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纵轴线的工件的运输装置

申请号 CN201280016537.6 申请日 2012-02-04 公开(公告)号 CN103442844B 公开(公告)日 2016-04-13
申请人 SMS米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K-J.埃泽尔;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纵轴线(L)的 工件 (2)、尤其用于管或用于圆形材料的运输装置(1),利用其可将工件(2)在横向于其纵轴线(L)的输送方向(F)上从第一地点(3)输送至第二地点(4),其中,运输装置(1)具有:在输送方向(F)上相间隔地布置的用于待输送的工件(2)的中间存放的 位置 固定的至少两个存放架(5,6)、带有在输送方向(F)上相间隔的用于工件(2)的多个支承面(8)的至少一个第一输送耙(7)、彼此平行地布置的且同步地驱动的至少两个 驱动轴 (9,10)和至少两个第一 摇臂 (11,12),其中,每个第一摇臂(11,12)抗扭地与驱动轴(9,10)且铰接地与第一输送耙(7)相连接。为了获得缩短的运输时间和因此设备的更高的生产率,所提出的运输装置特征在于带有用于工件(2)的至少一个支承面(14)的至少一个第二输送耙(13),其中,第二输送耙(13)经由两个第二摇臂(15,16)与驱动轴(9,10)相连接,其中,每个第二摇臂(15,16)抗扭地与驱动轴(9,10)且铰接地与第二输送耙(13)相连接,并且其中,第二摇臂(15,16)相对于第一摇臂(11,12)在周向上以偏移 角 (α)布置在相应的驱动轴(9,10)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具有纵轴线(L)的工件(2)运输装置(1),利用其能够将所述工件(2)在横向于其纵轴线(L)的输送方向(F)上从第一地点(3)输送至第二地点(4),其中,所述运输装置(1)具有:
在输送方向(F)上相间隔地布置的用于待输送的所述工件(2)的中间存放的位置固定的至少两个存放架(5,6),
带有在输送方向(F)上相间隔的用于所述工件(2)的多个支承面(8)的至少一个第一输送耙(7),
彼此平行地布置的且同步地驱动的至少两个驱动轴(9,10)以及
至少两个第一摇臂(11,12),其中,每个第一摇臂(11,12)抗扭地与驱动轴(9,10)相连接且铰接地与所述第一输送耙(7)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带有用于所述工件(2)的至少一个支承面(14)的至少一个第二输送耙(13),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耙(13)经由至少两个第二摇臂(15,16)与所述驱动轴(9,10)相连接,其中,每个第二摇臂(15,16)抗扭地与驱动轴(9,10)相连接且铰接地与所述第二输送耙(13)相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摇臂(15,16)相对于所述第一摇臂(11,12)在周向上以偏移(α)布置在相应的所述驱动轴(9,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1)用于管或用于圆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角(α)在40°与8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角(α)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两个驱动轴(9,10)由共同的驱动达(17)来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两个驱动轴(9,10)由所述驱动马达(17)在轴向中心的区域中来驱动,其中,第一和第二摇臂(11,12,15,16)抗扭地布置在所述驱动轴(9,10)的轴向的端部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架(5,6)布置在两个不同的高度平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第一输送耙(7)的工件(2)的所述支承面(8)的数量大于用于所述第二输送耙(13)的工件(2)的所述支承面(14)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地点(3)处和/或在所述第二地点(4)处布置有用于将螺纹引入所述工件(2)中的螺纹车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地点(3)处和/或在所述第二地点(4)处布置有用于倒角铣削所述工件(2)的机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地点(3)处和/或在所述第二地点(4)处布置有用于夹紧所述工件(2)的夹紧装置(18)。

说明书全文

用于具有纵轴线的工件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纵轴线的工件、尤其用于管或用于圆形材料的运输装置,利用其可将工件在横向于其纵轴线的输送方向上从第一地点输送至第二地点,其中,运输装置具有:在输送方向上相间隔地布置的用于待输送的工件的中间存放的位置固定的至少两个存放架(Ablagetraeger)、带有在输送方向上相间隔的用于工件的多个支承面的至少一个第一输送耙(Foerderrechen)、彼此平行地布置的且同步地驱动的至少两个驱动轴和至少两个第一摇臂,其中,每个第一摇臂抗扭地与驱动轴相连接并且铰接地与第一输送耙相连接。

