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操作装置及自行车

申请号 CN201380079364.7 申请日 2013-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5517885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申请人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发明人 神出直辉; 小川满;
摘要 操作装置(15)安装在车辆上,在壳体(19)内设有 电路 基板 (20)和可与其它设备连接的内部连接 端子 (21),内部连接端子(21)安装在电路基板(20),在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的外 力 (Fa)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21)的情况下,承受该外力(Fa)并将其释放到壳体(19)侧的保护部件(28)设于壳体(19)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操作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内设有电路基板和可与其它设备连接的内部连接端子
内部连接端子安装于电路基板,
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外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的情况下,承受该外力并将其释放到壳体侧的保护部件设于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壳体具有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与电路基板相对的相对部,
内部连接端子配置于电路基板和壳体的相对部之间,
保护部件是安装在电路基板的保护罩
内部连接端子用电路基板和保护罩包围其周围,
保护罩的一部分嵌入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内部连接端子与壳体的相对部的间隙,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的情况下,该外力从内部连接端子通过保护罩的一部分释放到壳体的相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内设有显示部件,
显示部件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与电路基板相对而配置,
保护部件设于显示部件,
内部连接端子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被夹在电路基板与保护部件之间,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的情况下,该外力从内部连接端子通过保护部件和显示部件释放到壳体侧。
4.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操作装置。

说明书全文

车辆用操作装置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例如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等车辆上的车辆用操作装置、及具备车辆用操作装置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作为这种车辆用操作装置,有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把手上的操作装置,在操作装置设有用于切换电源开关或辅助模式的切换开关等。
[0003] 如图14所示,在车辆用操作装置101的壳体102内,设有电路基板103和可与外部的个人计算机连接的USB端子104。USB端子104通过焊结合固定于电路基板103。
[0004] 据此,通过将USB电缆106的一端部106a插入USB端子104,能够经由USB电缆106将车辆用操作装置101连接于个人计算机。
[0005] 另外,如上所述的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把手上的车辆用操作装置,例如记载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
[0006] 另外,将USB电缆106的一端部106a插入USB端子104、或者、将USB电缆106的一端部106a从USB端子104拔出时,有时插拔方向的过大的外F会作用于USB端子104。作为针对这种外力F的加强,例如,如图15所示,考虑在电路基板103安装加强部件107。加强部件107沿着USB电缆106的插入方向与USB端子104的后面接触,将USB电缆106的一端部106a插入USB端子104时,USB端子104由加强部件107支承从USB电缆106的一端部106a承受的插入力F。由此,即使过大的插入力F作用于USB端子104,也能够防止USB端子104和电路基板103的焊锡接合部受到损伤。
[0007] 另外,关于具备如上所述述的加强部件107的设备,例如记载在下述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0534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10733
[0012]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0-119517
