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片

申请号 CN200580033313.6 申请日 2005-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0569506C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申请人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发明人 黑田玲子;
摘要 本 发明 有效地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不沾性能(耐污染性)和耐久性的装饰片。具体的,本发明是用于在被附材料上叠层使用的装饰片。该装饰片的特征在于,(1)该片至少依次具有基材片、图案层、透明性 树脂 层和表面保护层,(2)该表面保护层由包含a)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和b) 反应性 有机 硅 丙烯酸 酯的组合物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饰片,在被附材料上叠层使用,其特征在于,
(1)该片至少依次具有基材片、图案层、透明性树脂层和表面保 护层,
(2)该表面保护层由含有a)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和b)反 应性有机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形成,
(3)所述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包括:(A)在1分子中具有 2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40~80 重量%;和(B)在1分子中具有3~15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脂 肪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60~20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片在透明性 树脂层和表面保护层之间还具有底涂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保护层 含有消光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的一部分 或全部是化硅颗粒。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保护层 具有利用压纹加工形成的凹凸。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性树脂 层和基材片中的至少一个是聚烯系树脂。
7.一种装饰板,以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的表面保 护层为最表面层,在被附材料上叠层该装饰片而形成。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作为家具、房屋设备等建材的表面装饰材料、加有有 效图案的装饰片和叠层该装饰片的装饰板。

背景技术

通过在被附材料的表面贴附装饰片,能够达到木质板等的被附材 料的表面保护、装饰等目的。而且,在被附材料上贴附装饰片而得到 的装饰板在各种建材、家具等中得到使用。
装饰片设置有用于保护最表面的表面保护层。表面保护层必须具 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耐擦伤性等。并且,表面保护层也必须具有针对 来自外部污染的耐污染性(防污性)。
作为耐磨损性、耐污染性等优异的装饰片,例如,具有在基材膜
(1)的单面依次叠层含有着色剂的层(2)、合成树脂层(3)、和与上 述合成树脂层(3)不同的合成树脂层(4)构成的装饰片(专利文献1)。
此外,还有耐污染装饰材料,即在基材上设置防污层而得的耐污 染装饰材料,上述防污层由在丙烯酸酯树脂的侧链导入聚有机 烷基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构成(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586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617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装饰片,作为最表面的合成树脂层使用表面 张低的硅树脂、氟树脂等。因此,在耐久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此外,装饰片通常地以卷状或叠层状态保管,此时,在装饰片表 面渗出的硅树脂过多,就容易附着在另一个装饰片的背面。专利文献1 的装饰片有可能会有较多的硅树脂渗出。若装饰片背面被硅树脂污染, 在合板等上贴合装饰片时,就可能无法得到规定的粘合性。
专利文献2的装饰片,作为防污层使用有机硅改性树脂,通过在 装饰片表面使有机硅改性树脂渗出而得到耐污染性(特别是对由文具 产生的污染、由食物产生的污染的抵抗性)。因此,与上述专利文献1 相同,会因为有机硅改性树脂渗出产生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的装饰片,通过表面擦拭,也会同时擦去在表 面上形成防污层的有机硅改性树脂,因此难以长期维持耐污染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不沾性能(耐 污染性)和耐久性的装饰片。
发明人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反复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将具 有特定结构的叠层体作为装饰片使用,可以达到上述目的,由此完成 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下述的装饰片。
