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壶架

申请号 CN201410100392.9 申请日 2014-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4058036B 公开(公告)日 2016-05-18
申请人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庄士文;
摘要 本 发明 的发光 水 壶 架包括有一个具有透光区的置放座与一个发光装置,置放座的一侧设有一个结合部,所述的结合部能够结合于 自行车 上,置放座开设有一个沿着置放座的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容置空间能够容纳水壶,所述的透光区包括有一个入射部与一个导光部,发光装置设于置放座的透光区,且发光装置的 光源 投射于透光区的入射部,使投射于入射部的光能够传播至导光部,并将发光装置的光源扩散至置放座的透光区,由于利用置放座的透光区来达到扩散发光装置的光源的效果,故能够有效增加置放架光散射的面积,提高夜间警示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壶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置放座,该置放座的一侧设有一个结合部,所述的结合部能够结合于自行车上,该置放座开设有一个沿着该置放座的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容置空间能够容纳水壶,该置放座设有一个透光区,所述的透光区包括有一个入射部与一个导光部;
一个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设于该置放座的透光区,且该发光装置的光源投射于该透光区的入射部,使投射于该入射部的光能够传播至该导光部,并将该发光装置的光源扩散至该置放座的透光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该置放座设有一个与该入射部相邻的容槽,该发光装置设于该容槽内,该发光装置的光源对应于该透光区的入射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槽开设有一个通孔,该发光装置包括有一个开关与一个发光元件,所述的开关固设于该置放座的通孔,能够经由该通孔按压所述的开关,该发光元件固设于该置放座的容槽内且与该开关连接,该发光元件的光源对应于该置放座的入射部,使该发光元件的光源能够投射于该透光区的入射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槽还开设有一个开口,该开口与通孔彼此相反的位于该置放座的两侧,该发光装置还包括有一个盖体,该盖体能够拆卸的设于该置放座的开口,且该盖体能够容置电池,以提供电源给所述的发光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槽内靠近该开口处设有一个卡,该盖体相对于该容槽的卡块处设有一个卡勾,该卡勾能够扣在该容槽的卡块,使该盖体不会脱离该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拨动部,所述的拨动部裸露于该容槽的开口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与该开关之间设有一个软质压钮,所述的开口与该盖体之间设有一个密封环。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该置放座包括有一个与该结合部相连的背部、一个用以拘束水壶的限位部与一个用以支撑水壶的底部,所述的背部、限位部与底部共同形成所述的容置空间,所述的背部与限位部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半径方向上而能够拘束水壶在半径方向上的移动能,所述的底部位于该容置空间的下方,而能够用以支撑水壶的重量,该置放座的透光区为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该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一体相连,所述的容槽设于该背部和该底部的交接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形成所述的透光区,该置放座相对于该发光装置的光源处形成所述的入射部,而该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形成所述的导光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该置放座的背部与底部一体相连,所述的容槽设于该背部和该底部的交接处,所述的限位部能够滑动的设于该置放座的底部,使该限位部能够靠近或远离该背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部包括有一个围绕框、一个设于该围绕框底端的滑块、一个穿设于该滑块与该底部的螺件、一个螺纹连接于所述螺件的转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水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的滑块形成所述的透光区,该置放座相对于该发光装置的光源处形成所述的入射部,而该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的滑块形成所述的导光部。

