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0880124415.2 申请日 2008-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1911156A 公开(公告)日 2010-12-08
申请人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北田和生; 小盐智; 中园拓矢; 由良友和;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将光学部件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时,例如,以将被按不合格品判定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不贴合到光学显示单元的方式,可以适当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进行排除。该制造系统结构具有:切断装置(16),其从具有光学部件和在该光学部件所设置的脱模膜之长条的层叠光学制品中,以保留该脱模膜的状态将该层叠光学制品切断,而使与光学显示单元贴合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及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在该脱模膜上形成;贴合装置(18),其从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的同时、或剥离之后,将该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排除装置(19),其具备粘合表面,在该粘合表面将光学部件贴合并排除。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该光学显示装置具有光学显示单元、及贴合于该光学显示单元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其中,
该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具有:
切断装置,其从具有所述光学部件和在该光学部件所设置的脱模膜之长条的层叠光学制品中,以保留该脱模膜的状态将该光学部件切断,而使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贴合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及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在该脱模膜上形成;
剥离装置,其从所述切断装置所形成的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
贴合装置,其在由所述剥离装置从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的同时、或剥离之后,将该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
排除装置,其具备粘合表面,通过在该粘合表面贴合由所述切断装置所形成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脱模膜排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其中,所述排除装置具备缠绕有粘合带的可旋转的排除用辊,在该粘合带的粘合表面贴合由所述切断装置所形成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而使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所述脱模膜排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其中,
还具有检查装置,其进行所述层叠光学制品的缺欠检查,
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是通过所述检查装置的缺欠检查被判定为合格品的光学部件,
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是通过所述检查装置的缺欠检查被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光学部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其中,所述排除装置通过将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脱模膜贴合面的相反侧之面与所述粘合带的粘合表面贴合,而使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所述脱模膜排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其中,所述排除装置在所述层叠光学制品的输送过程、且在比所述贴合装置更靠上游的输送位置将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排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其中,所述排除装置将所述排除用辊所缠绕的粘合带的粘合表面按压到位于输送所述层叠光学制品的输送装置的辊部件的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上,且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与该粘合带贴合而排除。
7.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光学显示装置具有光学显示单元、及贴合于该光学显示单元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其中,
该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切断工序,从具有所述光学部件和在该光学部件所设置的脱模膜之长条的层叠光学制品中,以保留该脱模膜的状态将该光学部件切断,而使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贴合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及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在该脱模膜上形成;