1.在被附材料上叠层使用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1)该片至少依次具有基材片、图案层、透明性树脂层和表面保 护层,
(2)该表面保护层由含有a)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和b)反 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形成,
(3)上述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包括:(A)在1分子中具有 2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40~80 重量%;和(B)在1分子中具有3~15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脂 肪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60~20重量%。
2.上述1所述的装饰片中,所述装饰片在透明性树脂层和表面保护 层之间还具有底涂层。
3.上述1或2所述的装饰片中,上述表面保护层含有消光剂
4.上述3所述的装饰片中,上述消光剂的一部分或全部是二氧化硅 颗粒。
5.上述1或2所述的装饰片中,上述表面保护层具有利用压纹加工 产生的凹凸。
6.上述1或2所述的装饰片中,上述透明性树脂层和基材片中的至 少一个是聚烯系树脂。
7.一种装饰板,其是以上述1~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的表面 保护层为最表面层,在被附材料上叠层该装饰片而形成。
本发明的装饰片,因为表面保护层由含有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 物和反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形成,所以,能够避免渗出问题, 并发挥优异的不沾性能(耐污染性)和耐久性。
即,本发明的装饰片,因为在其表面保护层难以附着污染物(所 谓不沾特性优异),并且也具有持续效果,所以能够在长时间内发挥优 异的耐污染性和耐久性。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片,在使用消光剂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更优 异的设计性(特别是各种光亮贴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装饰片,是用于在被附材料上叠层使用的装饰片,其特 征在于,
(1)该片至少依次具有基材片、图案层、透明性树脂层和表面保 护层,
(2)该表面保护层由含有a)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和b)反 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形成。
以下,对各层进行说明。
基材片
作为基材片,例如,使用纸、无纺布、热塑性树脂片或这些的复 合材料等。
作为纸,例如,可以列举薄纸、皮纸(kraft paper)、上质纸、木 纸(linter paper)、钡地纸(baryta paper)、硫酸纸、日本纸等。
此外,作为无纺布,例如,可以列举由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 尼龙、维尼纶、玻璃等纤维制成的无纺布。纸或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 量,通常是20~100g/m2左右。此外,纸或无纺布,为了其纤维之间或 与其它层的层间强度的强化并防止起毛刺,例如,也可以添加(抄造 后树脂含浸或抄造时内填)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三聚氰 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树脂。此外,在基材片中使用纸(或无纺布) 的装饰片为装饰纸。
作为热塑性树脂片,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 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聚酸酯树脂、 聚酰胺树脂等。具体的,可以列举下述的(1)~(4)。
(1)聚乙烯(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聚丙烯(等规型、间 规型)、聚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烯烃 系热塑性弹性体等聚烯烃系树脂。
另外,上述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通过混合硬链段和软链段而成, 硬链段由结晶性聚烯烃树脂构成,软链段由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 -二烯橡胶、无规聚丙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氢化苯乙烯-丁二烯橡 胶等的弹性体构成。硬链段和软链段的混合比,是〔硬链段/软链段〕 =5/95~40/60(质量比)左右。根据需要,弹性体成分由硫、过氧化 氢等公知的交联剂进行交联。
(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 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 烯共聚物等丙烯酸树脂(其中,所谓(甲基)丙烯酸酯是丙烯酸酯或 甲基丙烯酸酯的意思)。
