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砂面塑复合带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899406.7 申请日 2016-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6476363A 公开(公告)日 2017-03-08
申请人 江苏九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国忠;
摘要 本 发明 公布了一种磨砂面 铝 塑复合带的制备方法,从材料的选用开始,经开卷、搭接、预加热、热贴复合、后处理、一次冷却、表面磨砂、二次冷却、收卷、卸卷等工艺,不仅使铝塑复合带产品综合性能稳定,而且改善了铝塑复合带表面结构,提高了表面粗糙度,降低了铝塑复合带表面动 摩擦系数 ,从而减小光缆制作时铝塑复合带与模具间的摩擦阻 力 ,可避免断带事故的发生,提高光缆生产效率和光缆 质量 。
权利要求

1.一种磨砂面塑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面铝塑复合带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原材料的选择:
a)铝带:选用厚度为0.10-0.20mm,宽度为500-610mm,牌号为8011的铝带;
b)薄膜:选用厚度为:0.05mm、宽度为500-610mm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塑料薄膜;
2)开卷:将牌号为8011的铝带吊至开卷机,慢速点动开卷机,将铝带的头部引出并用气动压辊压住;然后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塑料薄膜吊至膜的开卷轴上,转动开卷轴手轮,将塑料薄膜的端部引出;
3)搭接:将开卷机引出的铝带的头部与上一卷铝带的尾部用专用工具搭接在一起;
4)预加热:经搭接的铝带通过S辊组和导向辊以25~35m/min的速度进入预热烘箱和侧烘箱对铝带进行预加热;其中,预热烘箱温度控制在180~220℃;侧烘箱温度控制在150~
180℃;
5)热贴复合:经预加热的铝带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辊进行双面复合,再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塑料薄膜分别从两面紧密的复合在铝带的表面,复合辊为气动闭合,并以24V电磁气动控制,压控制在0.5-0.8Mpa;
6)后处理:经热贴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通过导向辊以25~35m/min的速度进入后处理烘箱对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进行后处理固化;其中,后处理烘箱温度为自动控制,温度控制在350~380℃;
7)一次冷却:经后处理固化过的铝塑复合带在运行过程中经自然冷却后再进入一次冷却,一次冷却由2组冷却扇组成,冷却风扇速度可调,可将铝塑复合带表面温度控制在75℃-95℃最佳范围内;
8)表面磨砂:一次冷却后的铝塑复合带经上下二个胶磨砂辊的挤压,将粗糙的辊面结构复制到铝塑复合带表面,形成粗糙度在Ra1.0-1.5μm范围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其中,硅胶磨砂辊是采用200目金刚砂对硅胶辊进行喷砂毛化加工而成,辊面粗糙度控制在Ra2.0-2.5μm范围;
9)二次冷却:经表面磨砂后形成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二次冷却,二次冷却由3组冷却风扇加3个冷辊组成;
10)收卷:经二次冷却后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收卷机进行收卷,收卷机采用气动涨缩;
11)卸卷:收卷机换卷后,由行车将整卷磨砂面铝塑复合带成品移出生产线。

说明书全文

一种磨砂面塑复合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砂面铝塑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属于热加工制造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铝塑复合带的生产普遍采用流延复合法、热贴复合法生产,但是采用现有工艺制成的普通光亮面铝塑复合带存在的缺点是复合带表面粗糙度低,动摩擦系数大,在光缆制作过程中,铝塑复合带与模具间的摩擦阻大,易导致断带,对光缆生产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生产磨砂面铝塑复合带的方法,通过改善铝塑复合带表面结构提高表面粗糙度来降低铝塑复合带表面动摩擦系数,从而减小光缆制作时铝塑复合带与模具间的摩擦阻力,避免断带事故的发生,提高光缆生产效率和光缆质量