剥离工序,从所述切断工序所形成的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
贴合工序,在通过所述剥离工序从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的同时、或剥离之后,将该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贴合;
排除工序,通过在粘合表面贴合由所述切断工序所形成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脱模膜排除。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该光学显示装置具有光学显示单元和贴合于该光学显示单元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有日本特开2007-140046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从缠卷有具有光学部件的片状制品的辊状卷料将片状制品卷出,且对片状制品的缺欠进行检测,根据该检测结果将片状制品切断并加工成单片片状制品。接着,在将脱模膜剥离后,使光学部件与液晶单元贴合。
另外,公知的有日本特开2005-37416号公报(专利文献2)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通过将片状制品中的脱模膜保留,而切断其它光学部件(例如,偏振片),由该脱模膜而使片状制品的连续性得以维持。而且,是一边将该脱模膜剥离一边经由粘合剂将光学部件与光学显示单元(液晶单元)贴合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0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7416号公报
在光学部件具有伤痕及污垢等缺欠的情况下,依然直接与液晶单元贴合,就成为光学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上问题。因此,在与液晶单元贴合之前,进行光学部件的缺欠检查。
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由于是将长条的片状制品的所有部件加以切断后的单片状态,因此容易进行缺欠检查,并且由缺欠检查所判定的不合格品可以容易地排除。另一面,如专利文献2,在将片状制品的一部分的部件(例如,脱模膜)保留而将其它部件切断的方法(以下,有时称为半切)的情况下,不容易排除被按不合格品判定的光学部件。即,由于所切断的光学部件经由粘合剂在脱模膜上存在,并且被按合格品判定的光学部件与被按不合格品判定的光学部件相邻接地存在,因此仅将被按不合格品判定的光学部件去除而使其不与液晶单元贴合就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将光学部件与光学显示单元贴合时,例如,以将被按不合格品判定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不贴合到光学显示单元的方式,可以恰当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排除。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专心研究重复的结果完成以下的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该光学显示装置具有光学显示单元、及贴合于该光学显示单元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
该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具有:
切断装置,其从具有所述光学部件和设置于该光学部件的脱模膜之长条的层叠光学制品中,以保留该脱模膜的状态将该光学部件切断,而使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贴合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及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在该脱模膜上形成;
剥离装置,其从所述切断装置所形成的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
贴合装置,其在由所述剥离装置从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的同时、或剥离之后,将该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
排除装置,其具备粘合表面,通过在该粘合表面贴合由所述切断装置所形成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脱模膜排除。
根据该构成,将切断装置所形成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脱模膜恰当地排除,不与光学显示单元贴合,就能够仅将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与光学显示单元恰当地贴合。可以构成为,在排除之际,将光学部件或脱模膜的端部所附着的缺欠信息(缺欠位置坐标)进行读取(读取装置的功能),对它们进行分析,判别缺欠的位置,将包含缺欠的光学部件进行排除处理。另外,可以构成为,将光学部件的端部所附着的缺欠标记(意味着从附有标记的位置在膜宽方向存在缺欠)进行读取,将包含该标记的光学部件进行排除处理。“粘合表面”可以列举出例如:在辊、带、平面板、弓状板等各自的表面所形成的粘合剂或粘合剂层。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排除装置具备缠绕有粘合带的可旋转的排除用辊,在该粘合带的粘合表面贴合由所述切断装置所形成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而使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所述脱模膜排除。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有用于进行所述层叠光学制品的缺欠检查的检查装置,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是通过所述检查装置的缺欠检查被按合格品判定的光学部件,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是通过所述检查装置的缺欠检查被按不合格品判定的光学部件。
