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机构

申请号 CN201310569689.5 申请日 2013-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4626727B 公开(公告)日 2016-10-05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兵; 杨波;
摘要 一种下料机构,用于配合机械手将粘贴于底膜上的 工件 卸下并装入治具中,该下料机构包括取料组件及装设于该取料组件上的卸料组件,该取料组件包括 基座 、第一驱动件及吸取件,该基座包括座体、活动穿设于该座体的第一导向件、固定于第一导向件一端的吸取件及间隔设置于该座体上的多个顶出件,该吸取件上开设有多个收容孔,该多个顶出件对应活动地收容于该多个收容孔中,该吸取件背离该座体的一侧还开设有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气孔,以产生 负压 吸取该粘贴有工件的底膜,该第一驱动件装设于该座体上,该卸料组件包括与该第一驱动件连接的 支撑 件、设置于该支撑件上的第二驱动件及连接于该第二驱动件上的止挡件。上述卸料结构结构简单且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下料机构,用于将粘贴于底膜上的工件下料,其特征在于:该下料机构包括取料组件及装设于该取料组件上的卸料组件,该取料组件包括基座、第一驱动件及吸取件,该基座包括座体、活动穿设于该座体的第一导向件、固定于该第一导向件的吸取件及间隔设置于该座体上的多个顶出件,该吸取件上开设有多个收容孔,该多个顶出件对应活动地收容于该多个收容孔中,该第一驱动件装设于该座体上,该卸料组件包括与该第一驱动件连接的第二驱动件及连接于该第二驱动件并靠近该吸取件的止挡件,该吸取件能够吸附粘贴有工件的底膜,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该止挡件朝向该吸取件运动,使该止挡件位于该底膜背离该吸取件的一侧,该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该止挡件将该底膜抵压在该吸取件上,并抵推该吸取件沿该第一导向件朝向该座体运动,以使该顶出件从该收容孔中凸伸出并将该底膜上的工件顶出至脱离该底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吸取件背离该座体的一侧还开设有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气孔以吸附该底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顶出件为针状,三个顶出件组成一组相互偏置排列以共同顶出一个工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向件包括凸缘部及形成于该凸缘部一端的导向部,该座体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该导向部活动穿设于该第一导向孔并凸伸出该座体的一侧,且与该吸取件固定连接,该凸缘部抵持于座体的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件包括装设于该座体上的驱动本体、装设于该驱动本体上的导轨以及滑动设置于该导轨上的驱动部,该第二驱动件连接于该驱动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卸料组件还包括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连接于该第一驱动件上的安装部、形成于该安装部一端且朝向该吸取件延伸的连接部以及形成于该连接部远离该安装部一端的支撑部,该第二驱动件装设于该支撑部上,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该支撑件带动该第二驱动件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件包括装设部及止挡部,该装设部上形成有凸伸端,该凸伸端连接于该第二驱动件上,该止挡部形成于该装设部背离该凸伸端的一侧,并朝向该吸取件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止挡部为细长条状且数量为多个,该多个止挡部平行间隔设置于该装设部上,该止挡部包括远离该装设部的止挡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设部上设置有第二导向件,该支撑部上对应该第二导向件形成有第二导向孔,该第二导向件活动穿设于该第二导向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向件上套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一端抵持该座体,另一端抵持该吸取件。

说明书全文

下料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料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粘贴于底膜上的工件卸下的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在第一加工工序完成加工的半成品需经打包后运送至第二加工工序。对于尺寸较小的薄片状工件,人们常将多个工件间隔排列粘贴至一张底膜上,以方便清点查验及装箱。当贴在底膜上的多个工件运送至第二加工工序后,需采用专用的下料机构将工件从底膜上卸下,并装入工件治具中。传统的下料机构沿用了标签离型纸分离机构的撕离装置,该撕离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于该工作台上的压送件、设置于该工作台一端的推动件以装设于该推动件上的夹具。上述下料机构的卸料过程为:将粘贴有工件的底膜放置于工作台上,使该压送件抵持该底膜粘贴有工件的一侧,并使该底膜的一端凸伸出该工作台,夹具夹持该底膜的一端,该推动件推动该夹具带动该底膜相对该工作台移动,并在该工作台的边缘处弯折,使得该工件到达该边缘处时与该底膜分离,再采用机械手逐个吸取已脱离底膜的工件,并将该工件运送至工件治具中。上述下料机构需专用的撕离装置,且每次只能将一个工件从底膜上分离,再使用机械手将该工件运送至工件治具上,其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工作效率高的下料机构。
