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烧防碎卫生陶瓷的配制工艺

申请号 CN92105546.3 申请日 1992-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81166A 公开(公告)日 1994-01-26
申请人 阎庆学; 何生荣; 发明人 阎庆学; 何生荣;
摘要 本 发明 免烧防碎卫生陶瓷,它与现有卫生陶瓷的区别在于它用掺有玻璃 纤维 素的 混凝土 做成各种规格和用途的卫生陶瓷制品预制件,在预制件表面打腻批嵌,用仿瓷涂料罩面。这种配制工艺替代了传统的使用瓷土制坯、入窑烧制方法存在的工艺陈旧复杂、易 破碎 等缺点,把烧制改为模制。本发明与 现有技术 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施工程序简化、耗能少、成本低、成品率高、结实美观。
权利要求

1、一种免烧防碎卫生陶瓷,其特征在于它由泥、沙子、玻璃纤维和水经搅拌入模做成予制构件(1),在予制构件(1)的表面抹腻子找平,然后涂仿瓷涂料(2),其中:
a)予制构件(1)的材料重量配比为:
水泥40~60%
沙子40~60%
水适量玻璃纤维每百公斤水泥和沙子加1~2公斤。
b)腻子的配制:
在现有仿瓷涂料(漆浆∶固化剂=2∶1)中加适量的滑石粉和稀释剂,搅拌均匀,稠度如玻璃腻子。
2、一种免烧防碎卫生陶瓷,其特征在于制做工艺流程如下:
配料→搅拌→入模振动→脱模养护→表面清理→涂底层仿瓷涂料→打腻批嵌→涂面层仿瓷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防碎卫生陶瓷,其特征在于水泥要求高强度、低度;沙子粒径为2~3mm;玻璃纤维长度小于20mm;仿瓷涂料可采用现有SO4-7170仿瓷涂料。

说明书全文

发明免烧防碎卫生陶瓷,它涉及一种以成份为特征的陶瓷成型制品,特别是以素混凝土和仿瓷涂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卫生陶瓷。

现有卫生陶瓷制品如浴缸、洗面盆、箱及便池等,其组成材料主要是瓷土、粘合剂和瓷釉。制成的坯料需经过干燥、上釉、入窑烧制而成。这种生产工艺已经沿用多年,它有很多缺点,如工艺陈旧、施工复杂、工期长、有污染、耗能大、成品率低、成本高、容易破碎等。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不用烧制、不易破碎的卫生陶瓷配制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用水泥40~60%、粒径为2~3mm的沙子40~60%和玻璃纤维(每百公斤水泥和沙子加1~2公斤,长度小于20mm)加适当数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填入现有各种规格的卫生陶瓷制品模具中,机械振动密实后搁置2~3小时脱模、养护,做成浴缸、面盆、便池等的予制件,将予制件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然后涂底漆,底漆干固后打腻批嵌,最后涂面层仿瓷涂料。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免烧防碎卫生陶瓷制做的浴缸示意图。

图中1-予制件    2-仿瓷涂料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参见图1,免烧防碎卫生陶瓷,它由水泥、沙子、玻璃纤维和水搅拌均匀填入模具做成予制件(1),在予制件(1)的表面上底漆、抹腻子,然后涂仿瓷涂料(2)。其中:

(一)予制件(1)的材料重量配比为:

水泥(可采用早强硫酸盐500#)    40~60%

沙子(粒度2~3mm)    40~60%

玻璃纤维(长度小于20mm,每百公斤水泥和沙子加1~2公斤)

水    适量。

(二)腻子的配制:

在现有防瓷涂料(漆浆∶固化剂=2∶1)中加适量的滑石粉和稀释剂,搅拌均匀,稠度如玻璃腻子即可。

(三)制做工艺流程如下:

a、按规定材料配比,将掺有玻璃纤维并搅拌均匀的素混凝土填入现有各种规格的卫生陶瓷制品模具中,经机械振动密实,常温下搁置2~3小时脱模,半成品需经过遮草、浇水、湿养护7~8天做成浴缸等予制件(1);

b、将予制件(1)表面进行清洁处理,除去灰尘、油污、沙子等,再用刷或砂纸打磨平整,然后用水冲洗并进行再次干燥;

c、涂底漆,将现有仿瓷涂料S04-7170按配比(漆浆∶固化剂=2∶1)加入适当数量的稀释剂(环己醋酸丁脂,二甲苯),达到要求浓度后,在予制件(1)的表面涂敷;

d、打腻批嵌,底漆干固后,打腻子,可多层批嵌,直到光亮平滑;

e、上面釉,批嵌腻子干燥后,涂敷仿瓷涂料。

成品的学性能如下:

抗冲击强度14kg/cm2,抗拉强度30kg/cm2,抗弯强度100kg/cm2,抗压强度400kg/cm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制做工艺简单、耗能小、成本低、成品率高,美观结实。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