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288315.4 申请日 2017-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7161959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王立成; 郭勇; 刘淑娟; 王帅; 王旭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氯化镍溶于蒸馏 水 中,加入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将硒代 硫酸 钠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硒代硫酸钠水溶液;将上述两份溶液混合产生大量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沉淀;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400~6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本发明所述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且产物具有良好的管状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氯化镍溶于蒸馏中,加入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将硒代硫酸钠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硒代硫酸钠水溶液;将上述两份溶液混合产生大量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沉淀;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400 6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
化镍微米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镍与乙二胺的摩尔比为1/4 1/~
8;所述氯化镍与硒代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1.5 1/3。
~

说明书全文

一种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合成领域,涉及一种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倍受关注。镍基硫属化合物在催化加氢、电极材料、太阳能电池、激光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镍基硫属化合物的合成也是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
[0004] 一种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氯化镍溶于蒸馏中,加入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将硒代硫酸钠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硒代硫酸钠水溶液;将上述两份溶液混合产生大量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沉淀;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400 6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
[0005] 所述氯化镍与乙二胺的摩尔比为1/4 1/8;所述氯化镍与硒代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1.5 1/3。
~
[0006] 本发明所述硒化镍微米管的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且产物具有良好的管状结构。附图说明
[0007] 图1 为前驱物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Ni(en)3SeSO3)的扫描图片。可以看出,前驱物Ni(en)3SeSO3具有管状六棱柱结构,管壁厚度约5.2微米,管口直径约22.5微米,管长度约100~200微米。
[0008] 图2 为硒化镍(NiSe)微米管的扫描图片。可以看出,NiSe微米管保持了前驱物Ni(en)3SeSO3的形貌。
[0009] 图3 为NiSe微米管的XRD图。可以看出,NiSe微米管为简单六方相晶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 1:
称取0.1mol氯化镍溶于25mL蒸馏水中,加入0.4mol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同时,将
0.15mol硒代硫酸钠溶解在另外一份25mL蒸馏水中。将两份溶液混合,即产生大量粉红色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针状晶体。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4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
[0011] 实施例 2:称取0.1mol氯化镍溶于25mL蒸馏水中,加入0.6mol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同时,将
0.15mol硒代硫酸钠溶解在另外一份25mL蒸馏水中。将两份溶液混合,即产生大量粉红色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针状晶体。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4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
[0012] 实施例 3:称取0.1mol氯化镍溶于25mL蒸馏水中,加入0.8mol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同时,将
0.15mol硒代硫酸钠溶解在另外一份25mL蒸馏水中。将两份溶液混合,即产生大量粉红色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针状晶体。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4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
[0013] 实施例 4:称取0.1mol氯化镍溶于25mL蒸馏水中,加入0.4mol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同时,将
0.2mol硒代硫酸钠溶解在另外一份25mL蒸馏水中。将两份溶液混合,即产生大量粉红色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针状晶体。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4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
[0014] 实施例 5:称取0.1mol氯化镍溶于25mL蒸馏水中,加入0.4mol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同时,将
0.3mol硒代硫酸钠溶解在另外一份25mL蒸馏水中。将两份溶液混合,即产生大量粉红色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针状晶体。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4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
[0015] 实施例 6:称取0.1mol氯化镍溶于25mL蒸馏水中,加入0.4mol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同时,将
0.15mol硒代硫酸钠溶解在另外一份25mL蒸馏水中。将两份溶液混合,即产生大量粉红色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针状晶体。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5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
[0016] 实施例 7:称取0.1mol氯化镍溶于25mL蒸馏水中,加入0.4mol乙二胺与镍离子进行配位。同时,将
0.15mol硒代硫酸钠溶解在另外一份25mL蒸馏水中。将两份溶液混合,即产生大量粉红色的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针状晶体。以硒代硫酸三乙二胺合镍为前驱物,将其放入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将管式炉加热至600℃,灼烧,得到黑色的硒化镍微米管。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