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电动车

申请号 CN201180031378.2 申请日 2011-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2958789B 公开(公告)日 2015-04-29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渡边高登; 八木泽胜一; 松尾尚史; 稻泉英树;
摘要 具有 蓄 电池 单元,该 蓄电池 单元沿车宽方向排列有至少三个蓄电池,并且 串联 连接所述蓄电池,该蓄电池单元向驱动 电动机 供电,将所述各蓄电池中的配置在车辆中心侧的中心侧蓄电池配置为比配置在车辆外侧的侧方蓄电池高,将 断路器 安装于连接所述中心侧蓄电池的连接路径上且安装于该中心侧蓄电池。
权利要求

1.一种踏板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踏板型电动车辆包括:车身框架,其具备自立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式框架和自该下降式框架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部框架;座椅,其设置在所述立管的后方,供乘员落座;脚踏板,其设置在所述立管与座椅之间,供所述乘员放脚;电池单元,其沿车宽方向排列有至少三个蓄电池,并且串联地连接这些蓄电池,该蓄电池单元向驱动电动机供电;
将所述各蓄电池中的配置在车辆中心侧的中心侧蓄电池配置为比配置在车辆外侧的侧方蓄电池高,将断路器安装于连接所述中心侧蓄电池的连接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侧方蓄电池的下部内侧面和所述中心侧蓄电池的底面形成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踏板型电动车辆具有在所述座椅的下方覆盖所述脚踏板的后方的座椅下方罩,所述座椅下方罩设有能实现自所述脚踏板的上方的空间向所述断路器的连接的开口,在所述开口设置有开闭该开口的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下方罩内的面对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能对所述各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踏板型电动车辆设有能将所述盖起来的上锁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踏板型电动车辆还包括:驱动器,其设置在所述蓄电池单元的上方,控制所述驱动电动机;单元摇摆式动装置,其能摆动地被所述车身框架支承,内置有所述驱动电动机;
自所述驱动器向所述驱动电动机供电的配线自所述驱动器的车宽方向一侧延伸,在所述蓄电池单元的后方向车宽方向另一侧延伸后,被引导到所述单元摇摆式动力装置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踏板型电动车辆还具有供落座于所述座椅的后部的所述乘员放脚的置脚部件,从侧面看去,所述置脚部件配置在所述蓄电池单元的上部后方且不与所述蓄电池单元重合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踏板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踏板型电动车辆还具有自所述下部框架的后端后倾地向上方延伸的后方框架,所述后方框架的至少一部分自车身罩向车身外侧露出,利用该后方框架的露出部支承所述置脚部件。

说明书全文

踏板电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型(scooter type)电动车辆。
[0002] 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30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特愿2010–220725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3] 以往,有沿着配置在车辆底部的底架配置有电池的踏板型电动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底板85的下侧沿中央框架F2配置有多个蓄电池Ba。配置在宽度方向中央的蓄电池大,配置在左右侧的蓄电池小。由此,能够确保蓄电池的容量,并且能够确保侧倾。通过串联地连接上述多个蓄电池,使高压的电动机进行工作。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0792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 但是,当在不影响侧倾角的位置沿车身的宽度方向连接多个蓄电池的情况下,不仅希望连接蓄电池的操作人员的作业姿势得到改善以及作业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在设有断开蓄电池间的连接的断路器(Breaker)的情况下,最好在考虑了断路器的覆性、组装性及维护性等而决定的位置,将断路器安装于蓄电池。
