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金属氢化物的方法

申请号 CN94119619.4 申请日 1994-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41706C 公开(公告)日 1999-01-20
申请人 H·C·施塔克公司; 发明人 W·吉特克内特; D·瑙曼; A·奥尔布里希; T·里希特; J·施莫尔;
摘要 制备低 溶解度 金属氢 氧 化物的方法,此金属氢氧化物的通式为M(x)(OH)x,其中M=Co,Zn,Ni和/或Cu和x是金属的价态。
权利要求

1.制备低溶解度金属氢化物的方法,此金属氢氧化物的通 式为M(x)(OH)x,其中M选自由Co、Zn和Ni组成的金属组,和 x是金属的价态,此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步,反应性的金属 氢氧化物与一种选自、有机单胺和有机二胺的配位剂,所说有 机胺的链长为1-6,配合剂(L)在金属盐(AY)存在下发生反应, 以形成通式为MLnYm的金属配合物盐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和 在第二步,通过与pH大于7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的反应,使金 属配合物盐分解,从而生成低溶解度的金属氢氧化物、配合剂和 碱金属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方法是在温度为30 -85℃的范围内进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范围在45-8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刚刚沉淀的金属氢 氧化物作为反应性的金属氢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金属的阳极氧化 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反应性的金属氢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方法是连续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合剂和碱金属盐再返 回方法的第一步。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配合物盐的分解是 用第一步生成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进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配合物盐的分解是 在强湍流条件下进行的,此强湍流条件是通过剧烈搅拌、通过钝 化或活化混合元件或通过流体喷射来实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解是在一反应器中 限定停留时间为0.5-10小时内完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解是在一反应 器中限定停留时间为1-4小时内完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 程是在一回路反应器中进行的。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制备低溶解度化物的方法,此氢氧化物的通式 为M(x)(OH)x,其中M=Co,Zn,Ni,和/或Cu和x是金属的价态。

在制备Co、Zn、Ni和Cu的无机或有机盐和制备这些金属的相应氧 化物或纯的金属本身的过程中,这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是有用的中间 体。从氢氧化钴开始可以制备具有限定组成的氧化钴,方法是煅烧。 例如,,这种氧化钴可用于电子学生产压敏电阻或用于电池。通过 还原法也可以制备具有限定粒度分布的金属钴粉末。氢氧化镍可作 为颜料或用于各种涂漆工艺及作为电池应用的颗粒结构。而氢氧化 锌可用作颜料的前体和的化合物则可转化为具有催化活性的材 料。

为各种应用的进一步加工,制备尽可能密实和可流动的氢氧化 物产品是上乘的。因此,从氢氧化钴制备的金属钴粉末在与化钨一 起烧结之后即可用于例如特殊的硬金属工具,这就是由于它有较好 的粒度分布和粒子结构。

对于常用于氢化镍蓄电池的新开发的泡沫阳极来说,所需要的 氢氧化镍应具有在使用目的和加工程序上最优化的物理性能。一方 面高性能蓄电池的应用需要活性材料具有高装填密度,另一方面用 于泡沫阳极的流行工艺则需要这种材料具备高流动性、密实的粒子 形状、窄的粒度分布以及稳定的质量

况且,这产品还应易于与通常使用的填加剂相混合,如金属钴粉 末和氧化钴。

日本专利JP 92-80513公开了这种制备方法的适宜材料和基本 结构。在此方法中,具有1-100微米直径的氧化镍粒子是这样制备 的:在剧烈搅拌下和恒定pH及恒定温度下,将镍盐溶液和固态或液态 的金属氢氧化物连续地送入反应器中,然后通过结晶得到产品。该 方法规定pH=11和温度保持在48℃作为优选的实际条件。

