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系统

申请号 CN201710493953.X 申请日 2017-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7115601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1
申请人 苏州市皎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卫国; 罗一斌; 王淑妍;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救援系统。该救援系统包含 飞行器 与网。该救援系统可以对跳楼的人员进行主动救援,避免现在比较被动的情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救援系统包括飞行器、飞行器之间的网及其它附属部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系统的飞行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为旋翼型,具有连接到飞行器外部的电源的电源接口或电线。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 其特征在于:且该飞行器有载人或载物部件,载重量在40公斤以上。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 其特征在于:该飞行器能持续飞行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 其特征在于:该飞行器上连接有安全绳。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 其特征在于:可以在载人部件上操控飞行器。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 其特征在于:该飞行器旋翼的个数为2个或2个以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系统的网,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由弹性材料制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救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救援领域,用于救援欲跳楼的人员。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当发现要跳楼的人员时,一般是动用消防人员。一般采用在地面放安全垫的措施。这种方法对于6楼以上的人员跳楼失去保护作用。此外可以采取消防人员从楼上、楼下进行攀爬、然后采取暴、心理诱导等方式将欲跳楼人员脱离危险区域的方法。一般来说,这些方法的救援难度大。采用心理诱导等方式时救援人员很容易被被救人员威胁而不敢靠近,常常出现救援人员与被救人员对峙数小时的情况,大大浪费了公共资源。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人员欲跳楼时救援人员的被动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救援系统,可以让欲跳楼人员即使想跳楼也不能跳、进而改变救援人员的被动局面,主动掌控局面。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救援系统包括2个或2个以上的飞行器、飞行器之间的网,以及其他附属部件。
[0005] 网采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制成,网的两端固定到飞行器上;或者将网固定到杆上,杆固定到飞行器上。
[0006] 所述飞行器为多旋翼型,包括电机、电机上安装的机翼(桨片)、电路连接以及控制部件、机架。其电机通过电线连接到飞行器外部的电源对飞行器的电机提供电能。所述电源包括民用电、工业用电、发电机、电池或其他形式电源。
[0007] 所述飞行器包含2个或2个以上的旋翼。
[0008] 在飞行器内部安装了声波传感器或高气压计,用来测量高度及其变化,位置的座标则由GPS模来确定。此外,除了GPS模式来定位外,飞行器内部还设置了惯性测量单元,包括一组陀螺仪加速度计传感器及控制单元,用来识别自身的飞行状态和相对位移。以保证在GPS信号差的地方仍然能够稳定地控制飞行器的姿态,确保安全。例如室内、山区、高层建筑之间等环境。
[0009] 在操作模式上,对飞行器采用遥控、线控、飞行器上直接操控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可以互相切换,以取长补短、确保飞行安全。所述飞行器上直接操控是指人在飞行器上根据操作按钮、手柄或操作界面等直接操控飞行器。例如有的情况下遥控方式可能会存在信号干扰、遮挡等状况,这时采用线控或人工在飞行器上直接操控更加有效。
[0010] 本发明的飞行器还可以包括落地缓冲系统,以降低飞行器降落时的冲击力,所述缓冲系统可以是在飞行器的触地部位安装带弹簧的部件,或气垫等。
[0011] 飞行器还可以包括载人部件,例如平台、舱体等等。飞行器中可以包含备用电源,例如电池组,也可以没有。备用电源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对电机进行供电。正常情况下都采用外接电源供电,一旦由于电源出故障,可以迅速切换到备用电源,以防止飞行器由于电源故障而坠落。
[0012] 在飞行器上可以安装安全绳,安全绳可以为刚性或弹性,优选为弹性。绳的一头可以在飞行或作业时固定在飞行器之外的牢固端,另一头固定在飞行器上,这样可以防止即使飞行器发生故障,也不会导致飞行器或人直接摔到地面,造成过大损失。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包含绕线装置,用来放松或收紧安全绳,以发挥安全绳地最大作用。安全绳也可以连接在飞行器之间,这样,即使一台飞行器发生故障,也不会直接跌落地面造成损失。
[0013] 本发明的救援系统还可以包括电源,例如发电机、电池组、电容器等。
[0014] 本发明的救援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当发现人员欲跳楼时,飞行器起飞,飞行器之间的网覆盖住跳楼人员跳下时可能到达的区域。这样,即使跳楼,人也会落到网中,由于网具备弹性,只要选择好材料,跳楼的人不会受到伤害。随着飞行器不断升高,直到悬停到跳楼人员的脚下,这时人即使跳楼,也没有任何危险了。因此,救援人员可以直接靠近跳楼人员,将人员救下。
[0015] 有益的效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作的救援系统,一旦系统升到一定的高度,救援人员则可以不受被救人员威胁。可以摆脱现在救援人员的被动局面,进而变成主动掌控整个局面。
[0016]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提供附图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它们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只标出了本发明的救援系统的基本结构,还有不少部件未标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安装。
[0018] 附图标记说明:1- 飞行器的电机
2- 飞行器机架
3- 桨
4- 载人部件
5- 安全绳
6- 电线
7- 气垫
8- 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救援系统。
[0019] 制造2台旋翼型飞行器。先制造机架,在机架上安装电机(电机的数量一般在3个以上),将桨片安装到电机上。再安装高气压计、GPS模块、陀螺仪、加速度计传感器以及各控制电路、遥控系统、线控系统、机械手、摄像/监控系统等。
[0020] 然后在飞行器的下部安装载人舱,并安装飞行器的操控系统,便于人员操控飞行器。
[0021] 在飞行器的最下端安装落地缓冲系统。将杆固定到飞行器上,然后将网安装在飞行器之间。
[0022] 在飞行器上安装弹性安全绳。将飞行器电机的电线连接到的民用电源,准备起飞。
[002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