[0010]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操作人员以良好的作业姿势进行蓄电池的连接作业,并且能够使安装于蓄电池的断路器的覆水性、组装性和维护性等得到提高的踏板型电动车辆。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达到其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即,
[0013] (1)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踏板型电动车辆包括:车身框架,其具备自立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式框架和自该下降式框架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部框架;座椅,其设置在上述立管的后方,供乘员落座;脚踏板(step floor),其设置在上述立管与座椅之间,供上述乘员放脚;蓄电池单元,其沿车宽方向排列有至少三个蓄电池,并且串联地连接这些蓄电池,该蓄电池单元向驱动电动机供电,
[0014] 将上述各蓄电池中的配置在车辆中心侧的中心侧蓄电池配置为比配置在车辆外侧的侧方蓄电池高,将断路器安装于连接上述中心侧蓄电池的连接路径上的该中心侧蓄电池。
[0015] 另外,踏板型电动车辆不仅包括两轮的车辆,也包括三轮(除前方一个轮且后方两个轮的车辆以外,也包括前方两个轮且后方一个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0016] (2)在上述(1)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上述侧方蓄电池的下部内侧面和上述中心侧蓄电池的底面形成空间。
[0017] (3)在上述(1)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踏板型电动车辆可以具有在上述座椅的下方覆盖上述脚踏板的后方的座椅下方罩,上述座椅下方罩设有能实现自上述脚踏板的上方的空间向上述断路器的连接的开口,在上述开口设置有开闭该开口的盖。
[0018] (4)在上述(3)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在上述座椅下方罩内的面对上述开口的位置设有能对上述各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口。
[0019] (5)在上述(3)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踏板型电动车辆可以设有能将上述盖起来的上锁部件。
[0020] (6)在上述(2)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踏板型电动车辆可以还包括:驱动器,其设置在上述蓄电池单元的上方,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单元摇摆式动装置,其能摆动地被上述车身框架支承,内置有上述驱动电动机;自上述驱动器向上述驱动电动机供电的配线自上述驱动器的车宽方向一侧延伸,在上述蓄电池单元的后方向车宽方向另一侧延伸后,被引导到上述单元摇摆式动力装置内。
[0021] (7)在上述(1)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踏板型电动车辆可以还具有供落座于上述座椅的后部的乘员放脚的置脚部件(step),从侧面看去,上述置脚部件配置在上述蓄电池单元的上部后方且不与上述蓄电池单元重合的位置。
[0022] (8)在上述(7)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踏板型电动车辆可以还具有自上述下部框架的后端后倾地向上方延伸的后方框架,上述后方框架的至少一部分自车身罩向车身外侧露出,利用该后方框架的露出部支承上述置脚部件。
[0023] 发明效果
[0024] 采用上述(1)的技术方案,由于车身外侧的侧方蓄电池的上表面较低,所以在进行车身中心侧的中心侧蓄电池的连接作业等时,侧方蓄电池不易成为障碍,能够高效地进行作业,而且能够利用断路器的安装而容易地切断各蓄电池的串联性连接,操作人员能够在该状态顺利地进行蓄电池单元的装卸等作业。
[0025] 另外,通过将断路器设置在中心侧蓄电池的连接路径上,将断路器配置在比较高的位置,与将断路器配置在较低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良好的姿势进行作业。另外,通过将断路器配置在比较高的位置,也能抑制沾水等影响。
[0026] 采用上述(2)的技术方案,由于左右方向外侧的侧方蓄电池的底面较低,所以能够利用左右方向外侧的侧方蓄电池的下部内侧面和左右方向内侧的中心侧蓄电池的底面形成空间,能够在该空间内进行配线、电缆等构件的布线。
[0027] 采用上述(3)的技术方案,能够容易地进行断路器的切断作业,且能在非作业时掩藏断路器。
[0028] 采用上述(4)的技术方案,能够容易地对各蓄电池进行充电作业,且能在充电后掩藏充电口。
[0029] 采用上述(5)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盖锁起来,能够防止对断路器、充电口的外部干扰等。
