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

申请号 CN201210048223.6 申请日 2012-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2649460A 公开(公告)日 2012-08-29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野; 发明人 市田典; 池本英树; 白井豊土;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自行车 用悬架控制设备,能够改变前后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的设定且能够容易地改变组合。悬架控制部(95)响应于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的操作来控制具有多个动作状态的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悬架控制部(95)具备接收装置(96)、存储装置(97)和控制装置(98)。接收装置(96)接收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组合中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信息。存储装置(97)存储利用接收装置(96)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控制装置(98)在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被操作时,基于存储装置(97)中存储的组合信息来控制前悬架(FS)及后悬架(RS)。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响应操作部的操作来控制分别具有多个动作状态的自行车用的前悬架以及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装置,其接收组合信息,该组合信息表示所述前悬架的动作状态以及所述后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中至少一个动作状态的组合;
存储装置,其存储通过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所述组合信息;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基于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所述组合信息来控制所述前悬架以及所述后悬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信息包含:使所述前悬架以及所述后悬架不能伸缩的第一组合信息、使所述前悬架以及所述后悬架能够伸缩的第二组合信息、使所述前悬架能够伸缩而所述后悬架不能伸缩的第三组合信息,和使所述前悬架不能伸缩而所述后悬架能够伸缩的第四组合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能够与输出所述组合信息的外部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带有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信息包含与一个开关对应的多个动作状态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所述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具备通报所述前悬架以及所述后悬架中至少任一方的动作状态的通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所述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能够通过有线方式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所述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能够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

说明书全文

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自行车用的前悬架和后悬架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自行车用的悬架中,已知能够设定悬架的硬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悬架控制设备能够通过在自行车的手把上设置的操作部将悬架的硬度设定为多个级别。操作部通过线而与悬架连接。此外,操作部通过线而与前后的悬架连接。由此,能够改变前后的悬架的动作状态。在专利文献1的控制设备中,针对操作部决定前后的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
[0003]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25233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4]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针对操作部决定前后的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所以无法根据使用者的期望来改变动作状态的组合的设定。
[0005] 本发明的课题是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能够改变前后的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的设定,并且能够简单地改变组合。
[0006] 发明1是一种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响应操作部的操作来控制分别具有多个动作状态的自行车用的前悬架以及后悬架。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包括接收装置、存储装置和控制装置。接收装置接收前悬架的动作状态以及后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中至少一个动作状态的组合的信息。存储装置存储接收装置收到的设定信息。控制装置在操作部被操作时,基于存储装置存储的组合信息来控制前悬架以及后悬架。
[0007] 在该悬架控制设备中,接收装置接收组合信息。组合信息是前悬架的动作状态和后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中至少一个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信息。接收到的组合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中。操作部被操作时,基于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组合信息来控制前悬架以及后悬架。在此,基于存储装置所存储的组合信息,连动控制前悬架以及后悬架。因此,通过改变存储装置所存储的组合信息能够改变前后的悬架的组合设定。例如,设定信息中,如果一个操作部对应多个组合信息,则能够用一个操作部改变多个组合,或者,如果设定多个操作部,一个操作部对应一个组合信息,则能够用多个操作部改变不同的组合。此外,组合信息是前悬架的动作状态以及后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因此,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能够简单的改变前后的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
[0008] 发明2涉及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是基于发明1中记载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中组合信息包含第一组合信息、第二组合信息、第三组合信息和第四组合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组合信息是使前悬架以及后悬架不能伸缩的组合。第二组合信息是使前悬架以及后悬架能够伸缩的组合。第三组合信息是使前悬架能够伸缩而后悬架不能伸缩的组合。第四组合是使前悬架不能伸缩而后悬架能够伸缩的组合。
