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

申请号 CN201510172161.3 申请日 2015-04-13 公开(公告)号 CN104787164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申请人 王东毅; 发明人 王东毅;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把式 电动车 摩托车撑伞棚 支架 ,其特征在于:它由 横杆 和竖杆组成,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呈70~100度夹 角 ,所述横杆与竖杆一体设计,所述竖杆的端部设有手把安装装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手把安装装置具有横中心孔,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10~20度夹角,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具有竖中心孔,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8~20度夹角。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投影呈70-100度夹角。本发明安装方便,效果显著,且能避免伞(棚)中棒下滑,防止戳穿驾驶头中部的仪 表盘 。
权利要求

1.一种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呈70~100度夹,所述横杆与竖杆一体设计,所述竖杆的端部设有手把安装装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手把安装装置具有横中心孔,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10~20度夹角,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具有竖中心孔,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8~20度夹角;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投影呈70~100度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垂直,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所述竖杆的中心线、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呈70—100度夹角,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所述竖杆的中心线、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一体设计,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焊接连接,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一体设计,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是由两片夹板组成,所述两片夹板相互配合,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夹板上设有弧形槽,所述伞中棒安装装置能够在所述弧形槽中转动,调节伞棚中棒在正中位置
所述两片夹板间还设有微型弹簧;所述两片夹板内圆弧面上还设有防滑槽。