[0013]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形式中,相对于USB端子104插拔USB电缆106的一端部106a时,有时USB电缆106的一端部106a被扭斜,在这种情况下,有时电路基板103的厚度方向A的外力Fa作用于USB端子104,由于厚度方向A的外力Fa的作用,存在USB端子104相对于电路基板103向厚度方向A强制地位移,USB端子104和电路基板103的焊锡接合部受到损伤,USB端子
104从电路基板103脱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过大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也能够防止内部连接端子从电路基板脱离的车辆用操作装置及自行车。
[0016]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辆用操作装置是安装在车辆上的操作装置,其中,在壳体内设有电路基板和可与其它设备连接的内部连接端子,内部连接端子安装于电路基板,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的情况下,承受该外力并将其释放到壳体侧的保护部件设于壳体内。
[0018] 据此,将连接于其它设备侧的对方的连接端子插入车辆用操作装置的内部连接端子、或者从内部连接端子拔出时,当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过大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时,该外力从内部连接端子通过保护部件被壳体侧承受。
[0019] 由此,能够防止内部连接端子相对于电路基板向厚度方向强制地位移的情况,能防止内部连接端子和电路基板的安装部受到损伤,从而能防止内部连接端子从电路基板脱离。
[0020]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车辆用操作装置,壳体具有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与电路基板相对的相对部,内部连接端子配置于电路基板和壳体的相对部之间,保护部件是安装在电路基板的保护罩,内部连接端子用电路基板和保护罩将周围包围,保护罩的一部分嵌入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内部连接端子与壳体的相对部的间隙,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的情况下,该外力从内部连接端子通过保护罩的一部分释放到壳体的相对部。
[0021] 据此,当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过大的外力作用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时,该外力从内部连接端子通过保护罩的一部分被壳体侧承受。
[0022] 由此,能够防止内部连接端子相对于电路基板向厚度方向强制地位移的情况,能防止内部连接端子和电路基板的安装部受到损伤,从而能防止内部连接端子从电路基板脱离。
[0023]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车辆用操作装置,在壳体内设有显示部件,显示部件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与电路基板相对而配置,保护部件设于显示部件,内部连接端子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被夹在电路基板与保护部件之间,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的情况下,该外力从内部连接端子通过保护部件和显示部件释放到壳体侧。
[0024] 据此,当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过大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时,该外力则从内部连接端子通过保护部件和显示部件被壳体侧承受。
[0025] 由此,能够防止内部连接端子相对于电路基板向厚度方向强制地位移的情况,能防止内部连接端子和电路基板的安装部受到损伤,从而能防止内部连接端子从电路基板脱离。
[0026]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发明的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用操作装置。
[0027]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当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的过大的外力作用于内部连接端子时,该外力从内部连接端子通过保护部件被壳体侧承受,因此,能防止内部连接端子和电路基板的安装部受到损伤,从而能防止内部连接端子从电路基板脱离。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图;
[0029] 图2是设于同上自行车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0030] 图3是同上操作装置的剖面图;
[0031] 图4是同上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32] 图5是图4中的X-X向视图;
[0033] 图6是从斜上方观察同上操作装置的电路基板和USB端子和保护罩的图;
[0034] 图7是从斜下方观察同上操作装置的电路基板和USB端子和保护罩的图;