[0009] 在此情况下,能够用前悬架以及后悬架不能伸缩以及能够伸缩的4种组合信息中至少一个组合信息来控制前悬架以及后悬架。
[0010] 发明3涉及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是基于发明1或者2中记载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中接收装置能够与输出组合信息的外部设备连接。在此情况下,例如,利用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输出的组合信息能够改变动作状态的组合。因此,设置在自行车上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0011] 发明4涉及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是基于发明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中操作部带有开关。在此情况下,因为操作部带有开关,所以能够通过操作开关控制悬架。
[0012] 发明5涉及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是基于发明4所记载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包含与一个开关对应的多个动作状态的组合。在此情况下,因为用一个操作部能够改变多个的动作状态的组合,所以能够减少操作部的数目。
[0013] 发明6涉及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是基于发明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还具备通知部。通知部通报前悬架以及后悬架中至少任一方的动作状态。在此情况下,因为使用者能够确认前悬架以及后悬架中至少任一方的动作状态,所以能够防止使用者的误操作。
[0014] 发明7涉及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是基于发明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其中操作部能够通过有线方式与控制装置通信。在此情况下,操作部和控制装置以有线方式通信,因此操作部和控制装置的通信能够容易地进行。
[0015] 发明8涉及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是基于发明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自行车用悬架控制设备,操作部能够通过无线方式与控制装置通信。在此情况下,操作部和控制装置以无线方式通信,因此操作部和控制装置不需要接线工作。
[0016] 根据本发明,基于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组合信息,连动地控制前悬架以及后悬架。因此,通过改变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组合信息,能够改变前后的悬架的组合的设定。组合信息表示前悬架的动作状态以及后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因此,利用操作部的操作能够容易地改变前后的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采用的自行车的侧面图。
[0018] 图2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手把部的立体图。
[0019] 图3是图2所示手把部的侧面示意图。
[0020] 图4是表示电气部件的连接结构的框图
[0021] 图5是电线通信部的框图。
[0022] 图6是表示外部设备的连接方式的框图。
[0023] 图7是表示外部设备的控制设备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0024] 图8是表示控制设备的自定义设定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0025] 图9是表示开关的自定义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0026] 图10是表示开关的标准设定的设定画面的示意图并且表示选择独立模式的状态。
[0027] 图11是表示开关的标准设定的设定画面的示意图并且表示选择连动模式的状态。
[0028] 图12是表示开关的长按设定的设定画面的示意图并且表示相应于第一操作部选择了独立模式的状态。
[0029] 图13是表示开关的长按设定的设定画面的示意图并且表示选择连动模式的状态。
[0030] 图14是表示开关的长按判断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0031] 图15是表示扬声器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0032] 图16是表示LED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0033] 图17是表示延迟时间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0034] 图18是表示电源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0035] 图19是表示电源控制部的设定接收时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0036] 图20是表示电源控制部通常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0037] 图21是表示电源控制部的连动动作的流程图。
[0038] 图22是表示自行车码表的显示画面的实例的图。
[0039] 图23是其他的实施方式与图4相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在图1中,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有多个悬架。上述自行车例如是山地自行车。自行车在框架1设置有包含前电动变速设备8和后电动变速设备9的驱动部5、前轮6、后轮7。框架1具有框架体2、前叉3及手把部4。框架体2具有框架主体2a和与框架主体2a的后部枢转自如地连接的摇臂2b。在框架主体2a与摇臂2b之间设置有后悬架RS。前叉3具有前悬架FS。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能够获得释放状态和定状态两个动作状态。释放状态是能够伸缩的状态,锁定状态是不能伸缩的状态。释放状态也可以称为锁定解除状态。悬架的动作状态也称为悬架的设定状态。
[0041] 可以用电来控制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分别包含达以及电磁致动器。在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中,通过操作上述致动器来控制在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内部中设置的阀(valve),能够改变动作状态。
[0042] 前电动变速设备8具有电动前拨链器26f和曲柄组件27。后电动变速设备9具有电动后拨链器26r和盒式链轮28。在曲柄组件27与盒式链轮28之间架设链条29。前轮6安装在前叉3的下部。后轮7安装在摇臂2b的后部。
[0043] 在框架体2上安装着作为前电动变速设备8、后电动变速设备9、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电源的电源设备10。如图2所示,手把部4具有固定在前叉3的上部的手把立管14和固定在手把立管14上的手把15。在手把15的两端安装有刹车握把16和把柄17。在各个刹车握把16与把柄17之间设置有第一操作部OP1或者第二操作部OP2。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设置用于切换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
[0044] 第一操作部OP1具有第一开关LSW1和第二开关LSW2。第一开关LSW1以及第二开关LSW2是能够在规定的方向上操作的开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按钮式开关实现。第一开关LSW1以及第二开关LSW2可以是使操作件滑动地操作的滑动型开关,或者也可以是改变杆状操作件度的杆型开关。第一开关LSW1以及第二开关LSW2朝向自行车的行进方向配置在手把15的左侧。此后,将第一开关LSW1称为左第一开关LSW1,将第二开关LSW2称为左第二开关LSW2。