例如,在对从层叠光学制品中剥离了脱模膜的光学部件进行缺欠检查时,不必考虑脱模膜所内存的相位差及脱模膜所附着或所内存的异物及伤痕等缺欠,就可进行光学部件的缺欠检查,故而优选。另外,不从层叠光学制品中剥离脱模膜而进行光学部件的缺欠检查也可。在该缺欠检查中,作为缺欠信息会检测出缺欠的种类、坐标,并根据该缺欠信息,进行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的判定。
切断装置是以预先设置的规定尺寸将长条的层叠光学制品切断的构为,在被按不合格品判定的缺欠包含于该规定尺寸内的情况下,在从包含缺欠且从缺欠位置远离规定距离(例如,设定为50mm左右,使切断位置持有余量)的位置将光学部件切断。即,以避开包含缺欠的光学部件的方式按规定尺寸进行切断。该切断方法称为“跳切”。而且,被按不合格品判定的包含缺欠的光学部件通过排除装置被排除。由此,光学显示装置的成品率大幅度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排除装置通过将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脱模膜贴合面的相反侧之面与所述粘合带的粘合表面贴合,而使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所述脱模膜排除。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脱模膜贴合面的相反侧之面与粘合带(例如,比光学部件和脱模膜的剥离更强的粘合力的粘合带)的粘合表面贴合,从而只要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进行排除,则可以不使贴合装置进行的光学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的贴合处理中断、或在排除装置和贴合装置之间设置蓄能机构等,就能够将该排除所涉及的部件恰当地排除。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排除装置在所述层叠光学制品的输送过程、且在比所述贴合装置更靠上游侧的输送位置,将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排除。
根据该构成,不使贴合装置进行的贴合处理中断就得以完成,在排除处理多的情况下,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故而优选。就排除装置进行的排除处理和贴合装置进行的贴合处理而言,由于在同一空间内实施所造成的时间上的损失会对生产效率产生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去掉这些,就得以大幅度改善。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排除装置将所述排除用辊所缠绕的粘合带的粘合表面按压到位于输送所述层叠光学制品的输送装置的辊部件的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上,且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与该粘合带贴合而排除。
根据该构成,将排除用辊所缠绕的粘合带的粘合表面按压到位于输送装置的辊部件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上,可以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通过与该粘合带贴合而被恰当地排除。不使用剥离脱模脱的剥离装置,就可以将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恰当地排除,因此优选。辊部件由一个构成也可,由多个构成也可。优选利用输送装置的该辊部件和其上游侧部件以及下游部件,使缠绕于该辊部件的层叠光学部件的输送方向在以层叠光学制品的脱模膜为内侧的状态下按不足180°变化,更优选按120°以下变化,特别优选按90°以下60°以上变化。
另外,其它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光学显示装置具有光学显法单元、及贴合于该光学显示单元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该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切断工序,从具有所述光学部件和设置于该光学部件的脱模膜之长条的层叠光学制品中,以保留该脱模膜的状态将该层叠光学制品切断,而使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贴合的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及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在该脱模膜上形成;
剥离工序,从所述切断工序所形成的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
贴合工序,在通过所述剥离工序从所述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的同时、或剥离之后,将该规定尺寸的光学部件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贴合;
排除工序,通过在粘合表面贴合由所述切断工序所形成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从脱模膜排除。
该构成的作用效果如上所述。
另外,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列举出的构成为,所述贴合装置具有将所述光学部件向所述光学单元侧按压的可旋转的压辊,通过所述压辊,将所述脱模膜剥离的且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按压到缠绕于所述排除用辊的带部件的表面,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贴合于该带部件而排除。带部件即是形成有粘合剂的带也可,是单面带也可。带的尺寸、厚度、材料等不作特别地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各种塑料膜。带优选如可以恰当地贴合光学部剂和脱模膜间的粘合剂的材料。