[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砂面铝塑复合带的制备方法,所述磨砂面铝塑复合带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 1)原材料的选择:
[0006] a)铝带:选用厚度为0.10-0.20mm,宽度为500-610mm,牌号为8011的铝带;
[0007] b)薄膜:选用厚度为:0.05mm、宽度为500-610mm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塑料薄膜;
[0008] 2)开卷:将牌号为8011的铝带吊至开卷机,慢速点动开卷机,将铝带的头部引出并用气动压辊压住;然后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塑料薄膜吊至膜的开卷轴上,转动开卷轴手轮,将塑料薄膜的端部引出;
[0009] 3)搭接:将开卷机引出的铝带的头部与上一卷铝带的尾部用专用工具搭接在一起;
[0010] 4)预加热:经搭接的铝带通过S辊组和导向辊以25~35m/min的速度进入预热烘箱和侧烘箱对铝带进行预加热;其中,预热烘箱温度控制在180~220℃;侧烘箱温度控制在150~180℃;
[0011] 5)热贴复合:经预加热的铝带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辊进行双面复合,再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塑料薄膜分别从两面紧密的复合在铝带的表面,复合辊为气动闭合,并以24V电磁气动控制,压力控制在0.5-0.8Mpa;
[0012] 6)后处理:经热贴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通过导向辊以25~35m/min的速度进入后处理烘箱对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进行后处理固化;其中,后处理烘箱温度为自动控制,温度控制在350~380℃;
[0013] 7)一次冷却:经后处理固化过的铝塑复合带在运行过程中经自然冷却后再进入一次冷却,一次冷却由2组冷却扇组成,冷却风扇速度可调,可将铝塑复合带表面温度控制在75℃-95℃最佳范围内;
[0014] 8)表面磨砂:一次冷却后的铝塑复合带经上下二个胶磨砂辊的挤压,将粗糙的辊面结构复制到铝塑复合带表面,形成粗糙度在Ra1.0-1.5μm范围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其中,硅胶磨砂辊是采用200目金刚砂对硅胶辊进行喷砂毛化加工而成,辊面粗糙度控制在Ra2.0-2.5μm范围;
[0015] 9)二次冷却:经表面磨砂后形成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二次冷却,二次冷却由3组冷却风扇加3个冷辊组成;
[0016] 10)收卷:经二次冷却后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收卷机进行收卷,收卷机采用气动涨缩;
[0017] 11)卸卷:收卷机换卷后,由行车将整卷磨砂面铝塑复合带成品移出生产线。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上述生产方法,从材料的选用开始,经开卷、搭接、预加热、热贴复合、后处理、一次冷却、表面磨砂、二次冷却、收卷、卸卷等工艺,不仅使铝塑复合带产品综合性能稳定,而且改善了铝塑复合带表面结构,提高了表面粗糙度,降低了铝塑复合带表面动摩擦系数,从而减小光缆制作时铝塑复合带与模具间的摩擦阻力,可避免断带事故的发生,提高光缆生产效率和光缆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0020] 本实施例产品是厚度为0.20mm,宽度为500mm磨砂面铝塑复合带。
[0021] 本发明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0022] 1)原材料:a)铝带:选用厚度为0.10mm,宽度为500mm,牌号为8011铝带;b)薄膜:选用厚度为:0.05mm、宽度为:500mm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
[0023] 2)开卷:将厚度为0.10mm,宽度为500mm,牌号为8011铝带吊至开卷机,慢速点动开卷机,将铝带头部引出并用气动压辊压住;然后将厚度为:0.05mm、宽度为500mm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吊至膜的开卷轴上,转动开卷轴手轮,将薄膜端部引出。
[0024] 3)搭接:将开卷机引出的铝带头部与上一卷铝带的尾部用专用工具搭接在一起。
[0025] 4)预加热:经搭接的铝带通过S辊组和导向辊以35m/min的速度进入预热烘箱和侧烘箱对铝带进行预加热。a)预热烘箱温度控制在180℃;b)侧烘箱温度控制在150℃。
[0026] 5)热贴复合:经预加热的铝带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辊进行双面复合,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分别从两面紧密的复合在铝带的表面,复合辊为气动闭合,24V电磁阀气动控制,压力控制在0.5Mpa。