[0045] 第二操作部OP2具有第三开关RSW1以及第四开关RSW2。第三开关RSW1以及第四开关RSW2是能够在规定的方向上操作的开关,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按钮式开关来实现。第三开关RSW1以及第四开关RSW2可以是使操作件滑动地操作的滑动型开关,或者也可以是改变杆状操作件角度的杆型开关。第三开关RSW1以及第四开关RSW2朝向自行车的行进方向配置在手把15的右侧。此后,将第三开关RSW1称为右第一开关RSW1,将第四开关RSW2称为右第二开关RSW2。
[0046] 在各刹车握把16的附近,设置有用于进行前电动变速设备8的变速操作的前变速操作部20a以及用于进行后电动变速设备9的变速操作的后变速操作部20b。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部OP1以及前变速操作部20a隔着左侧的刹车握把16的安装部分配置,第二操作部OP2以及后变速操作部20b隔着右侧的刹车握把16的安装部分配置。
[0047] 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右第一开关RSW1优选配置在图3的阴影线所示的区域C。区域C是刹车握把16的握把体16a与手把15之间的区域。具体来说,优选在连接刹车握把
16与手把15的中心的线L1的附近配置开关。区域C位于手把15的前下方。该区域C是即使通过刹车操作使得握把体16a向接近手把15的方向枢转也能够确保空间的区域。由此,利用与操作握把体16a的手进行握把操作的手指不同的手指,通过左第一开关LSW1或者右第一开关RSW1就能够进行悬架的切换操作。通过在位于刹车握把操作轨道面附近的区域C配置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右第一开关RSW1,进而能够在手指搭在刹车握把的状态下迅速地进行悬架的切换操作。
[0048] 如果将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右第一开关RSW1的操作方向设定为与刹车握把16的操作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刹车握把16的操作方向正交的方向等),则能够防止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右第一开关RSW1的误动作。
[0049]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左第二开关LSW2安装在可安装在手把15上的第一开关架31上。在第一开关架31上设置第一通知部33。第一通知部33通过例如一个或多个LED(发光二极管)实现。
[0050] 右第一开关RSW1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安装在可安装在手把15上的第二开关架32。在第二开关架32上设置有第二通知部34。第二通知部34通过例如一个或多个LED实现。
[0051] 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显示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例如,可以是第一通知部33显示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中的一个的动作状态,第二通知部34显示另一个的动作状态。此外,还可以是例如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分别显示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
[0052] 在实施方式中,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左第二开关LSW2与右第一开关RSW1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以标准模式以及长按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模式来操作。标准模式是与操作部的操作时间不关联的模式。长按模式是与操作部的操作时间关联的,利用不到规定时间的短按操作和规定时间以上的长按的组合来操作的模式。
[0053] 前变速操作部20a具有前加档开关21a和前减档开关21b。后变速操作部20b具有后加档开关21c和后减档开关21d。
[0054] 在手把15上可自由装卸地设置有自行车码表40。自行车码表40进行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等通常的自行车码表的显示。进而,自行车码表40显示变速设备的状态以及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更详细来说显示动作状态的组合。此外,还显示操作模式是否是长按模式。在自行车码表40上设置有后述的扬声器88和多个操作按钮89。
[0055] 如图4所示,电源设备10具有电源控制部11和作为电源的蓄电部12。电源控制部11是控制悬架的控制设备的实例。蓄电部12相对电源控制部11可装卸。电源控制部11控制蓄电部12。此外,电源控制部11统一控制前电动变速设备8、后电动变速设备9、前悬架FS、后悬架RS、第一开关装置42以及第二开关装置43。
[0056] 电源控制部11、前拨链器26f、后拨链器26r、前悬架FS、后悬架RS、自行车码表40、第一开关装置42、以及第二开关装置43分别构成电气部件。这些电气部件通过串行总线构造SB连接。第一开关装置42包含左第一开关LSW1、左第二开关LSW2、前加档开关21a、前减档开关21b、以及第一通知部33。第二开关装置43包含右第一开关RSW1、右第二开关RSW2、后加档开关21c、后减档开关21d、以及第二通知部34。
[0057] 包含电源设备10的电气部件通过电力线通信连接。由此,除了电源设备10以外,任何电气部件连接或断开时,包含多个电气部件的电气安装系统都能够工作。
[0058] 各电气部件具有图5所示的电力线通信部90和电气部件控制部92。电力线通信部90通过PLC(电力线通信)进行通信。即,经电力线70进行双方向的通信。电力线通信部90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电力线连接部90a。电力线连接部90a具有能够与在电力线70的两端设置的插头部65连接和脱离的形状,并与插头部65卡定。
[0059] 电力线通信部90具有解码以及调制加在电力上的控制信号信号处理部90b。信号处理部90b例如以OFDM方式(正交频分复用方式)来解码以及调制控制信号。分别设置在前电动变速设备8、后电动变速设备9、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上的电气部件控制部92控制电力线通信部90,与其他电气部件进行通信,并基于来自电源控制部11的指令,控制在各电气部件上的致动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关装置42以及第二开关装置43上的电气部件控制部92检测各开关的操作,控制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并控制电力线通信部90,与其他电气部件进行通信。
[0060] 如图6所示,这些电气部件经适配器94而能与外部设备60连接。外部设备60是设定设备的实例。适配器94具有电力线通信部90,且在外侧面具有与外部设备60连接的连接端口(例如,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口)94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适配器94具有2条电力线72。在图6中,适配器94通过将连接两个电气部件的电力线70取下而能够与电气部件电连接。例如,在图6中,在取下前悬架FS与电源设备10之间的电力线70之后,将从适配器94延伸出的2条电力线72与前悬架FS以及电源设备10的电力线连接部90a连接。
[0061] 外部设备60是例如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外部设备60至少用于设定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左第二开关LSW2、和右第一开关RSW1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的操作模式。
[0062] 如图6所示,外部设备60具有选择部61、显示部62以及具备连接端口63a的通信部63。选择部61包含键盘鼠标以及触摸板等指示单元。选择部61用于选择显示于显示部62上的设定信息。显示部62用于显示能针对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设定的设定信息。连接端口63a是例如USB端口。连接端口63a是有线连接部的一例。连接端口63a经由例如由USB线缆构成的连接线缆99以及适配器94而能够与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源控制部11电连接。由此,能够向例如电源控制部11发送由选择部61选择的设定信息。