(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乙烯-对 苯二甲酸酯-异苯二甲酸酯共聚物、聚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系热 塑性弹性体、非结晶性聚酯等聚酯树脂。
此外,作为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有在硬链段中使用高结晶、高 熔点的芳香族聚酯,在软链段中使用玻璃化转移温度为-70℃以下的 非结晶性聚醚等嵌段聚合物等。在高结晶性、高熔点的芳香族聚酯中, 例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该非结晶性聚醚中,例如,使 用聚丁二醇。作为非结晶性聚酯,代表性的有乙二醇-1,4-环己烷二 甲醇-对苯二甲酸共聚物。
(4)其它树脂
例如,可以列举聚碳酸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 苯硫、聚醚醚等。
基材片,能够单层或2层以上叠层上述的纸、无纺布、热塑性树 脂片等使用。
基材片的厚度(叠层体时是总厚度)没有限定,通常为25~500μm 左右。
图案层
图案层在木纹、节纹等的天然原材料具有的图样以外,还有文字、 记号、图等。
图案层的形成方法,材料、图案种类等没有特别的限定。图案层 使用油墨、可以由凹版印刷、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凹版胶版印刷、 油墨喷射印刷等形成。例如,图案可以列举木纹花纹、石纹花纹、砂 纹花纹、布纹花纹、瓦片花纹、砖花纹、皮纹花纹、文字、记号、几 何学花纹等。也可以将这些花纹组合2种以上。
在图案层中使用的油墨由1)由粘合剂等构成的载色剂;2)颜料、 染料等着色剂;3)作为任意成分可以适当加入的体质颜料、稳定剂、 增塑剂、催化剂、固化剂等各种添加剂构成。
作为粘合剂的树脂,可以根据所要求的物性、印刷适应性等,从 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适当选择。例如, 可以使用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等的纤维素 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 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共聚物等 的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酯树脂、 醇酸树脂单体或含有这些的混合物。
此外,作为着色剂,能够使用白、碳黑、氧化黑、铁丹(bengala)、 铬黄、群青等的无机颜料;苯胺黑、喹吖酮红、异吲哚满酮黄、酞箐 蓝等的有机颜料;二氧化钛涂覆的母、等的闪光性颜料,还能够 使用各种染料。
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装饰片,优选在图案层和透明性树脂层之间具有粘合剂 层。
粘合剂可以对应于构成图案层或透明性树脂层的成分等,在公知 的粘合剂中适宜选择。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以外,还可 以列举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热固性树脂。
在本发明中,从可以进一步提高耐热性等方面考虑,优选聚氨酯 系树脂粘合剂。聚氨酯系树脂粘合剂,例如,可以列举以多元醇为主 剂、以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固化剂)的双组分聚氨酯树脂。
作为上述多元醇,是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醇。例如,可 以使用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丙烯酸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 醇、聚碳酸酯多元醇等。
此外,作为上述异氰酸酯,可以使用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异氰 酸酯基的多元氰酸酯。例如,可以使用2,4-亚苄基二异氰酸酯、二甲 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氢亚苄基二异氰酸酯、 加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或脂环族)异氰酸酯。此外, 也可以使用上述异氰酸酯的加合物或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亚苄基 二异氰酸酯的加合物、亚苄基二异氰酸酯的3聚物等。
此外,根据需要,在粘合面上也可以施加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 体处理、脱脂处理、表面粗糙化处理等公知的易粘合处理。
作为粘合方法,可以根据使用的粘合剂种类等选择。例如,使用 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通过熔融挤出(挤出涂布法)在图 案层上涂布的方法;在聚酯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系树脂等的热 固性树脂上涂敷粘合剂,进行干叠层的方法,该粘合剂根据需要添加 有异氰酸酯、胺等的交联剂、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偶 氮二异丁腈等聚合引发剂,环烷酸钴、二甲基苯胺等聚合促进剂。此 外,本发明中能够使用能够热压合的粘合剂,通过热压合叠层图案层 和透明性树脂层。
粘合剂层的厚度,根据透明性保护层的种类、使用的粘合剂种类 等而不同,通常是0.1~30μm左右。
透明性树脂层
透明性树脂层,只要是透明性的就没有限定。因此,包含无色透 明、着色透明、半透明等中的任1种。
