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裂缝修复结构

申请号 CN201611149819.X 申请日 2016-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676059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四川省爱馨佳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平后;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包括外墙墙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墙墙体的裂缝处的第一填补部、加强层、第二填补部和表层;外墙墙体的裂缝在修复时被加工有V型槽,在V型槽的边缘至V型槽边缘向外至少10mm的区域加工有深度为至少2mm的过渡槽;第一填补部由填充于V型槽内的修补填料构成,第一填补部面向加强层的一侧具有C型槽;加强层沿C型槽的槽壁贴合整个C型槽的槽壁以及从C型槽边缘至C型槽边缘大于5mm且小于10mm的过渡槽的槽壁;第二填补部由填充于C型槽以及过渡槽内的弹性填料构成;表层 覆盖 第二填补部以及与第二填补部相接的外墙墙面向外至少10mm的区域。本发明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的结构强度高,不易重复开裂。
权利要求

1.一种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墙体(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墙墙体(1)的裂缝处的第一填补部(2)、加强层(3)、第二填补部(4)和表层(5);
所述外墙墙体(1)的裂缝在修复时被加工有V型槽,在所述V型槽的边缘至V型槽边缘向外至少10mm的区域加工有深度为至少2mm的过渡槽;
所述第一填补部(2)由填充于所述V型槽内的修补填料构成,所述第一填补部(2)面向加强层(3)的一侧具有C型槽;
所述加强层(3)沿所述C型槽的槽壁贴合整个C型槽的槽壁以及从C型槽边缘至C型槽边缘大于5mm且小于10mm的过渡槽的槽壁;
所述第二填补部(4)由填充于所述C型槽以及过渡槽内的弹性填料构成;
所述表层(5)覆盖所述第二填补部(4)以及与所述第二填补部(4)相接的外墙墙面向外至少10mm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补部(4)与所述表层(5)的连接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补部(4)与所述表层(5)的连接面与所述外墙墙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填料由环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增韧剂和填料按8~12:1:1:1:10~12的比例配置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EP-12,所述稀释剂为丙,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所述增韧剂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填料为中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填料由丙烯酸弹性乳液、泥、中砂以4:5:1的比例配置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为耐玻纤网格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5)由高分子防水涂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防水涂料为聚酯防水涂料。

