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光耐环保路缘石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410295.3 申请日 2017-06-03 公开(公告)号 CN107082606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2
申请人 合肥慧林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伍;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发光耐 碱 环保路缘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R玻璃 纤维 10‑20份、蓄光型发光材料5‑10份、 粉 煤 灰 5‑15份、 硅 酸盐 水 泥50‑60份、 钢 渣5‑15份、煤矸石5‑15份、抗泥型聚 羧酸 减水剂 0.1‑0.5份、三萜皂苷引气剂0.001‑0.005份、 河沙 20‑30、碎石35‑45份。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抗压强度高、耐碱性好、抗盐冻能 力 较高、资源利用率高、耐久性好,同时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采用了大量的工业废渣,其材料成本较低、原料易得、且工艺简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发光耐环保路缘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AR玻璃纤维10-20份、蓄光型发光材料5-10份、灰5-15份、酸盐泥50-60份、渣5-15份、煤矸石5-15份、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0.1-0.5份、三萜皂苷引气剂0.001-0.005份、河沙20-30份、碎石35-4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AR玻璃纤维15份、蓄光型发光材料7份、粉煤灰10份、硅酸水泥55份、钢渣10份、煤矸石10份、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0.3份、三萜皂苷引气剂0.003份、河沙25份、碎石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光型发光材料为硫化物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硅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粒径范围为5-15mm。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粉煤灰、钢渣、煤矸石混合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60目筛,送入煅烧炉中在
850-950℃下煅烧15-35分钟,冷却、水洗、过滤送入球磨机研磨至细过200目筛得到混合物A;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A、河沙、碎石,水泥以100-150r/min混合搅拌3-5分钟,同时将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三萜皂苷引气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将上述物质混合在一起以80-100r/min搅拌5-15分钟,再加入蓄光型发光材料、AR玻璃纤维继续搅拌3-5分钟,将混合料浇筑入模具中振动1-2分钟,得到路缘石坯;
步骤三,将路缘石坯在140-160℃、1.1-1.3MPa条件下养护3-5小时,降温后自然养护8-
10小时,脱模后放置12-18天后对路缘石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在处理好的表面先涂覆一层环富锌底漆,用量为250-300g/m2,干膜厚度30-50微米,再涂覆一层聚酯面漆,用量为
150-170g/m2,干膜厚度25-35微米,自然阴干得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煅烧温度为900℃、煅烧时间为2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为: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A、河沙、碎石,水泥以125r/min混合搅拌4分钟,同时将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三萜皂苷引气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将上述物质混合在一起以90r/min搅拌10分钟,再加入蓄光型发光材料、AR玻璃纤维继续搅拌4分钟,将混合料浇筑入模具中振动1.5分钟,得到路缘石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为:将路缘石坯在150℃、1.2MPa条件下养护4小时,降温后自然养护9小时,脱模后放置15天后对路缘石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在处理好的表面先涂覆一层环氧富锌底漆,用量为250-
2 2
300g/m,干膜厚度30-50微米,再涂覆一层聚氨酯面漆,用量为150-170g/m ,干膜厚度25-35微米,自然阴干得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发光耐环保路缘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路缘石是公路两侧路面与路肩之间的条形构造物,因为形成落差像悬崖,也叫道崖,一般高出路面10cm。路缘石是设置在中间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及路侧带两侧,缘石可以分为立缘石和平缘石。立缘石宜设置在中间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及路侧带两侧。当设置在中间分隔带及两侧分隔带时,外露高度宜为15cm-20cm;当设置在路侧带两侧时,外露高度宜为10cm-15cm。平缘石宜设置在人行道与绿化带之间,以及有无障碍要求的路口或人形横道范围内。在分隔带和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要设置路缘石,另外在交通岛,安全岛都设置缘石。
[0003] 目前市场上的路牙石都是由普通混凝土预制而成或是天然石材切割而成,如:花岗岩大理石制成的路牙石。由于天然石材切割而成的路牙石,不仅取材、施工困难,资源有限,破坏自然资源且成本昂贵,因此不被广泛使用。而市面上用的普通混凝土制成的路牙石虽价格低于天然石材,但其生产原料主要是用沙、石、泥制成,生产出来的路牙石不仅抗压强度低而且在遭到破坏的时候影响其美观和整体性,掉落的破碎混凝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碎后出现的缺口的混凝土路牙石块会对行人和车辆造成一定的伤害。路沿石是用石料或者混凝土浇注成型的条块状物体用在路面边缘的界石,路沿石也称道牙石或路边石、路牙石。路沿石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
