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埂混凝土学性能试验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126840.1 申请日 2016-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5819772A 公开(公告)日 2016-08-03
申请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发明人 邢振贤; 王丽梅; 赵玉青; 邢毅;
摘要 格埂 混凝土 力 学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 水 、 水泥 、细 骨料 和粗骨料作为原料;对水泥、细骨料和粗骨料分别进行检测;(2)、混合配料;(3)、将 搅拌机 中混合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模具当中,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 密度 和坍落度;(4)、将混凝土拌合物振动捣实,制作成混凝土试 块 ;(5)、将混凝土试块放到实验室标准养护室内进行养护作业;(6)、测试混凝土试块的技术参数。本 发明 测试方便快捷,测试数据精准,对混凝土用于河道岸坡进行护岸提供技术 支撑 ,确保施工 质量 。
权利要求

1.格埂混凝土学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水泥、细骨料和粗骨料作为原料;对水泥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细度、初凝和终凝时间、体积安定性、烧失量、水泥胶砂强度进行检测;对细骨料进行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含泥量、吸水率、泥含量和细度模数进行检测;对粗骨料分别依次进行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含泥量、压碎值、最大粒径进行检测;
混合配料:将180-200kg的水、300-340kg的水泥、500-800kg的细骨料和1000-1300kg的粗骨料装入到搅拌机内,开启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作业,直到混凝土拌合物混合均匀;
(3)、将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模具当中,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和坍落度;
(4)、将混凝土拌合物振动捣实,制作成混凝土试块;
(5)、将混凝土试块放到实验室标准养护室内进行养护作业;
(6)、测试混凝土试块的技术参数,所述参数包括以及7天龄期抗压强度、28天龄期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7)对测试出以上技术指标或参数进行分析,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格埂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粗骨料为碎石子或建筑垃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粗骨料为碎石子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的水、水泥、河砂和碎石子的重量分别为193kg、323kg、744kg和
1215k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粗骨料为建筑垃圾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的水、水泥、河砂和建筑垃圾的重量分别为190kg、316kg、597kg和1065kg。

