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擦拭用品

申请号 CN98810340.0 申请日 1998-08-28 公开(公告)号 CN1276756A 公开(公告)日 2000-12-13
申请人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发明人 尼古拉斯·J·尼辛; 戴维·M·麦卡蒂; 戴维·W·卡贝尔;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擦拭用品。一次性擦拭用品至少包括两层。第一层的浸湿延展性大于第二层。第一层可以是开孔且干态起皱的 纤维 素纤维纸幅,而第二层可以是包括合成纤维的无纺纸幅。第一层上的一些 选定 部分与第一层粘接,以抑制第一层在第一层平面内的浸湿延展。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的一次性擦拭用品,其特征在于:
开孔的第一层,最好为起皱的纸幅,当第一层被浸湿时,第一层在第一 层平面中是可延展的;和
第二层,最好为无纺纸幅,在被浸湿时第二层的延展性小于第一层的延 展性;
其中第一层的选定部分与第二层相连接,优选的是粘结剂结合,从而抑 制第一层在第一层平面内的延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浸湿延展性 至少为4%,优选的是至少约为10%,较优选的是至少约为20%,更优选 的是至少约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浸湿延展性 和第二层的浸湿延展性之差至少约为4%,优选的是至少约为10%,更优 选的是至少约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选 定部分通过粘结剂结合到第二层上,从而形成多个间隔开的结合区和多个间 隔开的未结合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选 定部分通过粘结剂结合到第二层上,从而形成限定多个分离的未结合区的连 续网络结合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品,其特征在于,用品的湿态 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大于约1.0,优选的是大于约1.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泡剂。
8.一种多层的一次性擦拭用品,其特征在于:
纤维素纤维的第一层,当第一层被浸湿时,第一层在第一层平面中是可 延展的;和
合成的无纺的第二层,在被浸湿时第二层的延展性小于第一层的延展 性;
其中第一层的选定部分与第二层相连接,从而抑制第一层在第一层平面 内的延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选定部分通过粘 结剂结合到第二层上,从而形成限定多个分离的未结合区的连续网络结合 区。
10.一种用于制造多层的一次性擦拭用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 法包括下列步骤:
制备第一层,最好为开孔的起皱纸幅,当第一层被浸湿时,第一层在第 一层平面中是可延展的;和
制备第二层,最好为无纺纸幅,在被浸湿时第二层的延展性小于第一层 的延展性;
将第一层的选定部分与第二层相结合,从而在浸湿时抑制第一层在第一 层平面内的延展。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擦拭用品,具体涉及基片具有多层的一次性擦拭用 品。

                         发明背景

一次性擦拭用品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这种擦拭用品的基片一般包括一 种或者多种材料,或者一层或者多层。在使用之前基体可以用湿润剂预先浸 湿,或者,在用品的使用位置上结合液体。预先浸湿的擦拭用品也称为“湿 擦巾”和“湿毛巾”。

这种湿擦巾的理想特征包括网纹,厚度和蓬松度(单位重量的体积)。相 对较高的网纹值有利于帮助将表面擦净。相对较高的厚度值和相对较高的蓬 松度有利于在用品中为接收和容纳液体提供体积。

为擦拭用品赋予网纹和蓬松度的一种方法是结合具有不同特性的多个 片层,在1984年9月4日授予Trokhan的美国专利US4,469,735中公开了一 种多片薄纸产品,包括浸湿微收缩的约束纸片和干态起皱的受约束纸片。受 约束纸片的一些部分粘附到约束纸片上。当多片产品被浸湿时,受约束纸片 的未粘附部分在Z方向上发生皱褶,以产生网纹和蓬松容积。尽管在US 4,469,735中的结构在浸湿时提供了网纹和蓬松度方面的优点,但是在’735 专利中的结构表现出的浸湿态厚度低于干态的厚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浸湿时网纹和蓬松度有所增加的一次性擦拭用 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一次性擦拭用品,该用品的浸湿态厚度大于干态厚 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开孔纸层的一次性擦拭用品,其在浸湿时能够 提供增加的网纹和蓬松度。

另外,需要提供一种一次性擦拭用品,在浸湿时该用品在一侧具有增加 的网纹和蓬松度,同时在另外一侧保持相对平滑和柔软的表面。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的一次性擦拭用品。擦拭用品包括至少两层,或者 两片。第一层最好是开孔的,且在浸湿时第一层是可延展的。第二层在浸湿 时的延展性小于第一层的延展性。第一层的选定部分与第一层相连接,以抑 制第一层在第一层平面上发生浸湿延展。