根据该构成,通过贴合装置的压辊,将脱模膜剥离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粘合剂层按压到缠绕于排除用辊的带部件的表面,且经由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粘合剂层与该带部件贴合,就能够恰当地排除。由于排除装置设置在贴合装置的近边,利用贴合装置的一部分机能,因此在排除装置的紧凑化这一点上优选。
带部件即是形成有粘合剂的带也可,是单面带也可。带的尺寸、厚度、材料等不作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各种塑料膜。带优选如可以恰当地贴合光学部剂和脱模膜间的粘合剂的材料。在作为带部件而将带加以使用时,与粘合带比较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并且使用上的操作也简单,故而进一步优选。
另外,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列举出其构成为,所述排除装置具有:
从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将脱模膜剥离的剥离装置;
将由所述剥离装置剥离了脱模膜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向所述排除用辊侧进行按压的排除用压辊,
通过所述排除用压辊,将所述脱模膜剥离的且所述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粘合剂层按压到缠绕于所述排除用辊的带部件的表面,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贴合于该带部件而排除。
根据该构成,通过排除用压辊,将脱模膜剥离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的粘合剂层按压到缠绕于排除用辊的带部件的表面,将该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贴合于该带部件而恰当排除。
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例如,可以列举出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单元作为光学显示单元。另外,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有机EL单元作为光学显示单元。
本发明中,“缺欠”是指例如表面或内部的污物、伤、夹入异物的擦痕的扭拧后的特殊状缺欠(有时称作弯结)、气泡、异物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光学部件、层叠光学部件、光学显示单元的层叠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制造系统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的图;
图5A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5B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5C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0A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0B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0C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2A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2B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2C是用于对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用于对其它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4A是用于对其它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4B是用于对其它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4C是用于对其它制造系统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符号说明
F1     第一片状制品
F2     第二片状制品
F11    第一光学部件
F11a   第一偏振器
F11b   第一偏振器保护膜
F11c   第二偏振器保护膜
F12    第一脱模膜
F13    表面保护部件
F14    第一弱粘合剂层
F15    第一粘合剂层
F21    第二光学部件
F21a   第二偏振器
F21b   第三偏振器保护膜
F21c   第四偏振器保护膜
F22    第二脱模膜
F23    表面保护部件
F24    第二弱粘合剂层
F25    第二粘合剂层
R      输送装置
W      光学显示单元
W12    光学显示装置
1      控制装置
10     研磨洗净装置
11     洗净装置
12   第一输送装置
13   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
14   第一缺欠检查装置
15   第一脱模膜贴合装置
16   第一切断装置
17   第一剥离装置
18   第一贴合装置
19   第一排除装置
192  排除用辊
194  排除用压辊
22   第二输送装置
23   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
24   第二缺欠装置
25   第二脱模膜贴合装置
26   第二切断装置
27   第二剥离装置
28   第二贴合装置
29   第二排除装置
292  排除用辊
