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

申请号 CN201610371520.2 申请日 2016-05-30 公开(公告)号 CN107444495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申请人 康同方; 发明人 康同方;
摘要 一种 汽车 发动机 盖,包括弧顶边、弧底边、左弧边、右弧边、 散热 风 扇、 控制器 与电源,所述弧顶边、弧底边之间夹有左弧边、右弧边,且弧顶边、弧底边、左弧边、右弧边共围成同一个盖板,该盖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经控制器后与电源 电路 连接,控制器设置于盖板上近弧顶边的部位,电源设置于盖板上近弧底边的部位;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 外壳 、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本设计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包括弧顶边(1)、弧底边(2)、左弧边(3)与右弧边(4),所述弧顶边(1)的一端、弧底边(2)的一端分别与左弧边(3)的上下两端相连接,所述弧顶边(1)的另一端、弧底边(2)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弧边(4)的上下两端相连接,且弧顶边(1)、弧底边(2)、左弧边(3)、右弧边(4)共围成同一个盖板(8),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8)上开设有散热孔(81),该散热孔(81)内设置有散热扇(5),该散热风扇(5)经控制器(6)后与电源(7)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6)设置于盖板(8)上近弧顶边(1)的部位,所述电源(7)设置于盖板(8)上近弧底边(2)的部位;
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左壁后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7)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右壁后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正对设置,输出电源线(63)另一端、输入电源线(62)另一端的正上方悬挂有同一个通电片(64),该通电片(64)的面积大于输出电源线(63)、输入电源线(62)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5)上叶片的数量为两片、三片或四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线(62)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部位的底部经左绝缘柱(621)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所述输出电源线(63)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部位的底部经右绝缘柱(631)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感温片(65)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为45度至85度,所述右感温片(66)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至
8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感温片(65)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右感温片(66)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具体适用于提高散热效率,增强控制性。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机动车辆,如轿车、客车或特种车辆的发动机盖基本都是封闭结构,缺乏散热设计,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车头的散热口进行发散,散热效果较差。
[0003]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439763Y,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9月1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发动机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通孔,在所述通风孔上设有散热通风罩,在所述散热通风罩上设有若干通气孔,且在所述散热通风罩上设有由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交叉构成的加强筋。所述散热通风罩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通风孔上,在所述通风孔的周边设有安装孔,在所述散热通风罩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插装到所述安装孔中。虽然该发明增加了发动机的散热量,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0004] 首先,该发明依赖通风孔自然通风散热,散热效率较低;
[0005] 其次,该发明的散热不与发动机内部温度相挂钩,控制性较弱。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效率较低、控制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高、控制性较强的汽车发动机盖。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包括弧顶边、弧底边、左弧边与右弧边,所述弧顶边的一端、弧底边的一端分别与左弧边的上下两端相连接,所述弧顶边的另一端、弧底边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弧边的上下两端相连接,且弧顶边、弧底边、左弧边、右弧边共围成同一个盖板;
[0008] 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经控制器后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盖板上近弧顶边的部位,所述电源设置于盖板上近弧底边的部位;
[0009] 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所述金属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该进温口与左感温片、右感温片、通电片共构成一个进温腔,所述左感温片的顶端与金属外壳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的顶端与金属外壳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的内部,左感温片顶端、右感温片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底端、右感温片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上,通电片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散热风扇相连接,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的左壁后延伸至金属外壳的内部,输出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的右壁后延伸至金属外壳的内部,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正对设置,输出电源线另一端、输入电源线另一端的正上方悬挂有同一个通电片,该通电片的面积大于输出电源线、输入电源线的间距。
[0010] 所述输入电源线上位于金属外壳内部的部位的底部经左绝缘柱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所述输出电源线上位于金属外壳内部的部位的底部经右绝缘柱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
[0011] 所述左感温片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为45度至85度,所述右感温片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至85度。
[0012] 所述左感温片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右感温片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4] 1、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盖中,在盖板上开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经控制器后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盖板上近弧顶边的部位,所述电源设置于盖板上近弧底边的部位,使用时,可通过散热风扇的旋转进行散热,大大提高现有的散热效率。因此,本发明的散热效率较高。
[0015] 2、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盖中,其包括的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使用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蔓延至进温腔后会与左感温片、右感温片相接触,导致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产生弯曲形变,弯曲后的左感温片、右感温片的底端之间的距离扩大,通电片的两端沿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下滑,脱落与感温片的接触,直至同时压住输出电源线、输入电源线,从而导通电路,进而自动开启风扇,实现温控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弧顶边1、弧底边2、左弧边3、右弧边4、散热风扇5、控制器6、金属外壳61、进温口611、进温腔612、输入电源线62、左绝缘柱621、输出电源线63、右绝缘柱631、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电源7、盖板8、散热孔8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参见图1–图2,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包括弧顶边1、弧底边2、左弧边3与右弧边4,所述弧顶边1的一端、弧底边2的一端分别与左弧边3的上下两端相连接,所述弧顶边1的另一端、弧底边2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弧边4的上下两端相连接,且弧顶边1、弧底边2、左弧边3、右弧边4共围成同一个盖板8;
[0021] 所述盖板8上开设有散热孔81,该散热孔81内设置有散热风扇5,该散热风扇5经控制器6后与电源7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6设置于盖板8上近弧顶边1的部位,所述电源7设置于盖板8上近弧底边2的部位;
[0022] 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左壁后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7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右壁后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正对设置,输出电源线63另一端、输入电源线62另一端的正上方悬挂有同一个通电片64,该通电片64的面积大于输出电源线63、输入电源线62的间距。
[0023] 所述散热风扇5上叶片的数量为两片、三片或四片。
[0024] 所述输入电源线62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部位的底部经左绝缘柱621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所述输出电源线63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部位的底部经右绝缘柱631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
[0025] 所述左感温片65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至85度,所述右感温片66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至85度。
[0026] 所述左感温片65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右感温片66的底端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
[0027] 使用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会升高金属外壳61的温度,从而升高进温腔612的温度,进而升高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的温度,并导致它们发生弯曲形变,弯曲后的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扩大,原本被水平搁置的通电片64沿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下滑,直至脱离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的接触,并下压住输出电源线63、输入电源线62时,电路导通,从而导通散热风扇5、电源7,启动后的散热风扇5会产生强风以有效散热。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