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养护剂

申请号 CN200810014216.8 申请日 2008-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1219867A 公开(公告)日 2008-07-16
申请人 潍坊市大元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季元升; 亓良树;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混凝土 养护剂,混凝土养护剂包括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 硅 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将所述苯丙乳液倒入丙烯酰胺溶液,加入 硅酸 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低速搅匀成混凝土养护剂,不使用 溶剂 ,而使用成膜性较好的 水 溶性材料,无挥发性物质,对环境不形成二次污染,含有有机硅烷,能迅速渗透至混凝土内部毛细孔壁上,并与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二 氧 化硅 ,阻塞毛细孔通道,形成坚固的防水层,使内部水份不易 蒸发 并可阻止外部有害物质侵入,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使混凝土处于长期受“保养”状态,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养护剂包括:
苯丙乳液;
丙烯酰胺溶液;
酸钠溶液;和
有机硅烷溶液;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养护剂 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的苯丙乳液            30~7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10%的丙烯酰胺溶液         10~5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40%的硅酸钠溶液          5~1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40%的有机硅烷溶液        5~10;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养护剂 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45%的苯丙乳液            40~6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8%的丙烯酰胺溶液          20~4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2%~38%的硅酸钠溶液          7~12;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3%~37%的有机硅烷溶液        6~8;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养护剂 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苯丙乳液       3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丙烯酰胺溶液     4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硅酸钠溶液       12;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有机硅烷溶液     8;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养护剂 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苯丙乳液         6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丙烯酰胺溶液      2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硅酸钠溶液       1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有机硅烷溶液     5;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养护剂 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苯丙乳液         5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的丙烯酰胺溶液      4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硅酸钠溶液       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8%的有机硅烷溶液     5;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性的建筑材料,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剂。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浇注以后,在初凝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必要的温度和湿度,以保 证足够的水分使水化反应完全进行,传统的养护方法有铺草袋、塑料薄膜和洒 水养护,这些方法费时、费,不能有效地阻隔水分的蒸发,保水率低,养护 效果不佳。
为了提高其保水率,目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混凝土养护剂,通常使用的混 凝土养护剂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类多为酸盐混凝土养护剂,此类养护 剂的成膜性能较低,无法有效防止混凝土毛细孔的泛现象,喷涂养护后会影 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也有的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无韧性的二次覆盖膜,当遇到 水或吹日晒后,极易水解并老化脱落;有机类通常有树脂型、胶乳型和乳液 型,其中树脂型养护剂中含有挥发性溶剂容易污染环境,达不到环保的要求, 胶乳型养护剂在养护后的养护膜牢固,很难破除,影响以后的工序,成本也比 较高;乳液型养护剂在保水率以及成膜性能方面相比以上养护剂都有很大的提 高,近年来开发的石蜡乳液型养护剂保水率高,对环境无害,养护膜也比较容 易脱除,但已经开发的石蜡乳液型养护剂大多以价格比较高的石蜡为原料,乳 化剂的用量较高,乳化剂配方也比较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推广应 用。
专利号为ZL851052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薄膜养护剂及工艺 方法,是由石蜡、硬脂酸、脂肪族高级胺、醋酸和聚乙烯脂肪醇醚组成, 其中石蜡和乳化剂的用量比为1∶1,导致成本比较高。
专利号为ZL9911081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乳液型混凝土养护剂,包括 混合石油、乳化剂、水,这种养护剂的保水率为84.3%、抗压强度为87.9 %,其养护效果与现有的养护剂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养护效果好、环保、 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的一种混凝土养护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其特 征是:所述混凝土养护剂包括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 烷溶液,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 合搅匀即得混凝土养护剂。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混凝土养护剂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的苯丙乳液        30~7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10%的丙烯酰胺溶液     10~5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40%的硅酸钠溶液      5~1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40%的有机硅烷溶液    5~10;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混凝土养护剂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45%的苯丙乳液        40~6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8%的丙烯酰胺溶液      20~4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2%~38%的硅酸钠溶液      7~12;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3%~37%的有机硅烷溶液    6~8;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混凝土养护剂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苯丙乳液       3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丙烯酰胺溶液   4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硅酸钠溶液     12;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有机硅烷溶液   8;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混凝土养护剂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苯丙乳液        6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丙烯酰胺溶液     2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硅酸钠溶液      1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有机硅烷溶液    5;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混凝土养护剂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笨丙乳液       5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的丙烯酰胺溶液    40;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硅酸钠溶液     5;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8%的有机硅烷溶液   5;
将所述苯丙乳液、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混合搅匀即 得混凝土养护剂。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不使用溶剂,而使用成膜性较好的水溶性材料,无挥发性物质,对环境不 形成二次污染;含有有机硅烷,当其喷洒在混凝土表面后,能迅速渗透至混凝 土内部毛细孔壁上,并与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硅, 阻塞毛细孔通道,形成坚固的防水层,使内部水份不易蒸发并可阻止外部有害 物质侵入,对混凝土起到长期养护作用,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解决混 凝土喷涂养护剂后的外观质量差、保水率差及溶剂挥发污染环境的问题,使混 凝土处于长期受“保养”状态,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重量 百分比浓度为50%的苯丙乳液35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丙烯酰胺溶液 45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硅酸钠溶液12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有 机硅烷溶液8g,苯丙乳液使用山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ULTEX-601苯丙乳液, 丙烯酰胺溶液使用新乡市效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 使用永清县星河化工厂生产的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采用市售的产品,将 所述苯丙乳液倒入丙烯酰胺溶液,加入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低速搅匀成 混凝土养护剂。
有效保水率试验:按照JC901-2002的试验方法进行水泥混凝土养护剂有效 保水率试验,结果见表1;
磨耗量试验:按照JTJ053进行混凝土磨耗量试验,结果见表1;
固含量试验:按照GB/T8077进行混凝土固含量试验,结果见表1;
干燥时间试验:JC/T421进行混凝土干燥时间试验,结果见表1;
抗压强度试验:按照JC901-2002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比试验,结果见表1;
28d渗透压力试验:按照JC474-1999进行混凝土渗透压力比试验,结果见 表1。
表1是对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检测的结果:

成膜后浸入溶解性试验:
将养护剂按试验用量一次涂于150mm×300mm的塑料板上,待完全干燥后, 浸入水中,水温为20±3℃,浸水时间为1h,观察膜是否溶解,结果为不溶解;
成膜耐热性试验:
将养护剂按试验用量放置于玻璃板上,待完全干燥后,置于65±2℃的烘 干箱内,恒温10min后观察是否出现溶化、变色现象,结果为不溶化、不变色。
成膜后溶解性、耐热性试验表明:本发明养护剂浸水溶解性为不溶性,成 膜耐热性比较好,各项指标比目前的养护剂均有很大提高。
实施例2,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重量 百分比浓度为35%的苯丙乳液65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丙烯酰胺溶液20g、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硅酸钠溶液10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有机硅烷 溶液5g,苯丙乳液使用南通生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S-01苯丙乳液,丙烯酰 胺溶液使用新乡市新昌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使用江 苏康祥集团公司生产的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采用市售的产品,将所述苯 丙乳液倒入丙烯酰胺溶液,加入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低速搅匀成混凝土 养护剂。
有效保水率试验:按照JC901-2002的试验方法进行水泥混凝土养护剂有效 保水率试验,结果见表2;
磨耗量试验:按照JTJ053进行混凝土磨耗量试验,结果见表2;
固含量试验:按照GB/T8077进行混凝土固含量试验,结果见表2;
干燥时间试验:JC/T421进行混凝土干燥时间试验,结果见表2;
抗压强度试验:按照JC901-2002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比试验,结果见表2;
28d渗透压力试验:按照JC474-1999进行混凝土渗透压力比试验,结果见 表2。
表2是对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检测的结果:

成膜后浸入溶解性试验:
将养护剂按试验用量一次涂于150mm×300mm的塑料板上,待完全干燥后, 浸入水中,水温为20±3℃,浸水时间为1h,观察膜是否溶解,结果为不溶解;
成膜耐热性试验:
将养护剂按试验用量放置于玻璃板上,待完全干燥后,置于65±2℃的烘 干箱内,恒温10min后观察是否出现溶化、变色现象,结果为不溶化、不变色。
成膜后溶解性、耐热性试验表明:本发明养护剂浸水溶解性为不溶性,成 膜耐热性比较好,各项指标比目前的养护剂均有很大提高。
实施例3,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按重量份)为:重量 百分比浓度为40%的苯丙乳液50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的丙烯酰胺溶液40g、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硅酸钠溶液5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8%的有机硅烷 溶液5g,苯丙乳液使用鞍山九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100苯丙乳液, 丙烯酰胺溶液使用新乡市新昌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烯酰胺溶液,硅酸钠溶液 使用江苏康祥集团公司生产的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采用市售的产品,将 所述苯丙乳液倒入丙烯酰胺溶液,加入硅酸钠溶液、有机硅烷溶液低速搅匀成 混凝土养护剂。
有效保水率试验:按照JC901-2002的试验方法进行水泥混凝土养护剂有效 保水率试验,结果见表3;
磨耗量试验:按照JTJ053进行混凝土磨耗量试验,结果见表3;
固含量试验:按照GB/T8077进行混凝土固含量试验,结果见表3;
干燥时间试验:JC/T421进行混凝土干燥时间试验,结果见表3;
抗压强度试验:按照JC901-2002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比试验,结果见表3;
28d渗透压力试验:按照JC474-1999进行混凝土渗透压力比试验,结果见 表3。
表3是本对发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检测的结果:

成膜后浸入溶解性试验:
将养护剂按试验用量一次涂于150mm×300mm的塑料板上,待完全干燥后, 浸入水中,水温为20±3℃,浸水时间为1h,观察膜是否溶解,结果为不溶解;
成膜耐热性试验:
将养护剂按试验用量放置于玻璃板上,待完全干燥后,置于65±2℃的烘 干箱内,恒温10min后观察是否出现溶化、变色现象,结果为不溶化、不变色。
成膜后溶解性、耐热性试验表明:本发明养护剂浸水溶解性为不溶性,成 膜耐热性比较好,各项指标比目前的养护剂均有很大提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