[0030] 采用上述(6)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器配置在蓄电池单元的附近,能够尽可能地缩短高压配线。另外,连接驱动器和驱动电动机的配线利用在蓄电池单元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部分,吸收随着单元摇摆式动力装置的摇摆而产生的扭转,所以能够缓和沿弯曲方向施加的力。
[0031] 采用上述(7)的技术方案,在自车身侧面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外力经由置脚部件施加到蓄电池单元。
[0032] 采用上述(8)的技术方案,能够不必为了安装置脚部件而在车身罩设孔等。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机动两轮车的左视图。
[0034] 图2是将上述机动两轮车的车身罩卸下后的状态的左视图。
[0035] 图3是上述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框架的俯视图。
[0036] 图4是上述机动两轮车的车身后部的主视图。
[0037] 图5是将上述车身后部的车身罩卸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0038] 图6是上述车身后部的蓄电池单元周围的剖视图。
[0039] 图7是上述蓄电池单元的高压蓄电池等的俯视图。
[0040] 图8是上述高压蓄电池等的左视图。
[0041] 图9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42] 图10是图9的右视图。
[0043] 图11是上述车身后部的立体图。
[0044] 图12是将上述车身后部的车身罩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5] 图13是上述机动两轮车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0046] 图14是上述机动两轮车的摆动单元等的立体图。
[0047] 图15是图1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所用的附图中的适当位置标注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侧的箭头LH和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0049] 图1和图2所示的踏板型的机动两轮车1具备:作为低台部的脚踏板4,其设置在转向用的车把2与乘员落座用的座椅3之间,供乘员放脚;车身罩5,其大致覆盖整个车身。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M表示脚踏板4上方的跨乘空间。
[0050] 在脚踏板4的后方位置装设有蓄电池单元6。位于作为驱动轮的后轮7的左侧的驱动电动机8接受来自该蓄电池单元6的电力,进行驱动,利用该驱动力驱动后轮7而使机动两轮车1行驶。即,机动两轮车1构成为踏板型电动车辆。
[0051] 利用焊接等方法使多种材接合为一体而构成机动两轮车1的车身框架11。在车身框架11的前端部设置有能使前轮悬架系统转向地支承该前轮悬架系统的立管12。在车身框架11的下部后侧设置有能使后轮悬架系统上下摆动的枢轴13。
[0052] 上述前轮悬架系统包括:左右前叉15,其在下端部轴支承前轮14;桥构件16,其固定上述左右前叉15彼此的上端部之间;转向柱管17,其自该桥构件16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向上方延伸。转向柱管17自立管12的下方能相对于该立管12转动地贯穿在该立管12内。转向柱管17的上端部突出在立管12的上方,上述车把2固定于该突出部分。
[0053] 上述后轮悬架系统具有在后端部轴支承后轮7的摆臂18。摆臂18构成了在左臂的后端部内置有上述驱动电动机8和齿轮机构(减速机构)19的摆动单元18U。摆动单元18U的前端部借助枢轴13能上下摆动地支承在车身框架11的下部后侧。摆动单元18U的后端部借助缓冲单元21弹性支承在车身框架11的上部后侧。
[0054] 如图2和图3所示,车身框架11包括:上述立管12;一个下降式框架22,其上端(前端)与该立管12的后部接合,并且该下降式框架22自该立管12的后部在车身左右中心向斜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下部框架23,它们的前端与该下降式框架22的下部两侧接合,并且该下部框架23自该下降式框架22的下部左右分支而以向后上升的方式向后方延伸。下降式框架22的下端部和下部框架23的前端部以从车辆侧面看去彼此重合的方式从车辆侧面看去呈L字形弯曲。下部框架23的前端部接合于下降式框架22的下方部。另外,图
3中的另一条线CL表示车身左右中心线。
[0055] 参照图3,左右下部框架23在前半部分以越向后侧越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地向后方延伸,在后半部分与车身中心面(中心线CL所示)大致平行地向后方延伸。左右下部框架23的前后中间部间由与左右方向平行的中心交叉管24连结。左右下部框架23的前部间由与左右方向平行的前交叉管24a连结。左右下部框架23的后部间由后方下部管27连结,该后方下部管27的两端向斜后下方延伸,且中央部左右延伸。