[0004] 随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美化城市空间已成为了当前的迫切需求。新型,科学的路砖需求较多,对道路路缘石的强度,质感,抗耐磨,流畅的线性等特点的要求也较高。由于混凝土路牙石广泛运用于马路(柏油马路,水泥马路),小区、厂区、园林、及市政工程。抗压能、面料光洁平整度、底料坚固耐用程度的标准逐渐变高,因此发明一种抗冻耐寒性佳、具有耐碱、耐酸、耐磨等物理特性、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产量大、色差小、适合各种大型道路铺设的路缘石已经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该路缘石抗压强度高、耐碱性好、抗盐冻能力较高、资源利用率高、耐久性好,同时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采用了大量的工业废渣,其材料成本较低、原料易得、且工艺简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6]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8] AR玻璃纤维10-20份、蓄光型发光材料5-10份、灰5-15份、酸盐水泥50-60份、渣5-15份、煤矸石5-15份、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0.1-0.5份、三萜皂苷引气剂0.001-0.005份、河沙20-30份、碎石35-45份。
[0009] 优选地,所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10] AR玻璃纤维15份、蓄光型发光材料7份、粉煤灰10份、硅酸盐水泥55份、钢渣10份、煤矸石10份、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0.3份、三萜皂苷引气剂0.003份、河沙25份、碎石40份。
[0011] 优选地,所述蓄光型发光材料为硫化物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硅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步骤一,将粉煤灰、钢渣、煤矸石混合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60目筛,送入煅烧炉中在850-950℃下煅烧15-35分钟,冷却、水洗、过滤送入球磨机研磨至细过200目筛得到混合物A;
[0014]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A、河沙、碎石,水泥以100-150r/min混合搅拌3-5分钟,同时将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三萜皂苷引气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将上述物质混合在一起以80-100r/min搅拌5-15分钟,再加入蓄光型发光材料、AR玻璃纤维继续搅拌3-5分钟,将混合料浇筑入模具中振动1-2分钟,得到路缘石坯;
[0015] 步骤三,将路缘石坯在140-160℃、1.1-1.3MPa条件下养护3-5小时,降温后自然养护8-10小时,脱模后放置12-18天后对路缘石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在处理好的表面先涂覆一层环富锌底漆,用量为250-300g/m2,干膜厚度30-50微米,再涂覆一层聚酯面漆,用量为150-170g/m2,干膜厚度25-35微米,自然阴干得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
[0016]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煅烧温度为900℃、煅烧时间为25分钟。
[0017]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为: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A、河沙、碎石,水泥以125r/min混合搅拌4分钟,同时将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三萜皂苷引气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再将上述物质混合在一起以90r/min搅拌10分钟,再加入蓄光型发光材料、AR玻璃纤维继续搅拌4分钟,将混合料浇筑入模具中振动1.5分钟,得到路缘石坯。
[0018]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为:将路缘石坯在150℃、1.2MPa条件下养护4小时,降温后自然养护9小时,脱模后放置15天后对路缘石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在处理好的表面先涂覆一层环氧富锌底漆,用量为250-300g/m2,干膜厚度30-50微米,再涂覆一层聚氨酯面漆,用量为150-170g/m2,干膜厚度25-35微米,自然阴干得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 (1)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添加了AR玻璃纤维,亦称耐碱玻璃纤维,在非承重的水泥构件中是钢材的理想替代品。耐碱玻璃纤维的特点是耐碱性好,能有效抵抗水泥中高碱物质的侵蚀,握裹力强,弹性模量、抗冲击、抗拉、抗弯强度极高,不燃、抗冻、耐温度、湿度变化能力强,抗裂、抗渗性能卓越。
[0021] (2)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以粉煤灰、钢渣、煤矸石为主要成分,充分利用了固体废弃物,一方面做到了废物利用,另一方面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
[0022] (3)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添加了蓄光型发光材料,主要是硫化物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铝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硅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在夜晚发出光亮,能够给行人和司机明显的提示,有效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0023] (4)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了减水剂、引气剂,一方面有效减少了水的用量,节约了资源,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加路缘石的抗冻性,同时本发明的路缘石表面涂刷了多层漆层,增加了其抗老化性能和耐磨擦性。
[0024] (5)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采用了大量的工业废渣,其材料成本较低、原料易得、且工艺简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实施例1.