说明书全文

外墙裂缝修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裂缝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墙体是建筑物理的竖向构件,一般情况是不存、不积水、不易出现渗漏。但是,因施工粗糙、材料选用不当或材质低劣、用户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等因素均会引起墙体的裂损导致渗漏。
[0003] 墙体裂缝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墙体砌筑裂缝,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砂浆类别使用不当,配合比掌握不严的混合砂浆砌筑,使强度降低,砌体整体性差,易过早出现化、酥松;砌墙施工过程中砂浆不密实、不饱满,或砌筑方法的错误而产生的通缝、空缝、瞎缝引起裂缝;施工中留有脚手架孔洞、穿墙管洞、托钩支承处未封堵严实造成隐患。另一方面混凝土墙体裂缝,现浇墙板浇筑时强度不够,板面有蜂窝麻面、起酥,施工时留下的穿墙孔洞,脚手孔洞未予填实或填塞材料强度不够引起渗漏;结构变形引起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横墙间距过大、墙转集中处未加筋、窗洞口过大、变形缝设置不当等原因而使砌体墙身因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足而产生的结构变形裂缝。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不易重复开裂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包括外墙墙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墙墙体的裂缝处的第一填补部、加强层、第二填补部和表层;
[0006] 所述外墙墙体的裂缝在修复时被加工有V型槽,在所述V型槽的边缘至V型槽边缘向外至少10mm的区域加工有深度为至少2mm的过渡槽;
[0007] 所述第一填补部由填充于所述V型槽内的修补填料构成,所述第一填补部面向加强层的一侧具有C型槽;
[0008] 所述加强层沿所述C型槽的槽壁贴合整个C型槽的槽壁以及从C型槽边缘至C型槽边缘大于5mm且小于10mm的过渡槽的槽壁;
[0009] 所述第二填补部由填充于所述C型槽以及过渡槽内的弹性填料构成;
[0010] 所述表层覆盖所述第二填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填补部相接的外墙墙面向外至少10mm的区域。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填补部与所述表层的连接面为平面。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填补部与所述表层的连接面与所述外墙墙面齐平。
[0013] 作为优选,所述修补填料由环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增韧剂和填料按8~12:1:1:1:10~12的比例配置而成。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环氧树脂为EP-12,所述稀释剂为丙,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所述增韧剂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填料为中砂。
[0015]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填料由丙烯酸弹性乳液、水泥、中砂以4:5:1的比例配置而成。
[0016]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层为耐玻纤网格布。
[0017]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由高分子防水涂料。
[0018] 作为优选,所述高分子防水涂料为聚酯防水涂料。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外墙裂缝处采用本修复结构,在第一、第二填补部之间设置加强层,起到加强防裂的作用。第一、第二填补部采用两种不同的材料,两种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变形量,还通过将第一填补部与第二填补部之间设置C型结构,使第一填补部与第二填补部之间相互结合的面为弧形面,这样在两种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发生内部形变时,可以起到缓冲材料内部应力的作用,有效地起到防止裂缝维修处再次发生开裂的作用。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 1、外墙墙体,2、第一填补部,3、加强层,4、第二填补部,5、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24] 如图1所示,一种外墙裂缝修复结构,包括外墙墙体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墙墙体1的裂缝处的第一填补部2、加强层3、第二填补部4和表层5。
[0025] 所述外墙墙体1的裂缝在修复时被加工有V型槽,在所述V型槽的边缘至V型槽边缘向外至少10mm的区域加工有深度为至少2mm的过渡槽。
[0026] 所述第一填补部2由填充于所述V型槽内的修补填料构成,所述第一填补部2面向加强层3的一侧具有C型槽。
[0027] 所述加强层3沿所述C型槽的槽壁贴合整个C型槽的槽壁以及从C型槽边缘至C型槽边缘大于5mm且小于10mm的过渡槽的槽壁。
[0028] 所述第二填补部4由填充于所述C型槽以及过渡槽内的弹性填料构成。
[0029] 所述表层5覆盖所述第二填补部4以及与所述第二填补部4相接的外墙墙面向外至少10mm的区域。
[0030] 所述第二填补部4与所述表层5的连接面为平面。
[0031] 所述第二填补部4与所述表层5的连接面与所述外墙墙面齐平。
[0032] 所述修补填料由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增韧剂和填料按8~12:1:1:1:10~12的比例配置而成。作为优选,所述环氧树脂为EP-12,所述稀释剂为丙酮,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所述增韧剂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填料为中砂。
[0033] 所述弹性填料由丙烯酸弹性乳液、水泥、中砂以4:5:1的比例配置而成。
[0034] 所述加强层3为耐碱玻纤网格布。
[0035] 所述表层5由高分子防水涂料。作为优选,所述高分子防水涂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
[0036] 形成本发明的外墙裂缝修复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 步骤1.裂缝处理:将外墙上的裂缝处理成截面呈V形的V型槽,用砂纸将所述V型槽的边缘至V型槽边缘向外至少10mm的外墙墙面区域去除厚度至少2mm,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与外墙墙面的相接处为弧形过渡结构,这样可以保证不会因为过渡槽的加工,导致后续维修步骤完成后导致外墙墙面从此处开裂,并且可以保证后续维修步骤完成后裂缝维修处与外墙墙面的平整度较为统一。
[0038] 在处理好过渡槽之后,将V型槽和过渡槽的槽壁及周围的松散层及灰尘清理干净。
[0039] 步骤2.一次填补:向V型槽内注入修补填料,将V型槽填补处理成截面呈C形的C型槽;作为优选,步骤2中,在V型槽内注入修补填料之后,用一头部呈凸弧形的刮板刮动V型槽内的修补填料,形成C型槽。
[0040] 在本步骤中,修补填料由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增韧剂和填料按8~12:1:1:1:10~12的比例配置而成。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为EP-12,所述稀释剂为丙酮,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所述增韧剂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填料为中砂。EP-12、丙酮、乙二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砂的配置比例为12:1:1:1:10。
[0041] 步骤3.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待修补填料固化后,用一整厚度小于1mm的耐碱玻纤网格布浸润胶水后,沿C型槽的槽壁贴合整个C型槽的槽壁以及从C型槽边缘至C型槽边缘大于5mm且小于10mm的过渡槽的槽壁。
[0042] 步骤4.二次填补:向C型槽及过渡槽内注入弹性填料,将C型槽及过渡槽填平。弹性填料由丙烯酸弹性乳液、水泥、中砂以4:5:1的比例配置而成。
[0043] 弹性填料分两次注入,首先向V型槽内注入弹性填料填满V型槽,并将V型槽内的弹性填料压紧。
[0044] 待V型槽内的弹性填料呈半固化状态之后,再向过渡槽内注入弹性填料直至填满过渡槽,然后采用平刮板将过渡槽内的弹性填料压紧及刮平,刮平之后的弹性填料表面与外墙墙面无缝连接。保证裂缝维修处与外墙的平整度高,并且保证了外墙的美观。
[0045] 步骤5.表层处理:待弹性填料固化后,用细砂纸将弹性填料表面砂光,然后用高分子防水涂料进行表层处理。高分子防水涂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高分子防水涂料对裂缝维修处进行有效地保护,避免了雨水对外墙修补材料的不良影响,进一步保证了裂缝维修处的寿命。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