[0056] 一并参照图1和图2,下降式框架22的下端(后端)自前方与前交叉管24a的左右方向中央抵接接合。在左下部框架23的前后中间部固定设有侧支架托架24b,该侧支架托架24b使侧支架29a能转动地支承该侧支架29a。左右下部框架23的后部形成车身框架11的最大宽度,在该左右下部框架23的后部间且中心交叉管24与后方下部管27之间,装设有上述蓄电池单元6。
[0057] 左右下部框架23的后端部向上方弯曲,稍稍后倾而向上方延伸的左右后方框架25的下端部与该后端部连为一体。左右后方框架25的上端部向后方弯曲,稍稍向后上升地倾斜而向后方延伸的左右座椅框架25a的前端部与该上端部连为一体。左右后方框架25以越向上侧越位于左右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参照图5),左右座椅框架25a以越向后侧越位于左右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
[0058] 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26表示连结左右后方框架25的上下中间部之间的后方下部交叉管,附图标记26a表示连结左右后方框架25的上端部之间的后方上部交叉管。在左右座椅框架25a的下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承左右缓冲单元21的上端部的左右缓冲托架25b。装饰护件29的上端部支承于左缓冲托架25b。
[0059] 如图2和图6所示,后方下部管27的与左右方向平行的主体部的两侧向上方弯曲,从而从正面看去后方下部管27形成为向上方开放的U字形。后方下部管27的两侧部以稍微前倾的姿势向上方延伸,后方下部管27的前端从下方与左右下部框架23的后端部抵接接合。左右枢轴托架13a的前端部分别与后方下部管27的两侧部的后方接合。左右枢轴托架13a的上端部分别与左右下部框架23的下端部接合。这些枢轴13被上述左右枢轴托架13a支承。主支架29b能转动地被后方下部管27支承。
[0060] 如图2和图3所示,前后延伸的左右下管28的后端从前方与后方下部管27的左右两侧抵接接合。左右下管28的前端部向上方弯曲,左右下管28的前端从下方与中心交叉管24的左右两侧抵接接合。在左右下管28间架设有支承板28a,该支承板28a形成为像后述的蓄电池壳56的底壁57a那样使左右方向内侧相对于左右方向外侧向上方位移了的台阶状。在这些左右下管28和支承板28a上装设有上述蓄电池单元6。另外,各框架22、23、25、25a和管24、24a、26、26a、27、28例如由圆形钢管构成。
[006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立管12的后方经由跨乘空间M配设有座椅3。座椅3在前后一体地具有例如驾驶人用及后部同乘人用的落座面而延伸至车身后端附近。座椅3也作为对位于座椅3的前部下方的物品收纳箱39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的盖而发挥功能。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3a表示在座椅3的前端部下侧能转动地与物品收纳箱39的前端部相连结的转动轴。
[0062] 车身罩5包括:前罩31,其从前方覆盖立管12和下降式框架22周围;前方内侧罩32,其从后方覆盖立管12和下降式框架22周围;底罩33,其从左右下部框架23的下方到左右方向外侧覆盖该左右下部框架23周围;脚踏板罩34,其从上方覆盖左右下部框架23周围而形成上述脚踏板4。
[0063] 另外,车身罩5还包括:后方中心罩35,其自脚踏板罩34的后部向座椅3的前部下端立起,从前方覆盖上述蓄电池单元6、该蓄电池单元6上方的控制单元44和物品收纳箱39;左右后方侧罩36,它们自该后方中心罩35的左右侧部连续地向斜后上方延伸,在座椅3的后部两侧的下方从左右方向外侧覆盖左右后方框架25和座椅框架25a周围。各罩31~36例如由合成树脂构成。
[0064] 脚踏板罩34在前方内侧罩32与后方中心罩35之间形成相对于水平方向稍稍前倾的脚踏板4。左右下部框架23的后端部、左右后方框架25的下部、左右枢轴托架13a和后方下部框架未被车身罩5覆盖,露出在车身罩5的外侧(车身外侧)。在左右后方框架25的露出部分且后方下部交叉管26的端部附近,支承有能供后部同乘人利用的折叠式的左右置脚部件29c。在左置脚部件29c的附近支承有上述装饰护件29的前端部。
[0065] 从车辆侧面看去,左右置脚部件29c配置在蓄电池单元6的上部后方且不与蓄电池单元6重合的位置。因而,即使来自车宽方向外侧的外力施加于向左右后方框架25的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左右置脚部件29c,使左右后方框架25向车宽方向内侧发生了变形,也能防止该外力集中施加于蓄电池单元6。另外,左右后方框架25以越向上侧越位于左右方向内侧的方式(左右后方框架25彼此的距离在左右方向上缩短的方式)倾斜,所以左右置脚部件29c越位于上侧,越抑制左右置脚部件29c周围的车身宽度。