[0063] 如图7所示,外部设备60具备包含微型计算机的控制设备80。控制设备80具有作为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结构的悬架的自定义设定部81。自定义设定部81具有开关设定部82、长按判断设定部83、扬声器设定部84、通知设定部85、延迟时间设定部86。自定义设定部81是为了使前悬架FS和后悬架RS符合使用者的喜好来进行设定而设置的。
[0064] 开关设定部82是为了使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或者动作状态的组合与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建立对应关系来进行设定而设置的。
[0065] 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FS在独立模式和连动模式下都能够改变动作状态的设定。在此,独立模式是指将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单独用第一操作部OP1以及/或者第二操作部OP2设定的模式。并且,连动模式是指用第一操作部OP1以及/或者第二操作部OP2设定前悬架FS和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的组合的模式。
[0066] 在独立模式中,前悬架FS的动作状态包含不能伸缩的第一状态和能够伸缩的第二状态。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包含不能伸缩的第三状态和能够伸缩的第四状态。第一状态以及第三状态是锁定状态。第二状态以及第四状态是释放状态。在独立模式中,通过第一操作部OP1以及/或者第二操作部OP2能够选择前悬架FS的两种动作状态,并且能够独立于前悬架FS的动作状态来选择后悬架RS的两种动作状态。
[0067] 在连动模式中,动作状态的组合是以下的I~IV四种。
[0068] I.将前悬架FS设为不能伸缩的第一状态且将后悬架RS设为不能伸缩的第三状态。以后,将该组合称为无减震(fully rigid)。
[0069] II.将前悬架FS设为能伸缩的第二状态,并且将后悬架RS设为能伸缩的第四状态。以后,将该组合称为全减震(full suspension)。
[0070] III.将前悬架FS设为能伸缩的第二状态,而将后悬架RS设为不能伸缩的第三状态。以后,将该组合称为前减震(hard tail)。
[0071] IV.将前悬架FS设为不能伸缩的第一状态,而将后悬架RS设为能伸缩的第四状态。以后,将该组合称为后减震(hard front)。在无减震中,前悬架FS及后悬架RS均为锁定状态。无减震是第一组合信息的实例。在全减震中,前悬架FS及后悬架RS均为释放状态。全减震是第二组合信息的实例。在前减震中,前悬架FS为释放状态而后悬架RS为锁定状态。前减震是第三组合信息的实例。在后减震中,前悬架FS为锁定状态而后悬架RS为释放状态。后减震是第四组合信息的实例。在连动模式下,通过第一操作部OP1和/或第二操作部OP2来选择4种动作状态中任一种。
[0072] 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能够以上述的标准模式和长按模式中的任一种进行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设定的动作状态的组合显示在自行车码表40上。此外,无论独立模式还是连动模式,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都由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显示。例如,前悬架FS为锁定状态时,第一通知部33可以亮红灯。例如前悬架FS为释放状态时,第一通知部33可以灭灯,或者也可以亮其他颜色的灯。此外,例如后悬架RS为锁定状态时,第二通知部34也可以亮红灯。此外,例如后悬架RS为释放状态时,第二通知部34可以灭灯,或者也可以亮其他颜色的灯。动作状态也可以根据例如LED的发光状态、点亮的LED的数目、发光的LED的位置来表示。LED的发光状态利用例如颜色、亮灭、亮灭时间以及亮灭次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表示。
[0073] 长按判断设定部83是为了设定在长按模式时用于判断长按的规定时间而设置的。在此,规定时间被设定为多个预先确定的时间中的任一个。
[0074] 扬声器设定部84是为了设定通过在图18所示的自行车码表40上所设的扬声器88来通知连动模式时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的组合而设置的。扬声器88也可以不设置在自行车码表40上,而设置在其他的电气部件上,此外也可以单独设置扬声器
88。此外,扬声器设定部84还能够设定扬声器88的音色以及音量。扬声器88只要是能够输出声音的发声器即可,例如可以通过蜂鸣器来实现。
[0075] 通知设定部85是为了设定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的通知状态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知设定部85是为了设定使LED工作还是不工作而设的。在LED接通时,即LED工作时,如上述那样显示悬架的动作状态。
[0076] 延迟时间设定部86是为了设定在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连动模式中从非减震状态(fully locked)向全减震状态切换时以及从全减震状态向非减震状态切换时,延迟某一个悬架的切换动作的开始的时间而设置的。
[0077] 接着,基于图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外部设备60的控制设备80的悬架的自定义设定的处理。另外,在进行自定义设定的处理时,使用者将适配器94与自行车的多个电气部件中的某一个以及外部设备60连接。
[0078] 在图8的步骤P1中,显示图9所示的自定义设定画面。自定义设定画面中显示可通过悬架的自定义设定来设定的项目。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有“开关设定”、“长按判断设定”、“扬声器设定”、“通知设定”以及“延迟时间设定”5个项目。使用者使用选择部61来选择这些项目中的一个。例如在选择项目时使用鼠标时,与指针相匹配地(例如通过点击)来进行选择。此外,例如在选择项目时使用键盘时,通过键盘来使光标移动,通过选择键的操作来选择项目。此外,例如在选择项目时使用触摸面板时,通过接触显示的项目的部分来选择项目。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通过鼠标来选择项目的情况。被选中的项目例如通过改变背景的颜色或者改变文字的颜色来显示。由此,能够识别出哪个项目被选中了。
[0079] 在步骤P2中,判断是否选择了开关设定。在步骤P3中,判断是否选择了长按判断设定。在步骤P4中,判断是否选择了扬声器设定。在步骤P5中,判断是否选择了通知设定。在步骤P6中,判断是否选择了延迟时间设定。在步骤P7中,判断是否确认了设定。使用者在设定操作结束后,选择例如配置在自定义设定画面的下部的确定按钮。当判断设定已确认时,从步骤P7进入步骤P8。在步骤P8中,将自定义设定的设定信息经适配器94发送到电源控制部11并结束处理。
[0080] 当在步骤P2中选择了开关设定时,从步骤P2进入步骤P10。在步骤P10中,判断是否选择了标准设定。当判断选择了标准设定时进入步骤P11。在步骤P11中,执行标准设定,当其结束后进入步骤P3。
[0081] 在图10以及图11中示出显示部62上显示的标准设定画面。图10是表示选择独立模式的状态的标准设定画面。具体来说,在图10中,将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各自的动作状态,与第一操作部OP1的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左第二开关LSW2、第二操作部OP2的右第一开关RSW1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建立对应关系地进行设定。