另外,也已知在或铵盐存在下通过沉淀可制备足够密实的氢 氧化镍。根据法拉第会志第51卷961页,1955(Trans Faraday Soc.51 (1955),961),可从硝酸镍和氨溶液制备镍氨配合物。在常压或减 压下煮沸或用蒸汽处理,从所述配合物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镍。与无氨 时沉淀得到的氢氧化镍相比,这样得到的氢氧化镍的比表面相当低 (13-20米2/克)。在氨或铵盐存在下制备密实氢氧化镍的方法是来 自日本专利申请JP昭53-6119和JP昭61-18107。该文献首先公开将 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加入pH至少3.0的适宜溶液中以得到氢氧化镍 沉淀。这样制备的材料进行的电化学研究表明,与市售的氢氧化镍相 比,它们具有特别高的充电容量。

但就粒子形状、粒度分布和流动性而言,这类产品仍然不能满足 前述要求。

欧洲专利申请EP-A-353837公开了制备密实氢氧化镍方法和 它在碱性电池中的应用的基本特征。将硝酸镍或硫酸镍溶解在稀氨 水中得到镍(II)-4氨合盐溶液,然后按如下反应控制氢氧化钠溶液 的条件来完成分解: Ni(NH3)4SO4+2NaOH Ni(OH)2+Na2SO4+4NH3(Ⅰ)

此反应在pH为11-13之间和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 在此方法中,孔体积随pH增加而减小。并清楚地发现无孔产品仅在相 当低的反应速率下结晶出来。况且,这样制备的氢氧化镍具有高结晶 度、低比表面、低孔体积和因而也具有高物理密度。由于高密度带来 的此产品的缺点也描述了。低比表面会造成相当低的质子导电率和 相当高的电流密度,这就促使生成不期望的γ-NiOOH,它造成电极 的膨胀。虽然在低pH值结晶的氢氧化镍具有高密度,但它也易于形成 γ-NiOOH。在所需的高密度和达到一定程度的孔隙率之间的权衡可 以通过选择中间pH来实现。用此法可制备含有以固溶体形式存在的 3-10%的锌或1-3%的镁的氢氧化镍。这些金属的掺杂可防止 γ-NiOOH形成。

日本专利JP-68249揭示了可结晶得到球形粒子的氢氧化镍的 连续方法。在此法中,通过计量将镍盐溶液(0.5-3.5摩尔/升),稀 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1.25-10摩尔/升)和氨和/或铵盐溶液连续 地泵入加热的圆柱形容器中,此容器装有溢流管和强搅拌装置,在此 法中氨也可以以气相形式供给。氨的浓度规定为10-28%(重量)和 铵盐浓度为3-7.5摩尔/升。为使镍生成配合物,每摩尔镍盐溶液要 加入0.1-1.5摩尔的氨。在10-30小时后,体系达到稳态,然后具有 恒定质量的产品可连续排出。在容器内的停留时间是0.5-5小时之 间。

上述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在规定的pH和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pH在9-12范围内保持不变,通过控制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使pH 稳定在±0.1pH误差之内。温度则在20-80℃范围内保持不变,即温 度误差不超过±2°K。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粒度在2-50微米之 间的密实球形粒子。当改变NH3的供给,停留时间和搅拌速度时可以 调节粒度。如果减小搅拌速度或增加NH3的供给,则粒度增加。如果在 容器中的停留时间增加时,产品变粗和粒度分布也变窄。这结晶产品 然后过滤、用水洗涤和干燥。此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前面提到的性 能,和它无需进行研磨

EP-A-462889公开另一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在此法中,结晶 的温度范围是高于80℃。使用掺有Co、Cd和/或Zn的硝酸镍或硫酸镍 溶液。Co的含量介于1-8%(重量)之间和Cd的含量和/或Zn的含量介 于3-10%(重量)之间。在铵盐存在下实现镍的配合,NH3/Ni的摩尔 比为0.3-0.6。在此方法中,pH保持在9.2±0.1。使用三浆叶搅拌器, 其直径是容器直径的一半,其转速为300-1000分。

如前所述,产品再经过滤、洗涤和干燥。

上方面这些方法的缺点是不可避免地大量产生中性盐,至少是 氢氧化镍产品化学计量的两倍,因而造成大量废水。另一方面,在 废水中还含有少量可溶的镍配合物以及大量的氨,它们也不得不弃 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方法,它克服了前述方法的缺点。

