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包裹装载到货舱内尤其是飞机货舱内的装置

申请号 CN98802788.7 申请日 1998-02-25 公开(公告)号 CN1080678C 公开(公告)日 2002-03-13
申请人 斯堪的纳维亚机舱货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安德斯·赫尔门纳;
摘要 一种将包裹装载到货舱(3)中,尤其是飞机货舱中的装置,其中装载货物是通过传送装置(4)进行的,该传送装置(4)包括许多传送通道(41-43)。这一传送装置被逐渐装载包裹并且移动到货舱(3)的后方区域。为了吸收尤其在装载和卸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纵向峰值 力 ,提供了 纵梁 (7,8),该纵梁(7,8)被安装在地板侧并 支撑 所述转向装置(6),靠压在固定安装的驱动装置(5)上。借此,所出现的纵向力会被有效地吸收在所述装载系统中,而飞机 机身 不会被附加的保持装置尤其是 侧壁 区域的保持装置损坏,不会引 起飞 机壳体的毁坏。
权利要求

1、一种将包裹装载到货舱(3)中,尤其是飞机货舱中的装置,包 括一个传送装置(4),该传送装置(4)由达驱动,以便从所述货舱 (3)的装载口(2)开始沿货舱(3)的纵向向着其相对端移动并且是可 逆的,
其中一个驱动装置位于对着最靠近装载口一端的所述装置的端部区 域,
所述传送装置(4)在被设置于所述装载口(2)的转向装置(6)上 被转向,
所述传送装置(4)基本上覆盖所述货舱(3)的地板表面直到可移 动装载隔板(46)的装载口侧,该装载隔板(46)被设置为与传送装置 (4)一起移动,以及
借此被装在所述装载口(2)区域的所述传送装置(4)上的包裹会 被间断地顺序传送离开所述所述装载口(2)而进入所述货舱(3)中,
其中所述转向装置(6)由支撑装置支撑,靠压在所述装置的驱动装 置上,以便由所述驱动装置施加在所述传送装置(4)上的纵向被至少 主要地阻截在所述装载装置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装置(4)包括至少三个彼此平行设置的传送通道(41- 43),
以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每一个都设置在所述三个传送通道 (41-43)的相邻两个之间,并被安装在所述货舱(3)的地板侧,该支 撑装置沿所述货舱(3)的纵向支撑所述转向装置(6),靠压在与所述 装载口(2)相对的所述装置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7,8)被刚 性固定在所述货舱(3)的地板侧,以便基本上排除垂直位移,从而使得 在固定位置处的纵向移动成为可能,其中所述纵梁(7,8)被固定在与 所述驱动装置相邻的所述装置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动板(9,10, 11)至少部分被设置在传送通道(41-43)的传送带(runs)之间,其 中所述滑动板两侧被横向支撑在所述纵梁(7,8)内或横向支撑在一个 纵梁和在所述货舱(3)内的一个横向支撑物(31,32)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梁(7,8)和 导引装置中的所述传送装置(4)的外缘区域横向导引所述传送通道(41 -43),所述导引装置被提供在货舱(3)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传送通道(41 -43)中的一些中形成覆盖所述纵梁(7,8)的突伸部分。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将包裹装载到货舱、特别 是机身货舱中的装置。

行李货舱,特别是小型飞机的的行李货舱通常位于机身的较下面部 分,并且以一个相对细长而高度小的结构形状沿机身的纵向延伸。为了 填充这些货舱同时又充分利用每一货舱的空间,需要将如旅客行李这样 的包裹以这样的方式引入货舱中,即与装载口相对的货舱的远端区域也 将被填充满。然而,这种行李的装载至今几乎全部由人工进行,这种装 载方式是笨重和非常浪费时间的。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文献EP0305391B1中披露了一种装载系统,它 包括一个呈延伸横穿货舱宽度的单个地毯方式的旋转传送装置。这种地 毯型传送装置在一可移动装载隔板的前面整个覆盖在货舱地板上,并且 具有与机身的轮廓相适合的形状。通过从装载口区域开始,所述传送装 置使得货舱完全被填充,因为相应的包裹可被装入位于装载隔板前面的 传送装置中的最前面区域,并且后来以这种方式,即装载的包裹被传送 而远离所述装载口的方式移动到货舱中。与该过程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 完成卸货。

这种已知的装货装置令人满意地进行操作。由于特别是在卸货过程 中所述传送装置可能需要高的牵引,而这些力必须被支撑在设置于装 载口区域的转向装置上,并且使得那里的导轨外形轮廓可转向所述传送 装置,所以安装所述导轨外形轮廓达到阻止纵向力已构成一个特别的问 题。如果导轨外形轮廓将这种力传送到机身外壳,就会有在出现峰值纵 向力的情况下(例如,由于手提箱卸下的挤压)损坏机身外壳的危险。