作为透明性树脂层,优选为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树脂层。具体的, 可以列举软质、半硬质或硬质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 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离聚物、丙 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在本发明中,作为透明性树脂层,特别优 选聚丙烯等的聚烯烃系树脂。
透明性树脂层,根据需要、也可以被着色。对热塑性树脂,可以 添加着色材料(颜料或染料)进行着色。作为着色材料,可以适当使 用公知的颜料或染料。这些可以选择1种或2种以上使用。另外,着 色材料的添加量,也可以根据所希望的色调适当设定。
在透明性树脂层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填充剂、平光剂、发 泡剂、阻燃剂、润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 定剂、自由基捕捉剂、软质成分(例如橡胶)等各种添加剂。
阻燃剂是为了了赋予耐燃性而被添加的物质。例如,可以适合地 使用氯化烷烃(chloride paraffin)、磷酸甲苯酯、氯化油、四氯苯二 酸酐、四溴苯二酸酐、四溴双酚A、二溴丙基磷酸酯、三(2,3-二溴 丙基)磷酸酯、氧化锑、含氧化铝、酸钡等。
为了抑制或防止氧化分解,需要添加抗氧化剂。例如,优选烷基 酚类、胺类、醌类。
紫外线吸收剂吸收导致树脂(特别是聚烯烃系树脂)劣化的波长 280~450nm区域的紫外线。例如,可以列举二苯甲酮系、水杨酸酯系、 苯并三唑系、丙烯腈系等的各种紫外线吸收剂。
自由基捕捉剂防止由于日光产生的变色、褪色、龟裂、白化、强 度劣化等,提高耐候性。作为自由基捕捉剂,除双(2,2,6,6-四甲基- 4-哌啶基)癸二酸酯以外,例如,还可以使用在日本特公平4-82625 号公报中公开的受阻胺系自由基捕捉剂、哌啶系自由基捕捉剂等。
透明性树脂层,例如,可以采用在邻接层上叠层预先形成的片或 膜的方法;通过熔融挤出在邻接层上涂布能够形成透明性树脂层的树 脂组合物的方法;与邻接层一起层压的方法等中的任一种方法。在本 发明中,特别优选由熔融挤出形成透明性树脂层。特别是透明性树脂 层优选通过熔融挤出涂布聚烯烃系树脂。
具体地,在图案层上预先形成粘合剂层、在粘合剂层上熔融挤出、 涂布聚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由此可以适宜地形成透明性树脂层。熔 融挤出的方法,例如有使用T模具等公知的方法。
透明性树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最终制品的用途、使用方法等适 当设定,通常为50~250μm、特别是20~200μm左右。
在透明性树脂层的表面(表面)和/或背面,为了提高与邻接层的 粘合性,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的方法和条 件,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进行。
底涂层
在透明性树脂层的表面(表面)和/或背面,优选形成底涂层。
作为用于形成底涂层的材料,例如,除了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 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丁 缩树脂、硝化纤维树脂等树脂类以外,也可以使用烷基钛酸酯、乙 撑亚胺(ethylene imine)等化合物。特别是作为底涂层,优选使用双 组分固化型的聚氨酯系树脂。作为异氰酸酯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MDI)等脂肪酸异氰酸酯(脂肪族异氰酸酯)、作为多元醇使用丙 烯酸多元醇时,可以得到更优异的耐候性、贴合性等。
底涂层,将上述材料直接使用或以在溶剂中溶解或分散的状态使 用,能够按照公知的印刷方法、涂布方法等形成。
作为在透明性树脂层和表面保护层之间形成的底涂层,优选含有 抗静电剂。以下,对含有抗静电剂的底涂层进行说明。
作为抗静电剂没有限定,根据离子产生的类别,具有阳离子系、 阴离子系、非离子系、两性系等。此外,根据分子量产生的类别,在 所谓的低分子型抗静电剂以外,还有称为共聚物等聚合物的抗静电性 树脂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抗静电剂,根据要求的物性、用途等适当 选择。
在这些抗静电剂中,阳离子系抗静电剂因为容易得到强抗静电性 而优选。具体的,作为阳离子系、可以列举季铵盐等。从容易调整相 溶性等的物性出发,与低分子型相比,适宜选择高分子型,例如共聚 单体。作为抗静电剂,优选阳离子系的高分子型,优选具有季铵盐的 阳离子系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的添加量,可以根据用途、所要求的物性、抗静电剂的 种类等适当设定。作为添加量,通常与低分子型相比,高分子型添加 得更多。抗静电剂的添加量,例如,相对于树脂部为30~120重量%。
从赋予抗静电性能的观点出发,也含有导电剂,但碳粉等存在装 饰片的外观发黑、损坏设计性的问题。此外,掺杂有锑的氧化(ITO) 粉末、氧化锡处理氧化钛粉末等,存在白浊和成本高的问题。这些无 机系化合物,作为装饰片的抗静电剂通常不理想。
在底涂层中,与添加抗静电剂同时,添加特定的体质颜料作为无 机填料,能够进一步提高抗静电性。此外,添加体质颜料的部分,如 果要得到相同的抗静电性能,会减少抗静电剂的添加量,并会减少树 脂部分,能够以更低廉的成本实现期望的性能。作为体质颜料(抗静 电助剂),例如优选硫酸钡。在含有硫酸钡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提高抗 静电性,而且能够提高耐候贴合性。另一方面,作为体质颜料的碳酸 ,虽然能够提高抗静电性,但因为耐候贴合性降低,因此难以用于 装饰片中。
上述硫酸钡的添加量没有限定,例如,相对树脂部分,通常为50~ 500重量%左右。添加量过多,会使底涂层面粗糙化,产生降低附着力 等的影响。