当第一层被浸湿时,第二层约束了第一层在第一层平面内的延展。结 果,第一层的一些部分变形,例如在Z方向上(垂直于第一层平面)蓬松或者 产生皱褶。

第一层最好具有至少约4%,较优选的是至少约10%,更为优选的是 至少约20%的浸湿延展性,该值是利用下文给出的“浸湿延展性试验”测 量的。第一层可以通过例如起皱而被缩短,从而提供理想的浸湿延展性。在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包括湿法铺絮的开孔的纸幅,该纸幅通过干态起皱而 被缩短至少约30%。

第二层的浸湿延展性小于第一层的。第一层的浸湿延展性减去第二层的 浸湿延展性后优选的是至少约为4%,较优选的是至少约为10%,更优选 的是至少约为20%。第二层可包括天然纤维的,合成纤维的,或者两者混 合而成的无纺纸幅。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层包括人造丝和聚酯纤维的流体 缠结无纺纸幅。

一次性擦拭用品的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大于1.0,较优选的是至少 约1.1,更优选的是至少约1.4,在这里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是用品的 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的相对量值。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是根据下文所述 程序测量的。

优选的是,第一层的一些选定部分以预定的结合样式与第二层相连接, 以形成第一层的多个未结合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利用热熔 粘接剂而结合在一起。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擦拭用品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该擦拭用品包括可延 展的第一层和延展性较小的第二层,使第一层朝向观察者,所示第一层的一 部分被切掉,以示出大致平行的粘结剂交叉线组的连续网络,粘结剂用来将 第一层结合到第二层上,结合区限定了大致呈菱形的未结合区;

图2是本发明的擦拭用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擦拭用品包括可 延展的第一层和延展性较小的第二层,使第一层朝向观察者,所示第一层的 一部分被切掉,以示出粘结剂的连续网络,粘结剂用来将第一层结合到第二 层上,结合区限定了大致圆形的未结合区;

图3是本发明的擦拭用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该擦拭用品包括可 延伸的第一层和延伸性较小的第二层,使第一层朝向观察者,所示第一层的 一部分被切掉,以示出大致平行的、彼此间隔开的粘结剂带,粘结剂大致平 行于开孔层和无纺层的机器方向延伸;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擦拭用品的一部分,图4相对于图1有所放大,以 便示出在可延展第一层中的优选开孔以及在开孔层中的起皱脊部;

图5A是本发明的擦拭用品沿着图1中的线5-5所指方向截取的剖面 图,示出了在第一层浸湿之前的用品;

图5B是沿着图1中的线5-5所指方向截取的剖面图,示出了在第一 层浸湿之后的用品;

图6是用于制造纤维素纸幅的造纸机的视图;

图7是用于形成带开孔的纤维素纸幅的成形元件的视图。

                      发明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3,本发明包括多层的一次性擦拭用品20。图1-3示出 了本发明的两层或者两片的实施例。或者,一次性擦拭用品可包括多于两层 的片层。

一次性擦拭用品20包括用附图标记22表示的基体。基体22包括第一 层100和第二层200。第一层100是可延展的,特别是在浸湿时是可延展的, 即第一层是浸湿延展的。“浸湿延展”一词是指在被浸湿材料在至少一个方 向上有伸长的趋势。一般的,“浸湿”是指被能够在可延展的第一层中引发 延伸的含溶液(包括水)湿润。例如,水松开了在缩短的纸幅中的皱褶,由 此引起了该纸于纸平面中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延伸。不必用理论加以说明,皱 褶的松开可能是由于水的出现而在纸结构中失去氢键连接而造成的。但是, 任何能够引起该皱褶松开的液体、混合物或者溶液都被认为是“浸湿”了该 用品。第二层200的可延展性,包括被浸湿时的可延展性比第一层100要小。 可延展性可以根据下文所述的“浸湿延展性试验”测量,并用百分数表示。