[0027] 本实施例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R玻璃纤维10份、 蓄光型发光材料5份、粉煤灰5份、硅酸盐水泥50份、钢渣5份、煤矸石5份、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0.1份、三萜皂苷引气剂0.001份、河沙20份、碎石35份。
[0028] 本实施例中蓄光型发光材料为硫化物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
[0029] 本实施例中碎石的粒径范围为5-15mm。
[0030] 本实施例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步骤一,将粉煤灰、钢渣、煤矸石混合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60目筛,送入煅烧炉中在850℃下煅烧15分钟,冷却、水洗、过滤送入球磨机中研磨至细过200目筛得到混合物A;
[0032]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A、河沙、碎石,水泥以100r/min混合搅拌3分钟,同时将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三萜皂苷引气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将上述物质混合在一起以80r/min搅拌5分钟,再加入蓄光型发光材料、AR玻璃纤维继续搅拌3分钟,将混合料浇筑入模具中振动1分钟,得到路缘石坯;
[0033] 步骤三,将路缘石坯在140℃、1.1MPa条件下养护3小时,降温后自然养护8小时,脱模后放置12天后对路缘石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在处理好的表面先涂覆一层环氧富锌底漆,用量为250g/m2,干膜厚度30微米,再涂覆一层聚氨酯面漆,用量为150g/m2,干膜厚度25微米,自然阴干得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
[0034] 实施例2.
[0035] 本实施例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36] AR玻璃纤维20份、蓄光型发光材料10份、粉煤灰15份、硅酸盐水泥60份、钢渣15份、煤矸石15份、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0.5份、三萜皂苷引气剂0.005份、河沙30份、碎石45份。
[0037] 本实施例中蓄光型发光材料为铝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
[0038] 本实施例中碎石的粒径范围为5-15mm。
[0039] 本实施例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 步骤一,将粉煤灰、钢渣、煤矸石混合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60目筛,送入煅烧炉中在950℃下煅烧35分钟,冷却、水洗、过滤送入球磨机中研磨至细过200目筛得到混合物A;
[0041]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A、河沙、碎石,水泥以150r/min混合搅拌5分钟,同时将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三萜皂苷引气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将上述物质混合在一起以100r/min搅拌15分钟,再加入蓄光型发光材料、AR玻璃纤维继续搅拌5分 钟,将混合料浇筑入模具中振动2分钟,得到路缘石坯;
[0042] 步骤三,将路缘石坯在160℃、1.3MPa条件下养护5小时,降温后自然养护10小时,脱模后放置18天后对路缘石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在处理好的表面先涂覆一层环氧富锌底漆,用量为300g/m2,干膜厚度50微米,再涂覆一层聚氨酯面漆,用量为170g/m2,干膜厚度35微米,自然阴干得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
[0043] 实施例3.
[0044] 本实施例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45] AR玻璃纤维15份、蓄光型发光材料7份、粉煤灰10份、硅酸盐水泥55份、钢渣10份、煤矸石10份、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0.3份、三萜皂苷引气剂0.003份、河沙25份、碎石40份。
[0046] 本实施例中蓄光型发光材料为硅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
[0047] 本实施例中碎石的粒径范围为5-15mm。
[0048] 本实施例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 步骤一,将粉煤灰、钢渣、煤矸石混合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60目筛,送入煅烧炉中在900℃下煅烧25分钟,冷却、水洗、过滤送入球磨机中研磨至细过200目筛得到混合物A;
[0050]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A、河沙、碎石,水泥以125r/min混合搅拌4分钟,同时将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三萜皂苷引气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将上述物质混合在一起以90r/min搅拌10分钟,再加入蓄光型发光材料、AR玻璃纤维继续搅拌4分钟,将混合料浇筑入模具中振动1.5分钟,得到路缘石坯;
[0051] 步骤三,将路缘石坯在150℃、1.2MPa条件下养护4小时,降温后自然养护9小时,脱模后放置15天后对路缘石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在处理好的表面先涂覆一层环氧富锌底漆,用量为250-300g/m2,干膜厚度30-50微米,再涂覆一层聚氨酯面漆,用量为150-170g/m2,干膜厚度25--35微米,自然阴干得到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
[0052] 以上各实施例制备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0053]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00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率%
实施例1 54.2 5.6 2.8
实施例2 57.8 5.3 3.1
实施例3 56.1 5.7 3.2
对比例 40.7 5.1 4.1
[0054]  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抗压强度高、耐碱性好、抗盐冻能力较高、资源利用率高、耐久性好,同时本发明的可发光耐碱环保路缘石采用了大量的工业废渣,其材料成本较低、原料易得、且工艺简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005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56]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