻璃或金属制品。
[0038]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将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陶瓷,玻璃或金属制品针对制备建筑(陶瓷和玻璃),家用电器汽车部件的装饰部件,或需要这种类型的应用的一般工业领域的用途。
[0039]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0040]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通过所述数字喷墨技术在陶瓷表面上获得光学干涉效应。
[0041]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光学干涉效应”指的是当光线角度或观察角度发生变化时表面上的明暗和色彩饱和度的变化从而引起的彩虹色,多色或金属现象。
[0042] 同样,术语“数字喷墨技术”指的是现有技术中广为人知的包括直接将微滴投射到基板的特定位置上以创造图像的印花技术。
[0043]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一种在搪瓷陶瓷、非搪瓷陶瓷、玻璃表面或搪瓷金属表面上获得光学干涉效应的方法来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 a)通过任何传统的陶瓷、玻璃或金属沉积技术在待处理表面上以厚度介于5至100微米之间的薄层的形式沉积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7且具有层状结构的铝矽酸盐粒子的相界面,其中至少90%的所述粒子具有0.1微米和1微米之间的粒径;
[0045] b)通过数字喷墨技术将包括粒径在10纳米和1微米之间且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8的粒子的“喷墨效应油墨”施加到上一步中沉积的相界面上,以及
[0046] c)对处理部件以介于700和1300℃之间温度进行热处理。
[0047]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热处理”指的是烧制。
[0048] 在整个过程中,由于被处理的表面与“喷墨效应油墨”层以及相界面层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变化发生在被处理表面。这个变化在被处理的表面上引起微结构变化,形成薄膜和微交联结构,利于在其中发生所谓的光学干涉效应。
[0049] 在另一步骤中,该方法包括将有机材料薄膜(诸如例如聚合物固色剂)施加到步骤a)的相界面以改变步骤b)中的施加的“喷墨效应油墨”的外观或颜色。
[0050] 不受限于任何特定理论,相信成品部件中感知到的这些效应是源于光在轨迹上的相遇造成的折射和衍射现象的组合以及双层结构造成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干涉。
[0051] 在特定实施例中,“喷墨效应油墨”与用于陶瓷的传统喷墨油墨或着色喷墨油墨相结合或叠置在用于陶瓷的传统喷墨油墨或着色喷墨油墨上。单独的或与“喷墨效应油墨”结合的传统喷墨油墨既可直接施加到相界面上又可施加到其上叠置有有机材料薄膜的相界面上以改变“喷墨效应油墨”的外观或颜色。
[0052]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上所限定的方法,其中待处理部件为搪瓷陶瓷部件或非搪瓷陶瓷部件。在为搪瓷陶瓷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搪瓷优选地为传统的可玻璃化搪瓷或不是。这些搪瓷在用于地板或覆盖物的瓷砖情况下是广为人知的,具有各种变化,并且它们适于针对石器、瓷器、单-多孔材料等等的通常烧制周期。
[0053]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待处理的搪瓷或非搪瓷搪瓷部件可预先进行热处理或不进行热处理。
[005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上所限定的方法,其中待处理部件为搪瓷玻璃部件或非搪瓷玻璃部件。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玻璃部件”指的是玻璃化(玻璃)表面或热预处理的搪瓷部件,被称为第三烧制装饰。在为搪瓷玻璃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搪瓷优选地为传统的玻璃化搪瓷或不是。
[005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如上所定义的方法,其中待处理部件为搪瓷金属部件。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搪瓷金属部件”指的是,例如具有用于装饰的搪瓷的片或片的部件。在为搪瓷金属部件的情况下,搪瓷优选地为传统玻璃化搪瓷或不是。
[0056]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传统的玻璃化搪瓷”指的是釉底料、透明或不透明搪瓷、高光或亚光搪瓷、带釉料或不带釉料的搪瓷,有色或没无色的搪瓷,以及通常使用与每个技术中的不同搪瓷过程中的搪瓷。
[0057] 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待处理的陶瓷、玻璃或金属部件可为有色的或无色的。
[0058] 与经过传统技术处理的产品相比,由本发明的对象方法所产生的产品可具有改善的化学和机械阻力性能。
[0059] 本发明的相界面
[0060]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相界面”被理解为包括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7且具有层状结构的铝矽酸盐粒子的组合物,其中至少90%的所述粒子具有0.1微米和1微米之间的粒径。
[0061] 在被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铝矽酸盐”指的是天然矿物铝矽酸盐和提供与天然矿物铝矽酸盐的性能相似的合成材料。
[0062] 相界面通过传统沉积技术以根据各技术的要求定义的载体中的悬浮液的形式沉积在待处理的搪瓷或非搪瓷表面。传统陶瓷,玻璃或金属沉积技术的非限制性例子为盘丝网印花、真空丝网印花、平板丝网印花或轮转丝网印花,喷墨技术和其它等效技术。
[0063] 当相界面沉积在表面上,相界面为厚度介于5至100微米之间的薄层形式。在最终产品中,所述层介于两相之间,因此名为相界面,换言之,在待处理的搪瓷或非搪瓷表面和与传统油墨结合或未与传统油墨结合的“喷墨效应油墨”之间。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对象包括通过任何传统沉积技术在待处理表面上以厚度介于5至100微米之间薄层的形式沉积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7且具有层状结构的相界面,其中至少90%的所述粒子具有0.1微米和1微米之间的粒径。
[006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相界面层的厚度在7至20微米之间。
[0065]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低折射率被理解为1.3至1.7之间的折射率。根据特定实施例,相界面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6。
[0066] 相界面的粒子为具有层状结构的铝矽酸盐,并且根据特定实施例,它们为长石型铝硅酸盐,优选地选自钠长石和透锂长石。
[0067] 本发明的“喷墨效应油墨”
[0068] 本发明的方法对象进一步包括通过数字喷墨技术将粒径为10纳米至1微米之间且具有高折射率的“喷墨效应油墨”施加到先前施加的相界面上。
[0069] 本发明的方法对象的“喷墨效应油墨”的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它们包括:
[0070] a)包括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的无机固体部分(solid fraction);以及[0071] b)有机或水性液体成分。
[0072] 根据特定的实施例,“喷墨效应油墨”的粒径分布在10纳米至1微米之间,优选地,在30纳米至1微米之间,更优选地,在30纳米至500纳米之间。
[0073] 本发明的“喷墨效应油墨”的粒子为金属氧化物粒子。
[0074] 根据特定的实施例,无机固体成分的金属氧化物选自简单金属氧化物,优选地选自TiO2、Fe2O3、CuO、CeO2及其混合物,有时添加陶瓷颜料(with eventual additions of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