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板可调整的童车

申请号 CN201610182102.9 申请日 2016-03-27 公开(公告)号 CN107235066A 公开(公告)日 2017-10-10
申请人 陈海波; 发明人 陈海波;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座板可调整的童车,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 尾座 板包括一滑座及一座板,其中座板一端 枢接 滑座并且设一扣合机构,而滑座则可滑动地枢接于两侧座位 支架 。与 现有技术 相比较,本发明利用座板枢接于座位支架上,实现在乘坐 位置 与收合位置之间的位置转换,不但使座板可调整的童车的后座能够坐人,而且在婴儿站立时该座板不妨碍婴儿站立的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其包括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以及安装于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上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其特征在于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包括:
一座板,一端枢接于该座位支架供往上掀至一收合位置,其两侧各设有一跨置部用以跨架于该座位支架上;及
一扣合机构,设置于该座板与座位支架之间,当该座板移至一乘坐位置时阻止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其特征在于: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主要由一前脚管、一后脚管、一连接杆以及一手把管彼此枢接组成,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还包括有一前座位,该前座位设有一乘坐部及一靠背部。
3.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其特征在于:该座板设有一,当该座板位于收合位置时,该凸块与该定位部卡掣,以阻止该座板转动。
4.如权利要求4所述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其特征在于:该扣合机构为一迫紧块。

说明书全文

座板可调整的童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板可调整的童车,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及具有该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

背景技术

[0002] 座板可调整的童车主要适用于提供给父母推动婴儿的一种简单运载工具,一般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仅能承载一名婴儿,为使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可同时承载两名婴童,故具有双人座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然而此种双人座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同时具有前、后或两侧座位部,此种型态的双人座座板可调整的童车较适用如双胞胎等年纪相仿的婴童使用。但是如果两个婴童具有年纪上的差异,较大的婴童则不太愿意乘坐于后座位部上。
[0003] 基于上述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一种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具有一前座位部,而于后侧设有一站立板,以供较大婴童站立,且于前座位部后侧设置一座板,使较大婴童也可以乘座,然而传统的后座板固定于两侧座位支架上,当婴童不坐下而站立时,座位部相当占空间,阻碍了婴童的站立位置,同时,在设计站立板的位置也需朝手推捍位置设置,就举起下压的安全测试当中,减少了臂距离而增加了手推杆变形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后侧既能坐人又不妨碍站立的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其包括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以及安装于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上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其特征在于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包括:一座板,一端枢接于该座位支架供往上掀至一收合位置,其两侧各设有一跨置部用以跨架于该座位支架上;及一扣合机构,设置于该座板与座位支架之间,当该座板移至一乘坐位置时阻止其移动。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利用座板枢接于座位支架上,实现在乘坐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的位置转换,不但使座板可调整的童车的后座能够坐人,而且在婴儿站立时该座板不妨碍婴儿站立的空间。
[0007] 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一种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及具有该座板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
[0008]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发明座板构件分解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发明座板位于收合位置定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发明儿童乘坐于座板的侧视示意图。
[0013] 图5为本发明座板位于迫紧与座位支架迫紧的乘座位置示意图。
[0014] 图6为本发明座板移动至各位置的动作示意图。
[0015] 图7为本发明座板与座位支架另一形态的定位方式示意图。
[0016] 图8为本发明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供婴童站立时的座板位置示意图。
[0017] 图9为本发明座板移动的动作示意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20] 参考图1-3、图5-7以及图9,描述本发明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参阅图1,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3安装于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后端的座位支架16上,让孩童能坐在上面看着推车者。
[0021] 请参考图3,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后端两侧的座位支架16上分别可滑动的套接有滑座2,滑座2本体包括有一枢接部21及一定位部22,在本实施例当中,定位部22为一凹槽。
[0022] 座板3呈平板状,座板3的一端31两侧分别与滑座2的枢接部21枢接,以使座板3位于前座位100后侧位置,并随滑座2于座位支架16上移动;当然,如图9所示,若不使座板3滑动,亦得使座板3的一端31直接枢接于座位支架16上,以使座板3由座位支架16支撑及向上转动;座板3的两侧形成跨置部32,以供当座板3平放于座位支架16上时,跨架于座位支架16上方,以进而支撑座板3;座板3的一端31进一步的设有一凸块33,藉凸块33与滑座2上所设置定位部22形成卡掣,以限制座板3的转动。
[0023] 如图5所示扣合机构4,设置于座板3与座位支架16之间,在本实施例当中,扣合机构4为一装置于座板3的跨置部32的迫紧块40(在本实施例当中,迫紧块40为一弹性体材质,如橡胶胶等),以使当跨置部32跨架于座位支架16时,得由迫紧块40压掣座位支架16,以阻止座板3滑动等。
[0024] 另外,请参考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扣合机构4在座板3两侧设卡扣块41,而在座位支架16设定位孔161,藉以当座板3跨置于座位支架16时,由卡扣块41与座位支架16的定位孔161形成卡扣,以达成定位的效果。
[0025] 如图6所示,座板3由跨置部32跨架于两侧座位支架16上,并由跨置部32上设置的迫紧块40挤压座位支架16,以防止座板3被移动,让孩婴童可以面对推车者而坐,使座板3变成乘座位置200。
[0026] 为使不同高度的婴童使用,座板3依需要,由滑座2沿两侧座位支架16朝前座位靠近移动调整至适当调整位置300,而当不使用座板3时,可扳动座板3,以使座板3得朝前座位100方向向上转动至略与座位支架16呈垂直度,此时,座板3的凸块33(由座板本身塑料的弹性)进入滑座2的定位部22内形成定位,暂时限制座板3被转动,以形成一座板3收合位置
400。
[0027] 参考图1-9,描述具有上述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3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的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包括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10、安装于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10上的可调整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3。该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10主要由前脚管11、后脚管12、连接杆13以及手把管14等管件彼此枢接组成。
[0028] 如图8所示,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10的前脚管11与后脚管12下端连接轮组15,后脚管12可为一体成型的U型管或于两侧间设置横杆或后轮轴120,以加强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10稳定度或枢接轮组15;在本实施例当中,于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10后侧位置下方,即两侧后脚管12之间连接一站立板121,以供婴童站立于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10的后侧位置。
[0029] 如图2、图3所示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骨架10,还设有一前座位100。前座位100含有一乘座部101与一靠背部102,用于提供给婴童乘坐。另于手把管14与两侧前脚管11之间分别连接座位支架16,座位支架16基本上与地面略呈平行,而于手把管14两侧适当位置固定有支撑握把141,以供婴童于站立或乘座时握持。本实施例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上的座板可调整的童车尾座板3如上述实施例所述,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0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极佳的实用性、新颖性以及进步性,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依法俱文提出申请,恳请贵审查员早日赐予专利。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