[0027] 6)后处理:经热贴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通过导向辊以35m/min的速度进入后处理烘箱对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进行后处理固化。后处理烘箱温度为自动控制,温度控制在350℃。
[0028] 7)一次冷却:经后处理固化过的铝塑复合带在运行过程中经自然冷却后再进入一次冷却,一次冷却由2组冷却风扇组成,冷却风扇速度可调,铝塑复合带表面温度控制在75℃。
[0029] 8)表面磨砂:一次冷却后的铝塑复合带经上下二个硅胶磨砂辊的挤压,将粗糙的辊面结构复制到铝塑复合带表面,形成粗糙度在Ra1.0μm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以减小复合带表面动摩擦系数。硅胶磨砂辊是采用200目金刚砂对硅胶辊进行喷砂毛化加工而成,辊面粗糙度控制在Ra2.0μm。为防止磨砂辊因辊面温度过高在对复合带进行挤压磨砂时产生粘膜,特设计1组水冷辊对磨砂辊的辊面进行冷却。
[0030] 9)二次冷却:经表面磨砂后形成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二次冷却,二次冷却由3组冷却风扇+3个水冷辊组成,以保证冷却后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温度达到常温。
[0031] 10)收卷:经二次冷却后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收卷机进行收卷,收卷机采用气动涨缩。
[0032] 11)卸卷:收卷机换卷后,由行车将整卷磨砂面铝塑复合带成品移出生产线。
[0033] 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产品,其主要技术指标可达到:
[0034] (1)厚度偏差:0.20±0.01mm;
[0035] (2)宽度偏差:500±1mm;
[0036] (3)抗拉强度:≥65MPa;
[0037] (4)断裂伸长率:≥15%;
[0038] (5)剥离强度:≥6.13N/cm;
[0039] (6)热封强度:≥17.5N/cm;
[0040] (7)动摩擦系数:≤0.35
[0041] 实施例2
[0042] 本实施例产品是厚度为0.25mm,宽度为556mm磨砂面铝塑复合带。
[0043] 本发明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0044] 1)原材料:a)铝带:选用厚度为0.15mm,宽度为556mm,牌号为8011铝带;b)薄膜:选用厚度为:0.05mm、宽度为:556mm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
[0045] 2)开卷:将厚度为0.15mm,宽度为556mm,牌号为8011铝带吊至开卷机,慢速点动开卷机,将铝带头部引出并用气动压辊压住;然后将厚度为0.05mm、宽度为556mm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吊至膜的开卷轴上,转动开卷轴手轮,将薄膜端部引出。
[0046] 3)搭接:将开卷机引出的铝带头部与上一卷铝带的尾部用专用工具搭接在一起。
[0047] 4)预加热:经搭接的铝带通过S辊组和导向辊以30m/min的速度进入预热烘箱和侧烘箱对铝带进行预加热。a)预热烘箱温度控制在200℃;b)侧烘箱温度控制在165℃。
[0048] 5)热贴复合:经预加热的铝带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辊进行双面复合,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分别从两面紧密的复合在铝带的表面,复合辊为气动闭合,24V电磁阀气动控制,压力控制在0.6Mpa。
[0049] 6)后处理:经热贴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通过导向辊以30m/min的速度进入后处理烘箱对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进行后处理固化。后处理烘箱温度为自动控制,温度控制在360℃。
[0050] 7)一次冷却:经后处理固化过的铝塑复合带在运行过程中经自然冷却后再进入一次冷却,一次冷却由2组冷却风扇组成,冷却风扇速度可调,铝塑复合带表面温度控制在85℃。
[0051] 8)表面磨砂:一次冷却后的铝塑复合带经上下二个硅胶磨砂辊的挤压,将粗糙的辊面结构复制到铝塑复合带表面,形成粗糙度在Ra1.2μm范围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以减小复合带表面动摩擦系数。硅胶磨砂辊是采用200目金刚砂对硅胶辊进行喷砂毛化加工而成,辊面粗糙度控制在Ra2.3μm。为防止磨砂辊因辊面温度过高在对复合带进行挤压磨砂时产生粘膜,特设计1组水冷辊对磨砂辊的辊面进行冷却。
