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防盗装置

申请号 CN00127051.6 申请日 1993-10-28 公开(公告)号 CN1330010A 公开(公告)日 2002-01-09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筑地贤助; 吉井恭一; 山口英雄;
摘要 行李架的 底板 24上有开口,U形 锁 合件支承突板及圆柱形锁合件支承突板,安置在底板24的底面,J形 垫圈 及环形垫圈分别嵌入这几个U形锁合件支承突板及圆柱形锁合件支承突板内,锁挡紧靠圆柱形锁合件支承突板,同时, 防盗 装置的锁合件包括由U形锁合件及圆柱形锁合件,U形锁合件的两臂连接到圆柱形锁合件的端部侧孔及基部侧孔中,然后,钥匙插入圆柱形锁合件的锁定装置内,从而通过拧转钥匙使锁定装置锁上或打开。
权利要求

1.摩托车防盗装置中的一种被系件,此件位于摩托车的车架 上,而在上述摩托车防盗装置中,具有U字形合件和圆柱形锁 合件,圆柱形锁合件的端部有锁定装置,U字形锁合件端部和圆 柱形锁合件端部以可拆卸的方式相接合,锁合件穿过车架上的被 系件和地面上的系留件,然后锁定至不可分离的状态,从而防止 可能发生的偷盗,所述被系件还带有一供锁合件穿过的插孔,因 而,经由锁合件而接系于地面系留件上的上述被系件可被安置在 摩托车或三轮车车架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用的摩托车车架的被系 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摩托车车架被系件的插入孔以距中管留 有间隔的方式安置在上述摩托车车架上。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到一种摩托车防盗装置,在该装置中,一合件之以 可拆卸方式彼此接合在一起的两个端头穿过车身上的被系件及地面 上的系留件,然后锁定至不可分离的接合状态,从而防止可能发生 的偷盗。

在先有技术中,日本公开实用新型注册出版物第1981—18547 号中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防盗装置。

上述出版物中公开的防盗装置包括:一个U形锁合件;另外一 根能插入上述U形锁合件两端中的杆形锁合件;一锁定装置,此装 置以可拆卸的方式与上术两锁合件相接合并将它们锁定在一起,在 不作防盗装置用时,所说的杆形锁合件插入到摩托车主架顶面左右 两中,而所说的插入上述杆形锁合件两端的U形锁合件则固定 到与上述主架成一体的支座板上,当所说的U形锁合件和杆形锁合 件固定到上述主架上时,这两锁合件起到携带行李的行李架作用。

在已知的上述行李架与防盗装置的结构中,行李架包括一U形 锁合件及一杆形锁合件,所以,在该行李架上支承货物是困难的,进 一步地说,该行李架安装在骑车人两腿之间的主架两侧并且外突, 因此,骑车人容易碰到所说的行李架或其上的行李,从而所说的行 李架会妨碍乘骑的舒适性。

而且,当所说的U形锁合件及杆形锁合件作为防盗装置穿过轮 缘或车架时,如果在这些锁合件接合和锁定的情况下由于疏忽而移 动摩托车,则锁合件就会摩擦轮缘或车架,结果,电层及油漆会剥 落并严重损害摩托车的外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防盗装置,能避免上述问 题,在这种装置中,锁合件的两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接合在一起, 它们穿过摩托车车身上的被系件及地面上的系留件,然后锁定至不 可分离的接合状态,从而防止可能的偷盗。在所说的锁合件的一端 安装有一锁定装置,并且,所说的锁合件的两端接合并锁住,因而, 所说的锁合件能与摩托车车架的外功能件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插入孔,以使上术锁合件穿过该孔。 因此,上述摩托车车身的被系件可安装到摩托车或三轮车框架的外 侧,而所说的被系件则是通过锁合件连接到地面上的系留件。所以, 当锁合件穿过摩托车车架上被系件的插入孔及地面上的系留件并锁 定至不可分离的状态时,即使因疏忽而移动摩托车,也不会对本身的 表面造成损伤,从而使其外观保持完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防盗装置,具有U字形锁合件和圆柱 形锁合件,圆柱形锁合件的端部有锁定装置,U字形锁合件端部有 锁定装置,U字形锁合件端部和圆柱形锁合件端部以可拆卸的方式 相接合,它们穿过摩托车车架上的被系件及地面上的系留件,然后 锁定至不可分离的接合状态,在构成车体的外功能件上,其外表面 内侧设有U字形锁合件的支承突板,和所述圆柱形锁合件的支承突 板。

