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箱侧帘防布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667390.2 申请日 2015-10-13 公开(公告)号 CN105196662A 公开(公告)日 2015-12-30
申请人 海宁宏远篷房有限公司; 发明人 浦逸锋;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车箱侧帘防 水 布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防水布料没有阻燃、抗紫外线和抗老化等特性,无法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使用单一,且没有制备方法等技术问题。本车箱侧帘防水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两侧均固定有防护层,防护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份组成:水性聚 氨 酯24~36份,纳米 氧 化 钛 1~4.5份,防泳移剂2~3份,氧化镁2.4~3份,氧化锌2.2~3.4份,抗氧剂0.2~0.5份,交联剂2~6份,催化剂2~7份,其余为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产品 质量 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箱侧帘防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两侧均固定有防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份组成:水性聚酯24~36份,纳米1~4.5份,防泳移剂2~3份,氧化镁2.4~3份,氧化锌2.2~3.4份,抗氧剂0.2~0.5份,交联剂
2~6份,催化剂2~7份,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水性聚氨酯30份,纳米氧化钛2.8份,防泳移剂2.5份,氧化镁2.7份,氧化锌2.8份,抗氧剂
0.35份,交联剂4份,催化剂4份,其余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由涤纶丝和导电丝编织而成,抗氧剂为二苯胺,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上固定有若干卡条,卡条截面为圆形,且卡条能和集装箱框架上弧形的卡环相卡接。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其特征在于,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购买上述所需的原料;b、将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催化剂和水添加到普通的搅拌机中,搅拌时间
10~28min,搅拌均匀,配制成液态的涂层液;c、将涂层液倒入到刮涂机的放液槽中,并将其刮涂在基布层两表面,涂层厚度0.2~0.5mm,该涂层即为防护层;d、将刮涂后的基布层放入普通的烘干箱中,设定3个烘干段,3个烘干段的温度依次是70℃、120℃和150℃;e、将卡条缝制在基布层上,制备得车箱侧帘防水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的所述刮涂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放液槽,放液槽中设置有导料辊,机架上还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压辊和右压辊,左压辊和右压辊之间具有供布料通过的间隙,且左压辊位于放液槽上方,机架上还设置有左刮刀和右刮刀,左刮刀位于左压辊上方,左刮刀一端能和布料一侧相接触,左刮刀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相连,右刮刀位于右压辊上方,右刮刀一端能和布料另一侧相接触,右刮刀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相连,机架上还设置有能调控左刮刀和右刮刀温度的调温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导轨和第一滑,第一导轨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一导轨相互平行,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一滑块相固连,左刮刀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第二导轨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导轨相互平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二滑块相固连,右刮刀固定在第二滑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机构包括开设在左刮刀内的左调温腔、开设在右刮刀内的右调温腔、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水箱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左调温腔和右调温腔中,水箱固定在机架上,且水箱位于左刮刀上方,水箱通过第一进水管和左调温腔相连通,第一进水管中设置有第一电磁,左调温腔和第一排水管一端相连通,第一排水管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水箱通过第二进水管和右调温腔相连通,第二进水管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右调温腔和第二排水管一端相连通,第二排水管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调节放液槽液面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弹性膜片、挤压板和驱动气缸,弹性膜片固定在放液槽内,且将放液槽分成上下两部分:放液部和调节部,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调节部和挤压块相固连,且挤压块能和弹性膜片相接触,驱动气缸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提示涂料不足的提示机构,提示机构包括行程开关定位杆、检测块和警铃,定位杆一端固定在挤压块上,定位杆另一端伸出调节部和检测块相固连,行程开关固定在机架上,检测块能和行程开关相接触,警铃固定在机架上,行程开关与警铃相连。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箱侧帘防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布,特别是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防水布是一种新型的纺织面料,其成份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加上布料复合面料而成,其主要功能有: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保暖。车箱侧帘防水布主要用在集装箱上,在装运前可将其拆下,可方便搬运物资,等物资装缷完成后,将其安装在集装箱立即可形成软体车厢。
[0003]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水布料【申请号:201310337742.9;公告号:CN 103358625A】。这种防水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布基和防水涂层组成,所述的布基浸渍在防水涂层之中,所述的布基为纺粘无纺布,所述的防水涂层为PVC树脂、合成橡胶或者纳米防水防油剂,所述的纺粘无纺布为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混纺的纺粘无纺布,所述的涤纶纤维在纺粘无纺布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0%~45%,所述的丙纶纤维在纺粘无纺布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5%~60%。
