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地砖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851718.5 申请日 2017-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7386056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申请人 成都多普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文松; 钟明德;
摘要 本 发明 公布一种吸 水 地砖及其制备方法,地砖砖体由 基层 和面料组成,基层由以下成分组成,基层由以下成分组成,基层 骨料 60—70份、 水泥 30—35份、粘接 固化 剂10—12份,面料为 石英 石或细沙颗粒。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配比制备吸水地砖的成分,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提高地砖的耐 温度 ,不易断裂,且有较强的吸水能 力 。制备吸水地砖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操作,并具有优越的吸水渗水性能,且强度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地砖,其特征在于:地砖砖体由基层、面料、水组成,基层由以下成分组成,基层骨料60—70份、水泥30—35份、粘接固化剂10—12份,面料为石英石或细沙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固化剂由以下成分组成,羟基固化剂1—5份、2—4份、细沙5—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采用骨架作为支撑,并填入基层骨料,基层骨料为石料或石英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骨料的厚度为0.5—
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吸水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按照配比配制好后,搅拌混匀,即得基层;
2)在机械震动台的砖箱内,加入已焊接的钢骨架,然后向钢骨架内倒入步骤1)制备好的基层;
3)将砖箱的盖板压紧、振动,再向砖箱内倒入面料,压紧盖板后,冲压,脱模后取砖晾晒,即得吸水地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水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振动采用机械震动,震动时间为5—8s。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水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冲压的具体处理方法为采用15T-20T的冲压机,冲压2—3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水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晾晒时间为10—15天,然后吸水码堆备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吸地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水地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地砖铺面是一种常规的铺面形式,在人行步道、盲道、健身步道中应用广泛,采用地砖铺路较混凝土沥青等效果较好,雨水可由地砖表面渗入底部,铺设成本低,施工方便。
[0003] 现有的路面透水性差,通常都是通过地砖间的缝隙透水、雨后积水不易排除,对城市的环境和抗洪等极为不利;在冬季气温较低时,普通路面很容易冻裂,雨水积累在冻裂处,无法排出;并且现有的地砖产品强度差,极易损坏,铺设和更换不方便。
[0004] 基于此,提供一种吸水地砖。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地砖渗水能差,积水在地砖表面大量累积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水地砖,采用合理配比的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制备而成,制备获得的地砖具有良好的吸水、渗透能力。解决了现有地砖渗水能力差,导致雨水聚集在地砖表面等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吸水地砖,地砖砖体由基层、面料、水组成,基层由以下成分组成,基层骨料60—70份、水泥30—35份、粘接固化剂10—12份,面料为石英石或细沙颗粒。
[0008] 针对现有地砖的吸水性能较差,水无法通过地砖渗透到地面,故而聚集在地砖表面,针对地砖制备采用的原材料及制备过程,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优化并设计了基层中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的配比,合理筛选制备出的地砖,相对于现有的地砖其吸水、渗透能力强,而采用的粘接固化剂又称粘接胶固化剂,其具有的作用是对基层骨料、水泥进行粘接紧固,并经震动、冲压、晾晒等操作后,制备获得地砖。
[0009] 优选地,所述粘接固化剂由以下成分组成,羟基固化剂1—5份、2—4份、细沙5—7份。
[0010] 优选地,所述基层采用骨架作为支撑,并填入基层骨料,基层骨料为石料或石英石。
[0011] 优选地,所述基层骨料的厚度为0.5—1.5cm。
[001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水地砖的制备方法,括以下操作步骤,[0013] 1)将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按照配比配制好后,搅拌混匀,即得基层;
[0014] 2)在机械震动台的砖箱内,加入已焊接的钢骨架,然后向钢骨架内倒入步骤1)制备好的基层;
[0015] 3)将砖箱的盖板压紧、振动,再向砖箱内倒入面料,压紧盖板后,冲压,脱模后取砖晾晒,即得吸水地砖。
[0016]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振动采用机械震动,震动时间为5—8s。