[0082] 在设定独立模式时,起先,将例如指针移至“FS”或者“RS”并点击。由此,可以选择前悬架FS或者后悬架RS的独立模式。当选择“FS”时可以使前悬架独立地工作,当选择“RS”时能够使后悬架独立地工作。接着,选择与开关对应的动作状态。在图10中,示出了例如将后悬架RS的锁定状态与左第一开关LSW1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此外,在图10中,示出了例如将后悬架RS的释放状态与左第二开关LSW2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此外,在图10中示出了例如将前悬架FS的锁定状态与右第一开关RSW1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此外,在图10中,示出了将前悬架FS的释放状态与右第二开关RSW2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当建立对应关系的操作结束后,当将光标移至选择按钮并点击时,设定就被存储到外部设备60内,返回自定义画面。
[0083] 通过选择所显示的动作状态的多个项目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将该动作状态与开关建立对应关系。当与一个开关对应地选择多个项目来设定后,每次操作该开关时,都能择一地切换与多个项目对应的动作状态。此外,如果不需要,则也可以不将动作状态与开关建立对应。例如也可以不将前悬架FS的锁定状态与开关建立对应。在以后的处理中也同样,当选择选择按钮时,设定完毕,返回自定义画面。
[0084] 图11是表示选择连动模式的状态的标准设定画面。具体来说,在图11中,将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与第一操作部OP1的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左第二开关LSW2、第二操作部OP2的右第一开关RSW1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建立对应关系地进行设定。
[0085] 在设定连动模式时,起先,将例如指针移至“FS+RS”并点击。由此,可以选择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连动地动作的连动模式。接着,选择与开关建立对应的动作状态的组合。在图11中,例如,示出了将后悬架RS为释放状态且前悬架FS为锁定状态的组合与左第一开关LSW1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在该动作状态是后减震。此外,在图11中,示出了例如将后悬架RS以及前悬架FS都为锁定状态的组合与左第二开关LSW2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该动作状态是无减震。此外,在图11中,示出了将前悬架FS为释放状态且后悬架RS为锁定状态的组合与右第一开关RSW1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该动作状态是前减震。此外,在图11中,示出了将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都为释放状态的组合与右第二开关RSW2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该动作状态是全减震。
[0086] 通过选择所显示的动作状态的多个项目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将该动作状态与开关建立对应关系。当与一个开关选择多个动作状态的组合的项目来设定后,每次操作该开关时,都能够择一地切换多个动作状态的组合。此外,如果不需要,也可以不将动作状态的组合与开关建立对应。例如,可以仅使后减震不与开关建立对应。此时,可以用操作部切换3种动作状态的组合。此外,前减震和后减震都不与开关建立对应也可以。此时,可以用操作部切换2种动作状态的组合。
[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图13所示,在显示画面中一览显示了能够与开关对应地进行设定的动作,但是也可以将动作状态预先做成例如下拉形式,只显示被选择的动作状态。
[0088] 在图8的步骤P10中如果判断没有选择标准设定,即选择了长按设定,则进入步骤P12。在步骤P12中,进行长按设定,并当其结束后进入步骤P3。
[0089] 在显示部62上显示的长按设定画面如图12及图13所示。图12是表示与第一操作部对应地选择独立模式的状态的长按设定画面。具体来说,在图12中,与第一操作部OP1的左第一开关LSW1以及左第二开关LSW2的长按和短按建立对应地设定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各自的动作状态。虽然能够与第二操作部OP2的右第一开关RSW1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的长按和短按建立对应地设定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各自的动作状态,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二操作部OP2不进行建立对应关系的设定。因此,在独立模式中,仅通过第一操作部OP1进行悬架的动作状态的变更。当然,也可以将动作状态与第二操作部OP2建立对应关系。
[0090] 在设定独立模式时,起先,将光标移至“FS”或者“RS”并点击。由此,能够选择前悬架FS或者后悬架RS的独立模式。接着,选择与开关建立对应的动作状态。在图12中,示出例如将前悬架FS的释放状态与左第一开关LSW1的短按建立对应的情况。此外,在图12中,示出了例如将前悬架FS的锁定状态与左第一开关LSW1的长按建立对应的情况。此外,在图12中,示出了将后悬架RS的锁定状态与左第二开关LSW2的短按建立对应的情况。
此外,在图12中,示出了将后悬架RS的释放状态与左第二开关LSW2的长按建立对应的情况。
[0091] 通过选择所显示的动作状态的多个项目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将该动作状态与开关建立对应关系。当与一个开关对应地选择多个项目来设定后,每次操作该开关时,都能择一地切换与多个项目对应的动作状态。此外,与标准模式同样地,如果不需要,则也可以不将动作状态与开关建立对应。例如也可以不将前悬架FS的锁定状态与开关建立对应。
[0092] 图13是表示选择连动模式的状态的长按设定画面。具体来说,在图13中,与第一操作部OP1的左第一开关LSW1的长按以及短按、左第二开关LSW2的长按以及短按、第二操作部OP2的右第一开关RSW1的短按以及长按、右第二开关RSW2的短按以及长按建立对应地设定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的组合。此外,将多个动作状态的组合与一个开关的短按或者长按建立了对应关系时,可以选择模式1以及模式2来决定其动作状态的组合的变更顺序。在此,在模式1中,动作状态的组合按照无减震、前减震、后减震、全减震的顺序变化。此外,在模式2中,动作状态的组合按照与模式1相反的顺序变化。即,动作状态的组合按照全减震、后减震、前减震、无减震的顺序变化。
[0093] 在设定连动模式时,起先,与标准设定时同样地,例如将光标移至“FS+RS”并点击,选择使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连动地动作的连动模式。接着,选择与开关建立对应的动作状态的组合。
[0094] 在图13中,示出了将例如无减震、全减震、后减震这3种动作状态的组合与第一操作部OP1的左第一开关LSW1的短按以及长按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在此,短按设定为模式1,长按设定为模式2。由此,短按时,每次短按,动作状态都按照无减震、后减震、全减震的顺序变化。在全减震的动作状态时,即使短按,动作状态也不变。此外,长按时,动作状态的组合按照全减震、后减震、无减震的顺序变化。在无减震的动作状态时,即使长按,动作状态也不变。
[0095] 在图13中,示出了将例如4种动作状态的组合全部与第一操作部OP1的左第二开关LSW2的短按以及长按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即,将无减震、前减震、后减震、全减震这4种动作状态的组合与一个开关建立对应。在此,短按设定为模式1,长按设定为模式2。由此,短按时,每次短按,动作状态的组合都按照无减震、前减震、后减震、全减震的顺序变化。此外,长按时,每次长按,动作状态的组合都按照全减震、后减震、前减震、无减震的顺序变化。
[0096] 在图13中,示出了将例如无减震、全减震、前减震这3种动作状态的组合与第二操作部OP2的右第一开关RSW1的短按以及长按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在此,短按设定为模式2,长按设定为模式1。由此,在短按时,每次短按,动作状态的组合都按照全减震、前减震、无减震的顺序变化。此外,长按时,动作状态的组合按照无减震、前减震、全减震的顺序变化。
[0097] 在图13中,示出了将例如无减震和全减震与第二操作部OP2的右第二开关RSW2的短按以及长按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此时,当短按右第二开关RSW2时变为无减震,而长按时变为全减震。