为达到此目的需要完成一种制备低溶解度金属氢氧化物的方 法,此氢氧化物的通式为M(x)(OH)x,其中M=Co、Zn、Ni和/或Cu和x是金 属的价态。此方法包括:在第一步,反应性的金属氢氧化物与一种配 合剂L发生反应,反应是在碱金属盐AY(例如NaCl,KCl,NaBr,KBr等) 存在下进行,以生成通式为MLnYm的金属配合物盐和碱金属氢氧化物 溶液,和在第二步,通过与pH>7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的反应使金 属配合物盐分解,从而生成低溶解度的金属氢氧化物、配合剂和碱金 属盐。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使用氨和/或有机的碳链长1-6的单胺 和/或二胺作为配合剂(L)。

按照本发明方法,可以避免在使用反应性的所述金属氢氧化物 作原料和然后再反过来转化成溶解形式的方法中出现的废水问题。 在本方法中是这样克服此问题的:即使用适合的配合剂(如氨或胺)。 例如,氢氧化镍在中性盐存在下在氨作用下可以几乎完全地按下述 方程式反应生成六氨合物: Ni(OH)2+6NH3+2NaCl [Ni(NH3)6]Cl2+2NaOH (Ⅱ)

固体的六氨合镍氯化物易于通过过滤或倾析法加以分离。

本发明方法如果在30-85℃,最好在45-80℃完成,则可取得特 别好的结果。

本发明方法最重要特征是所使用的金属氢氧化物是反应性的形 式,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配合时,它才能完全溶解。特别适合 的反应性金属氢氧化物是刚刚沉淀出的金属氢氧化物。使用通过金 属的阳极氧化得到的反应性金属氢氧化物更为有利

在德国专利申请P423925.0中公开了制备适合的反应性的氢氧 化镍的方法。此方法是制备纯氢氧化镍的方法,方法包括在硫酸盐存 在下的水性电解质溶液中进行金属镍的阳极氧化和对生成的氢氧化 镍进行分离。此方法中,先制备含氯化物和硫酸根的氢氧化镍,然后 通过用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的后继处理而转化为纯的氢氧化镍。

当需要时,例如用于电池生产中的氢氧化镍,在本发明方法中反 应性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含有掺杂元素。即本发明方法可以在Cd、Co、 Mg、Ca和/或Zn的盐存在下进行,这些盐最好是硫酸盐和/或氯化物。

在阳极氧化的情况下,在Cd,Co,Mg和/或Zn存在下进行反应性金 属氢氧化物的制备也是有利的。因所述掺杂元素可以作为金属阳极 进行连结。

本发明通过单一附图可得到进一步说明。

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金属氢氧化物被总量最高为 10%(重量)的一种或数种元素掺杂。所述元素包括Co、Zn、Mg、Ca和 Cd。

按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母液含有严格的反应所必须的化学计量的 氢氧化钠溶液,以生成密实的球形的金属氢氧化物。因此,最好本方 法连续地进行。在此情况下,配合剂和碱金属盐可以有利地送入第一 步。而金属配合物盐的分解也可以部分地利用在第一步生成的碱金 属氢氧化物溶液来进行。

开始阶段反应以高产率和高速率进行,条件是组分剧烈地混合。

更有利地,金属配合物盐可在剧烈湍流下分解,这可通过剧烈搅 拌、钝化或活化混合元件(passitive or active mixing elements) 或通过流体喷射来实现。在反应器中分解进行的停留时间规定 0.5-20小时,最好1-4小时。

回路反应器证明是最有利的。在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反应中产生 的氨产物和普通的盐再返回第一步和用于制备金属氨配合物,其结 果是可在一完整的工艺中运行而不产生废水。