[0066]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沿车身宽度方向(左右方向)排列4个例如12V的铅蓄电池41,且串联地接线连接这4个铅蓄电池,从而构成48V的高压蓄电池6A,进一步将该高压蓄电池6A收容在一个蓄电池壳56内,从而构成蓄电池单元6。自该蓄电池单元6经由控制单元(驱动器)44向驱动电动机8供电,从而使驱动电动机8进行驱动而使机动两轮车1行驶。
[0067] 参照图7,俯视观察,各铅蓄电池41具有呈长方形的长方体形状,在上述长方形的一长边的两端部位置具有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各铅蓄电池41的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分别朝向上方,并且前后配置该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且使上述长方形的长边彼此邻接地沿车身宽度方向排列各铅蓄电池41。各铅蓄电池41配置为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在邻接的铅蓄电池41彼此间前后互不相同。即,配置为铅蓄电池41的配置有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的长边彼此相面对。以下,有时从左侧依次以附图标记411、412、413、414表示各铅蓄电池41。
[0068] 俯视观察,高压蓄电池6A的位于左右方向内侧的一对铅蓄电池412、413以各端子41a、41b所在的长边的相反侧的长边彼此邻接的方式排列。这些铅蓄电池412、413的位于各长边的前侧的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借助中间电缆42相互连接。
[0069] 中间电缆42具有断路器(Circuit Breaker)43,该断路器43配置在蓄电池壳56的上部前方的左右方向中间位置(参照图5)。断路器43利用自其上部向上方突出的杆43a的左右方向的摆动操作(断路器43的断开及接通操作),将高压蓄电池6A的中间部分的接线断开或连接。
[0070] 参照图6,蓄电池壳56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包括向上方开放的壳主体57和封闭该蓄电池壳56的上部开口的壳盖58。壳主体57形成为与高压蓄电池6A的外形相对应的横宽的长方体形状的箱形(参照图7),壳主体57的底壁57a与像后述那样上下错开地配置各铅蓄电池41的结构相对应地,形成为使左右方向内侧相对于左右方向外侧向上方位移而成的台阶状。
[0071] 一并参照图9和图10,在壳盖58的前后中间部形成有保持部58a,该保持部58a与上述各铅蓄电池41的配置方式相对应地形成为使左右方向内侧向上方位移而成的台阶状。保持部58a与各铅蓄电池41的上表面抵接而按压保持各铅蓄电池41。
[0072] 在壳盖58的前部和后部设有比保持部58a向上方伸出的端子收容部58b。从正面观察,端子收容部58b形成为包括大致水平的上边和与该上边的两侧相连的倾斜边的梯形,在端子收容部58b的内侧收容有各铅蓄电池41的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周边。
[0073] 壳盖58利用多个卡定爪58c等固定于壳主体57的上部(参照图5)。形成为沿壳盖58的保持部58a的台阶形状延伸的带状的保持配件59从上方安装于该保持部58a。在将蓄电池单元6载置在左右下管28和支承板28a上的状态下,将保持配件59的两侧部固定连接于左右下部框架23上的托架59a,从而将该蓄电池单元6固定地保持于车身框架11。
[0074] 如图1和图2所示,蓄电池单元6配置在座椅3的下方且配置在比座椅3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蓄电池单元6具有规定的高度,所以蓄电池单元6的上表面配置在比脚踏板4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下表面配置在比脚踏板4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
[0075] 如图4所示,蓄电池单元6的左右宽度比座椅3的左右宽度大,但如图3和图5所示,将该蓄电池单元6收纳在左右下部框架23后部的左右方向内侧的宽度内。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蓄电池单元6(端子收容部58b)的上部外侧的角部从正面看去形成为钝角,为了收容这两个角部,从后方中心罩35到后方侧罩36形成突出部38(参照图11)。
[0076] 如图9、图10和图12所示,蓄电池单元6上方的控制单元44和物品收纳箱39等被支承框架61支承,该支承框架61沿蓄电池单元6的前表面和上表面延伸地形成为侧视L字形的形状。
[0077] 支承框架61具有呈上述L字形的左右一对框架管62。左右框架管62由圆形钢管构成,一体地包括在蓄电池单元6的前方大致铅垂延伸的前铅垂部62a、和在蓄电池单元6的上方大致水平延伸的上水平部62b。
[0078] 一并参照图15,左右的前铅垂部62a的下端从上方与大致水平的横宽的板62d的两侧抵接而焊接结合于该板62d。板62d从上方与中心交叉管24上的托架62e的上表面抵接,利用自上方贯穿的螺栓62f能装卸地固定连接该板62d的中间部。另外,上水平部62b的后端部62g被上下压扁而形成为大致水平的平坦状,该后端部62g从上方与后方下部交叉管26抵接,且该后端部62g利用从上方贯穿的螺栓62h能装卸地固定连接于后方下部交叉管26。支承框架61利用各螺栓62f、62h的装卸,能够安装于车身框架11或自车身框架11卸下。