为了防止由支撑传送装置的正面转向所产生的力被传入飞机壳体, EP0305391B1所教导的依赖于在装载口区域的所述导轨外形轮廓和位于 货舱的相对端用于支撑所述导轨轮廓克服纵向力的驱动装置之间的一 延伸的滑动板。这就需要所述滑动板承受住一定压力的结构形状。 EP0305391B1的组件适于这种类型的支撑,因为那里描述的用于单个传 送装置的槽形滑动板被固定,而由其特别的形状以克服翘曲。安装所有 组件克服在飞行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和减速力是通过安装所述导轨轮廓的 端部及安装传送装置驱动装置来实现的。然而,整个组件的边架固定摆 脱了这种由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于所述传送装置上的高纵向力,因为这些 力被尽可能完全地阻截在上述整个组件内。

可是,这种滑动板的承受住一定压力的结构形状造成了所述滑动板 结构的笨重和/或昂贵以及造成非常可观的板厚。

文献DE4238095A1披露了一种装载系统,该系统包括在可移动装载 隔板的前面覆盖货舱地板的传送装置。进一步,所述装载系统的形状与 飞机机身的轮廓相适应。设置在货舱的装载口用于转向所述传送装置的 转向装置按照这一公知技术被一杆支撑,该杆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面积相 配合,以便吸收在装货或卸货过程中出现的纵向力。在一个实施例中, 该杆被设置成与货舱的地板间隔开,以便在其横向可变形。这样,货物 一被装载到所述传送装置上,该杆就弹性变形而与货舱地板接触。在第 二个实施例中,所述杆通过一支柱与地板相连,以便能够立即将力传送 到货舱地板上。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普通的装载装置,比较起来这种装置 具有重量轻且细长的结构,其制造成本低,但也最大程度地将在装货过 程中特别是卸货期间出现的峰值纵向力可靠地吸收在所述装载装置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将包裹装载到货舱内,尤其是飞机货舱中的装 置,包括一个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由达驱动,以便从所述货舱的装 载口开始沿货舱的纵向向着其相对端移动并且是可逆的,

其中一个驱动装置位于对着最靠近装载口一端的所述装置的端部区 域,

所述传送装置在被设置于所述装载口的转向装置上被转向,

所述传送装置基本上覆盖所述货舱的地板表面直到可移动装载隔板 的装载口侧,该装载隔板被设置为与传送装置一起移动,以及

借此被装在所述装载口区域的所述传送装置上的包裹会被间断地顺 序传送离开所述所述装载口而进入所述货舱中,

其中所述转向装置由支撑装置支撑,靠压在所述装置的驱动装置上, 以便由所述驱动装置施加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的纵向力被至少主要地阻截 在所述装载装置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彼此平行设置的传送通道,

以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每一个都设置在所述三个传送通道 的相邻两个之间,并被安装在所述货舱的地板侧,该支撑装置沿所述货 舱的纵向支撑所述转向装置,靠压在与所述装载口相对的所述装置的端 部。

因为安装在地板侧的支撑件会设置在可能具有一平面设计的传送通 道之间,因此由于这种构造,按照本发明将所述传送装置细分成许多传 送通道为实质上简化的装载装置结构创造条件。这里发现即使相对简单 而重量轻的支撑件也足以有效并可靠地将所述转向装置支撑在所述装载 装置的相对端。

由于上述支撑件安装在地板侧,即使在极度拉力的情况下,也能可 靠地避免上述装载装置的翘曲(Buckling)。所以,该装载装置具有高的 操作可靠性和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装载装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变形被基本上完全阻截在所述 装载装置“系统”中,而不是被导入飞机的壳体中。该装载装置这样在 货舱内就具有一个闭合的系统,并且对其周围没有造成任何真正的应 力。由此就能有效地防止对飞机外壳的损坏。

将所述传送装置细分成许多传送通道还具有其他的优点,如减少在 制造过程中和导引传送通道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此外,这些传送通道 例如为了检查的目的可被逐移去,以便允许进入货舱地板的特定区域。

这里对所述传送装置的细分与现有技术相比,对方便使用来说没有 实质上的限制,因为没有被所述传送通道覆盖的面积,因而不移动的面 积比较小。这样就可以实现货舱舒适和完全的充填。

此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对所述传送装置的细分造成在所述传送装置内 横向力的减少,借此实质上能够减少所述传送通道的翘曲,因而增加了 使用寿命。

又一个优点是在不带来很大费用的情况下,所述支撑件也便于整个 组件具有增加的稳定性,借此比通常系统中大的载荷能够通过简单的装 置容纳。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安装在所述地板侧的支撑件便于吸收例如 由飞行中紊流造成的动载荷。因而进一步增加了装载系统的可靠性和使 用寿命。