在停放摩托车时,首先要打开连接摩托车车架外功能件上的锁 合件之锁定装置,并使锁合件的两端彼此分离,从摩托车车身上外功 能件上取下该锁合件,然后将锁合件穿过摩托车上被系件及地面上 系留件,以使之锁定至不可分离的接合状态,从而防止摩托车被盗。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说的防盗装置中,当要解除用上述锁定装置 锁住的停车状态并开车时,应打开上述锁定装置,且使锁合件的两端 彼此分离,然后使摩托车上被系件与地面上系留件相脱离,将锁合件 放至摩托车车架的外功能件表面的内侧,并将锁合件的两端连接在 一起,再将锁定装置锁上,这样,锁合件就可存放在摩托车车架内而 不会突出于摩托车车架外功能件的外侧。因此,并不需要特定的空 间以存放所说的锁合件,而且,锁合件决不会妨碍骑车人或其同伴, 这样,所说的防盗装置可以被携带。

并且,也决不会影响摩托车车架的外功能件的功能,且不会妨碍 货物的装运,更不会影响摩托车的外观。

此外,在本发明中,插孔安置在摩托车车架的被系件上,因此,当 锁合件穿过摩托车车架被系件的插孔及地面上的系留件并锁定至不 可分离的接合状态时,即使摩托车由于疏忽而被移动也不会损伤摩 托车车身的表面,因而使其外表保持完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随以下的详细说明连同所附的权利 要求书体现出来。

附图中,说明了本发明的描述性施实例,本发明的目的,新特 点,和优点可在这些实施例中很容易地体现出来。

在附图中:

图1是装上本发明中防盗装置之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重要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3示出沿图2中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重要部件放大侧视图,它显示出摩托车被系到地 面上系留件的情况。

图5是重要部件的侧视图,它显示了图1中摩托车防盗装置的 一个实施例。

图6显示了图5中重要部分的放大顶视图。

图7是沿图5中VII—VII线的纵向顶视图。

图8是沿图6中VIII—VIII线的纵向顶视图。

图9显示了沿图6中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之放大的草图。

图12显示了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纵向侧视图。

图13是沿图12VIII—VIII线的后部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2XIV—XIV线的后部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5的顶视图。

图17是沿图16XVII—XVII线后部剖视图。

图18是沿图16XVIII—XVIII线后部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另又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0是图19之放大的草图。

图21显示了本发明另外的单个实施列的重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2是图21的顶视图。

图23显示出了不带行李架的顶视图。

图24是沿图22Y—Y线的剖视图。

在下文中,首先参照图1至图9所示之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 发明。

如图1所示,摩托车2的车架1包括:从前管3的顶部向后延伸 的主架4;从上述前管3的底部向后斜伸的竖管5;从上述主架4后 端向后斜伸的中管6;连接所述竖管5和中管6的下管7;从上述主 架4的后端向后伸的座梁8;以及连接上述中管6的座梁8的后撑 9。

发动机10安装在下管7上,处在车架2的主架4,竖管5,中管6 和下管7围成的空间里,后叉11的前端安装在发动机10的输出轴 (未画出)的附近。因此,发动机10的功率可通过链条12传输到悬 挂在后叉10尾端的后轮35上。

而且,油箱13安置在主架4的前端上,车座14则放在油箱13 的后面,侧套15从车座14的两低侧往下搭。

此外,如图5所示,托架16和17安装在车架内左右两根座梁8 上,车座扣在托架16和17上,是可拆卸的。

在车身座梁8向后延伸的方向上,安装有后罩固定管18,托架 19就装配于车架的后罩固定管18上,后罩20及一对行李架撑条 21均安装在车架的托架16,17和19上。

由薄加工而成的行李架22是摩托车车架的外功能件,它也 用螺钉23与一对行李架撑条21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

此外,在行李架22的底板24上形成有孔洞25,在行李架22的 外壁的后部上也形成有缺口27,U形锁合件的支承突板28和29及 圆柱形锁合件的支承突板30和31也都安置在所说上述底板24的 底面,U形锁合件支承突板28的外侧部分被切除,在这几个U形锁 合件支承突板28和29以及圆柱形锁合件支承突板30和31内分别 插有U形垫圈32、环形垫圈33、环形垫圈33以及环形垫圈34。在靠 近圆柱形锁合件支承突板30处安置有一块挡板34。