[0079] 一并参照图3和图5,上水平部62b的前半部分和前铅垂部62a设置为在蓄电池单元6中的左右方向内侧的一对铅蓄电池412、413的左右宽度内沿车身中心面延伸。另一方面,俯视观察,上水平部62b的后半部分以越向后侧越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设置。
[0080] 参照图12,物品收纳箱39的前部支承于上水平部62b的前半部分之上。另外,参照图5,在上水平部62b的后半部分上借助例如从正面看去呈L字形的支架62c支承有控制单元44。控制单元44是驱动电动机8用的驱动器,一体地具有后述的PDU(动力驱动装置)47和ECU49。另外,物品收纳箱39的后部支承在后方上部交叉管26a上。
[0081] 如图5和图7所示,在蓄电池单元6中的位于最外侧的铅蓄电池411、414上,输出电缆46分别与位于该铅蓄电池411、414的前侧的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相连接。这些各输出电缆46经过形成在蓄电池壳56的壳盖58的前表面两侧的纵长的外狭缝58d,而被导出到蓄电池壳56的外部。
[0082] 在例如使各输出电缆46暂且经过了车身下部后,将各输出电缆46适当地配置在车身上部右侧而与蓄电池单元6上方的控制单元44相连接。在壳盖58的前表面两侧且比外狭缝58d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有比外狭缝58d长的纵长形状的内狭缝58e,将中间电缆42自该内狭缝58e导出到蓄电池壳56的外部。
[0083] 参照图7,高压蓄电池6A左侧的一对铅蓄电池411、412和右侧的一对铅蓄电池413、414以如下方式排列,即,在俯视观察这些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各端子41a、41b所处的一长边彼此邻接。这些各一对铅蓄电池41的位于后侧的正极端子41a和负极端子41b之间分别借助连结电缆45相互接线。
[0084] 如图13所示,来自高压蓄电池6A的48V的直流电流在借助控制单元44内的PDU47转换成三相交流电流后,被供给到作为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上述驱动电动机8。另外,上述48V的直流电流在借助与控制单元44分别单独设置的DC–DC转换器(以下简称为转换器)
48降低为12V后,被供给到控制单元44内的ECU49、其他的通常电气安装零件51。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C表示与机动两轮车1设为一体或与该机动两轮车1分别单独地设置的充电器。
[0085] 在高压蓄电池6A的负极侧与PDU47及转换器48的负极侧之间夹设有接触器52。
[0086] 接触器52具有继电器电路,自高压蓄电池6A的负极侧延伸的输出电缆46与该继电器电路的开关52a的一方端子相连接。开关52a的另一方端子与PDU47及转换器48的负极侧相连接。
[0087] 另外,高压蓄电池6A中的一个铅蓄电池41的正极侧经由主开关53与上述继电器电路的线圈52b的一方端子相连接。另外,线圈52b的另一方端子接地。并且,当主开关53接通,而使来自上述一个铅蓄电池41的电流流到线圈52b时,中继电路的开关52a闭合,来自高压蓄电池6A的电流流向PDU47及转换器48。
[0088] 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8a表示自控制单元44(PDU47)延伸到驱动电动机8的三相电动机电缆。各电动机电缆8a在例如自控制单元44的右侧以左右横过车身的方式延伸后,沿摆臂18的左臂延伸而到达驱动电动机8(参照图10和图14)。
[0089] 主开关53设置在例如立管12附近(参照图1和图2)。
[0090] 另外,参照图3和图9,横过主开关53周边和控制单元44等的主电气配线63在自车身前部沿例如左下部框架23及左下管28地向后方延伸,沿后方下部管27的左侧及左后方框架25地向上方延伸后,到达控制单元44、转换器48等。
[0091] 参照图9和图10,转换器48设置为在控制单元44的后方且在左右后方框架25之间从车辆的侧面看去与左右后方框架25重合,该转换器48的上下端部分别紧固并支持于后方上部交叉管及后方下部交叉管。
[0092] 这里,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将蓄电池单元6设置为使配置在蓄电池单元6的左右方向中央侧的两个铅蓄电池41(中心侧蓄电池412、413),位移到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的两个铅蓄电池41(侧方蓄电池411、414)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在进行将各电缆42、45、46的接头接线于左右方向内侧的铅蓄电池41的各端子41a、41b的作业时,左右方向外侧的铅蓄电池41也不易妨碍上述作业,且通过使左右方向外侧的铅蓄电池41的上部外侧的角部的位置降低,座椅下方罩(后方中心罩35及左右后方侧罩36)的突出部38也不易显眼。