[0004] 该专利中公开的防水布料虽然可以作为各种需要避雨、遮阳,但又透气的物体或者场所的遮盖物,但是,该防水布料没有阻燃、抗紫外线和抗老化等特性,无法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使用单一,且没有制备方法,因此,设计出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该防水布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0006]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两侧均固定有防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份组成:水性聚酯24~36份,纳米1~4.5份,防泳移剂2~3份,氧化镁2.4~3份,氧化锌2.2~3.4份,抗氧剂0.2~0.5份,交联剂2~6份,催化剂2~7份,其余为水。
[0007] 采用以上组分,防护层主要的成分为水性聚氨酯,又在其中加入了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和催化剂,可使其具有耐用、阻燃、防水、抗紫外线和抗老化等特性,从而可使防水布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实用性强。
[0008] 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水性聚氨酯30份,纳米氧化钛2.8份,防泳移剂2.5份,氧化镁2.7份,氧化锌2.8份,抗氧剂0.35份,交联剂4份,催化剂4份,其余为水。
[0009] 采用以上组分,可使防护层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组分合理。
[0010] 所述基布层由涤纶丝和导电丝编织而成,抗氧剂为二苯胺,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
[0011] 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基本层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静电好等性能,使用安全性高。
[0012] 所述基布层上固定有若干卡条,卡条截面为圆形,且卡条能和集装箱框架上弧形的卡环相卡接。
[0013]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卡条卡入卡环中,可快速将其固定在集装箱框架上,拆装方便、快速。
[0014]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0015]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购买上述所需的原料;b、将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催化剂和水添加到普通的搅拌机中,搅拌时间10~28min,搅拌均匀,配制成液态的涂层液;c、将涂层液倒入到刮涂机的放液槽中,并将其刮涂在基布层两表面,涂层厚度0.2~0.5mm,该涂层即为防护层;d、将刮涂后的基布层放入普通的烘干箱中,设定3个烘干段,3个烘干段的温度依次是70℃、120℃和150℃;e、将卡条缝制在基布层上,制备得车箱侧帘防水布。
[0016] 采用以上制备方法,采用刮涂的方式将防护层牢牢固定在基布层上,可确保两者不易分离,也可根据使用需要改变防护层的厚度,产品质量好。
[0017] 在步骤c中的所述刮涂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放液槽,放液槽中设置有导料辊,机架上还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压辊和右压辊,左压辊和右压辊之间具有供布料通过的间隙,且左压辊位于放液槽上方,机架上还设置有左刮刀和右刮刀,左刮刀位于左压辊上方,左刮刀一端能和布料一侧相接触,左刮刀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相连,右刮刀位于右压辊上方,右刮刀一端能和布料另一侧相接触,右刮刀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相连,机架上还设置有能调控左刮刀和右刮刀温度的调温机构。
[0018] 本刮涂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涂层液倒入到放液槽中,将用作基布层的布料一端绕过导料辊,再穿入左压辊和右压辊之间,最后从左刮刀和右刮刀之间穿出,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带动左刮刀移动,使左刮刀和布料一侧接触,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带动右刮刀移动,使右刮刀和布料另一侧接触,随着布料逐渐输入到放液槽中,并在左刮刀和右刮刀的刮涂作用下,使基本层两侧涂有所需厚度的涂层,从而完成其刮涂作业;由于左刮刀和右刮刀可来回移动,使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可满足不同刮涂厚度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0019]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导轨和第一滑,第一导轨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一导轨相互平行,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一滑块相固连,左刮刀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第二导轨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导轨相互平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二滑块相固连,右刮刀固定在第二滑块上。
[0020] 当需要使左刮刀来回移动时,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来回移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导轨来回移动,第一滑块带动左刮刀来回移动,从而可使左刮刀来回移动;当需要使右刮刀来回移动时,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来回移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二滑块沿着第二导轨来回移动,第二滑块带动右刮刀来回移动,从而可使右刮刀来回移动。
[0021] 所述调温机构包括开设在左刮刀内的左调温腔、开设在右刮刀内的右调温腔、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水箱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左调温腔和右调温腔中,水箱固定在机架上,且水箱位于左刮刀上方,水箱通过第一进水管和左调温腔相连通,第一进水管中设置有第一电磁,左调温腔和第一排水管一端相连通,第一排水管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水箱通过第二进水管和右调温腔相连通,第二进水管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右调温腔和第二排水管一端相连通,第二排水管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
[0022]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设定左刮刀和右刮刀的正常温度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左调温腔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水箱中的水在自身重作用下,通过第一进水管输送到左调温腔中,对左刮刀进行冷却;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右调温腔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第二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水箱中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二进水管输送到右调温腔中,对右刮刀进行冷却,调温方便、快速。
[0023]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调节放液槽液面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弹性膜片、挤压板和驱动气缸,弹性膜片固定在放液槽内,且将放液槽分成上下两部分:放液部和调节部,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调节部和挤压块相固连,且挤压块能和弹性膜片相接触,驱动气缸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