因此,防盗装置40的锁合件包括U形锁合件41及圆柱形锁合 件46,而所说的U形锁合件41的二条臂42和43分别连接到圆柱 形锁合件的端部侧孔47及基部侧孔48中。此后,将钥匙插入安置 在圆柱形锁合件46上的锁定装置49,因此,通过转动钥匙50可将 锁定装置锁住或开启。

同样,在摩托车的被系件51的插入孔52处于由中管6及后撑 9围成的空间内的情况下,后撑9被摩托车被系件51之双面弯曲的 基片53夹紧,而螺母55则与穿过上述双面弯曲基片53的螺栓54 的一端相接合,这样,摩托车被系件51就被固定到所说的后撑9上 了。另外,垫圈56也嵌到插入孔52中。

由于图1至图9中所示之最佳实施例包括了前述组件,因此,在 把摩托车防盗装置40装到行李架22时,首先要把U形锁合件的两 臂42和43分别插进U形锁合件支承突板28的〕形垫圈32及U形 锁合件支承突板29的环形垫圈33,同时圆柱形锁合件46穿过圆柱 形锁合件支承突板30和31的环形垫圈33,然后,把U形锁合件41 的一臂42在内部略微弯曲,且其端部弯曲段44与圆柱形锁合件46 的端部侧孔47相接合,再后,把U形锁合件41的另一壁43的端 部收缩段45与圆柱形锁合件46的基杆侧孔48相接合,且将钥匙 50插入锁定装置49并沿一个方向上转动,从而将锁定装置49锁 住,结果,U形锁合件41及圆柱形锁合件46能以不可分离的方式接 合在一起。

为了把装在行李架22上的摩托车防盗装置拆下,只需把上面提 到的步骤倒过来即可。

其次,为了防止摩托车1的可能失窃,如图4所示,首先将摩托 车防盗装置从行李架22上拆下,然后把U形锁合件41的一臂42穿 过摩托车1被系件的插入孔52,且跨过后撑9,而从地面57向上突 起的地上系留件58则被U形锁合件的两壁42和43卡住,同时,U 形锁合件41的端部弯曲段44及端部收缩段分别接合到圆柱形锁合 件46的端部侧孔47及基干侧孔48上,把钥匙50插入锁定装置49 并沿一个方向转动,从而锁住了前述锁定装置49。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当不使用摩托车防盗装置40时,摩托车 防盗装置40可放在行李架22下面的空间里,所以,它决不会妨碍物 品装载或驾车人的操作动作。

在使用摩托车防盗装置40把摩托车1系留到地上系留部件58 情况下,即使因过失将摩托车1碰倒,或即使因疏忽而移动摩托车, 摩托车防盗装置40的U形锁合件41也决不会直接碰到摩托车1车 架2的表面,相反,由于该防盗装置会与摩托车被系件51上的插入 孔52接合,所以,较大的摩擦只会作用于摩托车被系件51及插 入孔的双侧弯曲基片53,而不会作用于摩托车1车架2的表面,因 此,摩托车1车架2的表面不会受到损伤,这样,摩托车1的外观和 耐用性得到彻底的保持。

在图1至图9所示之实施例中,行李架22是鞍形的,但是, 如图10和11所示,本发明也可以接合到框架形的框式行李架60 上。

在图10及11所示之另一实施例中,U形锁合件支承突板64和 65安置在框式行李架60的左侧两根竖管61和62的内部。圆柱形 锁合件支承突板66也安置在框式行李架60的右前竖管63上。摩托 车防盗装置40的U形锁合件41的另一臂43则插入U形锁合件支 承突板64和65中,圆柱形锁合件46端部也插入圆柱形锁合件支 承突板66中,U形锁合件41的端部弯曲段44及端部收缩段45接 合到圆柱形锁合件46的端部侧孔47及其管侧孔48上,然后,将钥 匙50插入锁定装置49转动,以便锁上该锁定装置49。

而且,在图10及11所示之实施例中,摩托车防盗装置40装在 框式行李架60支承面的下面,所以,它决不会妨碍将物品装入框式 行李架60上,此外,摩托车防盗装置40还不会从框式行李架60上 掉下去。

进而,如图12至14所示,摩托车防盗装置可由后向前地插入到 由行李架70及后罩71的顶面72所围的空间内,而且从车座的后 底73上伸出的定位销74与U形锁合件41相接。在图12至14中所 示之实施例中,通过将车座73固定到车架75上或把车座从车架75 拆下而可使摩托车防盗装置40装上或拆下。