在Ullmann,Vol.B4,pages 172-179中作为通用实施例描述了 回路反应器。在附图中示意画出,它包括反应器R,热交换器H,喷嘴N 和流动管道F。此处,A表示反应剂送入和B表示产物排出。当反应器设 计成一个回路,就可实现连续操作。这可以使固体的氨配合物与碱性 母液的反应对于不同金属可以通过选择循环速度而得到调节。这样, 产物所需的物理性能可通过停留时间、温度和pH值来进行调节。另一 方面,带有具体搅拌装置的给定体积的搅拌桶型反应器则不足以适 用反应器中可以生产的具有不同形态的各种金属氢氧化物。而在回 路反应器中选择循环速度和使用各种混合器,如静态混合器、活性内 线(in-line)混合器或喷嘴(附加或一排喷嘴),可保证反应剂与反 应介质的所需混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对于其它具有所需流动 性反应体系的实施中是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混合强度的。

按照本发明方法所得到的氢氧化镍特别适用于泡沫阳极。典型 的特征数据如下:

摇实密度(ASTM B 212):>2.0克/cm3

BET比表面(DIN 66232):10-20米2/克

平均粒度D50:10-20微米

孔隙率:47-53%

在3摩尔KOH溶液中的膨胀:<10%

比充电容量(以泡沫阳极形式,AA cell:

>250mAh/g(毫安·小时/克)

含水量:<1%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例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例的限 制。

实例

1.反应性氢氧化镍的制备

a)电解

一电解反应器包括一电解池(70升)。此反应器用200升食盐溶液 (50克NaCl/升)充满,通过离心泵使电解质溶液在两个容器中循环。 在电解池内悬浮两个钽的篮笼,其侧壁形成筛网和其内填充镍的团 。钽篮子作为阳极连接,和纯镍片作为阴极连接,这样排列成相对 的侧面,使总电极面积为0.5米2。电解在4.2伏和500安下进行,电流 密度为100安/米2。电解期间,每小时连续地向电解池中送入200毫升 硫酸镍和硫酸钴溶液(250克NiSO4·7H2O/升;250克CoSO4·7H2O/升)。

5小时后,每小时从循环容器中连续地排出40升得到的悬浮物, 同时向电解池中泵入新鲜的食盐溶液,因而电解反应器中的液体体 积得以保持不变。然后悬浮物单批过滤,和在进一步电解过程中,此 滤液再返回电解池以代替新鲜食盐溶液。因此,附加的食盐溶液仅用 于连续操作的初始阶段,此后在反应器的稳态操作期间就建立了封 闭的循环体系。悬浮物易于过滤而得到含水量平均为90%的胶状初 始产物。夹带的水再返回体系作为胶状初始产物的洗涤水。化学分析 表明在干燥的胶状物中平均含有1.8%的硫酸盐和2%的氯化物。实 验总周期为105小时,在此期间的连续运行总共得到870千克胶状 初级产物。

b)NaOH调节

从电解反应器得到的200千克湿的胶状初级产物通过剧烈搅拌 细分散在含有200升水的夹套加热反应器中。用NaOH调节使pH为 13.7,和悬浮液加热至80℃,不停搅拌并在此温度下保持6小时。

经吸滤器过滤并用水洗涤产物。在烘箱中干燥。得到19.7千克氢 氧化镍,其中钴含量为1%。阴离子杂质低于500ppm。产品松密度1.3 克/厘米3和摇实密度1.8克/厘米3。BET比表面(用氮气以一点法测量) 有很高值为88米2/克。(101)反射的半宽度为2.0。

2.六氨合镍的氯化物的制备

a)间断地使用NH3(25%浓度)

向1升悬浮液中加入1千克氨(25%浓度),此悬浮液由100克/升 的按实例1电解制备的高活性氨氧化镍和280克/升的食盐组成。在冷 却条件下搅拌1小时。用实验室吸滤器抽滤反应混合物和用小量浓 NH3分几次洗涤。得到226克[Ni(NH)6]Cl2,产率为90.5%。