底涂层的厚度根据用途等而不同,通常优选1~10μm左右。
表面保护层
在本发明中,表面保护层被设置为最表面层。表面保护层限定为 透明、也可以被着色。在图案层可以辨认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半透明。 表面保护层弥补装饰片表面的容易擦伤程度,提高耐擦伤性。
在本发明的装饰片中,表面保护层由含有a)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 聚物和b)反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形成。
(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
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可以使用在公知的电离放射固化型树 脂中可以使用的低聚物。具体的,可以列举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 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多元醇丙烯酸酯等。
在本发明中,作为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优选含有(A)在1 分子中具有2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 聚物、和(B)在1分子中具有3~15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脂肪 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上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是在1分子中具有2 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低聚物(所谓2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 物)。例如,这些可以列举a)二异氰酸酯、b)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 上羟基的多元醇(优选重均分子量是500~2000)、c)在末端具有羟基, 并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结合而形成 的低聚物。该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是1000~4000。上述分子量小 于1000时,有可能在固化后的树脂层中不能充分发挥聚氨酯(甲基) 丙烯酸酯具有的柔软性。此外,在V切割加工、抛光加工等的弯曲加 工和压纹时的加工性下降。在上述分子量大于4000时,还有可能使得 耐污染性等特性下降。
上述二异氰酸酯中,a)是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 脂肪族、脂环式或芳香族的异氰酸酯,例如,可以列举2,4-亚苄基二 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 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氢亚苄基二异氰酸酯、加氢二苯甲烷二异氰酸 酯等。
作为上述多元醇b),有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多元醇、聚醚多 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丙烯酸多元醇等。作为上述聚酯多元醇,有 (i)具有芳香族和螺环骨架的二元醇化合物,和内酯化合物或其衍生 物或与环氧化合物的加合反应生成物、(ii)多式酸和烷撑二醇的缩 合生成物、和(iii)从环状酯化合物导出的开环聚酯化合物,这些可以 单独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例如,作为上述(ii)的多碱式酸,使用己 二酸,可以得到与烷撑二醇的缩合生成物,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 二元醇(特别是重均分子量500~2000),因为各种物性良好而可以优 选使用。作为上述聚醚多元醇,有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乙二醇、聚 丙二醇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c),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这些的衍生 物的酯化合物,在末端有羟基。具体的,例示有:2-羟乙基(甲基) 丙烯酸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丁基(甲基)丙烯酸 酯、4-羟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5-羟基环辛基(甲基)丙烯 酸酯、2-羟基-3-苯基羟基丙基丙烯酸酯等的、具有1个聚合性不 饱和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或其它的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 上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优选:多元 醇成分为由烷撑二醇和己二酸形成的重均分子量500~2000的聚酯多 元醇,并且,二异氰酸酯成分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酯成分 为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通过使这些成分反应,得到重量平均分 子量为1000~3000的低聚物。