[0098] 通过选择所显示的动作状态的多个项目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将该动作状态与开关建立对应关系。针对一个开关选择多个动作状态的组合的项目来设定后,每次操作该开关时,都能择一地切换为与多个项目对应的动作状态的组合。此外,如果不需要,则也可以不将动作状态的组合与开关建立对应。例如,可以仅使得后减震不与开关建立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操作部切换3种动作状态的组合。此外,也可以使前减震和后减震不与开关建立对应关系。此时,可以通过操作部切换2种动作状态的组合。
[0099] 此外,例如,也可以使第一操作部OP1与独立模式对应,使第二操作部OP2与连动模式对应,或者使第一操作部OP1与连动模式对应,使第二操作部OP2与独立模式对应。进而,也可以使第一操作部OP1的左第一开关LSW1与独立模式对应,使左第二开关LSW2与连动模式对应,或者使左第一开关LSW1与连动模式对应,使左第二开关LSW2与独立模式对应。此外,还可以使第二操作部OP2的右第一开关RSW1与独立模式对应,使右第二开关RSW2与连动模式对应,或者使右第一开关RSW1与连动模式对应,使右第二开关RSW2与独立模式对应。
[0100] 当在图8的步骤P3选择了长按判断设定时,从步骤P3进入步骤P13。在步骤P13中,将图14所示的长按判断设定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部62。当长按判断设定结束,进入步骤P4。在此,可以设定开关长按的判断时间的最小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在300毫秒至700毫秒的期间中可以以100毫秒的间隔将判断时间设定为5个阶段。在图14中,示出了选择了600毫秒的情况,此时当连续600毫秒以上操作开关时,判断为长按。
[0101] 当在图8的步骤P4选择了扬声器设定时,从步骤P4进入步骤P14。在步骤P14中,将图15所示的扬声器设定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部62。当扬声器设定结束时进入步骤P5。在扬声器设定过程中,进行利用扬声器88来通知所设定的悬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的设定。
例如,在扬声器设定过程中,进行设定使得扬声器能够发出可以辨别出无减震、前减震、后减震、全减震的声音。此外,在扬声器设定过程中,可以进行使扬声器工作以及不工作的选择。在扬声器设定为ON的情况下,在操作了与动作内容对应的开关时,或者在切换为动作内容的设定状态之后,使扬声器88发出设定好的声音,而在扬声器设定为OFF的情况下不发声。此外,在扬声器设定过程中,还可以设定扬声器88的音量以及音色。
[0102] 当在图8的步骤P5选择了通知设定时,从步骤P5进入步骤P15。在步骤P15中,显示部62显示图16所示的LED设定的画面。当通知设定结束后进入步骤P6。在LED设定的画面中,设定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的LED的开启和关闭。当LED设定为ON时,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的LED根据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而开启或关闭。具体来说,例如第一通知部33在后悬架RS为锁定状态时点亮,而在释放状态时熄灭。此外,例如第二通知部34在前悬架FS为锁定状态时点亮而在释放状态时熄灭。另外,取代熄灭的处理,也可以在变为释放状态时,用与锁定状态不同颜色点亮。在表示设定过程中,也可以设定LED的点亮时间,还可以设定与悬架的动作状态对应的点亮或者闪烁的状态。此外,也可以设定让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通报电池的残留量。
[0103] 当在图8的步骤P6选择了延迟时间设定时,从步骤P6进入步骤P16。在步骤P16中,显示部62上显示图17所示的延迟时间设定画面。在延迟时间设定过程中,进行在连动模式时使在前悬架FS和后悬架RS切换动作状态的时间不同的延迟时间的设定。另外,延迟时间是比电源控制部11的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周期长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在100毫秒至500毫秒的期间中可以以100毫秒的间隔将延迟时间设定为5个阶段。在图17中,示出了选择了400毫秒的延迟时间的情况,此时,当操作用于改变前悬架FS和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的开关时,将前悬架FS和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错开400毫秒的延迟时间来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延迟时间设定为数百毫秒,但是也可以将延迟时间设为
500毫秒以上,选定为例如数秒(500毫秒~10秒)左右。
[0104] 电源控制部11是电气部件控制部92的实例。电源控制部11例如具有微型计算机,具有图18所示那样主要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结构。电源控制部11具有变速控制部93和悬架控制部95。悬架控制部95为悬架控制设备的实例。第一开关装置42和第二开关装置43通过电力线通信而与电源控制部11连接。此外,后拨链器26r、前拨链器26f、前悬架FS、后悬架RS、自行车码表40通过电力线通信而与电源控制部11连接。进而,电源控制部11与蓄电部12连接。
[0105] 悬架控制部95作为功能结构具有接收装置96、存储装置97、控制装置98。接收装置96接收表示在外部设备60设定的前悬架FS的动作状态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动作状态的组合的组合信息。接收装置96包含例如电力线通信部90的电力线连接部90a,能够经适配器94与外部设备60连接。存储装置97存储由接收装置96接收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信息。存储装置97包含悬架控制部95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控制装置98在第一操作部OP1以及/或者第二操作OP2被操作时,基于存储装置97存储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信息来控制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
[0106] 接着基于图19~图21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悬架控制部95的控制动作。
[0107] 图19是表示悬架控制部95的自定义设定时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悬架控制部95在与外部设备60连接后开始自定义设定处理,并进入步骤S1。在步骤S1中,判断是否从外部设备60接到了设定信息。在步骤S1判断接收了设定信息时进入步骤S2。在步骤S2,将接收的设定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97并结束处理。
[0108] 图20是表示悬架控制部95通常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在接通悬架控制部95的电源后,当操作部被操作时开始处理并进入步骤A1。在步骤A1,判断被操作的开关是否是与连动动作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开关。在步骤A1,当判断为建立了与连动动作的对应关系时进入步骤A2来进行连动动作处理,当判断为未建立对应关系时进入步骤A3。在步骤A3,判断被操作的开关是否是与独立动作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开关。在步骤A3,当判断为建立了与独立动作的对应关系时进入步骤A4来进行独立动作处理,当判断为未建立对应关系时进入步骤A5。
[0109] 在步骤A5,基于开关所对应的动作状态,使第一通知部33、第二通知部34以及自行车码表40中的至少任一个发出通知,并进入步骤A6,结束处理。
[0110] 悬架控制部95在接通电源时,将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设为预先设定的初期设定状态。初期设定状态例如将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一起设为释放状态。该初期设定状态也可以通过外部设备60预先设定。