294  排除用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表示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图2表示第一、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1、F2及第一、第二光学部件F11、F12和液晶单元W(光学显示单元)剖面构成的示意图。图3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1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的平面配置图的一例。图4~10C是用于对实施方式1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该实施方式1可以是在使光学部件与光学显示单元贴合的位置、将判定出包含有缺欠的光学部件排除的构成,也可以是在该贴合位置的上游侧进行排除的构成。另外,不限定于排除被判定出包含缺欠的光学部件的情况,例如,也示例有因进行工序检查的采样质量检查采样而进行排除的情况。
(光学部件及层叠光学制品)
与光学显示单元贴合的光学部件例示有偏振器膜、相位差膜、视补偿膜、亮度提高膜等,或这些膜两种以上的组合层叠膜。在这些光学部件的一表面或两表面层叠保护用透明膜的情况存在。以下,对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也是同样的构成。另外,第一层光学制品F1的构成和第二层光学制品F2的构成不同也可。
如图2所示,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是具有第一光学部件F11、脱模膜F12、表面保护部件F13的层叠结构。第一光学部件F11由第一偏振器F11a、在其一面隔着粘接剂层(未图示)的第二偏振器保护膜F11b、在其另一面隔着粘接剂层(未图示)的第二偏振器保护膜F11c构成。另外,以下,有时将偏振器和偏振器保护膜的层叠结构称为偏振片。
第一、第二偏振器保护膜F11b、F11c可列举出例如三烯丙基氰脲酸酯(TAC)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另外,将表面保护部件F13与第一偏振器保护膜F11b经由弱粘合剂层F15进行设置。另外,将脱模膜F12与第二偏振器保护膜F11c经由粘合剂层F14进行设置。第一、第二偏振器保护膜F11b、F11c不作特别地限定,例如,由采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防水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为材料的膜构成。这种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三烯丙基氰脲酸酯等的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片烯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
另外,就第一光学部件F11而言,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示例有将各种光学层进行了层叠的多层层叠结构的光学膜。对于该光学层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以下方法,即,对偏振器保护膜的未粘接偏振器的面(未设置粘接剂涂布层的面),进行硬膜处理及防反射处理、以防粘附或扩散乃至防炫光为目的的表面处理,或层叠以视角补偿等为目的定向液晶层。另外,还可列举出将反射板及半透射板、相位差板(包含1/2及1/4等波长板(λ板))、视角补偿膜等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中所使用的光学膜贴合一层或二层以上。
第一偏振器F11a例如由聚乙烯醇系膜构成。
脱模膜F12相对于第一粘合剂层F14的露出面以其污染防止等为目的被暂时附加。由此,可以防止在常例的操作状态下与粘合剂层F14接触。作为脱模膜F12,例如可以使用将塑料膜、橡胶板、纸、布、无纺布、网、泡沫板及金属箔、它们的层叠体等适宜的薄板体根据需要由系及长链烷基系、氟系及硫化钼等适宜的剥离剂进行了涂布处理后的、现有标准的适宜的膜。
表面保护部件F 13经由弱粘合剂层F15而被形成。其目的中防止损伤、防止污染等是主要目的。作为表面保护部件,例如可以使用将塑料膜、橡胶板、纸、布、无纺布、网、泡沫板及金属箔、它们的层叠体等的适宜的薄板体根据需要由硅酮系及长链烷基系、氟系及硫化钼等适宜的剥离剂进行了涂布处理的、现有标准的适宜的部件。
粘合剂层F14、弱粘合剂层F15是为了液晶单元等与其它部件粘接而被设置的。构成粘合剂层F14、弱粘合剂层F15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以分别由丙烯系等的现有标准的适宜的粘合剂形成。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
以下的各工序及各装置处理动作在从工厂内被隔离的隔离结构50内进行。隔离结构50由透明材料的壁和构架结构构成。隔离结构50的顶板上设置有送装置40。送风装置40具备HEPA过滤器,将清洁度高的空气送入隔离结构50内部,且产生清洁空气的气流。在隔离结构50的壁面下部设置有用于使内部空气向外部排出的空气排出开口部50a。另外,为了防止来自外部的侵入物,在开口面设置膜也可。该隔离结构50能够通过送风装置40将制造系统整体维持在清洁环境,且可以有效防止来自外部的异物混入。另外,由于仅将制造系统借助隔离结构50从外部隔离,因此不需要将工厂整体制成所谓清洁室。
(制造流程)
(1)第一辊状卷料准备工序(S1)。将长条的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作为第一辊状卷料加以准备。第一辊状卷料的宽度依据光学显示单元的贴合尺寸而定。
(2)输送工序(S2)。从所准备所设置的第一辊状卷料卷出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向下游侧输送。输送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的第一输送装置12由例如轧辊对、张力辊、旋转驱动装置、张力维持装置A、传感器装置、控制装置等构成(参照图4)。