[0017]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冲压的具体处理方法为采用15T-20T的冲压机,冲压2—3次。
[0018]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晾晒时间为10—15天,然后吸水码堆备用。
[00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0] (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配比制备吸水地砖的成分,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提高地砖的耐温度,不易断裂,且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
[0021] (2)本技术方案制备吸水地砖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操作,并且保证了吸水地砖本身的强度、吸水、渗透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3] 实施例1:
[0024] 一种吸水地砖,地砖砖体由基层和面料、水组成,基层由以下成分组成,基层骨料60份、水泥30份、粘接固化剂10份,面料为石英石,粘接固化剂由以下组分组成,羟基固化剂
1份、碳酸钙4份、细沙5份。
[0025] 其中,基层内采用钢骨架作为支撑,并填入按照比例配制好的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
[0026] 其中,基层骨料为石料或石英石,基层骨料的规格为0.5cm。
[0027] 实施例2:
[0028] 一种吸水地砖,地砖砖体由基层和面料、水组成,基层由以下成分组成,基层骨料65份、水泥32份、粘接固化剂11份,面料为细沙颗粒,粘接固化剂由以下组分组成,羟基固化剂3份、碳酸钙3份、细沙5份。
[0029] 其中,基层内采用钢骨架作为支撑,并填入按照比例配制好的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
[0030] 其中,基层骨料为石料,基层骨料的规格为1.0cm。
[0031] 实施例3:
[0032] 一种吸水地砖,地砖砖体由基层和面料组成,基层由以下成分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基层骨料70份、水泥35份、粘接固化剂12份,面料为细沙颗粒,粘接固化剂由以下组分组成,羟基固化剂5份、碳酸钙2份、细沙5份。
[0033] 其中,基层内采用钢骨架作为支撑,并填入按照比例配制好的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
[0034] 其中,基层骨料为石料,基层骨料的规格为1.5cm。
[0035] 实施例4:
[0036] 实施例1-3所述的一种吸水地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 1)将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按照配比配制好后,搅拌混匀;
[0038] 2)在机械振动台的砖箱内,加入已焊接的钢骨架,然后向刚骨架内倒入基层材料;
[0039] 3)将砖箱的盖板压紧,振动,再向砖箱内倒入面料,压紧盖板后,冲压,脱模后取砖晾晒,即得。
[0040] 其中,所述步骤3)中振动采用机械振动,振动时间为5—8s。
[0041] 其中,所述步骤3)中冲压的具体处理方法为采用15T-20T的冲压机,冲压2—3次。
[0042] 其中,所述步骤3)中晾晒时间为10—15天,然后码堆备用。
[0043] 其中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混合时,可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混合搅匀备用,具体机械可为混匀搅拌机械。
[0044] 本实施例中机械震动台为现有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将对加入砖箱内的基层组分进行混匀,如在砖箱中,加入焊接好的钢骨架,具体可为圆钢骨架,圆钢骨架中再加入已配制好的基层骨料、水泥、粘接固化剂成分,然后进行机械震动,震动的目的是将基层原料再次搅拌混匀的同时,基层原料能够在钢骨架内均匀分布,再达到基层原料在钢骨架间隙分布均匀后,这里通过强大的频率振动,具体目的是,防止不均匀分布时,最终制备的吸水地砖部分区域间隙较大,利于水渗透,而部分区域无间隙或间隙较小,不具有渗透性,并且会出现吸水渗透能力低的同时,强度降低,因为吸水地砖本身作为砖体铺设在地面,要具有一定承载车辆、人通过的强度。
[0045] 本实施例中步骤3)中采用15—20T的冲压机进行冲压处理,此时,冲压处理是针对经机械震动后,再倒入面料、压紧盖板的砖箱,此时冲压的主要作用是将面料紧密铺设在已填充好的钢骨架上,面料与钢骨架整体表面结合力增强,形成为一体结构。
[0046] 本实施例中冲压机冲压2-3次的作用是将加入面料后的箱体整体进行冲压,在保证制备的吸水地砖具有良好吸水渗水能力的前提下,且具有较高的强度。
[0047] 对比实施例1:
[0048] 现有的地砖一般都是采用石料、水泥混合合成,水泥、石料的原料比例不作限制,视具体制备的地砖的表面面积、厚度而定,比如表面面积较小、厚度较薄时,采用的石料、水泥量则较少,采用常规冲压方法制备而得。
[0049] 实施例1—3的吸水地砖采用实施例4所述方法制备获得,制备的吸水地砖与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吸水地砖作吸水、渗水能力对比:
[0050] 对比实施例1的地砖采用常规的方法制备获得,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0051]  吸水量 渗水量 强度
实施例1 1.8kg 1.7kg 3600N
实施例2 2.0kg 1.9kg 3800N
实施例3 2.1kg 2kg 3800N
对比实施例1 0.5kg 0.1kg 2100N
[0052] 吸水量-是指1m2地砖在1分钟内的吸水量;
[0053] 渗水量-是指1分钟内向1m2的地砖上喷射2.5kg水,计算在2分钟内到达地砖下面的水的体积;
[0054]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可知,在渗水能力、吸水能力、强度上,采用本实施例1—3所述的原料配比,并按照实施例4所述方案制备获得的吸水地砖,均比采用常规冲压、烧制制备获得的地砖相应性能优越。
[005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