说明书全文

发光壶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揭示一种发光水壶架,尤指水壶架设有透光区可供发光装置的光源投射而使水壶架的透光区扩散光源达到增加光散射面积的发光水壶架。

背景技术

[0002]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授权公告号CN201484558号专利案,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水壶架,其可搭挂在一车体上并供一水壶安置,所述水壶架包含有一个承壶座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其中承壶座包括一个可搭设在车体上的固定部,以及一个界定出一供水壶安置的承壶空间的水壶承载部,而发光单元安装在该承壶座的水壶承载部上,凭借该承壶座上设置发光单元可以于夜间使用时产生发光效果。
[0003] 但是,因消费者通常会选择购买低价的水壶架,故受限于水壶架的售价无法过高,所以发光单元通常只能使用低成本的灯具来作为光源,但如此将导致实质的夜间警示照明能不佳,因该多个发光单元的灯具并不会另外设计反射罩给发光单元使用,故发光单元在夜间观看时,人的肉眼仅能发现有微弱的单点光源,无法达到真正的夜间警示效果。
[0004] 若采用加装反射罩来聚焦,提高发光元件的聚光能力,又会导致成本过高,而且整个灯具相对变大,过大的灯具装设于水壶架上又会导致水壶架外观突兀,且安装不方便又占空间,甚至无法达到轻巧的要求,因此亦难以被消费者所接受。
[0005] 再者,其发光单元是设在承壶座的前方,承壶空间的前缘设有所述的发光单元,很容易与外界的其他物品相互碰撞而损坏。
[0006] 除此之外,其设于承壶座前方的发光单元亦容易积卡砂尘,或是遭受雨淋而损坏,因骑乘者骑经泥泞地区,或是于雨天骑乘,都会降低发光单元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水壶架,其中,水壶架设有透光区可供发光装置的光源投射,而使水壶架的透光区扩散光源增加光散射面积。
[0008]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光水壶架包括有一个具有透光区的置放座与一个发光装置,置放座的一侧设有一个结合部,所述的结合部能够结合于自行车上,置放座开设有一个沿着置放座的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容置空间能够容纳水壶,所述的透光区包括有一个入射部与一个导光部;发光装置设于置放座的透光区,且发光装置的光源投射于透光区的入射部,使投射于入射部的光能够传播至导光部,将发光装置的光源扩散至置放座的透光区,由于利用置放座的透光区来达到扩散发光装置的光源的效果,故能够有效增加光散射的面积,提高夜间警示的功能。
[0009] 本发明发光水壶架利用小型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无须加大发光元件的尺寸,也无须考虑加装反光罩的设计,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达到省电的优点,同时还能实质的扩大发光水壶架的光散射面积,真正增加了夜间警示的效果。
[0010] 本发明发光水壶架的置放座是将背部、底部与限位部的滑皆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制成,使所述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的滑块形成所述的透光区,亦即置放座相对于发光装置的光源处即为所述的入射部,而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的滑块即直接形成所述的导光部,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将置放座的整体形成所述的透光区亦属本发明的等效范围。
[0011] 本发明发光水壶架,其中置放座设有一个与入射部相邻的容槽,发光装置设于容槽内,发光装置的光源对应于透光区的入射部,由此,发光装置不会受到外界异物的碰撞,避免碰撞损坏的情况发生。
[0012] 本发明发光水壶架,其中置放座的通孔与发光装置的开关之间设有一个软质压钮,而置放座的开口与发光装置的盖体之间设有一个密封环,所述的软质压钮及密封环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容槽,达到防尘、防雨淋的效果,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0013] 本发明发光水壶架没电时,使用者可利用盖体的上下两侧的拨动部,将盖体从置放座上拆下,然后再更换新的电池,最后将盖体再推回置放座的容槽内即可,拆换电池的过程中完全无须将发光水壶架从自行车上卸除,使用上相当简单与方便。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沿图3的4-4割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沿图4的5-5割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0019] 图6: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图5的延续,表示按压发光装置的开关,使置放座的透光区扩散光源达到增加光散射面积的效果;