上述脂肪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B),是在1个分子 中具有3~15个(甲基)丙烯酰基等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低聚 物。为使下述成分反应,得到的多官能(3~15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 a)脂肪族二异氰酸酯、b)多官能多元醇、c)在末端具有羟基,并具 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上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a),例如,可以列举1,6-六亚甲基二 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氢亚苄基二异氰酸酯、加氢二苯 甲烷二异氰酸酯等。
上述多官能多元醇b),以上述多元醇为基本骨架,可以使用具有 多个官能基的多元醇。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c),可以列举2-羟乙基(甲基)丙 烯酸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4-羟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5-羟基环辛基(甲基)丙烯酸酯、 2-羟基-3-苯基羟基丙基丙烯酸酯等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甲 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作为电离放射线聚合性 低聚物,优选使用下述(A)和(B)的混合物:(A)在1个分子中具 有2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40~ 80重量%;和(B)在1个分子中具有3~15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 基的脂肪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60~20重量%。
上述(A)小于40重量%,固化型树脂层的可挠性、延展性有可 能等变得不充分,耐冲击性有可能下降。并且,在上述(A)大于70 重量%时,有可能使得耐擦伤性和耐冲击性下降。此外,上述的聚氨 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和脂肪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 聚物(B)的配合量,表示在形成固化型树脂层的涂布组合物中的、相 对上述低聚物(A)和低聚物(B)的合计重量的各成分的重量%。
(反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
作为反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与上述电 子线放射线聚合性低聚物反应的物质。上述有机硅丙烯酸酯,是具有 称为二甲基硅氧烷结构的物质。在考虑官能基的种类、特别是考虑EB 固化(电子线照射)时,优选甲基丙烯基、丙烯基、巯基。
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有机硅丙烯酸酯,可以在与电子线固化 聚合性低聚物的混合物中以原样状态存在,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与上述 低聚物共聚化,本发明也包含这样的形态。
反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的含量,可以根据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聚 物的种类等适当决定,通常在上述混合物中为5重量%以下,优选为 0.1~3.0重量%,更优选为0.5~2.0重量%的范围。
(球状颗粒)
用于形成表面保护层的组合物,更优选含有球状颗粒。
作为球状颗粒,使用表观比重0.3~1g/cm3的颗粒、优选使用0.65~ 0.85g/cm3的颗粒。通过含有该范围内的球状颗粒,表面保护层能够得 到充分的耐擦伤性。
其中,在本说明书中的球状颗粒的表观比重是根据JIS K5101的方 法测定的值。
球状颗粒的平均粒径没有限定,通常优选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
球状颗粒的吸油量优选为50ml/100g以下。即,通过使用更高密度 的球状颗粒,能够更容易提高耐擦伤性。
球状颗粒的比表面积(BET比表面积),通常优选0~50m2/g左右。
球状颗粒的细孔容量,通常优选是0.5ml/g以下,更优选0.1~ 0.4ml/g左右。即,通过使用更高密度的颗粒,能够更容易提高耐擦伤 性。
作为球状颗粒,只要是具备上述物性的材料就没有限制,例如, 在二氧化硅、硅灰石、氧化铝等的无机颗粒以外,也可以使用丙烯酸 酯等的树脂颗粒。在本发明中,适宜使用二氧化硅颗粒,优选设定一 部分或全部球状颗粒为二氧化硅颗粒。
球状颗粒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电离放射线聚合性低 聚物的种类等适当决定,但优选通常在上述混合物中是1~10重量% 左右、特别优选3~5重量份%。
(其它添加剂)
本发明的装饰片,在表面保护层中可以含有任意的添加剂。例如, 可以含有用于提高装饰片最表面消光感的公知的消光剂。
作为消光剂,例如,可以列举二氧化硅、硅树脂(粉末、颗粒(beads)) 等的无机颗粒;交联烷基、交联苯乙烯、苯粪胺树脂、尿素-甲醛 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尼龙等的有机材料粉末、颗粒等。其中, 可以特别适合使用二氧化硅。此外,优选使用未处理的二氧化硅。理 由是因为经过石蜡处理的有机处理二氧化硅和具有斥液性的物质并 用,有可能从片表面渗出。