[0024] 当需要将放液槽中的液面增高时,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挤压块向上移动,挤压块使弹性膜片向上变形,将调节部的容积变小,从而可使放液槽中液面始终保持一致,工作稳定性好。
[0025]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提示涂料不足的提示机构,提示机构包括行程开关定位杆、检测块和警铃,定位杆一端固定在挤压块上,定位杆另一端伸出调节部和检测块相固连,行程开关固定在机架上,检测块能和行程开关相接触,警铃固定在机架上,行程开关与警铃相连。
[0026] 采用以上结构,挤压块带动定位杆向上移动,定位杆带动检测块向上移动,当挤压块向上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检测块和行程开关接触,行程开关使警铃工作,警铃发出报警,提示涂料不足,提示直观、方便。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28] 1、本车厢侧帘中防护层主要的成分为水性聚氨酯,又在其中加入了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和催化剂,使其具有耐用、阻燃、防水、抗紫外线和抗老化等特性,可使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实用性强。
[0029] 2、本制备方法中采用刮涂的方式将防护层牢牢固定在基布层上,可确保两者不易分离,也可根据使用需要改变防护层的厚度,产品质量好。
[0030] 3、本刮涂机中由于左刮刀和右刮刀可来回移动,使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可满足不同刮涂厚度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0031] 4、通过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挤压块向上移动,挤压块使弹性膜片向上变形,将调节部的容积变小,可使放液槽中液面始终保持一致,工作稳定性好。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0033]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 图3是本发明拆去部分零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5] 图中,1、机架;2、驱动气缸;3、挤压板;4、弹性膜片;5、放液槽;6、右压辊;7、第二气缸;8、第二导轨;9、第二滑块;10、右刮刀;10a、右调温腔;11、左刮刀;11a、左调温腔;12、第一滑块;13、第一导轨;14、第一气缸;15、左压辊;16、导料辊;17、PLC可编程控制器;
18、警铃;19、行程开关;20、定位杆;21、检测块;22、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
24、第二排水管;25、第二进水管;26、第二电磁阀;27、水箱;28、第一电磁阀;29、第一进水管;30、第一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7] 本车箱侧帘防水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两侧均固定有防护层,防护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份组成:水性聚氨酯24~36份,纳米氧化钛1~4.5份,防泳移剂2~3份,氧化镁2.4~3份,氧化锌2.2~3.4份,抗氧剂0.2~0.5份,交联剂2~6份,催化剂2~7份,其余为水;采用该组分,防护层主要的成分为水性聚氨酯,又在其中加入了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和催化剂,可使其具有耐用、阻燃、防水、抗紫外线和抗老化等特性,从而可使防水布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实用性强。
[0038] 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水性聚氨酯30份,纳米氧化钛2.8份,防泳移剂2.5份,氧化镁2.7份,氧化锌2.8份,抗氧剂0.35份,交联剂4份,催化剂4份,其余为水,采用该组分,可使防护层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组分合理;当然,也可以采用这种实施方案,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水性聚氨酯24份,纳米氧化钛1份,防泳移剂2份,氧化镁2.4份,氧化锌2.2份,抗氧剂0.2份,交联剂2份,催化剂2份,其余为水;当然,也可以采用另种实施方案,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水性聚氨酯36份,纳米氧化钛4.5份,防泳移剂3份,氧化镁份,氧化锌3.4份,抗氧剂0.5份,交联剂6份,催化剂7份,其余为水。
[0039] 基布层由涤纶丝和导电丝编织而成,采用该结构,可使基本层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静电好等性能,使用安全性高;抗氧剂为二苯胺,抗氧剂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剂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催化剂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
[0040] 基布层上固定有若干卡条,在本实施例中,卡条的数量为二十根;卡条截面为圆形,且卡条能和集装箱框架上弧形的卡环相卡接;采用该结构,通过将卡条卡入卡环中,可快速将其固定在集装箱框架上,拆装方便、快速。
[0041] 制备方法实施例一:
[0042] 本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购买以上所需的原料;b、将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催化剂和水添加到普通的搅拌机中,搅拌时间10min,搅拌均匀,配制成液态的涂层液;c、将涂层液倒入到刮涂机的放液槽5中,并将其刮涂在基布层两表面,涂层厚度0.2mm,该涂层即为防护层;d、将刮涂后的基布层放入普通的烘干箱中,设定3个烘干段,3个烘干段的温度依次是70℃、120℃和150℃;e、将卡条缝制在基布层上,制备得车箱侧帘防水布。
[0043] 如图1所示,在步骤c中的刮涂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放液槽5,机架1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放液槽5;放液槽5中设置有导料辊16,机架1上还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压辊15和右压辊6,左压辊15和右压辊6之间具有供布料通过的间隙,且左压辊15位于放液槽5上方,机架1上还设置有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左刮刀11位于左压辊15上方,左刮刀11一端能和布料一侧相接触,左刮刀11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相连,右刮刀10位于右压辊6上方,右刮刀10一端能和布料另一侧相接触,右刮刀10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相连,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调控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温度的调温机构;采用该结构,由于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可来回移动,使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可满足不同刮涂厚度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0044] 