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井用泥浆体系

申请号 CN201710041486.7 申请日 2017-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6957638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8
申请人 长江大学; 发明人 于小荣; 陈大钧; 罗跃; 杨欢; 张直建; 王炜;
摘要 一种固井用 水 泥浆体系,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油井 水泥 100份;微 硅 20~45份;活性减轻材料20~50份;降失水剂2.5~3.5份;分散剂0.5~1份; 缓凝剂 0.9~1.8份;早强剂1.5~3份;消泡剂1~1.5份;水112~250份。其优点是:水泥浆体系中,活性减轻材料的添加,在降低水泥浆 密度 的同时,可与水泥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与之融为一体,提高低密度水泥石的 早期强度 ,同时,克服了漂珠在高压和高搅拌条件下易碎的问题;缓凝剂采用复合离子型缓凝剂,自身具有 温度 自适应特性,当在低温环境中时,分子链蜷曲, 吸附 基团处于束缚状态,减少对水泥颗粒的吸附,缓凝性能减弱;当在高温条件下,分子链舒展,暴露出更多的吸附基团,缓凝性能增强。
权利要求

1.一种固井用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油井水泥100份;微20~45份;活性减轻材料20~50份;降失水剂2.5~3.5份;分散剂
0.5~1份;缓凝剂0.9~1.8份;早强剂1.5~3份;消泡剂1~1.5份;水112~2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减轻材料为环树脂和活性填料经固化剂固化后的复合物,且环氧树脂:活性填料:固化剂的质量比为20:
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填料为矿渣和灰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矿渣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失水剂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和N-乙烯基吡咯烷的共聚物,且共聚物中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摩尔比为40:50: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磺化丙酮甲缩合物、苯乙烯-来酸酐磺化共聚物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为复合离子缓凝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离子缓凝剂为衣康酸、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四元共聚物,且共聚物中衣康酸: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25:60:15:0.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早强剂为CaO、K2SiO3、Na2SO4、NaOH的复合物,且复合物中CaO:K2SiO3:Na2SO4:NaOH的质量比为35:25:20: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是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聚合而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固井用泥浆体系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深井、超深井固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大多浅层油气资源经过长期的开采相继接近枯竭,可采、易采储量有限,为了提高原油产量,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勘探开发工作已经开始向深部油气藏扩展,特别是近年来大量深井超深井的发现,为人们带来可喜石油储量的同时,也给固井作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0003] 现有的水泥浆具有较高的水固比,且本身稳定性较差,由于减轻材料与水泥颗粒3
密度悬殊,容易导致浆体因为分离而发生沉降,如目前常用的漂珠(ρ≈0.7g/cm),极易上浮,使得浆体稳定性变差,更甚者,由于漂珠抗剪切性及抗压性能较差,易剪切破碎,或在井底高压环境下出现破裂,引起水泥浆实际密度比设计密度偏大,存在压漏地层险。
再者,作为水泥浆制备之一的缓凝剂,由于其跨温区使用,使得低温条件下缓凝剂的缓凝效应难以及时消除,致使水泥石顶部抗压强度发展缓慢甚至不凝固的情况发生,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目前水泥浆体系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使得制备的水泥浆密度低、且克服了低温水泥柱超缓凝的问题,增强了水泥体系在顶部低温环境下的早期强度
[0005] 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油井水泥100份;微20~45份;活性减轻材料20~50份;降失水剂2.5~3.5份;分散剂0.5~1份;缓凝剂0.9~1.8份;
早强剂1.5~3份;消泡剂1~1.5份;水112~250份。
[0006] 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其优点是:水泥浆体系中,活性减轻材料的添加,在降低水泥浆密度的同时,可与水泥中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与之融为一体,提高低密度水泥石的早期强度,同时,克服了漂珠在高压和高搅拌条件下易碎的问题;
[0007] 缓凝剂采用复合离子型缓凝剂,其自身具有温度自适应特性,当在低温环境中时,分子链蜷曲,吸附基团处于束缚状态,减少对水泥颗粒的吸附,缓凝性能减弱;当在高温条件下,分子链舒展,暴露出更多的吸附基团,缓凝性能增强。并且,这一过程是可逆的,从而可适应大温差固井环境,克服了常规缓凝剂引起的低温水泥柱超缓凝的难题;