作为消光剂,优选吸油量100ml/100g以上(特别是200~ 400ml/100g)的颗粒、细孔容量是0.6ml/g以上(特别是1~1.7ml/g) 的颗粒、表观比重是0.08~0.4g/cm3的颗粒。通过使用这样的密度比较 小的颗粒,可以赋予装饰片表面希望的消光感。
消光剂的粒径也没有限定,可以根据用途等适当决定。通常优选 粒径0.1~30μm左右、特别优选粒径3~6μm的范围。
消光剂的含量也没有限定,相对100重量份上述混合物,优选3~ 2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5~15重量份。
上述组合物可以通过均匀地混合这些各种成分而配制。由该组合 物得到表面保护层的形成方法也可以按照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形 成由上述组合物产生的涂膜,以公知的使用条件照射电子射线,可以 使涂膜交联固化。
作为电离放射线的电子射线源,使用Cockcroft-Walton型、范得格 拉夫(Van de Graaff)型、谐振变压器型、绝缘芯变压器型、直线型、 Dynamitron型、高频型等的各种电子射线加速器,可以使用照射具有 100~1000keV能量、优选具有200~300keV能量的电子的电子射线加 速器。此外,作为紫外线源,例如,可以使用超高压汞灯、高压汞灯、 低压汞灯、碳弧灯、黑光灯、卤化金属灯等的光源
在表面保护层(即装饰片的最表面)中,优选由压纹加工等施加 凹凸花纹。更优选在上述压纹凹部施加填充油墨的摩擦填充加工,将 该表面制成为以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树脂(底涂层)、电离放射线聚 合性低聚物涂覆(外涂层处理)的结构。
压纹加工,用于在装饰片中赋予木板表面等希望的纹理(texture) 而进行加工。例如,在加热辊筒上对装饰片表面(烯烃树脂)进行加 热软化后,再以红外线辐射加热器加热到160~180℃,以设定为希望 形状的凹凸花纹的压纹板进行加压和赋形,冷却固定而形成。压纹加 工可以使用公知的叶片和旋转式的压纹机。作为凹凸花纹,例如,可 以列举木纹导管槽、浮起图形(浮出的年轮的凹凸花纹)、细线条(hair line)、砂纹、梨纹等,可以从这些中适当选择所希望的花纹。
所谓摩擦填充加工,指的是在压纹加工中,在设定的凹部以刮刀 边描绘表面边填充油墨的加工。作为摩擦填充油墨,通常可以使用以 双组分固化型的丙烯酸酯聚氨酯共聚物树脂作为粘合剂的油墨。摩擦 填充加工,特别通过对木纹导管槽凹凸进行摩擦填充加工,能够表现 出更接近实际的木纹的设计,因此能够提高商品价值。
被附材料
被适用于装饰片的被附材料没有限制,可以使用与公知的装饰片 同样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木质材料、金属、陶瓷、塑料、玻璃等。 本发明的装饰片可以适宜使用木质材料。作为木质材料,例如,可以 列举从杉、扁柏、榉、松、柳安木、柚木、黄柳安(メラピ一)等的 各种原木制成的装饰单板(突板)、木材单板、木材合板、木屑板、中 密度纤维板(MDF)等。
被附材料的叠层
在各种被附材料等上叠层装饰片,成为装饰板。叠层方法没有限 定,例如,可以由粘合剂将装饰片贴合在被附材料上而叠层。粘合剂 可以根据被附材料的种类等从公知的粘合剂选择。例如,在聚醋酸乙 烯酯、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离聚物等以外,还有丁二烯-丙烯腈橡胶、氯丁二烯橡胶、天然橡胶 等。
装饰板,可以适用于例如在墙壁、顶部、地板等的建筑物的内部 装饰材料,窗框、扇、栏杆等的房屋设备的表面装饰板、家具或弱电、 OA机器等箱柜的表面装饰板等。
实施例
在以下举出实施例,进一步明确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只是本发明 不受实施例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3
作为基材片,准备聚丙烯系树脂薄膜(厚度60μm、透过率10%)。 在该表面和背面施加电晕放电处理后,由凹版印刷在表面形成木纹图 案层。另一方面,在背面,利用凹版印刷形成底涂层。
接着,在上述图案层上涂布由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树脂构成的涂 布液,形成粘合剂层(厚度3μm)。再以T模具对乙烯-丙烯-丁烯共聚 物构成的聚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熔融挤出、涂敷,形成透明性树 脂层(厚度80μm)。
在透明性树脂层上涂布由丙烯酸-聚氨酯嵌段聚合物(主剂)和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的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树脂, 形成底涂层(厚度2μm)。
接着,使用含有在表1中所示成分的组合物,形成表面保护层。
表1

表1中的各成分,分别使用下述物质。
·低聚物(A):在1分子中具有2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聚 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低聚物(B):在1分子中具有3~15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 的脂肪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二氧化硅:平均粒径5μm、表面未处理品(表观比重0.1~0.4) +平均粒径4μm(表观比重0.45~0.85)
·不沾成分(反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两末端反应性有机硅丙烯 酸酯
由在表1中所示的各组合物形成涂膜后,以175keV和5Mrad (50kGy)的条件照射电子射线,使上述涂膜交联固化、形成表面保护 层(厚度5μm)。