母液含有9.5克配合结合的氢氧化镍、78克NaOH和过量的氨。通 过一短填料柱将过量的氨以25%浓度的水溶液形式蒸出。

在此方法中,9.5克的配合结合的氢氧化镍作为易于沉降的可过 滤产物而沉淀。过滤后用小量水洗涤,得到含280克NaCl(3.2摩尔/ 升)和78克NaOH(1.3摩尔/升)的1.5升滤液。

b)连续地使用NH3(25%浓度)

在搅拌和冷却下将0.5升/小时的悬浮液和0.5升氨(25%浓度) 连续泵入一带有溢流的2升容器中,溢流液经由一斜管导入一淘析 器,在其内六氨合氯化物形成沉积。从淘析器中排出滤液,它含有2 克/升的配位结合的氢氧化镍、40克/升的氢氧化钠和140克/升的 NaCl以及过量的氨。当平均停留时间为4小时,这相当于高活性氢氧 化镍胶体转化为六氨合镍氯化物的转化率为92%。含有190克/升 NaCl和40克/升NH3的1升滤液按照a)段所述使用一短填料柱处理。在 分离沉淀的氢氧化镍、700毫升含有140克NaCl的母液(3.4摩尔/升) 和40克NaOH(1.4摩尔/升)之后,就得到作为冷凝液的25%浓度的氨。

c)连续使用氨蒸汽(浓度50%)

在一冷却的10升推进射流(Propulsive jet)反应器中连续进行 高活性氢氧化镍胶体、食盐与氨的反应。

使用的氨是含氨稀工艺料液经由一填料柱再经蒸发而得到的, 它在预冷凝之前就以50%浓度的NH3/H2O蒸汽混合物形式直接送入推 进射流反应器。

3升/小时含有100克/升高活性氢氧化镍胶体和280克/升食盐的 悬浮液以及以蒸气混合物的形式的600克/小时NH3和600克/小时H2O连续地送入推进射流反应器。此反应器的溢流经一斜管与一淘析器 相连,其中六氨合镍氯化物形成沉积。排出的澄清滤液(4升/小时)含 有3克/升的配合结合的氢氧化镍、210克NaCl、49克NaOH和70克/升的 氨。这相应于转化率为96%。

3.制备密实的氢氧化镍。

a)在一个5升的连续流动的搅拌桶型反应器中连续操作。

在搅拌下在一储料容器中使粘稠的六氨合镍氯化物悬浮液(400 克-600克NH3,浓度7%)保持在可泵送状态,以500克/小时速度将此 悬浮液连续地泵入5升连续流动的搅拌桶反应器中,此反应器加热至 70℃。作为第2组分,加入大约1.2升/小时的pH控制料液,它包括60 克/升NaOH和140克/升NaCl。

在反应器的平均停留时间约3小时。在21小时后,从排出的悬浮 液和经过过滤和用水洗涤后得到密实、易于过滤的氢氧化镍,其包装 密度(packing densit)为1.6克/厘米3。

b)在一个100升推进射流反应器中连续操作

为六氨合镍氯化物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以生成密实的氢氧化镍, 使用一台推进射流反应器,其中通过混合喷嘴和强循环泵来保证 反应器内物料的最佳混合和产生高剪切力。

含有400克六氨合镍氯化物和600克NH3(7%浓度)的悬浮液,在 搅拌下以可泵送状态保存在给料容器内。20千克/小时的此悬浮液经 由软管泵(hose pump)送入推进射流反应器中,此反应器保持在 73℃。大约43升/小时含有65克/升NaOH和200克/升NaCl的料液作为 反应组分连续地送入。这料液的加入是以控制pH值的方式,使pH保持 在11.4和11.6之间。平均停留时间大约1.6小时。

16小时后,以推进射流反应器的溢流处得到很快沉积的密实的 氢氧化镍,它特别易于过滤和可用约7升/千克的热水洗涤,从而使氯 化物含量小于500ppm。所得氢氧化镍的包装密度(packing density) 平均为1.9克/厘米3和摇实密度(tap density)为2.1克/厘米3。球形 颗粒的平均粒度为12μm。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