[0004] 一种下料机构,用于将粘贴于底膜上的工件下料,该下料机构包括取料组件及装设于该取料组件上的卸料组件,该取料组件包括基座、第一驱动件及吸取件,该基座包括座体、活动穿设于该座体的第一导向件、固定于该第一导向件的吸取件及间隔设置于该座体上的多个顶出件,该吸取件上开设有多个收容孔,该多个顶出件对应活动地收容于该多个收容孔中,该第一驱动件装设于该座体上,该卸料组件包括与该第一驱动件连接的第二驱动件及连接于该第二驱动件并靠近该吸取件的止挡件,该吸取件能够吸附粘贴有工件的底膜,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该止挡件朝向该吸取件运动,使该止挡件位于该底膜背离该吸取件的一侧,该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该止挡件将该底膜抵压在该吸取件上,并抵推该吸取件沿该第一导向件朝向该座体运动,以使该顶出件从该收容孔中凸伸出并将该底膜上的工件顶出至脱离该底膜。
[0005] 本发明的下料机构,其将底膜及工件运送至治具上,采用止挡件抵持底膜,使得止挡件抵推吸取件远离治具后,顶出件凸伸出吸取件并抵持工件,直至工件从底膜上分离并进入治具中,上述卸料过程简化了操作步骤。另外,对于粘贴在同一底膜上的工件,下料机构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顶出件以同时顶出多个工件,其结构简单且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下料机构的组装立体图。
[0007] 图2为图1所示下料机构的另一视的组装立体图。
[0008] 图3为图1所示下料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09] 图4为图3所示下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1]下料机构 100
取料组件 30
基座 32
座体 321
第一导向孔 3211
第一导向件 323
凸缘部 3231
导向部 3233
弹性件 325
顶出件 327
第一驱动件 34
驱动本体 341
导轨 343
驱动部 345
吸取件 36
收容孔 361
管接头 363
气孔 365
卸料组件 50
安装部 521
连接部 523
支撑部 525
第二导向孔 5251
第二驱动件 54
止挡件 56
装设部 561
凸伸端 5611
第二导向件 5613
止挡部 563
止挡端 5631
底膜 200
工件 300
治具 400
[001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料机构100,用于配合机械手(图未示)将粘贴于底膜200上的工件300卸下并装入专用治具400中。在本实施例中,工件300为小尺寸的薄片,多个工件300间隔排列粘贴在底膜200上。下料机构100包括取料组件30及设置于取料组件30上的卸料组件50。
[0014] 请同时参阅图3,取料组件30包括基座32、以及设置于基座32上的第一驱动件34和吸取件36。
[0015] 请同时参阅图4,基座32包括座体321、装设于座体321上的两个第一导向件323、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导向件323上的两个弹性件325以及设置于座体321上的多个顶出件327。座体321大致呈板状,其相对两端分别贯通开设有一个第一导向孔3211。 两个第一导向件
323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第一导向孔3211中。每个第一导向件323均包括凸缘部3231及形成于凸缘部3231一端的导向部3233。导向部3233活动穿设于第一导向孔3211并凸伸出座体321的一侧,使得凸缘部3231卡持于座体321的另一侧。每个弹性件325套设于一个第一导向件
323的导向部3233上,且一端抵持座体321。多个顶出件327间隔平行设置于座体321上并邻近导向部3233,顶出件327用于刺穿底膜200并将工件300顶离底膜200。在本实施例中,顶出件327为针状,三个顶出件327组成一组以共同顶出一个工件300,多个顶出件327分成多组,多组顶出件327间隔设置,以对应顶出底膜200上的多个工件300。每组顶出件327的三个顶出件327呈“品”字形排列,使得当顶出件327末端抵持并顶出工件300时,对工件300施加的顶出均衡,以防止工件300变形或破损。可以理解,每组顶出件327的排列方式可以不局限于“品”字形,其可以为三个顶出件327组成一组并相互偏置排列以保证对工件300施加的顶出力均衡即可,或三个顶出件327可以为规律排列,例如可以为“一”字形排列,或四个顶出件327组成一组呈“口”字形排列。每组顶出件327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顶出件327,以适应于不同形状的工件。
[0016] 第一驱动件34设置于座体321上背离顶出件327的一侧,其包括驱动本体341、设置于驱动本体341上的导轨343以及设置于导轨343上的驱动部345。驱动本体341固定于座体321上,导轨343设置于驱动本体341背离座体321的一侧且平行于座体321。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本体341为气缸,驱动部3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部345分别滑动设置于导轨343的两端,驱动本体341能够驱动两个驱动部345相互远离或靠近。
[0017] 吸取件36大致呈矩形板状,其平行座体321设置,且两端与两个第一导向件323的导向部3233末端固定连接,使得弹性件325一端抵持座体321,另一端抵持吸取件36。吸取件36上对应多个顶出件327贯通开设有多个收容孔361,每个收容孔361对应活动收容一个顶出件327。吸取件3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部气源相连的气管接头363,且其背离座体321的一侧分别对应两个气管接头363开设有两组气孔365。气孔365通过气管接头363与外部气源连通,使得吸取件36能够产生负压以吸取粘贴有工件300的底膜200。