[0111] 图21是表示连动动作处理的流程图。当进入图20的步骤A2时,开始图21的处理,进入步骤S12。在步骤S12,根据第一操作部OP1或者第二操作部OP2的操作,判断是否选中了从全减震向无减震的切换操作。在步骤S13,判断是否执行了从无减震向全减震的切换操作。在步骤S14中,判断是否进行了无减震向前减震、从全减震向前减震等其他的连动动作的切换操作。
[0112] 在步骤S12,当判断为执行了从全减震向无减震的切换操作时,从步骤S12进入步骤S21。在步骤S21,开始后悬架RS的从释放状态向锁定状态的切换。在步骤S22,从后悬架RS开始切换起等待经过延迟时间。延迟时间是在图8的步骤P16中设定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如上所述比控制周期长,在该实施方式中设定为400毫秒。当从后悬架RS开始切换起经过了延迟时间后进入步骤S23。在步骤S23,前悬架FS开始从释放状态向锁定状态的切换。在步骤S24等待后悬架RS以及前悬架FS的切换动作结束。当后悬架RS以及前悬架FS的切换动作结束,进入步骤S13。
[0113] 在步骤S13,当判断为选中了从无减震向全减震的切换操作时,从步骤S13进入步骤S26。在步骤S26中,开始前悬架FS的从锁定状态向释放状态的切换。在步骤S27,自前悬架FS从锁定状态向释放状开始切换后等待经过延迟时间。延迟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500毫秒。当前悬架FS从切换开始起经过了延迟时间后进入步骤S28。在步骤S28,开始后悬架RS从锁定状态向释放状态的切换。在步骤S29,等待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切换动作结束。当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切换动作结束后进入步骤S14。
[0114] 在图20的步骤A4的独立动作处理中,与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的操作相应地,单独地切换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
[0115] 在图20的步骤A5的通知处理中,也可以基于从存储装置97读出的设定状态,使当前的动作状态显示于自行车码表40。此外,也可以使长按模式以及标准模式的任一个显示于自行车码表40。进而,在连动模式下,也可以如图22所示那样显示4种动作状态的组合的任一个是否被选中。
[01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存储装置97中存储的组合信息,将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连动地控制。因此,通过改变存储装置97中存储的组合信息,可以改变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的组合的设定。此外,组合信息表示前悬架FS的动作状态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的组合。因此,通过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的操作,可以简单地改变前悬架FS的动作状态以及后悬架RS的动作状态的组合。
[0117] 此外,悬架控制部95可以基于前悬架FS和后悬架RS的锁定状态以及释放状态这4个组合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组合信息控制前悬架FS以及后悬架RS。
[0118] 进而,例如,可以根据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60输出的组合信息来改变动作状态的组合。因此,设于自行车上的控制装置98的结构变得简单。
[0119] <其他的实施方式>
[0120]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种种变更。
[0121]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拨链器以及后拨链器是电动控制的设备,但是也可以通过变速线缆来驱动。此时,左第二开关LSW2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优选配置在手动的变速操作部50的卷绕杆50a以及释放杆50b之间的如前述的图3的阴影线所示的区域D。具体来说,通过将左第二开关LSW2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配置在卷绕杆50a的操作完毕的位置附近,能够在变速操作后迅速地进行悬架的切换操作。
[0122] 此外,如果在释放杆50b的跟前附近配置左第二开关LSW2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则可以在即将变速操作之前进行悬架的切换操作,并可以在其后立即进行变速操作。
[0123] 优选,如果将左第二开关LSW2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配置在卷绕杆50a的操作完毕的位置附近、和释放杆50b跟前附近的位置,则能够发挥上述的两个效果。
[0124] 进而,通过将左第二开关LSW2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的操作方向设定为与卷绕杆50a和释放杆50b的操作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卷绕杆50a和释放杆50b的操作方向正交的方向等,能够防止左第二开关LSW2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的误动作。
[0125] (b)如果将左第一开关LSW1和左第二开关LSW2中的一个作为将后悬架RS变为锁定状态的专用的开关,将另一个作为将后悬架RS变为释放状态的专用的开关,则能够防止对后悬架RS错误地进行切换操作的情况。
[0126] 同样地,如果将右第一开关RSW1和右第二开关RSW2中的一个作为将前悬架FS变为锁定状态的专用的开关,将另一个作为将前悬架FS变为释放状态的专用的开关,则能够防止对前悬架FS错误地进行切换操作的情况。
[0127]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用于进行后悬架RS的切换操作的多个开关LSW1及LSW2,并设置了用于进行前悬架FS的切换操作的多个开关RSW1及RSW2,但是也可以配置一个用于进行后悬架RS的切换操作的开关,配置一个用于进行前悬架FS的切换操作的开关,在每次按压各开关时,后悬架RS和前悬架FS从锁定状态切换为释放状态,或者从释放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
[0128]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操作部的左第一开关LSW1、左第二开关LSW2、右第一开关RSW1以及右第二开关RSW2与作为控制装置的电源控制部11通过有线的电力线通信来通信,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使用PLC通信而将通常的电力线与通信线分开并通信。此时,设置一个控制各电气部件的控制设备,由于不需要在各电气部件上设置电力线通信部以及电气部件控制部,因此可以简化各电气部件的结构。此外,各电气部件也可以不是有线的,而以无线方式相互通信。在各电气部件以无线方式通信时,在各电气部件设置蓄电部。此时,不需要处理配线,因此容易将各电气部件安装到自行车上。
[0129]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外部设备进行前述的各种设定,但是也可以在安装于自行车上的电气部件上设置控制设备,来进行各种设定。例如,也可以用电气部件中的某一个电气部件控制部来进行各种设定。此外,也可以例如使在悬架系统上可自由装卸地设置的自行车码表具有外部设备60的功能。即,外部设备60也可以利用自行车码表来实现。
[0130] (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电源控制部11进行悬架的控制,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悬架的控制可以利用电气部件中的任一个电气部件控制部来进行。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悬架包含电气部件控制部,做成包含该电气部件控制部和电源控制部11的悬架控制设备也是可以的。
