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025106.6 申请日 2016-01-14 公开(公告)号 CN105924052A 公开(公告)日 2016-09-07
申请人 青岛农业大学; 发明人 全洪珠;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 生物 工程 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 混凝土 的方法,所述生态混凝土是由粗 骨料 1550‑1600重量份、 水 泥180‑210重量份、水63‑70重量份、 硅 灰45‑52重量份、微细短 纤维 40‑50重量份、聚 羧酸 盐高效 减水剂 2.0‑2.5份重量份、的物料经过搅拌、浇筑成型。成型后的生态混凝土具有连续连通型的结构孔隙,抗压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抗折强度为1.5~3MPa。满足其作为护堤、绿化工程的强度需要。其有效孔隙率可达到25~35%左右,pH值可降低到10左右,适合 植物 生长以及小型动物穴居。生态混凝土在慢冻环境下抵抗冻融循环可达到50次以上,其强度损失不超过20%,抗冻效果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混凝土是由粗骨料
1550-1600重量份、泥180-210重量份、水63-70重量份、灰45-52重量份、微细短纤维40-
50重量份、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2.0-2.5份重量份、的物料经过搅拌、浇筑成型。成型后的生态混凝土具有连续连通型的结构孔隙,抗压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抗折强度为1.5~3MPa。
满足其作为护堤、绿化工程的强度需要。其有效孔隙率可达到25~35%左右,pH值可降低到
10左右,适合植物生长以及小型动物穴居。生态混凝土在慢冻环境下抵抗冻融循环可达到
50次以上,其强度损失不超过20%,抗冻效果良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生态混凝土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将制备好的粗骨料与微细短纤维干拌1min,使其得到强烈搓碾而分散;
步骤二:(2)加入水泥、硅灰等材料继续干拌30s,使材料分布均匀;
步骤三:(3)最后加入水、外加剂搅拌1min30s,总计搅拌3min。生态混凝土在现场搅拌后直接浇筑,混凝土表面采用模板压平或短时间振动压平。覆膜养护3天,之后在混凝土表面播撒草种和少量营养土。为提高生态混凝土对河堤的护坡稳定性,拟采用植物锚固和锚杆(或混凝土土钉)方式锚固河堤,锚固间距和具体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生态是指生物体与其周边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混凝土(“砼”是其简写、同义词)是指由胶凝材料、骨料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合肥科顺科贸生态混凝土/生态砼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上区分。广义生态混凝土/生态砼定义为具有一定生态效应或特定生态功能的混凝土,这类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相比较,一般具有减少了水泥用量、具有除尘降噪、透水透气、净水储热等功能,具有环境友好性或生物相容性。狭义生态混凝土/生态砼简而言之就是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态效应的混凝土,其中生态效应可以表述为混凝土成品可以生长生物、影响生物,附着在混凝土上的生物和混凝土有依存关系,专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以及混凝土制品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硅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硅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可在河川湖泊护堤、高速公路护坡等工程中既能够起到防护功能,又能起到绿化美观、水土保持的功能,具有优良的环境协调性,且造价低廉,生产工艺简便,符合国家的改善生态环境、节约天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低经济政策,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硅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所述生态混凝土是由粗骨料1550-1600重量份、水泥180-210重量份、水63-70 重量份、硅灰45-52重量份、微细短纤维40-50重量份、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2.0-2.5份重量份、的物料经过搅拌、浇筑成型。成型后的生态混凝土具有连续连通型的结构孔隙,抗压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抗折强度为1.5~3MPa。满足其作为护堤、绿化工程的强度需要。其有效孔隙率可达到25~35%左右,pH值可降低到10左右,适合植物生长以及小型动物穴居。生态混凝土在慢冻环境下抵抗冻融循环可达到50次以上,其强度损失不超过20%,抗冻效果良好。
[0006] 2、一种利用硅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生态混凝土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 步骤一:(1)将制备好的粗骨料与微细短纤维干拌1min,使其得到强烈搓碾而分散;
[0008] 步骤二:(2)加入水泥、硅灰等材料继续干拌30s,使材料分布均匀;
[0009] 步骤三:(3)最后加入水、外加剂搅拌1min30s,总计搅拌3min。生态混凝土在现场搅拌后直接浇筑,混凝土表面采用模板压平或短时间振动压平。覆膜养护3天,之后在混凝土表面播撒草种和少量营养土。为提高生态混凝土对河堤的护坡稳定性,拟采用植物锚固和锚杆(或混凝土土钉)方式锚固河堤,锚固间距和具体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10]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利用硅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可在河川湖泊护堤、高速公路护坡等工程中既能够起到防护功能,又能起到绿化美观、水土保持的功能,具有优良的环境协调性,且造价低廉,生产工艺简便,符合国家的改善生态环境、节约天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政策,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2] 实施例:本发明一种利用硅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所述生态混凝土是由粗骨料1550-1600重量份、水泥180-210重量份、水63-70重量份、硅灰45-52重量份、微细短纤维40-50重量份、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2.0-2.5份重量份、的物料经过搅拌、浇筑成型。成型后的生态混凝土具有连续连通型的结构孔隙,抗压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抗折强度为1.5~3MPa。满足其作为护堤、绿化工程的强度需要。其有效孔隙率可达到25~35%左右,pH 值可降低到10左右,适合植物生长以及小型动物穴居。生态混凝土在慢冻环境下抵抗冻融循环可达到50次以上,其强度损失不超过20%,抗冻效果良好。
[0013] 2、一种利用硅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生态混凝土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4] 步骤一:(1)将制备好的粗骨料与微细短纤维干拌1min,使其得到强烈搓碾而分散;
[0015] 步骤二:(2)加入水泥、硅灰等材料继续干拌30s,使材料分布均匀;
[0016] 步骤三:(3)最后加入水、外加剂搅拌1min30s,总计搅拌3min。生态混凝土在现场搅拌后直接浇筑,混凝土表面采用模板压平或短时间振动压平。覆膜养护3天,之后在混凝土表面播撒草种和少量营养土。为提高生态混凝土对河堤的护坡稳定性,拟采用植物锚固和锚杆(或混凝土土钉)方式锚固河堤,锚固间距和具体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17] 表1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不同配合比(水胶比0.28,目标孔隙率30%)[0018]
[0019]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利用硅灰-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