(3)脱模膜去除工序(S3)。图4所示的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13从所输送的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剥离脱模膜F12。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13的构成为,通过剥离机构131的刀缘部从所输送来的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将脱模膜F12缠绕并剥离,且将该所剥离的脱模膜F12绕于辊132。
(4)缺欠检查工序(S4)。图4所示的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在脱模膜去除工序(S3)后对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的缺欠进行检查。不必考虑脱模膜F12中内在的相位差,可以进行第一光学部件F11的缺欠检查。在此的缺欠检查方法可以列举出如下的方法:相对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的两面,进行基于透射光、反射光的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将检查用偏振膜按照与检查对象即偏振片的偏振轴成为交叉偏振(クロスニコル)的方式配置于CCD摄像头和检查对象物之间(有时称作0度交叉)而进行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将检查用偏振膜按照与检查对象即偏振片的偏振轴成为规定角度(例如、大于0度且在10度以内的范围)的方式配置(有时称为x度交叉)于CCD摄像头和检查对象物之间而进行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
可将第一缺欠检测装置14所得到的缺欠的信息连同其位置信息(例如,位置坐标)一起发送至控制装置,用于后述的第一切断装置16的切断方法。
包含缺欠的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由后述的第一排除装置19排除,以不与光学显示单元W贴合的方式构成。
(5)脱模膜贴合工序(S5)。图4所示的第一脱模膜贴合装置15在缺欠检查工序(S4)后,经由第一粘合剂层F14将脱模膜F12a与第一光学部件F11贴合。
第一脱模膜贴合装置15在缺欠检查工序(S4)后,将脱模膜F12a经由第一粘合剂层F14与第一光学部件F11贴合。如图4所示,从脱模膜F12a的辊状卷料151将脱模膜F12a卷出,且由1个或多个辊对152将脱模膜F12a和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夹持,并由该辊对151使规定压力起作用,而使脱模膜F12a经由第一粘合剂层F14与第一光学部件F11贴合。
(6)切断工序(S6)。接着,在脱模膜贴合工序(S5)后,图4所示的第一切断装置16将脱模膜F12a保留,而切断表面保护部件13、弱粘合剂层15、第一光学部件11及第一粘合剂层F14。根据由第一缺欠检查处理所检测的缺欠位置坐标,优选第一切断装置16以避开缺欠部分的方式按规定尺寸进行切断。作为切断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激光切断、刀具切断、其它公知的切断方法。根据由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所获得的缺欠的信息,以避开缺欠的方式进行切断。由此,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的成品率大幅度提高。包含缺欠的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由后述的第一排除装置19排除,不与光学显示单元W贴合。
(7)合格品判定(图1、S7)。由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得出的缺欠检查的结果,判定出是否是合格品。合格品判定用的判定基准被预先设定,例如,由按规定面积的缺欠数、缺欠尺寸、缺欠的种类来进行设定。越要求高精度的显示性能,合格品判定就越严格。
(7-1)排除工序(图1、S7-1)。将由缺欠检查被按合格品判定的(也称被判定为合格品的)第一光学部件F11进行排除处理(图5A~5C)。排除处理的构成例后述。
(8)贴合工序(S8)。只要不是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则可以进行贴合处理。由第一剥离装置17剥离脱模膜F12a的同时,由第一贴合装置18将剥离了脱模膜F12a的第一光学部件F11经由第一粘合剂层F14与光学显示单元W贴合(参照图5A)。
作为第一剥离装置的剥离机构171,其构成为,具有前端锋利的刀缘部,由该刀缘部将脱模膜F12a卷起并反转输送,而使脱模膜F12a剥离,并将剥离了脱模膜F12a后的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送到光学显示单元W面。将所剥离的脱模膜F12a卷绕在辊172上。
如图5A所示,在贴合处理时,将压辊181与表面保护部件F13面抵接,由导向辊182抵接光学显示单元W的下表面,将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向光学显示单元W面按压,且使由脱模膜F12a剥离所露出的第一光学部件F11的贴合面(第一粘合剂层F14的面)与光学显示单元W面贴合。压辊181及导向辊182可以是弹性辊(例如,硅橡胶制),也可以是金属制辊。
(9)光学显示单元的洗净工序(S9)。光学显示单元W通过研磨洗净装置及水洗净装置将其表面预先洗净。所洗净的光学显示单元W由输送装置R被输送到第一贴合装置。输送装置R例如由多个输送辊、输送方向切换机构、旋转驱动装置、传感器装置、控制装置等构成。
通过以上的工序,在光学显示单元W的一面贴合第一光学部件F11。以下,关于在其它面贴合第二光学部件F21的制造工序通过使用图9、10A~10C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的制造工序相同的工序,有时加以简单说明。
(10)第二辊状卷料准备工序(S10)。将长条的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作为第二辊状卷料进行准备。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的层叠结构是图2所示的构成。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具有第二光学部件F21、脱模膜F22、表面保护部件F23。第二光学部件F21由第二偏振器F21b、在其一面隔着粘接剂层(未图示)的第三偏振器保护膜F21b、在其另一面隔着粘接剂层(未图示)的第四偏振器保护膜F21c构成。