背景技术

[0002] 利用这种装置实现工件的以位置方式的横向运输,其中的多个工件在其纵轴线的方向上有间距地彼此平行地并排布置。运输通过根据步进梁式输送器(Hubbalkenförder)的形式的交替的抬起和降下逐步地同时通过用于加工工件的端部(其被设有和/或螺纹)的设备实现。
[0003] 在此,工件通常例如在管铣床(Rohrfräsmaschine)处或在其中首先被设有倒角并且然后被运输至第一螺纹车床或配备有用于铣削工件的端侧的端部的工具的机器;所提及的机器在此布置在彼此相间隔的存放部位处。在运输期间工件必须被存放或中间定位,其中,该存放或中间定位在平的运输方向上彼此相间隔的存放部位(其可布置在不同的高度平面、即竖直地下部的平面和上部的平面中)上实现。
[0004] 用于加工管形的或棒形的工件的机床通常具有至少一个转塔头(Revolverkopf),其可配备有至少两个工具,其中,管形的工件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转塔头为了工具的定位可围绕转塔旋转轴线旋转。
[0005] 所提及的类型的机床被用于能够在其外周缘和内周缘处以及在其端侧处加工管形的工件,也就是说使管端部经受切削加工。就此通常可理解成任意的车削和尤其还有引入内螺纹外螺纹或者给工件的端部或头部倒角。为此已知机器,在其中管形的工件在工件心轴(Werkstueckspindel)中被夹紧。然后通过将工具引导到工件处实现加工,其中,由一个转塔头来保持多个工具。工件心轴和转塔头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地、可选地彼此垂直地布置。在此通常可能的是,工件、也就是说管形的待加工的构件旋转而工具静止;同样工具也可以旋转且加工静止的工件。在后一情况中,工件心轴仅使工件旋转成使得其在切削加工中处于正确的位置中。也已知的是,利用两个转塔头来工作,其那么准备好相应数量的工具。对于关于此的现有技术参考文件DE 10 2004 004 498 A1。
[0006] 在管形的工件与工具之间的进给运动在此以已知的方式来数字控制。为此必需的是,在切削加工期间静止的管形的工件的情况中在激活工具进给之前首先必须将工件带到相对于机器限定的位置中并且管端部的加工可通过相应的旋转的工具。当使管形的工件旋转并且使竖立的工具驶到管处时,类似的适用。
[0007] 为了将工件输送给这样的机床,已知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运输装置,在其中由曲柄机构移动的梁式的耙以其钉式的支承部齐平地在一个/多个机床之前逐拍地或逐步地将工件平躺地运输至各个存放部位或来加工。耙必须驶向下部的或上部的高度平面的存放部位,其中,相对于机床的旋转角度大于由运输路径的存放部位、也就是说从存放部位至存放部位的旋转角度。尽管有最大允许的加速度,经由同步运转的曲柄机构继续有节拍的耙的节拍时间(Taktzeit)由于较大的摆动角度而比较高。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将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运输装置改进成使得能够在维持对于待运输的物品预设的最大允许的加速度的情况下实现更快速的运输,从而实现缩短的运输时间和因此设备的更高的生产率。此外,应能够以简单的且因此成本有利的方式制造所提出的运输装置。
[0009] 通过本发明的该目的的解决方案特征在于,除了开头所提及的元件之外,运输装置此外具有带有用于工件的至少一个支承面的至少一个第二输送耙,其中,第二输送耙经由两个第二摇臂与驱动轴相连接,其中,每个第二摇臂抗扭地与驱动轴相连接且铰接地与第二输送耙相连接,并且其中,第二摇臂相对于第一摇臂在周向上以一偏移角布置在相应的驱动轴上。由如此提供的双耙可在工件或者说管或圆形材料的纵轴线的方向上根据管长度经由联结轴相应地设置多个带有轴的同步驱动器的单元。
[0010] 偏移角优选地在40°与80°之间,其中,60°的值证明特别合适。
[0011] 优选地,这两个驱动轴由共同的驱动达来驱动。这两个驱动轴可由驱动马达在其轴向中心的区域中来驱动,其中,第一和第二摇臂抗扭地布置在驱动轴的轴向的端部区域中。因此得到简单的且有利的结构。
[0012] 存放架可布置在两个不同的高度水平上。存放架在此优选地构造为棱柱形的支承部。
[0013] 用于第一和第二输送耙的工件的支承面的数量决不必一样大;可设置成,第一输送耙的支承面的数量大于用于第二输送耙的工件的支承面的数量。
[0014] 在第一地点处和/或在第二地点处可布置有用于将螺纹引入工件中的螺纹车床或者用于倒角或铣削工件的机器。
[0015] 在第一地点处和/或在第二地点处此外可布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也可以是机床的组成部分。
[0016] 根据本发明,因此通过水平地彼此相间隔的且在高度上彼此错位地布置的、共同地驱动的两个输送耙可实现此外在机器区域中带有较小的且还相同的运输旋转角度的缩短的运输或节拍时间以及较高的生产效率,其中,这两个耙的摇臂有(优选地60°的)角度偏移地支承在曲轴机构的驱动轴上。
