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透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410552.3 申请日 2017-06-03 公开(公告)号 CN107200531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申请人 合肥慧林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伍;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生态透 水 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路面砖生产技术领域,生态透水路面砖包括 面层 和 基层 ,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泥 20‑30份、砂25‑30份、碎石5‑10份、建筑废渣粗 骨料 4‑6份、 火山灰 3‑6份、玻璃粉6‑10份、 粉 煤 灰 5‑10份、粘土3‑10份、 减水剂 0.4‑0.6份、颜料粉0.3‑0.5份和水1‑3份;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2‑30份、砂18‑32份、碎石17‑23份和水2‑3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面层配料的制备;(2)基层配料的制备;(3)成型、脱模、堆码和养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路面砖存在着不能废物再利用、透水性差、抗压强度低和 耐磨性 差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透路面砖,包括面层基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0-30份、砂25-30份、碎石5-10份、建筑废渣粗骨料4-6份、火山灰3-6份、玻璃粉6-10份、灰5-10份、粘土3-10份、减水剂0.4-0.6份、颜料粉0.3-0.5份和水1-3份;
所述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2-30份、砂18-32份、碎石17-23份和水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透水路面砖,包括面层和基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5份、砂27.5份、碎石7.5份、建筑废渣粗骨料5份、火山灰4.5份、玻璃粉8份、粉煤灰7.5份、粘土6.5份、减水剂0.5份、颜料粉0.4份和水2份;
所述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6份、砂25份、碎石20份和水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水泥均为强度等级为52.5级普通酸盐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碎石的粒径为6-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原料中的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厚度为4-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原料中的建筑废渣粗骨料为粒径在5-8mm的废弃陶瓷颗粒。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面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面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粉煤灰、粘土、减水剂、颜料粉和水运送至球磨机混合球磨18-22min;
(2)按照基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基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和水运送至轮碾机搅拌20-28min;
(3)先将球磨后的面层原料加入砌成型机的模具内,然后再往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加入搅拌后的基层原料,经过砌块成型机高压复合成型,脱模、堆码、养护。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生态透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路面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路面砖是一种铺地材料,由主要由水泥、石子和沙子为原料,经加工、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用于铺设城市道路人行道、城市广场等的混凝土路面及地面工程的、板等,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日常材料的消耗量非常大,迫切需要开源节流。
[0003] 建筑废渣和工业废渣有很大一部分作为城市垃圾堆放在城市的某个落,不仅不能实现回收再利用的价值,还会出现占用城市用地、污染环境,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
[0004] 路面砖除了材料需求大,其自身也存在着透水性差、抗压强度低和耐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路面砖存在着不能废物再利用、透水性差、抗压强度低和耐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生态透水路面砖具有透水性好、抗压强度高、耐磨性好和节能环保的优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包括面层基层
[0008] 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0-30份、砂25-30份、碎石5-10份、建筑废渣粗骨料4-6份、火山灰3-6份、玻璃粉6-10份、灰5-10份、粘土3-10份、减水剂0.4-0.6份、颜料粉0.3-0.5份和水1-3份;
[0009] 所述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2-30份、砂18-32份、碎石17-23份和水2-3份。
[0010] 原料中添加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和粉煤灰,减少了路面砖原材的使用,达到了废物再利用的目的。
[0011] 优选地,
[0012] 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5份、砂27.5份、碎石7.5份、建筑废渣粗骨料5份、火山灰4.5份、玻璃粉8份、粉煤灰7.5份、粘土6.5份、减水剂0.5份、颜料粉0.4份和水2份;
[0013] 所述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6份、砂25份、碎石20份和水2.5份。
[0014] 优选地,所述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水泥均为强度等级为52.5级普通酸盐水泥,使得制造出的路面砖抗压强度高。
[0015] 优选地,所述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碎石的粒径为6-8mm。
[0016] 优选地,所述基层原料中的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的10-15%以上,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抑制坍落度损失。
[0017] 优选地,所述面层厚度为4-6mm,提高路面砖的抗压强度。
[0018] 优选地,所述面层原料中的建筑废渣粗骨料为粒径在5-8mm的废弃陶瓷颗粒,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骨架的作用。
[0019]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 (1)按照面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面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粉煤灰、粘土、减水剂、颜料粉和水运送至球磨机混合球磨18-22min;
[0021] (2)按照基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基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和水运送至轮碾机搅拌20-28min;
[0022] (3)先将球磨后的面层原料加入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然后再往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加入搅拌后的基层原料,经过砌块成型机高压复合成型,脱模、堆码、养护。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本发明通过对路面砖原料配方和制备方法的调整与控制,解决了现有路面砖存在着不能废物再利用、透水性差、抗压强度低和耐磨性差的问题;
[0025] 2、本发明中所述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水泥均为强度等级为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使得制造出的路面砖抗压强度高;
[0026] 3、本发明中所述基层原料中的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的10-15%以上,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抑制坍落度损失;
[0027] 4、本发明中所述面层原料中的建筑废渣粗骨料为粒径在5-8mm的废弃陶瓷颗粒,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骨架的作用。
[0028] 5、本发明中原料中添加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和粉煤灰,减少了路面砖原材的使用,达到了废物再利用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包括面层和基层:
[0031] 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5份、砂27.5份、碎石7.5份、建筑废渣粗骨料5份、火山灰4.5份、玻璃粉8份、粉煤灰7.5份、粘土6.5份、减水剂0.5份、颜料粉0.4份和水2份;
[0032] 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6份、砂25份、碎石20份和水2.5份。