第一层100的选定部分被直接或者间接地结合到第二层上,以避免第一 层在第一层平面中的浸湿延展。在图1和2中,第一层100的选定部分连接 到第二层200上,以形成用110表示的连续结合区,其限定了离散的未结合 区114。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结合区是交叉线的连续网络, 形成了大致呈菱形的未结合区114。结合区110的交叉线的宽度和间隔可以 进行调整,从而形成所需的图案,就是说,形成具有所需尺寸和间隔的未结 合区114。在这里,“连续网络”一词是指粘结剂层的宏观图案,即形状连续 且限定了清楚的离散的未结合区。图案也可以是大致连续的,意思是网络是 由间隔紧密的离散的结合点形成的,而总体上形成了限定离散未结合区的连 续图案。交叉线的连续网络实际上可以是任何图案,而由此形成的未结合区 则可以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几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矩形,或者三 形。同样,网络不必是完全连续的,而且也不限于是直线的或统一线条的图 案,相反,可以是那些例如能形成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非多边形的几何形 状的网络。可以采用粘结剂(例如热熔粘接剂,在图1-3中用附图标记300 表示)来将第一层100接合到第二层200上。

或者,尽管目前连续的网络是优选的,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预见,不连 续的,或者大致连续的结合图案也可以实现所需要的厚度增加。例如,包括 开放圆环或者其它封闭图形的结合区足以允许未结合区厚度增加。在连续网 络的情况下,相邻结合点彼此之间的距离小于约1英寸,较优选的是小于约 0.5英寸,更优选的是小于约0.1英寸。不必用理论论证,大体上来说,具体 的结合图案越接近连续网络,本发明的优点就越显著。

当第一层被浸湿时,则第一层100就有在第一层平面上沿一个或者多个 方向膨胀的趋势。(第一层平面平行于图1的平面。)但是,由于第二层200 的浸湿延展性相对较低,第二层200约束了第一层在第一层平面中的延展。 结果,第一层100的未结合区114发生变形,例如在Z方向上(垂直于第一层 100的平面)鼓起或者起皱。

图5A是如图1所示的擦拭用品在第一层100被浸湿之前的剖面图。如 图5A所示,在浸湿之前,擦拭用品大致是平坦的。图5B是类似于图5A的 剖面图,只是示出了浸湿后的用品20。图5B示出了第一层100在被浸湿后 超出平面的变形。在图5A和图5B中指明了Z方向。浸湿的第一层100的 变形为擦拭用品20提供了升高的脊120,该脊增加了用品20的湿态网纹, 湿态厚度和湿态蓬松度。升高的脊120还形成了在第一层100的未结合部分 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层200的部分之间袋囊150。具体说,用品20的湿态 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大于1.0,优选的是至少约1.1,更优选的是至少约1.4。 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是在浸湿时用品20的厚度测量值相对浸湿之前干 用品20的厚度的比值。是根据下文给出的“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的 过程测定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层100是被开孔的,第一层100包 括多个延伸穿过第一层100的厚度的开孔102。尽管这些开孔并不是实现本 发明所必须的,但是增加了擦拭用品20的所需的网纹和蓬松度。在图1-3 中,为了清楚起见,仅在第一层100的一部分上示出了开孔102。当采用开 孔的第一层时,浸湿的第一层100的变形又会为用品20产生升高的脊部 120,该脊部可以增加用品20的湿态网纹,湿态厚度和湿态蓬松度。但是, 在该实施例中,升高的脊部120具有开孔,这些开孔提供了流动通道,液体 或者细小颗粒可以通过这些通道进入袋囊150(正如图5A所示)中。

另外,如果用品20使用发泡剂(例如表面活性剂),开孔102有助于在发 泡过程中结合空气,由此改进泡沫的产生。例如,用品20的一部分可以被 涂敷有或者经其它方式处理而带有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用品20可以用水浸 湿,以激活表面活性剂,而在用品的使用过程中(例如洗涤或者擦拭)通过开 孔102产生的空气流将有助于产生泡沫。

开孔102的尺寸和数目可影响泡沫生成速度和产生的泡沫质量。较少数 目的较大的开孔102趋于减少生成泡沫所需的时间,但会产生外观透明的较 大的泡沫泡。在另一方面,较大数目的较小开孔102趋于减少泡沫泡的尺寸, 由此增加了泡沫的乳脂性和不透明性,但同时要付出增加生成泡沫的时间的 代价。当每英寸的开孔数在大约4至大约100个之间时,一般会产生优选的 生泡速度和泡沫质量。

当第一层被开孔时还存在另一个优点。如图5B所示,除了形成升高的 脊部120以外,第一层100的围绕开孔102的浸湿延展可以形成尖端106, 或者描述成由开孔102形成的表面凸凹点。尖端106在开孔的第一层100的 一侧上为擦巾22的表面增加了网纹。这种增加的网纹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 整开孔102的尺寸和间隔进行修改

