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制取烧的方法

申请号 CN89103220.7 申请日 1989-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47068A 公开(公告)日 1990-11-21
申请人 刘作安; 发明人 刘作安;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的是一种以 芒硝 为原料制取烧 碱 的方法。其整体工艺过程为熔融、浸渣、转化、浓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生产条件易控制、产品色泽好、成本低、消耗 能源 少等特点。
权利要求

一种以芒硝为原料制取烧的方法,其特征是:
1、熔融芒硝与原以2∶1(重量)比例投入反射炉,经900~1200℃温度25~35分钟,再升温至1300~1400℃并维持25~35分钟,生成硫化钠;
2、浸渣  将熔融后得到的产物用浸,使浸液达到30·Be,沉淀所得上层清液打入反应釜;
3、转化  在加入澄清浸液的反应釜内,按硫化钠含量,以1∶1的比例加入二化锰,搅拌,保持反应温度在90℃±2℃之间,使之生成氢氧化钠,将产物沉淀分离;
4、浓缩  转化后分离出的澄清液,送至蒸发罐蒸发浓缩,按要求浓缩成液体烧碱及固体烧碱。

说明书全文

发明为无机化工工艺类,特别是一种以芒硝硫酸钠)为基础原料生产烧(氢化钠)的方法。

目前,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解食盐的方法,另一种是以纯碱为原料的苛化法。前者存在的问题是投资大、耗能高、建厂时间长;后者存在的问题是,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价格日益趋高的化工原料-纯碱及石灰,同时存在着产品的色泽不好等问题。

芒硝,在我国的南、北储量很大,它做为一种廉价的生产烧碱的原料,却始终未被充分利用起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价格低廉的芒硝为原料,制取烧碱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工艺过程得以实现的:

熔融→浸渣→转化→浓缩

下面对上述工艺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1、熔融    将芒硝与原以2∶1(重量)的比例混匀后投入反射炉中,经900~1200℃温度25~35分钟的预热后,升温至1300~1400℃并维持25~35分钟,使芒硝熔融反应生成硫化钠,其反应式:

Na2SO4+2C→Na2S+2CO2↑

2、浸渣    将反射炉中熔融后得到的产物用浸,使浸液达到30·Be后进行沉淀,所得上层清液打入反应釜,进入下一步。

3、转化    在以加入澄清浸液的反应釜内,按硫化钠的含量,以1∶1的比例加入二氧化锰,同时搅拌,保持反应温度在90℃±2℃之间,使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其反应式为:

Na2S+MnO2+H2O→2NaOH+MnO+S

将反应产物进行沉淀分离。

4、浓缩    上述分离出的清液即为氢氧化钠溶液,送至蒸发罐进行蒸发浓缩,可制得不同浓度的液体烧碱及固体烧碱。

本发明具有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生产条件易控制、产品色泽好、成本低、消耗能源少等特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