[0020] 图7: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的纵剖面图,表示置放座的透光区扩散光源达到增加光散射面积的效果;
[0021] 图8: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拆卸盖体的状态图;
[0022] 图9: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图,表示置放座整体皆为透光区,故整个置放座皆能够扩散光源达到增加光散射面积的效果。
[0023] 附图标记说明:10-水壶架;20-置放座;201-透光区;202-入射部;203-导光部;21-结合部;22-容置空间;23-背部;24-限位部;241-围绕框;242-滑块;243-螺件;244-转轮;25-底部;26-容槽;261-通孔;262-开口;263-卡块;30-发光装置;31-开关;32-发光元件;
33-盖体;331-卡勾;332-拨动部;34-电池;35-软质压钮;36-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10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发光水壶架10包括有一个置放座20与一个发光装置30,置放座20设有透光区201可供发光装置30的光源投射而使水壶架10的透光区201扩散光源达到增加光散射面积的效果,以提高夜间警示的功能;其中:
[0025] 请同时参照图3,置放座20的一侧设有一个结合部21,所述的结合部21能够结合于自行车上。置放座20开设有一个沿着置放座20的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22,所述的容置空间22能够容纳水壶。
[0026] 置放座20设有一个透光区201,所述的透光区201包括有一个入射部202与一个导光部203,发光装置30投射于入射部202的光能够传播至导光部203。置放座20的透光区201为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制成,使光能够穿透所述的透光区201。
[0027] 置放座20包括有一个与结合部21相连的背部23、一个用以拘束水壶的限位部24与一个用以支撑水壶的底部25。所述的背部23、限位部24与底部25共同形成所述的容置空间22。所述的背部23与限位部24分别位于容置空间22的半径方向上,而能够拘束水壶在半径方向上的移动能力。所述的底部25位于容置空间22的下方,而能够用以支撑水壶的重量。
[0028] 请同时参照图4与图5,置放座20设有一个与入射部202相邻的容槽26,所述的容槽26开设有一个通孔261与一个开口262,通孔261与开口262彼此相反的位于置放座20的两侧。所述的容槽26内靠近开口262处设有一个卡块263。
[0029] 于本实施例中,置放座20的背部23与底部25一体相连,所述的容槽26设于背部23和底部25的交接处,所述的限位部24能够滑动的设于置放座20的底部25,使限位部24能够靠近或远离背部23,达到调整容置空间22尺寸的效果,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水壶。
[0030] 所述的限位部24包括有一个围绕框241、一个设于围绕框241底端的滑块242、一个穿设于滑块242与底部25的螺件243、一个螺纹连接于所述螺件243的转轮244。使用者透过操作转轮244而能够紧或放松螺件243,达到调整限位部24的位置或固定限位部24的功能。
[0031] 发光装置30设于置放座20的透光区201,且发光装置30的光源投射于透光区201的入射部202,使投射于入射部202的光能够传播至导光部203,并将发光装置30的光源扩散至置放座20的透光区201,使置放座20的透光区201达到夜间警示效果。
[0032] 发光装置30设于与入射部202相邻的容槽26内,发光装置30包括有一个开关31、一个发光元件32与一个盖体33。所述的开关31固设于置放座20的通孔261,使用者能够经由通孔261按压所述的开关31。发光元件32固设于置放座20的容槽26内且与开关31连接,发光元件32的光源对应于置放座20的入射部202,使发光元件32的光源能够投射于透光区201的入射部202。盖体33可拆卸的设于置放座20的开口262,且盖体33能够容置电池34,以提供电源给所述的发光元件32。盖体33相对于容槽26的卡块263处设有一个卡勾331,卡勾331能够扣在容槽26的卡块263,使盖体33不会任意脱离容槽26。盖体33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拨动部332,所述的拨动部332裸露于容槽26的开口262外,以利于使用者将盖体33从置放座20上拆下。
[0033] 所述的通孔261与开关31之间设有一个软质压钮35,所述的开口262与盖体33之间设有一个密封环36,所述的软质压钮35及密封环36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容槽26,达到防尘、防雨淋的效果。
[0034] 参照图6与图7,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10发光时的状态图。当使用者按下开关31后,发光装置30的发光元件32产生光源,光源投射于置放座20的透光区201的入射部202,投射于入射部202的光能够传播至导光部203,经由导光部203将光扩散至置放座20外,使置放座20的透光区201产生光散射的泛光效果。由于本发明的发光水壶架10并非仅利用发光装置
