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清洗巾清洗压印滚筒表面的设备

申请号 CN200780005802.X 申请日 2007-02-06 公开(公告)号 CN101384437B 公开(公告)日 2010-08-25
申请人 泰创股份公司; 发明人 哈里·科斯切萨; 拉里多·罗德里格斯·玛丽亚;
摘要 一种用清洗巾清洗压印滚筒表面的设备,其中,清洗巾从供应卷筒经压杆(10)传送至用于收集已污染的清洗巾的轴,并且该设备具有根据压印滚筒(14)的状态、前推或回拉压杆(10)的调控装置(18、52、46),为了调控装置的前推,在压杆(10)的后面设置 驱动器 ,该设备的特征在于:压杆(10)被可移动地导入基本为U形的梁轮廓(12)内,在梁轮廓中, 支撑 有至少一根 弹簧 ,弹簧在回拉方向上向压杆预加应 力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清洗巾清洗压印滚筒表面的设备,其中,所述清洗巾从供应卷筒经压杆(10)传送至用于收集已污染的清洗巾的轴,并且所述设备具有根据所述压印滚筒(14)的状态、前推或回拉所述压杆(10)的调控装置(18、52、46),为了所述调控装置的前推,在所述压杆(10)的后面设置驱动器,所述压杆(10)被可移动地导入基本为U形的梁轮廓(12)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杆(10)内以横向方向设置多个孔洞(40、42),其中设置有孔洞支承条(44、46);所述支承条的端部支持在所述梁轮廓(12)的内壁上的凸起部(48、50)上,并且设置有被所述压杆(10)和所述支承条(44、46)支撑弹簧,所述弹簧在回拉方向上向所述压杆预加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2)是压力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0)具有金属或塑料的芯子,所述芯子在其与所述清洗巾的相对侧上覆盖有橡皮带(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弹簧(52)被设置在并导入与驱动器相对的一侧的钻孔中,并且在松弛状态下,所述压力弹簧(52)从所述钻孔中凸出,直到所述压力弹簧(52)支撑在所述支承条(44、46)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2)是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52)被设置在并导入与驱动器相对的一侧的钻孔中,并且在松弛状态下,所述压力弹簧(52)从所述钻孔中凸出,直到所述压力弹簧(52)支撑在所述支承条(44、46)上。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是沿所述压杆(10)设置的可膨胀的软管(18)。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清洗巾清洗压印滚筒表面的设备,该清洗巾从供应卷筒经过压杆传送至收集被污染了的清洗巾的轴上,所述设备具有调控装置,该调控装置根据压印滚筒的状态,前推或回拉压杆,为了让该调控装置前推压杆,在压杆的后面设置有驱动器