最后,以红外线非接触式加热器对表面保护层侧面进行加热,将 基材片和透明性树脂层柔化后,直接从表面保护层面进行由热压产生 的压纹加工,通过赋予木纹导管槽花纹的凹凸花纹,得到规定的装饰 片。
比较例1~3
除了由在表1中所示的组成形成表面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 样操作,制作装饰片。
试验例1
对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装饰片的下述物性分别调查。在表1 中表示该结果。
(1)不沾性能(初期)
使用粗万能笔(magic ink)(内田洋行生产的油性油墨),确认在 装饰片的表面保护层上书写时的不沾特性。将不沾油墨、即油墨成为 液滴的状态评价为“○”、将油墨没有不沾的良好的浸湿状态评价为 “×”。
(2)不沾性能(擦拭后的色泽)
利用抹布擦拭在上述(1)中书写的笔迹后,观察该残留颜色。将 完全擦去的状态评价为“○”、将擦不去油墨、保持与擦拭前状态同样 状态的状态评价为“×”。结果示于表1。
(3)不沾性能(橡皮擦)
以橡皮擦反复擦拭10次装饰片表面保护层表面后,对该表面实施 上述(2)的试验。将完全擦去的状态评价为“○”、将擦不去油墨, 保持与擦拭前状态相同状态的状态评价为“×”。结果示于表1。
(4)不沾性能(S-UV试验后)
作为促进耐候性试验,以JIS-B-7350为基准,对装饰片实施试验。 使用阳光碳弧灯式耐候性试验机,以黑板温度63℃、照射量 25.5mW/cm2(365nm),在照射120分钟,降雨时间为18分钟的条件 下,实施合计200小时。在试验后,对该表面实施上述(2)的试验。 将完全擦去的状态评价为“○”、将擦不去油墨,保持与擦拭前状态相 同状态的状态评价为“×”。结果示于表1。
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的装饰片具有优异的不沾性能(耐污染 性)和耐久性。
实施例4
准备聚丙烯系树脂薄膜(厚度60μm、透过率10%)作为基材片。 在该表面和背面施加电晕放电处理后,利用凹版印刷在表面形成木纹 图案层。另一方面,利用凹版印刷,在背面形成底涂层。
接着,在上述图案层上涂布由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树脂构成的涂 布液、形成粘合剂层(厚度3μm)。再以T模具对乙烯-丙烯-丁烯共聚 物构成的聚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熔融挤出、涂敷,形成透明性树 脂层(厚度80μm)。
在透明性树脂层上形成底涂层。底涂层通过向双组分固化型聚氨 酯系树脂上涂敷含有25重量%抗静电剂(季胺盐)和30重量%抗静电 剂(硫酸钡)的物质,形成底涂层(厚度2μm),其中,双组分固化型 聚氨酯系树脂具有:丙烯酸-聚氨酯嵌段聚合物(主剂)和六亚甲基二 异氰酸酯(固化剂)。
接着,使用含有表2所示成分的组合物,形成表面保护层。
表2
 低聚物(A)  低聚物(B)   有机硅   球状颗粒   实施例4   65   35   1   5   比较例4   65   35   1   -   比较例5   65   35   -   5   比较例6   65   35   1   5   比较例7   65   35   -   -
(表2中,数值表示“重量%”。低聚物(A)和低聚物(B)的 数值表示以两者的合计重量为100重量%时的各低聚物的重量比例。 有机硅和球状颗粒的数值表示涂布组合物中的含有比例。)
表2中的各成分分别使用下述的物质。
·低聚物(A):在1分子中具有2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的聚 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低聚物(B):在1分子中具有3~15个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 的脂肪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硅氧烷(反应性有机硅丙烯酸酯):两末端反应性有机硅丙烯酸 酯
·球状颗粒:表观比重0.65~0.85g/cm3、吸油量45ml/100g、BET 比表面积0m2/g、平均粒径3.6μm、细孔容量0.1m/g
由在表2中所示各组合物形成涂膜后,以175keV和5Mrad(50kGy) 的条件照射电子射线,使上述涂膜交联固化,形成表面保护层(厚度 5μm)。
最后,以红外线非接触式加热器对表面保护层侧进行加热,将基 材片和透明性树脂层柔化后,直接从表面保护层面进行由热压产生的 压纹加工,赋予木纹导管槽图形的凹凸图形,得到规定的装饰片。
比较例4~7
利用表2所示的组成形成表面保护层,并且不使用在比较例6和7 中的抗静电剂和抗静电助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制作 装饰片。
试验例2
分别调查在实施例4和比较例4~7中得到的装饰片的下述物性。 结果示于表3。
(1)防污特性(不沾试验)
使用粗万能笔(黑、蓝和红、油性,内田洋行生产的油性标记油 墨),确认在装饰片的表面保护层上书写时的不沾特性。将不沾标记油 墨(即标记油墨成为液滴)状态评价为良好(○)、将油墨不是不沾的 浸湿状态评价为不良(×)。
(2)防静电特性(烟灰试验)
用抹布对装饰片表面进行20次擦拭,使烟灰靠近带电的试料,目 测观察烟灰附着的情况。将不附着烟灰的情况评价为(○)、将附着的 情况评价为(×)。
(3)耐擦伤特性(丝球(steel wool试验)
用钢丝球对装饰片表面反复进行20次擦拭(负荷300g/cm2),目 测观察有无伤痕。将没有伤痕的评价为良好(○),将有伤痕的评价为 (×)。
表3
  不沾试验   烟灰试验   钢丝球试验   实施例4   ○   ○   ○   比较例4   ○   ○   ×   比较例5   ×   ○   ○   比较例6   ○   ×   ○   比较例7   ×   ×   ×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