[0131] (g)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各操作部,与独立模式和连动模式中的任一个有选择地建立对应关系,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从外部设备针对各操作部发送在独立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和在连动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在电气部件控制部处选择独立模式和连动模式。例如在外部设备60中,在图10所示的设定画面上设定在独立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接着在图11所示的设定画面上设定在连动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对于长按设定也是同样,预先设定在独立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和在连动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此时,也可以例如在自行车码表40上显示独立模式和连动模式的项目,使用操作按钮89来选择在自行车码表40上显示的独立模式和连动模式的项目中的任一个,由此来改变设定。此时,悬架控制部在各操作部被操作时,基于独立模式以及连动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所对应的设定信息来控制悬架。
[0132] (g)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各操作部,与标准模式和长按模式中的任一个有选择地建立对应关系,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从外部设备针对各操作部发送在标准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和在长按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在电气部件控制部处选择标准模式和长按模式。例如在外部设备60中,在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设定画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定在标准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接着在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设定画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定在长按模式下动作时的设定信息。此时,也可以例如在自行车码表40上显示标准模式和长按模式的项目,使用操作按钮89来选择在自行车码表40上显示的标准模式和长按模式的项目中的任一个,由此来改变设定。此时,悬架控制部在各操作部被操作时,基于标准模式以及长按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所对应的设定信息来控制悬架。
[0133] (h)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和具有控制装置的电源控制部11利用电力线通信以有线方式连接,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如图23所示,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和电源控制部11内的控制装置也可以以无线方式通信。此时,在无线通信中使用例如IEEE 802.15标准或者IEEE 802.15.4标准等无线通信标准。
[0134] (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源控制部11和外部设备60经适配器94以有线方式连接,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电源控制部11和外部设备60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此时,也可以在无线通信中使用例如IEEE 802.15标准,或者IEEE802.15.4标准等无线通信标准。
[0135] (j)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一定时间不操作变速操作部和操作部时,各电气部件控制部进入省电模式,即休眠模式。作为进入省电模式的基准的时间,使用者也可以使用选择部61来设定。
[0136] (k)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将多个连动动作与一个开关建立对应关系时,一个一个地选择多个连动动作,但是也可以预先将例如与一个开关对应的动作状态的组合作为连动动作式样。连动动作式样包括例如,由无减震以及全减震两个模式构成的第一连动动作式样,由无减震、前减震以及全减震三个模式构成的第二连动动作式样,由无减震、后减震以及全减震三个模式构成的第三连动动作式样,以及由无减震、前减震、后减震以及全减震四个模式构成的第四连动动作式样。例如,在设定连动动作模式的显示画面上,将预先设定的第一至第四连动动作式样作为项目显示,通过利用选择部选择这些项目,能够更加简单地进行与一个开关对应的连动动作建立对应关系的作业。
[0137] (l)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悬架的动作状态有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两个,作为悬架的动作状态也可以是悬架的高度、悬架的硬度、悬架的压缩阻尼力、悬架的反弹阻尼力、以及踩踏踏板时产生的阻尼力中的某一个。
[0138] (m)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长按模式时判断长按所需的规定时间是从多个预先设定的时间中选择出来的,但是使用者也可以使用选择部61来设定上述规定时间的数值。
[0139] (n)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延迟时间控制部86是利用软件来实现的,但是也可以例如利用硬件来实现,使用延迟信号的信号延迟装置来使悬架的切换动作不同。例如可以使用电容器等部件作为信号延迟装置。
[0140] (o)对于第一操作部OP1或者第二操作部PO2这两个开关,当其中一方与锁定状态建立对应时,另一方可以自动地与释放状态建立对应,此外,另一方也可以处理为不能与锁定状态建立对应。此外,开关为三个以上时,也可以构成为不能将全部开关都与相同的动作状态建立对应。
[0141] (p)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了第一操作部OP1或者第二操作部PO2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仅设置第一操作部OP1或者第二操作部PO2的某一个。此时,在显示部62可以仅显示对应的操作部的信息。
[0142] (q)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了第一操作部OP1或者第二操作部PO2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开关。此时,在显示部62可以仅显示对应的开关的信息。
[0143] (r)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模式1以及模式2中悬架的动作状态变化的顺序是预先设定的,但是也可以利用设定设备60改变变化顺序的设定。
[0144] (s)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预先设定的多个设定值中选择延迟时间,但是使用者也可以使用选择部61来设定延迟时间的数值。
[0145] (t)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步骤P7判断确定按钮被选中时,设定状态被发送到悬架控制部,但是也可以在各设定画面中选中选择按钮时将设定信息向悬架控制部发送。
[0146] 符号说明
[0147] 11电源控制部
[0148] 33第一通知部
[0149] 34第二通知部
[0150] 60外部设备
[0151] 95悬架控制部
[0152] 96接收装置
[0153] 97存储装置
[0154] 98控制装置
[0155] OP1第一操作部
[0156] OP2第二操作部
[0157] LSW1左第一开关
[0158] LSW2左第二开关
[0159] RSW1右第一开关
[0160] RSW2右第二开关
[0161] FS前悬架
[0162] RS后悬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