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矿物制备纳米碳溶胶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877903.7 申请日 2016-10-03 公开(公告)号 CN106544689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9
申请人 北京奈艾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开生; 邢文英;
摘要 一种利用矿物 碳 制备纳米碳溶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 块 电极 放入中性 电解 质 水 溶液中,所述的中性 电解质 水溶液采用碳纳米溶液;中性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率调整到1800-2000毫西弗,导电材料置于两块电极之间,且这两块电极之间的导电碳材料为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导电的矿物碳,其 比表面积 大于100m2/g;导电碳材料放在多孔的绝缘容器中;两块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80cm, 电压 小于等于110伏,采用1-400Hz直流脉冲电压;有效 电流 密度 为35-48A/m2,电解的时间为4-24小时。本 发明 大大缩小制备时间, 对电极 材质没有限制,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矿物制备纳米碳溶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电极放入中性电解溶液中,所述的中性电解质水溶液采用碳纳米溶液;中性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率调整到1800-
2000毫西弗,导电材料置于两块电极之间,且这两块电极之间的导电碳材料为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导电的矿物碳,其比表面积大于100m2/g;导电碳材料放在在多孔的绝缘容器中;两块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80cm,电压小于等于110伏,采用1-400Hz直流脉冲电压;有效电流密度为35-48A/m2,电解的时间为4-24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矿物碳采用人造或者天然的石墨,或者采用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导电碳材料放在多个多孔的绝缘容器中,形成10-12个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增加超声装置,该超声装置的频率采用10-30kHz,功率为10-50w。
5.应用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出来的纳米碳溶胶中的碳质量百分含量为0.57%-2%。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矿物制备纳米碳溶胶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用于肥料添加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一般制备的纳米碳效率较低,且需要复杂的后处理。例如现有的电解质不采用中性电解质电极采用纯度高达99%以上的石墨电极,生产效率低下。制备的产品非常容易沉降或者团聚,难以应用于现代农业。

发明内容

[0003] 一种利用矿物碳制备纳米碳溶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电极放入中性电解质溶液中,所述的中性电解质水溶液采用碳纳米溶液;中性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率调整到1800-2000毫西弗,导电材料置于两块电极之间,且这两块电极之间的导电碳材料为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导电的矿物碳,导电碳材料比表面积大于100m2/g;导电碳材料放在在多孔的绝缘容器中;两块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80cm,电压小于等于110伏,采用1-400Hz直流脉冲电压;有效电流密度为35-48A/m2,电解的时间为4-24小时。
[0004] 进一步,矿物碳采用人造或者天然的石墨,或者采用炭。
[0005] 进一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导电碳材料放在10-12个多孔的绝缘容器中,形成10-12个隔板。
[0006] 进一步,增加超声装置,该超声装置的频率采用10-30kHz,功率为10-50w。
[0007] 制备出来的纳米碳溶胶中的碳质量百分含量为0.57%-2%,pH为1-3,纳米粒径控制在100纳米以下。
[0008] 本发明电解的时间为4小时-24小时,优选电解的时间为4小时-12小时。比起现有技术中的14天左右大大缩小制备时间。
[0009] 本发明采用矿物碳作为导电体,放在两个电极之间,对电极材质没有限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石墨电极,纯度达到95%以上,可以显著降低成本。电极成本从现有技术的140元的电极降低到10元左右。
[0010] 具体矿物碳采用人造或者天然的石墨,或者采用煤炭。矿物炭能够采用纯度不高的石墨,例如提炼电解的作为碳电极的下脚料,石墨碳来源丰富,并能够保护环境。
[0011] 形成导电材料的方法可以通过高温处理,水热法这些常规的方法。
[0012] 超声振荡使得电极上纳米碳离子迅速脱离极板不会引起堆积,增加电解液中的纳米碳的含量;并且使得纳米碳颗粒不易团聚,大大增加纳米碳以小粒径的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
[0013] 本发明产品碳质量含量在0.57%-2%的纳米碳溶胶无需后处理程序,方法简便,能够用于肥料添加剂、盐地改造,土壤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
[0014] 本发明成本低,能够采用大量的生物炭材料,资源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能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16] 实施例1
[0017] 两块电极放入中性电解质水溶液中,所述的中性电解质水溶液采用碳纳米溶液;中性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率调整到2000毫西弗,导电材料置于两块电极之间,且这两块电极之间的导电碳材料为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导电的矿物碳,导电碳材料比表面积为500m2/g;导电碳材料放在在多孔的绝缘容器中;有效电流密度为48A/m2,两块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0cm,电压等于110伏,电解的时间为6小时。生物炭采用天然石墨形成能导电的材料,采用400Hz直流脉冲电压。
[0018] 实施例2
[0019] 两块电极放入中性电解质水溶液中,所述的中性电解质水溶液采用碳纳米溶液;中性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率调整到1800毫西弗,导电材料置于两块电极之间,且这两块电极之间的导电碳材料为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导电的矿物碳,导电碳材料比表面积为500m2/g;导电碳材料放在在多孔的绝缘容器中;有效电流密度为48A/m2,两块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0cm,电压等于110伏,同时增加超声装置,该超声装置的频率采用10kHz,功率为50w;电解的时间为4小时。生物炭采用煤炭经过加热处理后形成能导电的材料,采用400Hz直流脉冲电压。
[0020] 实施例3
[0021] 两块电极放入中性电解质水溶液中,所述的中性电解质水溶液采用碳纳米溶液;中性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率调整到2000毫西弗,导电材料置于两块电极之间,且这两块电极之间的导电碳材料为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导电的矿物碳,导电碳材料比表面积为200m2/g;导电碳材料放在在多孔的绝缘容器中;有效电流密度为35A/m2,两块电极之间的距离为80cm,电压等于110伏,电解的时间为12小时。生物炭采用人造石墨,采用400Hz直流脉冲电压。
[0022] 在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的范围均能得到是质量含量在0.57%-2%的纳米碳溶胶无需后处理程序,方法简便,能够直接用于盐碱地改造,土壤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
[0023] 本发明形成纳米碳溶胶的结果是pH为1-3,纳米粒径控制在100纳米以下,其中50纳米以下的占到50%以上,并且经过试验观察3年以上(从做实验以来的时间观察得到,可能比这更长)都不会发生沉降。
[002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