[0008] 而材料中使用的早强剂具有双重激活作用,即可激活油井水泥又可激活活性减轻材料,从而提高水泥浆在顶部低温环境下的早期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一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0010] 油井水泥100份;微硅20~45份;活性减轻材料20~50份;降失水剂2.5~3.5份;分散剂0.5~1份;缓凝剂0.9~1.8份;早强剂1.5~3份;消泡剂1~1.5份;水112~250份。
[0011] 优选地,所述活性减轻材料为环树脂和活性填料经固化剂固化后的复合物,且环氧树脂:活性填料:固化剂的质量比为20:4:3;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填料为矿渣和灰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矿渣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5:5;
[0013] 进一步地,固化剂为脂肪胺。
[0014] 优选地,所述降失水剂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和N-乙烯基吡咯烷的共聚物,且共聚物中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摩尔比为40:50:10;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共聚物是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聚合而成的。
[0016]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磺化丙酮甲缩合物、苯乙烯-来酸酐磺化共聚物中的一种。
[0017] 优选地,所述缓凝剂为复合离子缓凝剂;
[0018]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离子缓凝剂为衣康酸、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四元共聚物,且共聚物中衣康酸: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25:60:15:0.05;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共聚物是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聚合而成的。
[0020] 优选地,所述早强剂为CaO、K2SiO3、Na2SO4、NaOH的复合物,且复合物中CaO:K2SiO3:Na2SO4:NaOH的质量比为35:25:20:20。
[0021]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
[0022] 以下就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3] 实施例一
[0024] 不同密度水泥浆体系的制备:
[0025] 制备密度为1.3g/cm3的水泥浆体系,此实验命名为编号1:
[0026] 取100份G级油井水泥、45份微硅、50份减轻材料、3.5份降失水剂、0.8份分散剂、0.9份缓凝剂、3份早强剂、1.5份消泡剂、250份水,依据API规范Spe-10A制备水泥浆,备用;
[0027] 制备密度为1.4g/cm3的水泥浆体系,此实验命名为编号2:
[0028] 取100份G级油井水泥、25份微硅、35份减轻材料、3份降失水剂、0.5份分散剂、1.2份缓凝剂、1.5份早强剂、1份消泡剂、175份水,依据API规范Spe-10A制备水泥浆,备用;
[0029] 制备密度为1.5g/cm3的水泥浆体系,此实验命名为编号3:
[0030] 取100份G级油井水泥、30份微硅、25份减轻材料、2.5份降失水剂、1份分散剂、1.8份缓凝剂、2份早强剂、1.2份消泡剂、112份水,依据API规范Spe-10A制备水泥浆,备用;
[0031] 实施例二
[0032] 对水泥浆性能的评价
[0033] 以实例1为测试对象,依据GB/T 19139-2012《油井水泥试验方法》进行水泥浆基本性能测试评价,试验结果见表1。
[0034] 表1不同密度下水泥浆基本性能测试结果
[0035]
[0036] 由表1可以看出,用该发明的水泥浆配方制备的水泥浆的流动度在21~24cm之间,说明水泥浆可性良好。自由水含量小于0.1%,说明本发明制备的水泥浆稳定性良好,兼顾到了整个体系的稳定性与流变性。此外,整套体系失水量在75mL以内,因而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失水,从而避免大量失水引起的水泥浆性能变化,利于地层的保护。综上所述,该发明的水泥浆体系配方性能良好,满足行业标准相关性能要求。
[0037] 实施例三
[0038] 对水泥浆稠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评价
[0039] 以实例1为例,依据GB19139-2003采用高温动态预制方式测试水泥柱顶部抗压强度,即水泥浆配浆后装入高温高压稠化仪,按稠化试验方案进入高温恒温段,恒温60min后降至顶部静止温度,拆出稠化仪浆杯,去油处理,然后制模置于顶部温度下养护至龄期。试验结果见表2:
[0040] 表2不同密度水泥浆稠化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0041]
[0042] 由表2可知,该发明制备的水泥浆体系在高温150℃条件下水泥浆稠化时间均大于300min,满足安全泵注的要求。此外,该体系顶部水泥石抗压强度发展良好,密度为1.3g/cm3抗压强度大于13.6MPa,密度为1.4g/cm3抗压强度最高超过18.3MPa,密度为1.5g/cm3抗压强度可高达22.6MPa。由此可见,该发明的水泥浆体系即可满足高温条件下水泥浆的安全泵送,又可保证低温井段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发展,从而说明缓凝剂和早强剂配比的合理性。
[0043] 实例四
[0044] 水泥浆体系沉降稳定性的评价
[0045] 以实例1为例,水泥浆的沉降稳定性具体实验为:将在对应循环温度下稠化200min后的水泥浆倒入长30cm、内径为2.5cm的沉降管中,再将沉降管垂直放置于80℃的水浴恒温箱中养护至龄期(48h),随后取出制备的水泥柱分割为长度相等的6段,分别测每段的密度,以密度分布来考察水泥浆稳定性,实验结果见表3:
[0046] 表3水泥石密度分布结果
[0047]
[0048] 由表3可知,采用本发明水泥浆体系制备的水泥石密度分布差异较小,最大密度差3 3 3
为0.021g/cm ,最小密度差为0.013g/cm ,小于0.03g/cm ,由此说明,本发明设计的水泥浆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满足大温差固井施工要求。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