说明书全文

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在把式电动车摩托车上用来固定、支撑或安装晴雨伞(棚)的撑伞(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电动自行车晴雨伞,(例如:专利号201010591001X,公开号102018340A),包括支承杆和折叠伞两部分,支承杆包括平段和竖直段,两段圆弧连接,竖直段的下端,固定在电动自行车管把手上,折叠伞的伞杆固定在支承杆水平段的端部,支承杆的水平段和竖直段的夹为75-85度,水平段与仪表盘上部两后视镜连线平行,竖直段下端为一弧形瓦,弧形瓦一侧有与之配合的弧形片,弧形瓦和弧形片组合的圆筒的中心线和支承杆的水平段的夹角为20-30度。该现有技术解决了其自身提及的背景技术中的第一个缺陷“安装不方便”,但没有解决第二个缺陷“支承杆在正前方,妨碍驾驶人员观看仪表”;并且由于没有前倾,有大量的伞中棒由于下滑,将仪表盘戳坏,极易毁害仪表盘。
[0003]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电动自行车伞架,(例如:专利号2007200622607,公开号201002664),包括固定支架、支撑杆、变径接头、夹伞器,固定支架未下段竖直、上段水平的折弯状,下端有一弧面,与弧面相对的有一抱爪,抱爪和固定支架的弧面用上、下两个螺栓连接,固定支架水平端有一竖直的螺孔,竖直的支承杆下端有连接螺杆,和固定支架水平端的螺孔相配合,支承杆的上端固定有变径接头,变径接头的小头上固定有夹伞器。该现有技术缺陷是:安装不方便;支承杆同样在正前方,存在与上述现有技术同样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克服上述安全隐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呈70~100度夹角,所述横杆与竖杆一体设计,所述竖杆的端部设有手把安装装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手把安装装置具有横中心孔,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10~20度夹角,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具有竖中心孔,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8~20度夹角。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投影呈70---100度夹角。
[0006] 上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垂直,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所述竖杆的中心线、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垂直,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所述竖杆的中心线、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0007] 上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进一步征在于:所述手把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一体设计,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
[0008] 上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进一步征在于:所述手把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焊接连接,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
[0009] 上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进一步征在于:所述伞中棒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一体设计,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
[0010] 上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进一步征在于: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静弧形瓦相互配合,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杆连接。
[0011] 上述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其特进一步征在于:所述横杆上或两片夹板设有弧形槽,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能够在所述弧形槽中转动,调节伞(棚)中棒在正中位置;所述两片夹板间还设有微型弹簧;所述动弧形瓦和所述静弧形瓦的内圆弧面上还设有防滑槽。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两片夹板或横杆有弧形槽,可便伞(棚)中棒左右调整装正;(2)横杆倾斜8~20度,能避免伞(棚)中棒下滑,戳穿驾驶头中部的仪表盘;(3)加紧内园弧面,有防滑槽利于加紧伞(棚)中棒,在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4)制作时横杆可以为双旋动,横杆和竖杆可以为圆管或矩形管、可以为空心管材或实心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A-A向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K向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B向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C-C向示意图。
[0018]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A-A向示意图。
[0020]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K向示意图。
[0021]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B向示意图。
[0022]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A-A向示意图。
[0024]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K向示意图。
[0025]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B向示意图。
[0026]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A-A向示意图。
[0028]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K向示意图。
[0029]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B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
[0032] 本实施例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它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呈70~100度夹角,所述横杆与竖杆一体设计,所述竖杆的端部设有手把安装装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手把安装装置具有横中心孔,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10~20度夹角,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具有竖中心孔,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8~20度夹角。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投影呈70~100度夹角。本发明的撑伞(棚)支架四个角度的度数设计,实现本发明目的,带来显著的效果,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一体设计,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的弧形瓦的内圆弧面相对于横杆和竖杆组成的平面斜了一个角度。撑伞(棚)支架的两端共有四个孔,其中有三个孔是M8的螺孔;圆弧面设计有防滑槽,便于支架加紧。横杆端夹伞(棚)中棒的弧面向前倾角8~20度,避免伞中棒下滑戳坏仪表盘。
内弧面的防滑槽,要能夹紧伞中棒。
[0033] 实施例2,如图6-图9所示。
[0034] 本实施例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它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呈70~100度夹角,所述横杆与竖杆一体设计,所述竖杆的端部设有手把安装装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手把安装装置具有横中心孔,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10~20度夹角,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具有竖中心孔,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8~20度夹角。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投影呈70~100度夹角。横杆具有双旋动效果。本发明的撑伞(棚)支架四个角度的度数设计,实现本发明目的,带来显著的效果,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一体设计,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撑伞(棚)支架的两端共有四个孔,均为M8的丝孔;内园弧面设有防滑槽,便于支架加紧;横杆前倾8~20度,能避免伞(棚)中棒下滑,戳坏驾驶头中部的仪表盘;
防滑槽利于夹紧伞(棚)中棒。
[0035] 实施例3,如图10-图13所示。
[0036] 本实施例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它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呈70~100度夹角,所述横杆与竖杆一体设计,所述竖杆的端部设有手把安装装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手把安装装置具有横中心孔,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10~20度夹角,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具有竖中心孔,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8~20度夹角。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投影呈70---100度夹角。横杆具有双旋动效果。本发明的撑伞(棚)支架四个角度的度数设计,实现本发明目的,带来显著的效果,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是两片夹板组成,所述两片夹板相互配合,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杆连接。两片夹板或横杆有弧形槽,可使伞(棚)中棒左右调整装正;横杆前倾8~20度,能避免伞(棚)中棒下滑,戳坏驾驶头中部的仪表盘;夹紧内园弧面有防滑槽。
[0037] 实施例4,如图14-图17所示。
[0038] 本实施例的把式电动车摩托车撑伞(棚)支架,它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呈70~100度夹角,所述横杆与竖杆一体设计,所述竖杆的端部设有手把安装装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手把安装装置具有横中心孔,所述横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10~20度夹角,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具有竖中心孔,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杆的中心线的投影呈8~20度夹角。所述竖中心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线投影呈70~100度夹角。横杆具有双旋动效果。本发明的撑伞(棚)支架四个角度的度数设计,实现本发明目的,带来显著的效果,横杆的端部设有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是由两片夹板组成,所述两片夹板相互配合,所述伞(棚)中棒安装装置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杆连接。
两片夹板有或横杆弧形槽,可使伞(棚)中棒左右调整装正;横杆前倾8~20度,能避免伞中棒下滑,戳坏驾驶头中部的仪表盘;夹紧内园弧面有防滑槽。手把安装装置是由动弧形瓦和静弧形瓦组成,所述动弧形瓦与所述竖杆焊接连接,所述静弧形瓦通过螺栓与所述动弧形瓦配合。横杆的端部管材压扁,利于与伞(棚)中棒安装装置的连接安装;两夹板瓦的夹紧端设有微型弹簧;横杆和竖杆为圆管或矩形管。
[0039] 实施例1,竖杆和横杆直观上处于一个平面内,其依靠改弧形内面的角度实现10~20度与8~20度;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横杆具有一个双旋动(两个角,10~
20度与8~20度)制作较为复杂。另外,材质的不同选择,也将带来生产成本的差异。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项技术者,运用本发明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