[0018] 在本实施例中,卸料组件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卸料组件50分别对应装设于两个驱动部345上。每个卸料组件50均包括支撑件52、装设于支撑件52上的第二驱动件54及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4上的止挡件56。
[0019] 支撑件52包括安装部521、连接部523以及支撑部525。安装部521大致呈板状,其一端固定装设于对应的驱动部345上。连接部523形成于安装部521远离驱动部345的一端,并垂直于安装部521朝向吸取件36延伸。支撑部525大致呈板状,其垂直装设于连接部523远离安装部521的一端。支撑部525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孔5251。驱动部345能够带动支撑件52在平行座体321的方向上运动。
[0020] 第二驱动件54装设于支撑部525的大致中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4为气缸。止挡件56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4上,并位于支撑部525背离连接部523的一侧。第二驱动件54能够驱动止挡件56在垂直座体321的方向上运动。止挡件56包括装设部561及形成于装设部561上的止挡部563。装设部561大致呈长条状,其大致中部位置侧向凸伸形成凸伸端5611。凸伸端5611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4上。装设部56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件5613,两个第二导向件5613由装设部561朝向支撑部525凸伸,并对应收容于两个第二导向孔5251中。第二导向件5613与凸伸端5611大致垂直。第二导向件5613用于导正止挡件56相对支撑部525的运动方向。止挡部563形成于装设部561背离凸伸端5611的一侧,并朝向吸取件36平行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止挡部563为细长条状,其数量为多个。多个止挡部563相互间隔平行设置,止挡部563远离装设部561的一端形成止挡端5631,两个卸料组件50的两个止挡端5631相对设置,止挡端5631用于抵压粘贴有工件300的底膜200,使得当顶出件327顶出工件300时,底膜200仍能够牢固贴附于吸取件36上。
[0021] 组装本实施方式的下料机构100时,首先,将第一导向件323及多个顶出件327设置于座体321上,将弹性件325套设于导向部3233上,再将吸取件36固定于导向部3233一端,再将第一驱动件34装设于座体321上。然后,第二驱动件54装设于支撑部525上,将止挡件56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4上,使得第二导向件5613活动穿设于第二导向孔5251中。最后,将支撑件52装设于驱动部345上,并使得吸取件36的气管接头363与外部气源连通。
[0022] 组装本实施方式的下料机构100时,首先,将下料机构100装设于机械手(图未示)上,机械手带动下料机构100靠近粘贴有工件300的底膜200处,使吸取件36贴合底膜200背离工件300的一侧。吸取件36的气孔365吸气产生负压,使得底膜200及其上的工件300被吸附至吸取件36上,且每个工件300对应于一组顶出件327的末端。然后,机械手将下料机构100及粘贴有工件300的底膜200运送至治具400处,并将底膜200及工件300定位于治具400上。第一驱动件34通过两个驱动部345驱动两个支撑件52带动两个止挡部563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止挡端5631位于底膜200背离吸取件36的一侧,且分别平行朝向底膜200的相对两侧。第二驱动件54驱动止挡件56朝向吸取件36运动,使得两个止挡端5631分别抵压于底膜
200的相对两侧。第二驱动件54继续带动止挡部563运动,止挡部563抵推吸取件36,使吸取件36压缩弹性件325并靠近座体321,从而使收容于收容孔361中的顶出件327凸伸出吸取件
36并刺穿底膜200抵持工件300,而由于吸取件36产生的负压,底膜200会继续吸附于吸取件
36上。当第二驱动件54带动止挡部563运动使得吸取件36相对座体321靠近一定距离后,顶出件327抵推并顶出工件300使得工件300与底膜200分离,最终定位于入治具400中。
[0023] 本发明的下料机构100,其将底膜200及工件300运送至治具400上,采用止挡部563抵持底膜200,使得止挡部563抵推吸取件36远离治具400后,顶出件327凸伸出吸取件36并抵持工件300,直至工件300从底膜200上分离并进入治具400中,上述卸料过程简化了操作步骤。另外,对于粘贴在同一底膜200上的工件300,下料机构100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顶出件327以同时顶出多个工件300,其结构简单且工作效率高。
[0024] 可以理解,卸料组件5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仅需使得止挡件56的止挡端5631能够抵压粘贴有工件300的底膜200,使得当顶出件327顶出工件300时,底膜200仍能够牢固贴附于吸取件36上即可。
[0025] 可以理解,吸取件36可采用其他方式吸取底膜200,例如,将气孔365替换为吸盘或利用静电吸取等。
[0026] 可以理解,支撑件52可以省略,而在组装下料机构100时,仅需将两个第二驱动件54对应装设于驱动部345上,使得第一驱动件34能够驱动两个第二驱动件54相互远离或靠近即可。
[0027]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