如图1所示,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4、第一导轨13和第一滑块12,第一导轨13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导轨1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滑块12设置在第一导轨13上,第一滑块12可沿着第一导轨13来回移动;第一气缸14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14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和第一导轨13相互平行,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一滑块12相固连,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第一滑块12相固连;左刮刀11固定在第一滑块12上,左刮刀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滑块12上;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7、第二导轨8和第二滑块9,第二导轨8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导轨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滑块9设置在第二导轨8上,第二滑块9可沿着第二导轨8来回移动;第二气缸7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气缸7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和第二导轨8相互平行,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二滑块9相固连,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第二滑块9相固连;右刮刀10固定在第二滑块9上,右刮刀1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滑块9上。
[0045] 如图3所示,调温机构包括开设在左刮刀11内的左调温腔11a、开设在右刮刀10内的右调温腔10a、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水箱27和PLC可编程控制器17,第一温度传感器2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3分别设置在左调温腔11a和右调温腔10a中,水箱27固定在机架1上,水箱2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且水箱27位于左刮刀11上方,水箱27通过第一进水管29和左调温腔11a相连通,第一进水管29中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8,左调温腔11a和第一排水管30一端相连通,第一排水管30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水箱27通过第二进水管25和右调温腔10a相连通,第二进水管25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6,右调温腔10a和第二排水管24一端相连通,第二排水管24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第一电磁阀28和第二电磁阀26均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17相连。
[0046]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调节放液槽5液面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弹性膜片4、挤压板3和驱动气缸2,弹性膜片4采用橡胶加工而成;弹性膜片4固定在放液槽5内,且将放液槽5分成上下两部分:放液部和调节部,驱动气缸2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气缸2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伸入调节部和挤压块相固连,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挤压块相固连;且挤压块能和弹性膜片4相接触,驱动气缸2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17相连;在本实施例中,PLC可编程控制器17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和气缸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
[0047]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提示涂料不足的提示机构,提示机构包括行程开关19、定位杆20、检测块21和警铃18,定位杆20一端固定在挤压块上,定位杆20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挤压块上;定位杆20另一端伸出调节部和检测块21相固连,定位杆20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检测块21相固连;行程开关19固定在机架1上,行程开关1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检测块21能和行程开关19相接触,警铃18固定在机架1上,警铃1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行程开关19与警铃18相连;采用该结构,挤压块带动定位杆20向上移动,定位杆20带动检测块21向上移动,当挤压块向上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检测块21和行程开关19接触,行程开关19使警铃18工作,警铃18发出报警,提示涂料不足,提示直观、方便。
[0048] 制备方法实施例二:
[0049] 本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购买以上所需的原料;b、将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催化剂和水添加到普通的搅拌机中,搅拌时间19min,搅拌均匀,配制成液态的涂层液;c、将涂层液倒入到刮涂机的放液槽5中,并将其刮涂在基布层两表面,涂层厚度0.35mm,该涂层即为防护层;d、将刮涂后的基布层放入普通的烘干箱中,设定3个烘干段,3个烘干段的温度依次是70℃、120℃和150℃;e、将卡条缝制在基布层上,制备得车箱侧帘防水布。
[0050] 如图1所示,在步骤c中的刮涂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放液槽5,机架1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放液槽5;放液槽5中设置有导料辊16,机架1上还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压辊15和右压辊6,左压辊15和右压辊6之间具有供布料通过的间隙,且左压辊15位于放液槽5上方,机架1上还设置有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左刮刀11位于左压辊15上方,左刮刀11一端能和布料一侧相接触,左刮刀11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相连,右刮刀10位于右压辊6上方,右刮刀10一端能和布料另一侧相接触,右刮刀10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相连,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调控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温度的调温机构;采用该结构,由于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可来回移动,使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可满足不同刮涂厚度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0051] 