(11)输送工序(S11)。从所准备并所设置的第二辊状卷筒卷出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并向下游侧输送。图9所示的输送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的第二输送装置22具有与第一输送装置12相同的结构,但是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的输送方向与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的输送方向相反,另外,将脱模膜F22朝向上方输送。
(12)脱模膜去除工序(S12)。如图9所示的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从被输送的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将脱模膜F22剥离。剥离机构与上述的剥离机构相同,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的构成是,由剥离机构231的刀缘部将脱模膜F22卷起而剥离,且将该被剥离的脱模膜F22卷绕在辊232上。
(13)缺欠检查工序(S13)。如图9所示的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在脱模膜去除工序(S11)后,进行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的缺欠检查。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的构成与上述的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的构成相同。
(14)脱模膜贴合工序(S14)。图9所示的第二脱模膜贴合装置25在第二缺欠检查工序(S12)后,使脱模膜F22a经由第二粘合剂层F24与第二光学部件F21贴合。第二脱模膜贴合装置25如图4所示,从脱模膜F22a的辊状卷料251将脱模膜F22a卷出,且由一个或多个辊对252将脱模膜F22a和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夹持,并使脱模膜F22a经由第二粘合剂层F24与第二光学部件F21贴合。
(15)切断工序(S15)。在脱模膜贴合工序(S14)后,如图9所示的第二切断装置26将脱模膜22a保留,而切断表面保护部件F23、弱粘合剂层F25、第二光学部件F21及第二粘合剂层F24。第二切断装置26是与上述第一切断装置16相同的构成。
(16)合格品判定(S16)。由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得出的缺欠检查的结果,判定出是否是合格品。合格品判定用的判定基准被预先设定,例如,由按规定面积的缺欠数、缺欠尺寸、缺欠的种类来进行设定。越要求高精度的显示性能,合格品判定就越严格。
(16-1)第二光学膜排除工序(S16-2)。将由缺欠检查被按合格品判定的第二光学部件F21进行排除处理。排除处理的构成例后述。
(17)贴合工序(S17)。将由缺欠检查被按合格品判定的第二光学部件进行贴合处理。如图10A所示,使用第二剥离装置27去除第二脱模膜F22(剥离工序)的同时,使用第二贴合装置28将该第二脱模膜F22去除后的第二光学部件F21经由第二粘合剂层F24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1。另外,在使第二光学部件F21与光学显示单元W1贴合之前,通过输送机构R的输送方向切换机构使光学显示单元W1旋转90°,而使第一光学部件F11的偏振器和第二光学部件F21的偏振器成为交叉偏振的关系的情况存在。
作为第二剥离装置的剥离机构271,其构成为,具有前端锋利的刀缘部,由该刀缘部将脱模膜F22a卷起并反转输送,而使脱模膜F22a剥离,并将剥离了脱模膜F22a后的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送到光学显示单元W1面。所剥离的脱模膜F22a被卷绕在辊272上。
如图10A所示,在贴合处理时,将压辊281与表面保护部件F23面抵接,由导向辊282抵接光学显示单元W1的上表面,将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向光学显示单元W1面按压,且使由脱模膜剥离所露出的第二光学部件F21的贴合面(第二粘合剂层F24的面)与光学显示单元W1面贴合。
光学显示装置W12的检查工序。检查装置30对在两面贴合有光学部件的光学显示装置W12进行检查。检查方法示例有对光学显示装置W12的两面进行基于反射光的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另外,作为其它的方法还示例有将检查用偏振膜设置在CCD摄像头和检查对象物之间的方法。另外,图像处理的算法可以应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通过基于二进制化处理的浓淡判断来检测缺欠。
根据由检查装置30获得的缺欠的信息,进行光学显示装置W12的合格品判定。被按合格品判定的光学显示装置W12被输送到下面的安装工序。在被按不合格品判定(也称被判定为不合格品)的情况下,进行再加工处理,重新贴光学膜,接着进行检查,当被按合格品判定时,行进到安装工序,当被按不合格品判定时,再次行进至再加工处理、或被报废。
在以上的一系列的制造工序中,第一光学部件F11的贴合工序和第二光学部件F21的贴合工序通过连续的制造生产线得以执行,可以适宜地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特别是上述各工序在从工厂内隔离出的隔离结构内部进行,可以在清洁度确保的环境下将光学部件与光学显示单元贴合,能够制造高质量的光学显示装置。
(排除装置)
图5A~5C及图7~9是用于对排除装置的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图。第一排除装置19的构成不限定于在此示例的构成,还可以应用这些构成的各种变形例,该变形例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
(排除装置的实施例1)