因为所述支撑件呈纵梁形式,所以能够在结构方面不需巨额花费的 情况下可靠吸收所出现的纵向力。按照本发明的装载系统的制造因此可 以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而不需要在金钱和时间上花费太多。此外,可以 保持组件的总重量低。

本发明的这些改进和优点形成了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还有一个优点是,如果所述支撑件被刚性安装在货舱内的地 板侧而固定,以致垂直偏移基本上被排除,而在安装位置提供了纵向移 动。因此在装货空间的地板经安装位置引入的纵向力可一起被避免。以 这种方式,那些不能允许在货舱地板上存在的,会对机身有损坏的大载 荷从一开始就得到防止。货舱的总体稳定性因此不会下降。

与此同时,还形成另一优点,即,即使特别是飞行过程中沿垂直方 向飞行的情况下也会基本上排除运载包裹的传送装置的偏移。例如,这 种偏移会在出现紊流的情况下由于动态条件而引起,并且这种偏移会导 致有害的弯曲变形。另一方面,所述支撑件垂直移动的限制有益地形成 对可能出现的振动的限制。此外,在所述安装位置可形成弹性连接,使 得附加的振动衰减。

由于每一滑动板至少部分被设置在传送通道的传送带(runs)之间, 并且横向被支撑在所述纵梁和/或货舱内的横向支撑物上,所以有利地对 所述装载系统的稳定性起进一步的作用。这些滑动板使得所述支撑件被 加强。由于这些滑动板优选地提供了一个滑动性能良好的表面,所以它 们进一步以公知的方式减小了装载有包裹的传送通道的摩擦。与此同 时,它们分开沿相反方向移动的传送通道的传动带(runs),从而减少 将相反的力引入所述通道。

此外,如果在所述纵梁和导引装置中的传送装置外缘区域横向导引 所述传送通道,所述导引装置被提供在货舱的侧壁上,则达到对所述传 送通道可靠的支撑。地毯型传送通道的横向移动以及由此可能出现的翘 曲会被防止或至少被减少。从而,装载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得到进 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又一个优点是形成至少在一些传送通道中覆盖所述纵梁的 突伸部分。以这种方式在货舱内会阻止包裹传送的不可移动部分能够不 暴露在整个地板区域的任何地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解释。

图1是本发明装载货舱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示意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示意正视图;及

图4是图3中X部分的详细图。

在飞机机身1内(在图中只能看到机身的较下面部分),允许进入货 舱3的装货口2位于侧面。

在货舱3中,安装有一个大体上覆盖货舱3地板表面的传送装置4。该 传送装置4被分成三个连接一起被传动的输送通道41、42和43。按照这一 实施例,这些输送通道提供有一些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传送带44,在这 些传送带上放置装载物的地方加有一层地毯形传送支撑件45。上述传送 带44和传送支撑件45例如由一种柔性纺织材料组成,这种柔性纺织材料 包括一些公知的材料,并且以一种结合的方式,例如在EP0305391B1中详 细描述的内容相结合于此。按照图2所示,传送带44按照驱动装置5中两 个驱动辊51和52的运动方向被卷起或展开,伴随着传送带44和传送支撑 件45绕转向装置6被转向并且返回到装货口2这一区域。上述转向装置6 以一种公知的方式被支撑在货舱3的侧面。

特别如在图2中可看到的那样,驱动装置5位于货舱3中与装货口2相 对的一端。

在传送装置4上还设置有一个装货隔板46,在本实施例中,这一装货 隔板46以一种公知的方式在货舱3的侧壁被侧面导向。

如在图3和4中可看到的那样,在传送通道41-43每两个之间设置一 根纵梁7和8,它们具有一支撑件的作用和沿货舱3的长度方向将所述转向 装置6支撑,依靠在驱动装置5的支撑结构上。此外,将固定在纵梁7和8 或货舱3的侧固定件31和32上的滑动板9、10和11分别设置在传送通道41 -43的传送带(runs)之间。所述的滑动板9到11防止沿相反方向移动的 传送通道41-43的传送带(runs)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且滑动板9到11 包括一个摩擦系数低的表面,以便在带负载移动期间保持低的滑动阻 力。

图4以示范例的方式表示有关纵梁7组件的实施例。该纵梁7在其较下 方截面处呈T型,该T型件被可靠地配合设置在位于货舱3的地板上的保持 装置33的相应形状的槽中。这里,保持装置33的数量取决于货舱3的长 度,例如,为每一个纵梁7和8设置三个保持装置。在纵梁7和8与保持装 置33之间的接触点处,进一步采用一种弹性材料以提供振动阻尼。

在所述纵梁7的较上方截面,该纵梁7固定地与所述滑动板9和10相 连。该纵梁进一步包括一些导向槽以接收所述传送通道41-43,通过这 些槽传送通道41-43的横截面被导引。