[0093] 参照图6,在蓄电池单元6的下方(壳主体57的底壁57a的下方)形成有横宽的空间57b,该空间57b由左右方向外侧的铅蓄电池41的下部内侧面、左右方向内侧的铅蓄电池41的底面和支承板28a的上表面围成。在该空间57b内布线有例如自车把2周边向后轮7延伸的自调钢丝绳64等。另外,当然也可以在上述空间57b内布线主电气配线63、输出电缆46等。
[0094] 参照图7和图8,中间电缆42将位于比较上侧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铅蓄电池41连接起来,所以设置于该中间电缆42的断路器43配置在蓄电池单元6的上部前方。
[0095] 一并参照图5和图15,断路器43被架设在左右框架管62间的下支承板43b支承。下支承板43b构成为与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平板状而横宽地形成,下支承板43b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左右框架管62。在下支承板43b的上部弯曲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支承片43c,断路器43的上部两侧配置在该左右支承片43c的下方,该断路器43分别利用从上方贯穿的左右螺栓43d能装卸地固定连接于这些支承片43c。断路器43利用各螺栓
43d的装卸能安装于下支承板43b或自下支承板43b卸下。
[0096] 这样,通过在将位于比较高的位置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铅蓄电池41彼此连接起来的连接路径上且在该铅蓄电池41上安装断路器43(即,在设置于左右方向内侧的铅蓄电池412与铅蓄电池413相连接的路径上安装断路器43),使对断路器43进行的作业易于进行,并且也抑制来自路面的水渍等的影响。
[0097] 另外,参照图7,使输出电缆46与蓄电池单元6的前侧的端子相连接,并且将断路器43也配置在蓄电池单元6的前侧,从而能够在卸下高压蓄电池6A时,在切断断路器43而使电压减半后卸下两侧的各输出电缆46,且能够从蓄电池单元6的前侧集中进行该作业。
[0098] 如图5、图12和图15所示,在蓄电池单元6的前方设置有电力输入部54,该电力输入部54能够利用来自车辆外部的电源的电力对蓄电池单元6进行充电。电力输入部54例如由与商用电源(AC100V)等的插头(插入式连接器)相对应的带接地电极的插座构成。电力输入部54被在断路器43的上方架设于左右框架管62间的上支承板54a支承。另外,上述电源也包括上述充电器C。
[0099] 上支承板54a形成与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前表面而形成为从正面看去呈倒V字形的横宽结构,该上支承板54a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左右框架管62。在上支承板54a的左右方向中间部的后方配置有电力输入部54,该电力输入部54的前端凸缘部54b从前方与上支承板54a的左右方向中间部抵接,上述前端凸缘部54b分别利用从前方贯穿的左右小螺钉54c能装卸地紧固于上支承板54a。电力输入部54利用左右小螺钉54c的装卸能够安装于上支承板54a或自上支承板54a卸下。
[0100] 一并参照图4和图11,后方中心罩35从前方覆盖断路器43和电力输入部54,在该后方中心罩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开口65,该开口65能够实现从罩外侧与位于该后方中心罩35的内侧的断路器43及电力输入部54的接近(access)。在开口65设有开闭该开口65的盖66,并且在后方中心罩35(或盖66)上设有能将盖66锁为关闭状态的上锁机构67。
[0101] 由此,断路器43的断开及接通作业、相对于电力输入部54的插头的装卸(充电作业)容易进行,且也能利用上锁机构67抑制电力输入部54及断路器43被摆弄等,且也能通过关闭盖66来抑制下雨时、洗车时等的沾水、各种外部干扰。另外,在图4中省略图示盖66。另外,也可以使盖66能够相对于后方中心罩35装卸。
[0102] 如图5和图10所示,用于向驱动电动机8供电的三条上述电动机电缆8a与控制单元44的右侧部相连接。各电动机电缆8a在自控制单元44的右侧部向下方延伸后向后方弯曲,当在右后方框架25的附近再次向下方弯曲后,在枢轴13的上方向车身左侧以向左侧下降的方式延伸。
[0103] 一并参照图14,在左右后方框架25之间设置有从车辆侧面看去与该左右后方框架25重合的板状的内后方挡泥板68。在该内后方挡泥板68的下部左侧形成有能自该内后方挡泥板68的前方向后方导出各电动机电缆8a的缺口部68a。自该缺口部68a被导出到车身后侧的各电动机电缆8a沿摆臂18的左臂向后方延伸,到达驱动电动机8。转速检测用(车速检测用)的检测电缆8b自驱动电动机8沿各电动机电缆8a延伸。各电缆8a、8b配置在安装于左臂的外侧的臂罩18a内。
[0104]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踏板型电动车辆是包括如下部件的机动两轮车1:车身框架11,其具备自立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式框架22和自该下降式框架22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部框架23;座椅3,其设置在上述立管12的后方,乘员落座于该座椅3;