[0052] 9)二次冷却:经表面磨砂后形成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二次冷却,二次冷却由3组冷却风扇+3个水冷辊组成,以保证冷却后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温度达到常温。
[0053] 10)收卷:经二次冷却后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收卷机进行收卷,收卷机采用气动涨缩。
[0054] 11)卸卷:收卷机换卷后,由行车将整卷磨砂面铝塑复合带成品移出生产线。
[0055] 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产品,其主要技术指标可达到:
[0056] (1)厚度偏差:0.25±0.01mm;
[0057] (2)宽度偏差:556±1mm;
[0058] (3)抗拉强度:≥65MPa;
[0059] (4)断裂伸长率:≥15%;
[0060] (5)剥离强度:≥6.13N/cm;
[0061] (6)热封强度:≥17.5N/cm;
[0062] (7)动摩擦系数:≤0.35
[0063] 实施例3
[0064] 本实施例产品是厚度为0.30mm,宽度为610mm磨砂面铝塑复合带。
[0065] 本发明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0066] 1)原材料:a)铝带:选用厚度为0.20mm,宽度为610mm,牌号为8011铝带;b)薄膜:选用厚度为:0.05mm、宽度为:610mm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
[0067] 2)开卷:将厚度为0.20mm,宽度为610mm,牌号为8011铝带吊至开卷机,慢速点动开卷机,将铝带头部引出并用气动压辊压住;然后将厚度为0.05mm、宽度为610mm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吊至膜的开卷轴上,转动开卷轴手轮,将薄膜端部引出。
[0068] 3)搭接:将开卷机引出的铝带头部与上一卷铝带的尾部用专用工具搭接在一起。
[0069] 4)预加热:经搭接的铝带通过S辊组和导向辊以25m/min的速度进入预热烘箱和侧烘箱对铝带进行预加热。a)预热烘箱温度控制在220℃;b)侧烘箱温度控制在180℃。
[0070] 5)热贴复合:经预加热的铝带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辊进行双面复合,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结构(双面EAA)塑料薄膜分别从两面紧密的复合在铝带的表面,复合辊为气动闭合,24V电磁阀气动控制,压力控制在0.8Mpa。
[0071] 6)后处理:经热贴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通过导向辊以25m/min的速度进入后处理烘箱对复合后的铝塑复合带进行后处理固化。后处理烘箱温度为自动控制,温度控制在380℃。
[0072] 7)一次冷却:经后处理固化过的铝塑复合带在运行过程中经自然冷却后再进入一次冷却,一次冷却由2组冷却风扇组成,冷却风扇速度可调,铝塑复合带表面温度控制在95℃。
[0073] 8)表面磨砂:一次冷却后的铝塑复合带经上下二个硅胶磨砂辊的挤压,将粗糙的辊面结构复制到铝塑复合带表面,形成粗糙度在Ra1.5μm范围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以减小复合带表面动摩擦系数。硅胶磨砂辊是采用200目金刚砂对硅胶辊进行喷砂毛化加工而成,辊面粗糙度控制在Ra2.5μm。为防止磨砂辊因辊面温度过高在对复合带进行挤压磨砂时产生粘膜,特设计1组水冷辊对磨砂辊的辊面进行冷却。
[0074] 9)二次冷却:经表面磨砂后形成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二次冷却,二次冷却由3组冷却风扇+3个水冷辊组成,以保证冷却后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温度达到常温。
[0075] 10)收卷:经二次冷却后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进入收卷机进行收卷,收卷机采用气动涨缩。
[0076] 11)卸卷:收卷机换卷后,由行车将整卷磨砂面铝塑复合带成品移出生产线。
[0077] 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磨砂面铝塑复合带产品,其主要技术指标可达到:
[0078] (1)厚度偏差:0.30±0.01mm;
[0079] (2)宽度偏差:610±1mm;
[0080] (3)抗拉强度:≥65MPa;
[0081] (4)断裂伸长率:≥15%;
[0082] (5)剥离强度:≥6.13N/cm;
[0083] (6)热封强度:≥17.5N/cm;
[0084] (7)动摩擦系数:≤0.35
[008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