如图1所示,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4、第一导轨13和第一滑块12,第一导轨13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导轨1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滑块12设置在第一导轨13上,第一滑块12可沿着第一导轨13来回移动;第一气缸14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14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和第一导轨13相互平行,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一滑块12相固连,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第一滑块12相固连;左刮刀11固定在第一滑块12上,左刮刀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滑块12上;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7、第二导轨8和第二滑块9,第二导轨8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导轨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滑块9设置在第二导轨8上,第二滑块9可沿着第二导轨8来回移动;第二气缸7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气缸7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和第二导轨8相互平行,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二滑块9相固连,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第二滑块9相固连;右刮刀10固定在第二滑块9上,右刮刀1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滑块9上。
[0052] 如图3所示,调温机构包括开设在左刮刀11内的左调温腔11a、开设在右刮刀10内的右调温腔10a、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水箱27和PLC可编程控制器17,第一温度传感器2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3分别设置在左调温腔11a和右调温腔10a中,水箱27固定在机架1上,水箱2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且水箱27位于左刮刀11上方,水箱27通过第一进水管29和左调温腔11a相连通,第一进水管29中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8,左调温腔11a和第一排水管30一端相连通,第一排水管30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水箱27通过第二进水管25和右调温腔10a相连通,第二进水管25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6,右调温腔10a和第二排水管24一端相连通,第二排水管24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第一电磁阀28和第二电磁阀26均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17相连。
[0053]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调节放液槽5液面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弹性膜片4、挤压板3和驱动气缸2,弹性膜片4采用橡胶加工而成;弹性膜片4固定在放液槽5内,且将放液槽5分成上下两部分:放液部和调节部,驱动气缸2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气缸2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伸入调节部和挤压块相固连,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挤压块相固连;且挤压块能和弹性膜片4相接触,驱动气缸2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17相连;在本实施例中,PLC可编程控制器17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和气缸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
[0054]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提示涂料不足的提示机构,提示机构包括行程开关19、定位杆20、检测块21和警铃18,定位杆20一端固定在挤压块上,定位杆20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挤压块上;定位杆20另一端伸出调节部和检测块21相固连,定位杆20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检测块21相固连;行程开关19固定在机架1上,行程开关1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检测块21能和行程开关19相接触,警铃18固定在机架1上,警铃1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行程开关19与警铃18相连;采用该结构,挤压块带动定位杆20向上移动,定位杆20带动检测块21向上移动,当挤压块向上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检测块21和行程开关19接触,行程开关19使警铃18工作,警铃18发出报警,提示涂料不足,提示直观、方便。
[0055] 制备方法实施例三:
[0056] 本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购买以上所需的原料;b、将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催化剂和水添加到普通的搅拌机中,搅拌时间28min,搅拌均匀,配制成液态的涂层液;c、将涂层液倒入到刮涂机的放液槽5中,并将其刮涂在基布层两表面,涂层厚度0.5mm,该涂层即为防护层;d、将刮涂后的基布层放入普通的烘干箱中,设定3个烘干段,3个烘干段的温度依次是70℃、120℃和150℃;e、将卡条缝制在基布层上,制备得车箱侧帘防水布。
[0057] 采用该制备方法,采用刮涂的方式将防护层牢牢固定在基布层上,可确保两者不易分离,也可根据使用需要改变防护层的厚度,产品质量好。
[0058] 如图1所示,在步骤c中的刮涂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放液槽5,机架1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放液槽5;放液槽5中设置有导料辊16,机架1上还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压辊15和右压辊6,左压辊15和右压辊6之间具有供布料通过的间隙,且左压辊15位于放液槽5上方,机架1上还设置有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左刮刀11位于左压辊15上方,左刮刀11一端能和布料一侧相接触,左刮刀11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相连,右刮刀10位于右压辊6上方,右刮刀10一端能和布料另一侧相接触,右刮刀10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相连,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调控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温度的调温机构;采用该结构,由于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可来回移动,使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可满足不同刮涂厚度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0059] 