[0017] 因此提供的在(相对单耙略微更长的)驱动轴的两侧处分别带有耙的双耙由于耙的有角度偏移地装配在驱动轴上的摇臂以最大允许的加速度同时驶向两个竖直的高度平面。对于每个耙减小的且相同的运输旋转角度(在第一耙中例如240°而在摇臂角度偏移60°的第二耙中相应地180°)使节拍时间能够减少至少25%。
附图说明
[0018] 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0019] 图1a显示了双耙的侧视图,
[0020] 图1b显示了俯视图以及
[0021] 图1c显示了用于在输送方向上运输管的运输装置的正视图,
[0022] 图2显示了根据一略微不同的实施形式的这样的运输装置的侧视图;以及[0023] 图3显示了根据另一略微不同的实施形式的这样的运输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图1a至1c中可见运输装置1,利用其在输送方向F上来输送以管的形式的工件2。在此,输送方向F垂直于工件2的纵轴线L。
[0025] 运输装置1与步进梁式输送器相似地工作。为此,运输装置1具有位置固定地布置的多个存放架5和6,在其上分别在运输期间暂时存放或中间定位有工件2。应注意的是,各一个运输装置1(如其在附图中示出)至少布置在待输送的管形物品的轴向的端部区域中,其中,两个运输装置1同步地工作。
[0026] 借助于两个输送耙、即借助于第一输送耙7和第二输送耙13实现从存放架5、6至在输送方向F上随后的存放架中的有节拍的继续输送。对此,存在驱动马达17,其经由合适的驱动元件(例如经由链或经由皮带)同步地驱动两个驱动轴9和10。在驱动轴9和10处各抗扭地布置有两个摇臂,即各一个第一摇臂11或12和第二摇臂15或16(对此最好参见图1b)。曲柄臂式的摇臂11、12、15、16以其远离驱动轴9、10的端部铰接地安装在相应的输送耙7或13处。从图1b和1c中即尤其可得出,两个耙7、13经由其摇臂11、12、15、16支承或装配在共同的驱动轴9、10上。
[0027] 因此,驱动轴9、10的同步旋转借助于驱动马达17造成,摇臂11、12、15、16与驱动轴9、10一起旋转并且这两个输送耙7和13执行震荡的组合的抬升和平移运动。
[0028] 在输送耙7和13的上侧处布置有支承面8或14,其构造为钉式的支承部;支承面8、14的在侧视图中V形的设计保证,可将管形的工件2可靠地保持在支承部中。工件2由此可从位置固定的存放架5、6通过输送耙7、13或其支承面8、14被向上抬起,沿着耙7、13的运动轨道继续运动并且然后(通过耙7、13的下降运动)又被存放在下一存放架5、6上并且以该方式在输送方向F上被继续运输。
[0029] 在图1a中仅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了铣床或倒角机19以及螺纹车床20。在机器19之前存在取向推动器(Ausrichtpusher)21。在螺纹车床20之前布置有取向辊道22。在机器19与20之间设置有多个静止的存放架(存放棱柱)5。
[0030] 重要的是,第一摇臂11、12和第二摇臂15、16(如最好在图2中可见)在周向上以偏移角α布置在相应的驱动轴9、10处。在该实施例中,该角度为60°。
[0031] 相应地,在钉式的支承部以支承面8或14又与工件2相接合之前,不必使包括这两个运动的输送耙7、13(即双耙)的组件运动驱动轴9、10的一整转。相反地,以偏移角α跟随的输送耙已在驱动轴9、10旋转上述角度之后以所阐述的方式继续输送工件2。相应地,实现工件的更快速的运输,而不必超过对于工件2的允许的加速度。
[0032] 通常将工件2从第一地点3输送至第二地点4(对此参见图1a或图2),其中,在上述两个地点处可布置有用于加工工件的机床。对此,在图2中分别表示有夹紧装置18,利用其为了加工可夹紧工件2。
[0033] 在图1a中可见,虽然工件2存放在不同的高度平面中或待从不同的高度平面接收,其被两个输送耙7、13同时驶向、接收以及转接(weitertakten)并且还又被存放在不同的高度上。
[0034] 图2以简化的双耙-纵向视图显示了工件2从倒角机或铣床(管倒角设备)19的夹紧装置18的打开的夹紧器件以中间定位在放置得较高的存放部和然后在放置得较低的平面中的安放部上的方式有节拍地运输到螺纹车床械20的打开的夹紧器件之间,并且工件2然后接下来有节拍地继续运输例如至未示出的行进辊道(Ablaufrollgang)。
[0035] 图3显示了在有节拍的运输行程期间如之前在图2中那样这里带有耙7、13的不同的中间位置的简化的图示。
[0036] 附图标记清单
[0037] 1 运输装置
[0038] 2 工件
[0039] 3 第一地点
[0040] 4 第二地点
[0041] 5 存放架
[0042] 6 存放架
[0043] 7 第一输送耙
[0044] 8 支承面
[0045] 9 驱动轴
[0046] 10 驱动轴
[0047] 11 第一摇臂
[0048] 12 第一摇臂
[0049] 13 第二输送耙
[0050] 14 支承面
[0051] 15 第二摇臂
[0052] 16 第二摇臂
[0053] 17 驱动马达
[0054] 18 夹紧装置
[0055] 19 铣床/倒角机(管倒角设备)
[0056] 20 螺纹车床
[0057] 21 取向推动器
[0058] 22 取向辊道
[0059] L 纵轴线
[0060] F 输送方向
[0061] α 偏移角。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