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压入料方法

申请号 CN201410655771.4 申请日 2014-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4476904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申请人 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海根; 李志朋;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层压 入料方法,通过改变组件的进料 位置 ,使其组件在入料工位组件的位置每炉不固定,即由原先的固定入料位置更改成不同的入料位置,避免了组件长期固 定位 置层压组件而导致胶板产生印痕,避免板型切换带来的损失。组件在A、B级同时输送时,下一炉次组件会同时输送到A级入料位,保证设备连续运转,提高层压机工作效率,提升生产率。本发明创造在使用时,当层压的组件规格发生变化时,不用更换新的胶板,减少由于切换板型造成的损失,达到适用于多种规格组件层压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层压入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器中设定同步带每次行进的距离X、层压机A级入料位到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的输送距离Y和第N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为层压机A级第N-1次入料位+同步带每次行进的距离X;
步骤二、第一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当第一次组件传输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通过光电开关控制第一次组件到达首次入料位;当第一次组件到达首次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一次组件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步骤三、当第二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第一次组件通过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向层压机B级输送,第一次组件在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上输送距离Y后,行进至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第一次组件在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上完成第一次组件的层压工作;
步骤四、当第二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控制器按照设定规格控制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将第二次组件向第二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输送;当第二次组件到达第二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二次组件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步骤五、当第N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第N-1次组件通过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向层压机B级输送,第N-1次组件在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上输送距离Y后,行进至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第N-1次组件在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上完成第N-1次组件的层压工作;
步骤六、当第N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控制器按照设定规格控制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将第N次组件向第N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输送;当第N次组件到达第N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N次组件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步骤七、循环步骤五和步骤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压入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说明书全文

一种层压入料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创造属于光伏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层压入料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光伏行业市场形势十分严峻,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在光伏组件封装车间,胶板的费用所占比例最大,是车间控制的重点,而胶板是层压机的主要耗材,目前的市场形势为以销定产,产品种类变化频繁,每次更换组件型号需要更换新的胶板,即胶板达不到使用寿命强行换下,造成成本浪费。现有层压机A级采用同步带的方式来实现精准输送,组件通过光电开关来控制入料位置,组件到达入料位置后,组件在A、B级输送到达B级的层压工序。现有层压机层压入料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层压机A级虽然可以采用同步带的方式来实现精准输送,但是由于A级输送距离较长,组件在到达入料位置时,实际情况往往会存在偏差;2、组件在B级的工作位置每次都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在固定不变的位置层压一段时间后,价格昂贵的气囊即会产生印痕。
[0003] 综上所述,组件进入层压工序时,通过传输设备自动传送到层压机的A级入料位,组件传送到指定位置后停止,然后组件再通过A级输送到B级,进行层压工作,A级每次到B级的输送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故组件的在A级的入料位置决定了在B级的工作位置。当车间长期生产同一种固定规格的组件时,由于组件在每次A级的入料位置相对固定,致使每次的层压位置也固定,长期在固定的位置层压组件,胶板就会在组件的边缘产生褶皱(胶板的特性是随着层压次数和使用时间的增加,胶板的硬度值会增加,弹性变差,长期使用会在组件的边缘产生褶皱),当更改组件规格后,组件的位置即会与原层压位置产生偏差,新规格的组件就会在褶皱后的胶板作用下层压出印痕,造成质量问题的发生。一般连续在同一位置层压100次以上胶板即可产生褶皱,超过100次层压后如果改变组件尺寸就需要强行更换胶板,否则就会对产品产生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层压入料方法,通过改变组件的进料位置,使其组件在入料工位组件的位置每炉不固定,即由原先的固定入料位置更改成不同的入料位置,避免了组件长期固定位置层压组件而导致胶板产生印痕,避免板型切换带来的损失。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层压入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步骤一、控制器中设定同步带每次行进的距离X、层压机A级入料位到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的输送距离Y和第N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为层压机A级第N-1次入料位+同步带每次行进的距离X;
[0007] 步骤二、第一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当第一次组件传输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通过光电开关控制第一次组件到达首次入料位;当第一次组件到达首次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一次组件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0008] 步骤三、当第二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第一次组件通过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向层压机B级输送,第一次组件在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上输送距离Y后,行进至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第一次组件在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上完成第一次组件的层压工作;
[0009] 步骤四、当第二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控制器按照设定规格控制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将第二次组件向第二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输送;当第二次组件到达第二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二次组件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0010] 步骤五、当第N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第N-1次组件通过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向层压机B级输送,第N-1次组件在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上输送距离Y后,行进至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第N-1次组件在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上完成第N-1次组件的层压工作;