此外,如图15至图18所示,马鞍形行李架80是冲压成型的, 因而,U形凹板81上部分地保留着连接段85,并且,在U形凹板81 直线部分82上靠近连接段85处的一臂83具有较深的深度。此时, 在摩托车防盗装置40的U形锁合件41的另一臂43被插到U形凹 板81的左段84及连接段85之间且U形锁合件41及圆柱形锁合件 46也彼此衔接之后,如图18所示,当圆柱形锁合件46的右端抬起 时,钥匙50就可插入锁定装置49并转动而将该装置49锁住。在本 实施例中,由于摩托车防盗装置40并未突出于马鞍形行李架的上表 面80之外,这样,就能获得与前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如图19和20所示,本发明亦可应用于越野摩 托车,在这种越野摩托车中,发动机罩91是车架的外功能件。

在图19和20所示之实施例中,托架93全部安装在发动机罩91 的上面及竖管92的前面,托钩94安装在发动机罩91里面的车架 上,圆柱形锁合件46穿过托架93,U形锁合件41与托钩94相接合 ,U形锁合件41和圆柱形锁合件46可在车架内互相接合并锁牢。

图1至20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摩托车防盗装置40的圆柱 形锁合件46定向于车架的宽度方向,且摩托车防盗装置40是装在 车架的外功能件上,如行李架22,60,70,80以及发动机罩上等,而如 图21和24所示,摩托车防盗装置40的圆柱形锁合件46则可装到 摩托车车架前方和后方的行李架100上。

挡板支架101全部装在未画出的摩托车车架2之座梁8的后 端,架起行李架100的行李架托架102则全部安装在座梁8的后端, 橡皮压垫104以接合的方式插向螺栓103的外缘,而螺栓103则自 上而下地穿过行李架托架102的安装部位102a,同时,所述橡皮压 垫104还插在后挡板105的平段105a的孔中,而螺母10则拧在 螺栓103的底部,螺栓103穿过行李架托架102安装部位102a、橡 皮压垫104以及后部挡板支承部101a。

此外,行李架100放在行李架托架102上,行李架100用6副 螺栓螺母整个地固定到行李架托架102上。

再有,在行李架100的两侧壁108的前部和后部形成有孔109 及长圆形缺口110,在左右两个孔109的连接通道上形成有垫圈安 放区111,此安放区111内插有垫圈112。

此外,在行李架100的左侧壁108上,紧固带113的根端114 安置在长圆形缺口110的前方,在该缺口的下方,从行李架托架102 伸出一块凸台116,如下所述,紧固带113可防止摩托车防盗装置40 的圆柱形锁合件46松脱。

图21和24所述之实施列的结构如前所述,所以,为了把摩托车 防盗装置40装到行李架100上去,只需按下列步骤操作。

在安置在摩托车防盗装置40的圆柱形锁合件46上的锁定装置 49被朝前设置的情况下,把圆柱形锁合件46安放在贴近行李架100 的左侧壁108处,再把U形锁合件41的臂43从右插入行李架100 的孔109及垫圈112中,同时,U形锁定件41的臂42插入长圆形缺 口110,另一臂43的端部收缩段45连接到圆柱形锁合件46底部侧 孔48中,臂42的端部弯曲段44连接到圆柱形锁合件46之端部侧 孔中,然后把钥匙插进锁定装置49并转动,最后,把紧固带113沿 摩托车防盗装置40的圆柱形锁合件46缠绕,并将紧固带113的尾 端上的孔115则套在行李架100的凸块116上。

如上所述,在摩托车防盗装置40的U形锁合件41上,臂49以 接合的方式插到行李架100上的垫圈安装区的垫圈中,而臂42则以 接合的方式插到长圆形缺口110中,而圆柱形锁合件46则由紧固 带113缠绕固定,这样,摩托车防盗装置40就装牢而不会松动。

此外,摩托车防盗装置40可用同上述相反的步骤从行李架上拆 下,并按图1至9中实施例所示出的同样步骤把摩托车1拴到地上 系留件58上。

而且,在图1至24所示之实施例中,摩托车防盗装置均包括U 形锁合件41及圆柱形锁合件46,但是,未在图上说明的链条外周可 用软合成树脂的圆筒加以防护,链条的两端可以拆卸的方式相接 合,并且,也能够安置用于锁定防盗装置的锁定装置。

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及主要特色的前提下做其他专形 式具体化,所以,本文中的实施例无论在哪方面都应被看作说明性而 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是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前述内 容来指明的,所以,在与本权利要求书特定的含义和范围之内的一切 变型均包括在本文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