对排除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的第一排除装置19进行说明。使用图6对图5A所示的第一排除装置19的动作进行说明。该实施例1的第一排除装置19是在光学显示单元W和光学部件F11的贴合位置、将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F11进行排除的构成。排除用辊192是弹性辊(例如,硅橡胶制)也可,是金属制辊也可。
(1)当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F11被输送至贴合位置时,光学显示单元W的输送就停止(在输送机构R中具备蓄能机构)。而且,导向辊182向垂直下方移动。
(2)接着,缠绕有带191的排除用辊192向导向辊182的定位置即贴合位置移动。
(3)压辊181向垂直下方移动。
(4)压辊181将由剥离机构171剥离了脱模膜F 12a的且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F11的粘合剂层F14面向排除用辊192侧按压,而使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F11粘贴于带191。带191连同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F11被卷绕辊193卷绕。
(5)排除后,压辊181上升,排除用辊192回归原位置,导向辊182回归原位置。以上的动作由控制装置1控制。
(排除装置的实施例2)
图5B所示的实施例2的第一排除装置19是在比光学显示单元W和光学部件F11的贴合位置更靠上游侧、将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F11进行排除的构成。该构成时,由于不会使光学显示单元W和光学部件F11的贴合处理长时间中断,因此其生产效率比实施例1的构成更高。使用图7对图5B所示的实施例2的第一排除装置19的动作进行说明。
第一排除装置19由从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剥离脱模膜F12a的剥离机构195、带191、缠绕有带191的排除用辊192、将脱模膜F12a剥离的且排除所涉及的第一光学部件F11向排除用辊192侧按压的排除用压辊194、将粘贴了排除所涉及的第一光学部件F11的带191进行卷绕的卷绕辊193、被配置在该装置的下游侧的张力维持装置A构成。排除用辊192及排除用压辊194是弹性辊(例如,硅橡胶制)也可,是金属制辊也可。其动作如下所述。
(1)当排除所涉及的第一光学部件F11被输送到排除位置时,剥离机构195动作,向排除位置移动。剥离机构195是与上述说明的具有刀缘部的剥离机构同样的构成,该剥离机构195具备在进行排除处理时向排除位置移动的机构。移动后的剥离机构195的刀缘部前端是位于缠绕有带191的排除用辊192侧,而脱模膜F12a剥离后的第一光学部件F11被载置于排除用辊192上。另外,张力维持装置A在驱动状态下按照在排除处理中光学显示单元W和第一光学部件F11的贴合处理不中断的方式进行动作。
(2)排除用压辊194向排除位置即贴合位置移动。
(3)排除用压辊194将排除所涉及的第一光学部件F11的粘合剂层F14面向排除用辊192侧按压,将第一光学部件F11粘贴在带191上。带191连同第一光学部件F11被卷绕辊193卷绕。
(4)排除后,排除用压辊194上升,剥离机构195回归原位置。以上的动作由控制装置1控制。
(排除装置的实施例3)
图5C所示的实施例3的第一排除装置19是在比光学显示单元W和光学部件F11的贴合位置更靠上游侧、将排除所涉及的光学部件F11进行排除的构成。在该构成时,由于不会使光学显示单元W和光学部件F11的贴合处理长时间中断,因此其生产效率比实施例1的构成更高。使用图8对图5C所示的实施例3的第一排除装置19的动作进行说明。第一排除装置19由粘合带191、缠绕有粘合带191的排除用辊192、卷绕粘合带191的卷绕辊193构成。实施例3不具备如实施例2的剥离机构195、压辊194、张力维持装置A,因此装置可以简单地构成。其动作如下所述。
(1)当排除所涉及的第一光学部件F11被输送到排除位置时,缠绕有粘合带191的排除用辊192向排除位置的辊121侧移动。排除位置例如是输送装置12的辊121。
(2)排除用辊192将第一光学部件F11向辊121侧按压,将排除所涉及的第一光学部件F11粘贴在粘合带191上。而且,粘合带191连同第一光学部件F11被卷绕辊193卷绕。
(3)排除后,排除用辊192回归原位置。按照在如上所述的排除处理中光学显示单元W和第一光学部件F11的贴合处理不中断的方式进行动作。如上所述的动作由控制装置1控制。
以下,说明将排除所涉及的第二光学部件F21进行排除的第二排除装置29。图10A所示的第二排除装置29的构成与上述的图5A的构成相同,其动作也相同。例如,当包含缺欠的第二光学部件F21被输送至贴合位置时,导向辊282向垂直上方移动。接着,缠绕有带291的排除用辊292向导向辊282的定位位置即贴合位置移动。使压辊281向垂直上方移动,将包含缺欠的第二光学部件F21的粘合剂层F24面向带291按压,将第二光学部件F21粘贴在带291上,带291连同包含缺欠的第二光学部件F21被辊293卷绕。
另外,图10B所示的第二排除装置29的构成是与上述的图5B的构成相同的作用构成。另外,图10C所示的第二排除装置29的构成与上述的图5C的构成相同,虽然配置位置不同,但其动作也相同。
(其他实施方式的制造系统)
以下,使用图11~14C对其他制造系统进行说明。图11的第一层叠光学制品F1在脱模膜F12为上面的状态下被输送。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13、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第一脱模膜贴合装置15、及第一切断装置16的各自的构成及机能与上述相同,但按照脱模膜F12、F12a的位置,它们的配置有所不同。
图12A~12C的第一剥离装置17、第一贴合装置18、第一排除装置19也同样,各自的构成及机能与上述相同,但按照脱模膜F12a的位置,它们的配置有所不同。
图13的第二层叠光学制品F2在脱模膜F22为下表面的状态下被输送。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23、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第二脱模膜贴合装置25、第二切断装置26其各自的构成及机能与上述相同,但按照脱模膜F22、F22a的位置,它们的配置有所不同。
图14A~14C的第二剥离装置27、第二贴合装置28、第二排除装置29也同样,各自的构成及机能与上述相同,但按照脱模膜F22、F22a的位置,它们的配置有所不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