脚踏板4,其设置在上述立管12与座椅3之间,供乘员放脚;蓄电池单元6,其沿车宽方向排列有四个铅蓄电池41,并且串联地连接这四个铅蓄电池41,该蓄电池单元6向驱动电动机
8供电,将上述各铅蓄电池41中的配置在车辆中心侧的中心侧蓄电池412、413配置为比配置在车辆外侧的侧方蓄电池411、414高,在连接上述中心侧蓄电池412、413的连接路径上设置有断路器43。
[0105] 采用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切断各铅蓄电池41的串联连接,能够在该状态下顺利地进行蓄电池单元6的装卸等作业。
[0106] 另外,通过在中心侧蓄电池412、413的连接路径上设置断路器43,将断路器43配置在比较高的位置,与将断路器43配置在较低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良好的姿势进行作业。另外,通过将断路器43配置在比较高的位置,也能抑制沾水等的影响。
[0107] 此外,车身外侧的铅蓄电池41的上表面较低,所以在进行车身中心侧的铅蓄电池41的连接作业等时,车身外侧的铅蓄电池41不易成为障碍,能够高效地进行作业。
[0108] 另外,上述踏板型电动车辆利用上述侧方蓄电池411、414的下部内侧面和上述中心侧蓄电池412、413的底面形成空间57b。
[0109] 采用该结构,由于左右方向外侧的铅蓄电池41的底面较低,所以能够利用左右方向外侧的铅蓄电池41的下部内侧面和左右方向内侧的铅蓄电池41的底面形成空间57b,能够在该空间57b内进行配线、电缆等构件的布线。
[0110] 另外,上述踏板型电动车辆具有在上述座椅3的下方覆盖上述脚踏板4的后方的后方中心罩35,上述后方中心罩35设有能自上述脚踏板4上方的跨乘空间M向上述断路器43连接(access)的开口65,在上述开口65设有开闭该开口65的盖66。
[0111] 采用该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断路器43的切断作业,且能在非作业时掩藏断路器43。
[0112] 另外,上述踏板型电动车辆在上述后方中心罩35内面对上述开口65的位置,设有能对上述各铅蓄电池41充电的电力输入部54。
[0113] 采用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对各铅蓄电池41进行充电作业,且能在充电后掩藏电力输入部54。
[0114] 另外,上述踏板型电动车辆设有能将上述盖66锁起来的上锁机构67。
[0115] 采用该结构,通过将盖66锁起来,能够防止对断路器43、电力输入部54的外部干扰等。
[0116] 另外,上述踏板型电动车辆包括:控制单元44,其设置在上述蓄电池单元6的上方,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8;摆动单元18U,其能摆动地被上述车身框架11支承,内置有上述驱动电动机8,自上述控制单元44向上述驱动电动机8供电的电动机电缆8a自上述控制单元44的车宽方向一侧延伸,当在上述蓄电池单元6的后方向车宽方向另一侧延伸后,被引导到上述摆动单元18U内。
[0117] 采用该结构,通过将控制单元44配置在蓄电池单元6的附近,能够尽可能地缩短作为高压配线的电动机电缆8a。另外,由于连接控制单元44和驱动电动机8的电动机电缆8a能够利用在蓄电池单元6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部分,吸收随着摆动单元18U的摇摆而产生的扭转,所以能够缓和沿弯曲方向施加的力。
[0118] 另外,本发明并不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代替铅蓄电池地使用镍氢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另外,也可以组合三个或五个以上的蓄电池而构成蓄电池单元。例如在组合了三个蓄电池的情况下,以在左右方向内侧配置两个蓄电池,在左右方向外侧的任一侧配置一个蓄电池的方式构成蓄电池单元。
[0119] 此外,作为踏板型电动车辆,不仅能应用于两轮的车辆,而且也能应用于三轮(除前方一个轮且后方两个轮的车辆以外,也包括前方两个轮且后方一个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0120]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在不脱离该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121] 附图标记说明
[0122] 1、机动两轮车(踏板型电动车辆);3、座椅;4、脚踏板;M、跨乘空间(空间);5、车身罩;6、蓄电池单元;8、驱动电动机;8a、电动机电缆(配线);11、车身框架;12、立管;18U、摆动单元(单元摇摆式动力装置);22、下降式框架;23、下部框架;25、后方框架;29c、置脚部件;35、后方中心罩(座椅下方罩);41、铅蓄电池(蓄电池);43、断路器;44、控制单元(驱动器);54、电力输入部(充电口);57b、空间;65、开口;66、盖;67、上锁机构(上锁部件);411、414、侧方蓄电池;412、413、中心侧蓄电池。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