背景技术

此类的设备已在DE 297 07 975 U1中公开。印刷机的压印滚筒(具体地说是胶印机的橡皮滚筒)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污染。这是由于色料残留、灰尘及一些工装材料等的残留物所造成的污染。因此通常需要经常不断地清洗压印滚筒。
清洗单元就是为上述目的而设置的,它把清洗巾拉覆到压印滚筒的表面,还可能会用到清洗剂。此时,清洗巾从供应卷筒送出,卷绕到收集被污染的清洗巾的轴上。压杆位于供应卷筒和收集轴之间,用于将清洗巾压靠于滚筒表面。
因为压杆仅在有时需要使用,所以压杆通常是通过适当的机械设备而前推和回拉的。可以从上述已公开的文献中理解,为了前推压杆,现有技术沿着压杆放置可膨胀的空气软管,当处于膨胀状态时,空气软管的容积逐渐增大,从而推动压杆。当然,其他的驱动方法也都适用。但是,上述文献中都没谈及更多的结构细节,尤其没有说明,在不需使用时,如何把压杆回拉。尽管为达到此目的需要将软管里的空气排出,但这可能并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制造出一种在开篇时提到的采用了特别紧凑的、具有集成回拉机构的压杆的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引导压杆,从而使其能够在基本为U形的梁轮廓中移动,其中,支撑有至少一根弹簧,该弹簧在拉回方向上向压杆预加应
因此,压杆连同相关的梁轮廓以及集成的回拉装置形成紧凑的总单元,该单元通常可容纳于印刷机内,即便是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用作为压杆的前推装置的有利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可膨胀软管同样适用于特别紧凑的设计。为使软管膨胀,压缩空气特别适用,当然本发明的操作也可以使用其它气体或液动介质。
为了支持回拉弹簧(优选为压力弹簧),优选地,在U型梁轮廓内、在梁轮廓内壁上的设置凸起部,该凸起部允许弹簧接合。根据一种实施方案,优选地,在压杆内提供相对于压杆横向设置的多个孔洞,其中插入孔洞支撑带,孔洞支撑带的两个外端部支撑在梁轮廓内壁表面的凸起部上。
优选地,如已公知的,压杆包括金属芯子和用于抓住清洗巾的橡皮质或弹性塑料质的工作面。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详细地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压杆连同相关的梁轮廓的局部透视图;
图2为在压杆由压印滚筒拉回的状态、穿过压杆和梁轮廓的剖面图;以及
图3为压杆的前推状态的相应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结合图1至3来阐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
在附图中10标记为压杆,而容纳压杆10的U形截面的梁的轮廓被指定为12。在图2和3中为清洗而提供的压杆的压印滚筒的圆周标记为14。在梁轮廓12的底部具有其中设有软管18的贯通沟槽16。比较图2和图3可以看出,软管在充入适当的介质将会扩展,特别是在充入压缩空气后。在膨胀时,软管18向位于压杆下面的底杆20施加压力,底杆标记为20。在底杆20的下面具有凹槽22,它在压杆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容纳软管18。
压杆10的材质基本都是金属,在图2和3中的右侧,在压杆10面对压印滚筒14的一侧具有橡皮带24,实际上制造带24的材质不仅限于橡皮,还可以使用合适的塑料,尤其是弹性塑料。
如图2、3中的截面所示,橡皮条24具有突出的外形,它具有呈C-形的主构件,尽管在图2、3中橡皮条是反向显示的。在C形弯曲内分布着延至金属芯子34的支脚26、28、30和32。橡皮带24的C-形弯曲在其两端具有扩展部36、38。扩展部36、38可被纵向地推入压杆10的芯子34的相应槽中。
孔洞40、42间隔地沿轴向以横切方向位于压杆10的芯子34上,并设置支承条44、46于其中。支承条44、46在图1、2、3中是垂直的,因此与图面并行。如图2、3所示,支承条44,46在梁轮廓12的内部支撑在从梁内壁凸起的凸起部48、50上。凸起部48,50在梁轮廓12的内壁上形成了贯通的杆。
为避免误解,这里应做补充说明的是,支撑在软管18上的底杆20形成压杆10的一部分。压杆通过设置有支承条44、46的孔洞40、42被完全地穿透。支承条44、46设置于孔洞中。此点在图1中要比在图2和图3中看得清楚。
如在图2和3中看到的,支承条44、46支撑在内壁的凸起部48,50上。
支承条44、46用于支撑螺旋压力弹簧52,该螺旋压力弹簧52的另一端支撑在钻孔54的底部上,钻孔54位于压杆10的底部与软管18相对的一侧。
尽管支承条44、46从压杆10截面的相对两侧出现,但这会在类似于槽的凹陷56、58内出现,凹陷56、58在压杆10的两个相对侧上沿压杆的纵向延伸。
另外,在梁轮廓12的内壁表面上凸起部48、50位于凹陷56、58内。如此,压杆10可以在梁轮廓12内有限地移动,同时也使得压杆10可设置到压印滚筒14之上,并从其上拉回。
支撑在凸起部48、50上的支承条形成用于将压杆10从前推位置拉回来的螺旋压力弹簧52的支座。
在压杆移动时,类似于凹槽的凹陷56、58的侧缘与肋形凸起部48、50的侧缘相互作用而形成成对的止动部。
在压杆10位于所有附图右侧的部分,也就是说面对压印滚筒18并承载橡皮压条24的部分,有多个在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的螺纹孔60。
螺纹孔60的位置与螺旋压力弹簧52的位置对应。螺头62拧入螺纹孔60内。从螺头62开始,杆64向左同轴延伸。杆64穿过支承条44、46并进入钻孔(未标号),在任何情况下,支承条44、46均处于螺头与螺旋弹簧52之间。在螺旋压力弹簧的相对侧,杆64作为螺旋压力弹簧的引导。杆64的外直径基本上相当于螺旋压力弹簧52的内直径。
从图2和图3的比较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操作。图2示出了位于回拉位置或休息位置的压杆。软管18是基本上是瘪的。
通过支承在支承条44、46上的螺旋压力弹簧52的作用,与软管侧相对的压杆的一部分受到弹簧的力,将压杆推向图2和图3中的左边,即进入休息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软管18膨胀,即注入了气体介质或液压介质,将使压杆向图2和图3中的右侧移动,直至压杆顶住压印滚筒14,同时螺旋压力弹簧52被压缩。
此外,杆64用于引导支承条46、48,否则支承条46、48就会从孔洞40,42中滑脱出来。杆64的轴向位置可以通过旋动螺头62调节。
如图2所示,杆64的轴向位置同时会影响到支承条46(图2和图3)与压杆10的芯子43之间的最小间距。这会影响到螺旋压力弹簧52的作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