在货舱3的侧壁区域倾斜设置的传送通道41和43由一些公知的固定 装置(例如,在EP0305391B1中详细描述的那样)进一步被保持在适当位 置。

纵梁8的结构与图4中描述的纵梁7的结构类似。

在准备要装载包裹的情况下,传送带装置4由驱动装置5来移动,以 便装货隔板46被移动到装货口2区域的一位置。从该装载隔板46开始将这 一可利用的货舱空间填满。接着,这样操作所述传送装置4的传送通道41 -43,即装载隔板46与传送支撑件45共同地被移动一个预定的距离而进 入货舱3的后部区域。未被占据的货舱空间被依次装载包裹。这一过程被 重复直到整个货舱3装满包裹,或直到装载隔板46已到达其最后位置为 止。卸货过程以相反的顺序进行。

特别是在装货和卸货期间,包裹的重量在传送通道41-43上施加一 个力,该力表现为作用在所述转向装置6上的一个纵向力。该纵向力由纵 梁7和8承受,所说纵梁7和8支撑所述转向装置6,靠压在驱动装置5的支 撑结构上。由于所述纵梁7和8沿纵向未被固定在货舱地板的固定装置33 中,而仅仅是通过刚性配合来防止沿垂直方向或横向的移动,没有或几 乎没有将所述纵向力引入货舱3的地板或机身1。这样,甚至例如在卸货 过程中由于包裹的挤压而形成的纵向峰值力也被有效地抵消掉,而不会 危及装载系统的功能。

除了这里描述的解释性实施例外,本发明此外还允许有不同的相近 似的设计。

将所述纵梁7和8安装在货舱3的地板上可同样以与现在所描述的方 式不同的方式进行,其中仅需小心防止翘曲上述装载装置。可以用其它 可更换的安装,如采用铰链连接或类似连接。

此外,传送通道41-43不是必须在上述纵梁7和8的槽中被导引,因 为如图3所示,这些传送通道41-43也可以自由滑动或沿在上述纵梁7和8 的边缘区域形成间断的滑动。

此外,上述传送通道41-43可包括覆盖纵梁7和8的突伸部分。暴露 的不可移动表面这样就不会出现在装载系统区域内,因此可以获得包裹 的可靠输送而不会有破坏作用产生。

此外,上述传送通道41-43可以呈环形通道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 驱动装置5中仅需一个驱动辊。

此外,传送通道41-43构造也可以是这样的,即所述地毯型传送支 撑件45采用一种具有足够耐久性的材料,并且它不需要被施加在传送带 44上,但是其端部可被简单地连接到所述传送带44上。另外,以与传送 带44脱离开的方式设计该地毯型传送支撑件45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 下,所述传送支撑件45本身必须绕所述辊51和52而被导引或在使用环形 带的情况下绕所述驱动装置5的单个驱动辊而被导引。

所述传送带44也可以是如齿形带那样的刚性啮合型带,在这种情况 下,应当适当地选择驱动装置5的驱动辊。

由一个普通的驱动装置开始着手对所述三个传送通道41-43的同步 驱动或单个驱动,装载隔板46最好被固定到中间的传送通道42上。

靠近所述纵梁7和8的滑动板9-11由于传送装置4的作用不是必不可 少的,并且甚至可被部分省略或全部省略,特别是因为这些滑动板9-11 从所述装载口开始仅在前面区域起滑动作用。

此外,在传送通道41-43的转向区域中,转向装置6可提供转向辊组 件以减少该区域的摩擦。

也可以将纵梁7和8刚性固定到保持装置33上,然而,这就造成增加 将纵向力引入到货舱3的地板上。此外,纵梁7和8与保持装置33的之间的 连接形式可以与这里表示的方式不同,然而其中纵梁7和8的垂直移动在 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避免。

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考虑到机身1的特定形状,传送通道41-43 的数量被确定为三个。在另一应用场合或货舱3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的 情况下,也可以提供不同数量的传送通道41-43。在比较平的形状的情 况下,例如也可以只提供一个传送通道41-43。

除了这里描述的飞机外,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其他的目的,如货物装 载到船上或公路交通。

这样,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将包裹装载到特别是飞机货舱3中的装 置,通过包括许多传送通道41-43的传送装置4进行装载。这种传送 装置逐渐装进包裹且被移动到货舱3的后面区域。为了吸收尤其在装货 或卸货期间可能出现的峰值纵向力,提供了安装在地板侧的纵梁7和8, 该纵梁7和8将转向装置6支撑,依靠在被固定安装的驱动装置5上。 因此出现的纵向力被有效地吸收在装载系统内,而机身1通过附加的特 别是在侧壁区域内的保持装置而不会被破坏或甚至引起机身外壳的损 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