[0035] 图8是同上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图,表示将USB电缆连接于USB端子的样子;
[0036]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0037] 图10是同上操作装置的剖面图;
[0038] 图11是同上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39] 图12是同上操作装置的电路基板和USB端子和保护部件和液晶画面显示部件的立体图;
[0040] 图13是同上操作装置的电路基板和USB端子和保护部件和液晶画面显示部件的平面图;
[0041] 图14是安装现有操作装置的USB端子的部位的剖面图;
[0042] 图15是表示用加强部件对连接端子进行加强的现有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4] (第一实施方式)
[0045]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1为作为车辆的一个例子的电动自行车。该电动自行车1具有:车架2、把手3、前车轮4、后车轮5、将脚蹬6的踏力向后车轮5传递的链条(省略图示)、向链条赋予辅助驱动力的电动式的辅助驱动装置8、向辅助驱动装置8供给电力的电池9等。另外,辅助驱动装置8由电动机8a及减速器等构成。
[0046] 如图1~图3所示,在电动自行车1安装有操作装置15。操作装置15具有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把手3(固定部件的一例)的安装部件16、设于安装部件16的操作部主体17。在操作部主体17设有用于切换电源开关41或辅助模式的切换开关42及显示蓄电池9的剩余量的蓄电池剩余量显示部43等。
[0047] 操作部主体17具有壳体19、电路基板20、可与个人计算机(其它设备的一例)连接的USB端子21(内部连接端子的一例)、盖23等。壳体19由上部壳体24和下部壳体25构成。上部壳体24具有上壁部24a和从上壁部24a的周缘向下方设置的侧壁部24b。另外,下部壳体25具有下壁部25a。
[0048] 电路基板20设于壳体19内。还有,壳体19的上壁部24a是在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上下方向)与电路基板20相对的相对部的一个例子。
[0049] 如图4~图7所示,USB端子21通过焊锡(接合手段的一例)接合(固定)安装在电路基板20上,配置于电路基板20和壳体19的上壁部24a之间。另外,将USB端子21接合于电路基板20的焊锡接合部32形成于USB端子21的两侧面和里后面。另外,在USB端子21的底面设有定位用销33,在电路基板20设有定位用孔34。定位用销33被插入定位用孔34,由此,USB端子21相对于电路基板20被定位。
[0050] 在上部壳体24的侧壁部24b形成有贯通壳体19的内外的开口部38,USB端子21的前端连接部嵌入到开口部38。另外,在USB端子21的前端连接部,外嵌有橡胶制的环状的密封部件39,密封部件39将USB端子21的前端连接部的外周面和侧壁部24b的开口部38的内周面之间密封。
[0051] 盖23开关自由地安装在壳体19。如图4的假想线所示,通过打开盖23,USB端子21的前端连接部露出在外部,如图4的实线所示,通过关闭盖23,USB端子21的前端连接部由盖23覆盖
[0052] 在电路基板20安装有保护罩28(保护部件的一例)。保护罩28是在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的外力Fa作用于USB端子21时,承受该外力Fa并将其释放到壳体19侧的部件,具有覆盖USB端子21的上面的上部罩28a、覆盖USB端子21的两侧面的一对侧部罩28b、覆盖USB端子21的里后面的里部罩28c、与电路基板20抵接的一对安装板部28d、设于上部罩28a的多个半圆形状的突片28e。
[0053] 在安装板部28d设有突部28f。另外,在电路基板20形成有多个安装孔30,突部28f被嵌入这些安装孔30。通过这样的构成,USB端子21的里侧后部用电路基板20和保护罩28包围其周围。另外,保护罩28夹在电路基板20和壳体19的上壁部24a之间并被固定。
[0054] 在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的USB端子21和壳体19的上壁部24a之间,形成有间隙31。保护罩28的上部罩28a(保护罩的一部的一例)和突片28e(保护罩的一部的一例)被嵌入间隙31。
[0055] 在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的外力Fa作用于USB端子21的情况下,该外力Fa从USB端子21通过保护罩28的上部罩28a和突片28e释放到壳体19的上壁部24a。
[0056] 以下,对上述构成的作用进行说明。
[0057] 在使电动自行车1行驶时,使操作装置15的电源开关41接通,通过操作切换开关42,由此,切换辅助模式。另外,在蓄电池剩余量显示部43显示蓄电池9的剩余量。
[0058] 另外,在电动自行车1停止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可以将盖23打开,使USB端子21的前端连接部露出,将USB电缆35的一端部35a(对方的连接端子的一例)插入USB端子21,经由USB电缆35将操作装置15与个人计算机连接。而且,可以通过操作个人计算机,用个人计算机对存储在操作装置15内的存储器的各种行驶信息进行解析,诊断电动机8a等有误异常。
[0059] 当如上所述的诊断完成时,只要将USB电缆35从USB端子21拔出,并将盖23关闭即可。