说明书全文

格埂混凝土学性能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护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格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泥沙淤积,河床抬升,黄河下游渐成地上河,为安全起见人们不断筑堤束。然而,水流对岸坡的淘刷往往造成河堤坍塌,强降雨对岸坡的冲蚀又常常导致岸坡水土流失。对此,人们又不得不对河堤采取硬化护岸措施,保护堤防安全。传统的混凝土护岸工程技术,主要考虑河道抗冲刷和岸坡稳定,较少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采用的施工形式,一是现浇混凝土面板,二是铺砌混凝土预制板。两种施工方法的后果是在河道两岸土基上形成了大面积的混凝土面板长廊。这些硬质长廊结构,阻碍了河岸带生物栖息地功能的发挥,破坏了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
[0003] 生态混凝土护岸技术,国内研究相对较少,其应用有两种形式,一是现浇网格生态护岸技术,它是在河道边坡上支模板,现场浇筑筋混凝土格埂,边坡被格埂分为若干状网格,然后在网格内种植植被进行绿化。这种形式优点是尺度大,植被成活率和覆盖率高,缺点是现场施工需要有电源、水源,要求场地平展开阔,另外这种形式抗强降雨冲刷能力较差;另一种形式是混凝土孔板或混凝土空心砖,是在河道岸坡上铺设混凝土孔板或空心砖,然后在孔心或空心内栽种植被进行绿化。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对场地适应能力好,缺点是绿化率低,抗强降雨冲刷能力较差。为了提高抗强降雨冲刷能力,可以采用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这种形式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组成。表层土铺设在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但这种形式同样需要现场浇筑混凝土,需要现场有电源、水源,有必要的设备条件,而且施工质量不容易保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对场地适应能力好、可以进行预制、抗强降雨冲刷能力强、能提高施工质量的格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格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水、水泥、细骨料和粗骨料作为原料;对水泥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细度、初凝和终凝时间、体积安定性、烧失量、水泥胶砂强度进行检测;对细骨料进行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含泥量、吸水率、泥块含量和细度模数进行检测;对粗骨料分别依次进行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含泥量、压碎值、最大粒径进行检测;
(2)、混合配料:将180-200kg的水、300-340kg的水泥、500-800kg的细骨料和1000-
1300kg的粗骨料装入到搅拌机内,开启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作业,直到混凝土拌合物混合均匀;
(3)、将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模具当中,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和坍落度;
(4)、将混凝土拌合物振动捣实,制作成混凝土试块;
(5)、将混凝土试块放到实验室标准养护室内进行养护作业;
(6)、测试混凝土试块的技术参数,所述参数包括以及7天龄期抗压强度、28天龄期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0006] (7)对测试出以上技术指标或参数进行分析,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格埂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进行调整。
[0007] 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粗骨料为碎石子或建筑垃圾。
[0008] 粗骨料为碎石子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的水、水泥、河砂和碎石子的重量分别为193kg、323kg、744kg和1215kg。
[0009] 粗骨料为建筑垃圾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的水、水泥、河砂和建筑垃圾的重量分别为190kg、316kg、597kg和1065kg。
[00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格梗混凝土设计为C20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坍落度50~70mm,分别采用碎石子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作为粗骨料;通过试验产生的数据,发现格埂混凝土使用建筑垃圾作为粗骨料比普通石子做粗骨料时表观密度小,护岸工程中应用建筑垃圾骨料混凝土作为生态混凝土部分的边框,其自重比传统的普通石子混凝土轻,同等条件下,对岸坡土体产生的压力和临界下滑摩擦力也会较小。所以,从理论度分析使用普通石子作为粗骨料的框格混凝土抗滑稳定性好。但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讲,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作格梗混凝土的粗骨料,施工性能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推广应用是没问题的。根据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硬化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测试结果分析,建筑垃圾骨料是可以应用于生态混凝土工程施工中。
[0011] 采用混凝土生态护岸,就是在河道岸坡浇筑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在混凝土表面铺设营养土、栽种草皮,形成绿色植被。这样的护岸方式,在保障河流岸坡安全与稳定的同时,岸坡还可以作为河流水体和陆地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纽带,维持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0012] 综上所述,本发明测试方便快捷,测试数据精准,对混凝土用于河道岸坡进行护岸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施工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的格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水、水泥、细骨料和粗骨料作为原料;细骨料为河砂,粗骨料为碎石子或建筑垃圾;对水泥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细度、初凝和终凝时间、体积安定性、烧失量、水泥胶砂强度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值如表1--1表1-6所示;
表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指标
表1-2 水泥细度指标
表1-3 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指标
表1-4 水泥体积安定性指标
表1-5 水泥烧失量指标
表1-6 普通酸盐42.5水泥强度指标
对细骨料进行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含泥量、吸水率、泥块含量和细度模数等技术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如表格2所示;
表2 细骨料技术性能检测值
对粗骨料分别依次进行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含泥量、压碎值、最大粒径等技术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如表格3所示;
表3 格埂混凝土粗骨料技术性能检测值
(2)、混合配料:将180-200kg的水、300-340kg的水泥、500-800kg的细骨料和1000-
1300kg的粗骨料装入到搅拌机内,开启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作业,直到混凝土拌合物混合均匀;
(3)、将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模具当中,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和坍落度,如表4所示;
表4 框格混凝土表观密度值和坍落度
(4)、将混凝土拌合物振动捣实,制作成混凝土试块;
(5)、将混凝土试块放到实验室标准养护室内进行养护作业;
(6)、测试混凝土试块的技术参数,所述参数包括以及7天龄期抗压强度、28天龄期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如表5所示;
表5 框格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值
粗骨料为碎石子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的水、水泥、河砂和碎石子的重量分别为
193kg、323kg、744kg和1215kg。粗骨料为建筑垃圾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的水、水泥、河砂和建筑垃圾的重量分别为190kg、316kg、597kg和1065kg。如表6所示。
[0014] 表6 格埂混凝土各材料用量配合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