如图1所示,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4、第一导轨13和第一滑块12,第一导轨13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导轨1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滑块12设置在第一导轨13上,第一滑块12可沿着第一导轨13来回移动;第一气缸14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14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和第一导轨13相互平行,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一滑块12相固连,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第一滑块12相固连;左刮刀11固定在第一滑块12上,左刮刀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滑块12上;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7、第二导轨8和第二滑块9,第二导轨8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导轨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滑块9设置在第二导轨8上,第二滑块9可沿着第二导轨8来回移动;第二气缸7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气缸7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和第二导轨8相互平行,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二滑块9相固连,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第二滑块9相固连;右刮刀10固定在第二滑块9上,右刮刀1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滑块9上。
[0060] 如图3所示,调温机构包括开设在左刮刀11内的左调温腔11a、开设在右刮刀10内的右调温腔10a、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水箱27和PLC可编程控制器17,第一温度传感器2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3分别设置在左调温腔11a和右调温腔10a中,水箱27固定在机架1上,水箱2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且水箱27位于左刮刀11上方,水箱27通过第一进水管29和左调温腔11a相连通,第一进水管29中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8,左调温腔11a和第一排水管30一端相连通,第一排水管30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水箱27通过第二进水管25和右调温腔10a相连通,第二进水管25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6,右调温腔10a和第二排水管24一端相连通,第二排水管24一端能和外界相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第一电磁阀28和第二电磁阀26均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17相连。
[0061]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调节放液槽5液面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弹性膜片4、挤压板3和驱动气缸2,弹性膜片4采用橡胶加工而成;弹性膜片4固定在放液槽5内,且将放液槽5分成上下两部分:放液部和调节部,驱动气缸2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气缸2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伸入调节部和挤压块相固连,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挤压块相固连;且挤压块能和弹性膜片4相接触,驱动气缸2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17相连;在本实施例中,PLC可编程控制器17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和气缸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
[0062]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提示涂料不足的提示机构,提示机构包括行程开关19、定位杆20、检测块21和警铃18,定位杆20一端固定在挤压块上,定位杆20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挤压块上;定位杆20另一端伸出调节部和检测块21相固连,定位杆20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检测块21相固连;行程开关19固定在机架1上,行程开关1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检测块21能和行程开关19相接触,警铃18固定在机架1上,警铃1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行程开关19与警铃18相连;采用该结构,挤压块带动定位杆20向上移动,定位杆20带动检测块21向上移动,当挤压块向上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检测块21和行程开关19接触,行程开关19使警铃18工作,警铃18发出报警,提示涂料不足,提示直观、方便。
[0063] 本刮涂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涂层液倒入到放液槽5中,将用作基布层的布料一端绕过导料辊16,再穿入左压辊15和右压辊6之间,最后从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之间穿出,控制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滑块12沿着第一导轨13来回移动,第一滑块12带动左刮刀11来回移动,使左刮刀11和布料一侧接触,控制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带动第二滑块9沿着第二导轨8来回移动,第二滑块9带动右刮刀10来回移动,使右刮刀10和布料另一侧接触,随着布料逐渐输入到放液槽5中,并在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的刮涂作用下,使基本层两侧涂有所需厚度的涂层,从而完成其刮涂作业;随着刮涂作业的进行,放液槽5中的液面逐渐降低,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17控制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带动挤压块向上移动,挤压块使弹性膜片4向上变形,将调节部的容积变小,可使放液槽5中液面始终保持一致;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17设定左刮刀11和右刮刀10的正常温度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2检测到左调温腔11a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第一温度传感器22将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17,PLC可编程控制器17控制第一电磁阀28打开,水箱27中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进水管29输送到左调温腔11a中,对左刮刀11进行冷却;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3检测到右调温腔10a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第二温度传感器23将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17,PLC可编程控制器17控制第二电磁阀26打开,水箱27中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二进水管25输送到右调温腔10a中,对右刮刀10进行冷却。
[0064]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