[0011] 步骤六、当第N次组件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控制器按照设定规格控制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将第N次组件向第N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输送;当第N次组件到达第N次组件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N次组件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0012] 步骤七、循环步骤五和步骤六。
[0013] 进一步,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0014]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种层压入料方法,通过改变组件的进料位置,使其组件在入料工位组件的位置每炉不固定,即由原先的固定入料位置更改成不同的入料位置,避免了组件长期固定位置层压组件而导致胶板产生印痕,避免板型切换带来的损失。组件在A、B级同时输送时,下一炉次组件会同时输送到A级入料位,保证设备连续运转,提高层压机工作效率,提成生产率。本发明创造在使用时,当层压的组件规格发生变化时,不用更换新的胶板,减少由于切换板型造成的损失,达到适用于多种规格组件层压的目的。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层压入料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 图中:1、第一传感器;2、第二传感器;3、支架;4、归正单元;5、传送带;6、操作屏;7、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8] 一种层压入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步骤一、控制器中设定同步带每次行进的距离X、层压机A级入料位到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的输送距离Y和第N次组件7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为层压机A级第N-1次入料位+同步带每次行进的距离X;
[0020] 步骤二、第一次组件7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当第一次组件7传输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通过光电开关控制第一次组件7到达首次入料位;当第一次组件7到达首次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一次组件7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0021] 步骤三、当第二次组件7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第一次组件7通过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向层压机B级输送,第一次组件7在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上输送距离Y后,行进至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第一次组件7在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上完成第一次组件7的层压工作;
[0022] 步骤四、当第二次组件7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控制器按照设定规格控制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将第二次组件7向第二次组件7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输送;当第二次组件7到达第二次组件7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二次组件7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0023] 步骤五、当第N次组件7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第N-1次组件7通过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向层压机B级输送,第N-1次组件7在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上输送距离Y后,行进至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第N-1次组件7在层压机B级工作位置上完成第N-1次组件7的层压工作;
[0024] 步骤六、当第N次组件7通过同步带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控制器按照设定规格控制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将第N次组件7向第N次组件7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输送;当第N次组件7到达第N次组件7的层压机A级入料位时,归正单元动作,将第N次组件7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0025] 步骤七、循环步骤五和步骤六。
[0026] 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0027] 本发明创造所对应的系统设备包括同步带、层压机A级输送线和层压机B级输送线,同步带位于层压机A级输送线的输入端,层压机A级输送线的输出端与层压机B级输送线相连。层压机A级输送线主要包括层压机A输送装置和层压机A级归正单元4,层压机B级输送线主要包括层压机B级输送装置和层压装置,层压装置中胶板是非常重要的设备,胶板为层压机真空腔体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它是完成产品层压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材,也是层压机的主要费用,胶板位于组件7工作位置下方。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用于将组件7从层压机A级入料位传送至层压机B级输送装置。最佳实施方式的层压机A级输送装置为多条平行设置且同步传送的传送带5,层压机A级归正单元4为设置在用于支撑传送带的支架3上,归正单元4为16个归正气缸来带动推板实现归正功能,气缸分布在传送带5两侧。第一传感器1用于确定层压机A级位置,第二传感器2用于确定第一次入料位,可采用光电开关设置于传送带5两侧来实现,当组件7行至光电开关所在的输送位置时,光电开关被组件7阻挡,因此发生动作,光电开关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次入料位数据信息。层压机B级输送线的目的是将组件7从A级输送线输送至层压位置。最佳实施例中,层压机A级输送线上可同时输送两行两列共四个组件7,每行组件7同步传输。
[0028] 一种层压入料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第一次组件7通过同步带精准地输送到层压机A级位置,A级位置确定通过第一传感器1来定位。当组件7传输到层压机A级位置时,通过第二传感器2来控制第一次组件7到达的入料位。当第一次组件7到达入料位时,即第一次组件7输送到B1、B2位置时停止,归正单元动作,将第一次组件7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此时A级①②位置的两组件7到位。
[0029] 当组件7再次进入A级时,A级传送带5动作,将①②位置的组件7输送到③④位置,与此同时上一单元的组件7输送到①②位置,C1、C2是组件7输送到③④位置的停止位,第二传感器2是组件7输送到①②位置的停止位,组件7到位后归正单元再次动作,将①②③④位置的组件7进行精准定位,4块组件7到达A级指定位置,此时①②③④的组件7位置即为组件7首次循环的起始位置。
[0030] 其次通过软件的优化,利用伺服控制器来改变同步带每次行进的距离X,从而改变传送带上组件7的进料位置,使组件7在入料工位每次不固定,即由原先的固定入料位置更改成不同的入料位置,避免了组件7长期固定位置层压组件7而导致胶板产生印痕,避免了板型切换带来的损失。
[0031] 本发明创造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出批量生产的组件7中常见的规格数据(目前3种常用组件7规格为1970*990,1650*990和1310*990),组件7在A级的移动范围要小于或等于最大尺寸的组件7范围,同时还要小于B级工作面的四分之一面积,以此来保证大规格组件7层压时不产生质量问题。
[0032] 当组件7传输到层压机入料位时(组件7输送到第二传感器2和C1C2位置),首先由规正单元将组件7进行归正,保证组件7在A级上的位置精准,图中层压机A级中的虚线是组件71的层压范围,当生产组件7N时,组件7N在组件71的区域内移动,即每层压一次更换一个不同的位置。通过使组件7由原先的固定入料位置更改成不同的入料位置,避免了组件7长期固定位置层压组件7而导致胶板产生印痕,避免板型切换带来的损失。
[0033] 下面是1310*990组件7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一组数据,表中的数据是组件7到达A级入料位后进行一次循环的数据统计。
[0034] 假设C1、C2的位置为零点,以每块组件7的左边为基准计算,记录每次组件7上料位置,设定一次循环层压次数为40次(单程为20次),如下表:
[0035]
[0036] 表1每次组件上料位置
[0037]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