30的光源作夜间警示效果,更利用置放座20的透光区201来达到扩散发光装置30的光源的效果,故能够有效增加水壶架10光散射的面积,确实提高夜间警示的功能。
[0035] 而且,本发明发光水壶架10利用小型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32,无须加大发光元件32的尺寸,也无须考虑加装反光罩的设计,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达到省电的优点,同时还能实质的扩大发光水壶架10的光散射面积,真正增加了夜间警示的效果。
[0036] 参照图8,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10拆卸发光装置30的盖体33的状态。当发光装置30内的电池34没电后,使用者可利用盖体33的上下两侧的拨动部332,将盖体33从置放座20上拆下,然后再更换新的电池34,最后将盖体33再推回置放座20的容槽26内即可,拆换电池34的过程中完全无须将发光水壶架10从自行车上卸除,使用上相当简单与方便。
[0037] 本实施例中所显示的置放座20是将背部23、底部25与限位部24的滑块242皆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制成来表示,使所述置放座20的背部23、底部25与限位部24的滑块242形成所述的透光区201,亦即置放座20相对于发光装置30的光源处即为所述的入射部
202,而置放座20的背部23、底部25与限位部24的滑块242即直接形成所述的导光部203,以达到扩散光源与扩大光散射面积的效果。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将置放座20的整体形成所述的透光区201亦属本发明的等效范围。
[0038] 请见图9,为本发明发光水壶架10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置放座20的背部23、底部25与限位部24一体相连,而所述的容槽26设于背部23和底部25的交接处。
[0039] 由此,置放座20的背部23、底部25与限位部24皆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制成,使所述置放座20的背部23、底部25与限位部24形成所述的透光区201,亦即置放座20相对于发光装置30的光源处即为所述的入射部202,而置放座20的背部23、底部25与限位部24即直接形成所述的导光部203。如此同样能够利用置放座20的透光区201来达到扩散发光装置30的光源的效果,能够有效增加水壶架10光散射的面积,提高夜间警示的功能,此即属于置放座20的整体形成所述的透光区201的设计,具有置放座20整体发光的优点与效果。
[0040]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0041] 1.本发明发光水壶架包括有一个具有透光区的置放座与一个发光装置,所述的透光区包括有一个入射部与一个导光部;发光装置设于置放座的透光区,且发光装置的光源投射于透光区的入射部,使投射于入射部的光能够传播至导光部,经由导光部将光扩散至置放座外,使置放座的透光区产生光散射的泛光效果,且由于本发明的发光水壶架并非仅利用发光装置的光源作夜间警示效果,更利用置放座的透光区来达到扩散发光装置的光源的效果,故能够有效增加光散射的面积,真正提高夜间警示的功能。
[0042] 2.本发明发光水壶架利用小型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无须加大发光元件的尺寸,也无须考虑加装反光罩的设计,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达到省电的优点,同时还能实质的扩大发光水壶架的光散射面积,真正增加了夜间警示的效果。
[0043] 3.本发明发光水壶架的置放座是将背部、底部与限位部的滑块皆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制成来表示,使所述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的滑块形成所述的透光区,亦即置放座相对于发光装置的光源处即为所述的入射部,而置放座的背部、底部与限位部的滑块即直接形成所述的导光部,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将置放座的整体形成所述的透光区亦属本发明的等效范围。
[0044] 4.本发明发光水壶架,其中置放座设有一个与入射部相邻的容槽,发光装置设于容槽内,发光装置的光源对应于透光区的入射部,由此,发光装置不会受到外界异物的碰撞,避免碰撞损坏的情况发生。
[0045] 5.本发明发光水壶架,其中置放座的通孔与发光装置的开关之间设有一个软质压钮,而置放座的开口与发光装置的盖体之间设有一个密封环,所述的软质压钮及密封环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容槽,达到防尘、防雨淋的效果,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0046] 6.本发明发光水壶架没电时,使用者可利用盖体的上下两侧的拨动部,将盖体从置放座上拆下,然后再更换新的电池,最后将盖体再推回置放座的容槽内即可,拆换电池的过程中完全无须将发光水壶架从自行车上卸除,使用上相当简单与方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