[0033] 原料中添加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和粉煤灰,减少了路面砖原材的使用,达到了废物再利用的目的。
[0034] 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水泥均为强度等级为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使得制造出的路面砖抗压强度高。
[0035] 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碎石的粒径为6-8mm。
[0036] 基层原料中的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的10-15%以上,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抑制坍落度损失。
[0037] 面层厚度为4-6mm,提高路面砖的抗压强度。
[0038] 面层原料中的建筑废渣粗骨料为粒径在5-8mm的废弃陶瓷颗粒,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骨架的作用。
[0039]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 (1)按照面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面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粉煤灰、粘土、减水剂、颜料粉和水运送至球磨机混合球磨22min;
[0041] (2)按照基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基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和水运送至轮碾机搅拌28min;
[0042] (3)先将球磨后的面层原料加入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然后再往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加入搅拌后的基层原料,经过砌块成型机高压复合成型,脱模、堆码、养护。
[0043] 实施例2
[0044]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包括面层和基层:
[0045] 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0份、砂25份、碎石5份、建筑废渣粗骨料4份、火山灰3份、玻璃粉6份、粉煤灰5份、粘土3份、减水剂0.4份、颜料粉0.3份和水1份;
[0046] 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2份、砂18份、碎石17份和水2份。
[0047] 原料中添加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和粉煤灰,减少了路面砖原材的使用,达到了废物再利用的目的。
[0048] 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水泥均为强度等级为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使得制造出的路面砖抗压强度高。
[0049] 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碎石的粒径为6-8mm。
[0050] 基层原料中的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的10-15%以上,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抑制坍落度损失。
[0051] 面层厚度为4-6mm,提高路面砖的抗压强度。
[0052] 面层原料中的建筑废渣粗骨料为粒径在5-8mm的废弃陶瓷颗粒,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骨架的作用。
[0053]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 (1)按照面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面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粉煤灰、粘土、减水剂、颜料粉和水运送至球磨机混合球磨22min;
[0055] (2)按照基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基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和水运送至轮碾机搅拌28min;
[0056] (3)先将球磨后的面层原料加入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然后再往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加入搅拌后的基层原料,经过砌块成型机高压复合成型,脱模、堆码、养护。
[0057] 实施例3
[0058]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包括面层和基层:
[0059] 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30份、砂30份、碎石10份、建筑废渣粗骨料6份、火山灰6份、玻璃粉10份、粉煤灰10份、粘土10份、减水剂0.6份、颜料粉0.5份和水3份;
[0060] 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30份、砂32份、碎石23份和水3份。
[0061] 原料中添加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和粉煤灰,减少了路面砖原材的使用,达到了废物再利用的目的。
[0062] 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水泥均为强度等级为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使得制造出的路面砖抗压强度高。
[0063] 面层和基层原料中的碎石的粒径为6-8mm。
[0064] 基层原料中的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的10-15%以上,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抑制坍落度损失。
[0065] 面层厚度为4-6mm,提高路面砖的抗压强度。
[0066] 面层原料中的建筑废渣粗骨料为粒径在5-8mm的废弃陶瓷颗粒,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骨架的作用。
[0067]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8] (1)按照面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面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建筑废渣粗骨料、火山灰、玻璃粉、粉煤灰、粘土、减水剂、颜料粉和水运送至球磨机混合球磨18min;
[0069] (2)按照基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基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和水运送至轮碾机搅拌20min;
[0070] (3)先将球磨后的面层原料加入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然后再往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加入搅拌后的基层原料,经过砌块成型机高压复合成型,脱模、堆码、养护。
[0071] 对比例
[0072] 一种路面砖,包括面层和基层:
[0073] 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0份、砂25份、碎石5份、颜料粉0.3份和水1份;
[0074] 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2份、砂18份、碎石17份和水2份。
[0075] 一种路面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 (1)按照面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面层原料水泥、砂、碎石、颜料粉和水运送至球磨机混合球磨22min;
[0077] (2)按照基层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基层原料水泥、砂、碎石和水运送至轮碾机搅拌28min;
[0078] (3)先将球磨后的面层原料加入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然后再往砌块成型机的模具内加入搅拌后的基层原料,经过砌块成型机高压复合成型,脱模、堆码、养护。
[0079] 实施例4
[0080]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进行关于透水性、抗压强度和耐磨性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81] 表1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性能测试数据。
[0082]
[0083] 从表1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
[0084] 1、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从测得的路面砖透水系数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透水系数值均高于对比例,说明该路面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0085] 2、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从测得的路面砖抗压强度值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抗压强度值均高于对比例,说明该路面砖抗压强度高。
[0086] 3、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从测得的路面砖耐磨度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耐磨度均高于对比例,说明该路面砖的耐磨性能好。
[0087] 4、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从测得的路面砖在各个指标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均优于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而实施例2和实施例3均优于对比例,说明该路面砖的原料配方和制备方法的合理性。
[008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