[0060] 将USB电缆35的一端部35a插入操作装置15的USB端子21或者从USB端子21拔出时,当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的过大的外力Fa作用于USB端子21时,该外力Fa从USB端子21通过保护罩28的上部罩28a和突片28e向壳体19的上壁部24a释放,被壳体19侧承受。由此,能够防止USB端子21相对于电路基板20向厚度方向A强制地位移的情况。
[0061] 另外,如图5所示,当电路基板20的宽度方向B的过大的外力Fb作用于USB端子21时,该外力Fb经由USB端子21被保护罩28的侧部罩28b承受。由此,能够防止USB端子21相对于电路基板20向宽度方向B强制地位移的情况。
[0062] 另外,如图8所示,当USB电缆35的插入方向C的过大的外力Fc作用于USB端子21时,该外力Fc经由USB端子21被保护罩28的里部罩28c承受。由此,能够防止USB端子21相对于电路基板20向插入方向C强制地位移的情况。
[0063]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防止电路基板20和USB端子21的焊锡接合部32(安装部)受到损伤,从而可以防止USB端子21从电路基板20脱离的情况。另外,如上所述,能够防止USB端子21相对于电路基板20向厚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和插入方向C强制地位移,因此,密封部件39的位置不会偏离,USB端子21的前端连接部的外周面和侧壁部24b的开口部38的内周面之间,通过密封部件39被可靠地密封。
[0064] (第二实施方式)
[0065]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9、图10所示,在操作装置15的壳体19内设有液晶画面显示部件50(显示部件的一例)。在液晶画面显示部件50显示行驶速度、蓄电池9的剩余量、辅助模式等行驶信息。另外,在上部壳体24的上面,设有树脂制或玻璃制的薄的透明板57。液晶画面显示部件50所显示的各种行驶信息,透过透明板57从外部能够看到。
[0066] 液晶画面显示部件50在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与电路基板20相对而配置,并具有液晶显示部51、保持液晶显示部51的液晶保持壳体52。
[0067] 如图11~图13所示,在液晶保持壳体52设有保护部件53,USB端子21在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被夹在电路基板20和保护部件53之间。
[0068] 保护部件53具有从液晶保持壳体52朝向USB端子21的里后面突出的突出部件54、设于突出部件54的多个肋55。突出部件54是截面为L形状的部件,前端部具有向上突出的突部54a,并且,在突部54a和液晶保持壳体52之间具有凹部54b,还具有在电路基板20的宽度方向B相对向的一对侧板部54c。
[0069] 肋55具有嵌入突出部件54的凹部54b的基端部55a、从上方与USB端子21的上面相对的前端部55b、形成于基端部55a和前端部55b之间的凹部55c。肋55的基端部55a从上方嵌入突出部件54的凹部54b,并且,突出部件54的突部54a从下方嵌入肋55的凹部55c。另外,肋55接合(固定)安装在突出部件54。另外,USB端子21被嵌入突出部件54的一对侧板部54c间。
[0070] 在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的外力Fa作用于USB端子21的情况下,该外力Fa从USB端子21通过保护部件53和液晶画面显示部件50释放到壳体19的上壁部24a。
[0071] 以下,对上述构成的作用进行说明。
[0072] 在将USB电缆35的一端部插入操作装置15的USB端子21或者从USB端子21拔出时,如图11所示,若电路基板20的厚度方向A的过大的外力Fa作用于USB端子21,则该外力Fa从USB端子21通过保护部件53的肋55及突出部件54和液晶画面显示部件50向壳体19的上壁部24a释放,被壳体19侧承受。由此,能够防止USB端子21相对于电路基板20向厚度方向A强制地位移的情况。
[0073] 另外,若电路基板20的宽度方向B的过大的外力Fb作用于USB端子21,则该外力Fb经由USB端子21被突出部件54的一对侧板部54c承受。由此,能够防止USB端子21相对于电路基板20向宽度方向B强制地位移的情况。
[0074] 另外,若USB电缆35的插入方向C的过大的外力Fc作用于USB端子21,则该外力Fc经由USB端子21被保护部件53的突出部件54的前端部承受。由此,能够防止USB端子21相对于电路基板20向插入方向C强制地位移的情况。
[0075]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防止电路基板20和USB端子21的焊锡接合部32(安装部)受到损伤,从而可以防止USB端子21从电路基板20脱离。
[007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操作部主体17一体地固定于安装部件16上的操作装置15,但也可以是将操作部主体17可装卸地安装在安装部件16上的构造的操作装置。
[0077]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内部连接端子的一个例子列举了USB端子21,但不限定于USB端子21,也可以是其它种类的端子。
[0078]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可与操作装置15连接的其它设备的一个例子,列举了个人计算机,但不限定于个人计算机。
[0079]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操作装置15安装在电动自行车1上,但也可以安装在电动自行车1以外的自行车上,或者,也可以安装在自行车以外的车辆、例如两轮机动车或轮椅等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