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

申请号 CN201610087421.1 申请日 2016-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5731994A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申请人 韩恒梅; 发明人 韩恒梅; 王丽静; 王凯; 高光光; 叶金娥; 李璐; 夏炎; 常松岭;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自 调温 相变 储能保温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膨胀珍珠岩5?15份;海藻炭 纤维 15?25份; 石蜡 5?15份;导热填料10?50份;红外反射二 氧 化 钛 0.5?5份; 光稳定剂 0.2?1.0份;十八烷1?3份;十二 脂肪酸 3?10份;全氟烷基的 丙烯酸 系添加剂0.5?5份;纳米 二氧化 硅 3?6份;阻燃协效剂2?6份;溴系阻燃剂5?10份;聚丙烯纤维6?10份;凹凸棒石3?5份, 碳 酸钡粉4.6?5.8份。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导热、耐化学、 阻燃性 能,保温效果优异,而且降低了 能源 消耗,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可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的外墙、屋面、顶棚等需要 隔热 的部位。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膨胀珍珠岩5-15份;海藻炭纤维15-25份;石蜡5-15份;导热填料10-50份;红外反射二0.5-5份;光稳定剂0.2-1.0份;十八烷1-3份;十二脂肪酸3-10份;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0.5-5份;纳米二氧化3-6份;阻燃协效剂2-6份;溴系阻燃剂5-10份;聚丙烯纤维
6-10份;凹凸棒石3-5份,酸钡粉4.6-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长度24mm,直径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协效剂为酸锌、五氧化二锑、锑酸钠按1∶2∶1的比例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溴系阻燃剂为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乙烷、溴化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氧化锌、氢氧化、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1∶2∶3∶1∶1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在0.5um-2.0um,纯度大于9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杨酸酯、二苯甲、三嗪类、苯并三唑类的UV吸收剂以及受阻胺类自由基捕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二氧化钛粒径为1000nm-1500nm,TiO2含量为85%-95%,表面包覆层SiO2与Al2O3的含量为5-15%。

说明书全文

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保温是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
[0003] 传统保温材料只具有单一热阻性能,没有储能调温功能,而由于相变材料在其他形态的改变过程中具有吸收或释放能量的性能,因此得到建筑业节能领域的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耐化学、阻燃性能,保温效果优异,而且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可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的外墙、屋面、顶棚等需要隔热的部位。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建筑用自调温相变储能保温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7] 膨胀珍珠岩5-15份;海藻炭纤维15-25份;石蜡5-15份;导热填料10-50份;红外反射二0.5-5份;光稳定剂0.2-1.0份;十八烷1-3份;十二脂肪酸3-10份;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0.5-5份;纳米二氧化3-6份;阻燃协效剂2-6份;溴系阻燃剂5-10份;聚丙烯纤维6-10份;凹凸棒石3-5份,酸钡粉4.6-5.8份。
[0008]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纤维长度24mm,直径0.8mm
[0009] 优选地,所述阻燃协效剂为酸锌、五氧化二锑、锑酸钠按1∶2∶1的比例混合而成。
[0010] 优选地,所述的溴系阻燃剂为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乙烷、溴化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 优选地,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氧化锌、氢氧化、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1∶2∶3∶1∶1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在0.5um-2.0um,纯度大于98%。
[0012] 优选地,所述光稳定剂为杨酸酯、二苯甲、三嗪类、苯并三唑类的UV吸收剂以及受阻胺类自由基捕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13] 优选地,所述红外反射二氧化钛粒径为1000nm-1500nm,TiO2含量为85%-95%,表面包覆层SiO2与Al2O3的含量为5-15%。
[0014]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 具有良好的导热、耐化学、阻燃性能,保温效果优异,而且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可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的外墙、屋面、顶棚等需要隔热的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