在图3中还示出了结合区和未结合区的另外一种变形。在所示的实施例 中,结合区110是大致平行的,间隔开的区域,几乎在用品20的整个长度 上延伸,并限定了第一层100的大致平行的,间隔开的未结合区114。在图 3中,未结合区114沿着用品20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在图1和图2中用附 图标记300表示的粘结剂可用于将第一层100连接到第二层200上。

在一个目前的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擦巾20包括以限定了菱形未结 合区的交叉线网络而结合到合成无纺物上的开孔的、纤维素纤维第一纸片 层。这种材料组合以及结合方法和图案产生了一种优选擦巾,其在被浸湿时 在一侧表现出增加的网纹和蓬松度,同时在另一侧保持相对的光滑和柔软, 并且这种擦巾的湿态厚度大于干态厚度。

在上述描述之外,已发现在结合之后涉及加热基体的附加步骤在改进擦 巾的外观质量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改进网纹和蓬松度。不必用理论证明,相 信加热处理会引起热塑粘结剂收缩,由此进一步引起第一层的超出平面(Z方 向)的变形,同时也使第二层发生同样变化。通过在擦巾用品平面中的收缩, 两个层片在Z方向上都会发生厚度增加,从而实现了总体厚度的增加,并产 生了悦人的织外观。

例如,已经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下文简称EVA)热熔粘接剂(一种合适 的粘结剂是可以从Ato-Findley Adhesives of Wauwatosa,wisconsin购得的品 名为H1382-01的热熔粘接剂)粘接到一起的擦巾在受到叠层之后的热处理后 其厚度的增加可达10%-20%。在这种情况下,先施加合适的热熔粘接剂, 而制成的产品被冷却到室温。随后进行热处理,例如,将温度提高到大约100 ℃达20秒即足以引发聚合物网络的收缩。不必用理论论证,相信为了使这 种处理有效进行,结合图案必须是连续网络或者基本上连续的网络。离散结 合点不能进行充分大的收缩来改进用品的外观。

第一层

下面详细的详细讨论用品20的各个组件。制造第一层100的合适材料 包括缩短的(例如通过起皱)湿法铺絮的纸幅。其它合适的材料包括纺织材 料,无纺材料,泡沫,棉絮等等。

第一层100的构造应该使其浸湿延展性至少约为4%,较优选的是至少 约为10%,最优选的是至少约为2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的浸湿延 展性至少约为25%。优选的是,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浸湿延展性之差(将第一 层的浸湿延展性减去第一层的浸湿延展性)至少约4%,较优选的是至少约10 %,而更优选的是至少约25%。

第一层100的纤维或者丝线可以是天然的(例如诸如木浆纤维,棉短绒 和蔗渣纤维的纤维素纤维)或者合成纤维(例如聚烯,聚酰胺,或者聚酯), 或者两者的组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层100包括纤维素木浆纤维的湿法铺絮的纸 幅,该纸幅通过干起皱而被缩短至少约4%,较优选的是至少约10%,更 优选的是至少约20%。参照图4,所示的开孔第一层100包括与第一层100 的缩短相对应的皱褶脊部105。在图1-4中指出了机器方向(MD)和垂直机 器方向(CD)。机器方向与第一层100的纸幅的制造方向相对应。皱褶脊部105 大致垂直于机器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一层100的垂直机器方向。

第一层100的纸幅的定量在大约15至大约65克/平方米之间。在一个 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层100的定量在大约25至大约45克/平方米之间,在更 优选的实施例中,定量在大约32至35克/平方米之间。

不必用理论加以论证,相信纸幅强度可以显著地改变整个用品的总体外 观。添加到第一层上的皱褶的量直接与平面膨胀量成比例,因此也与在浸湿 时产生的厚度量成比例。但是,如果纸用品的湿强度不足,“鼓包”会塌陷, 以致形成皱纹更多但厚度较小的产品。因此,对皱褶和湿强度都可以进行调 整,以基于用品的使用目的产生网纹的数量。浸湿撕裂测量值是通过 Thwing-Albert撕裂测试仪(型号1300-7)测得的,该试验测定了完全浸湿的 基体的峰值载荷。试验采用0.5英寸的小球,球速为5英寸/分钟,并且围绕 3.5英寸直径的圆垂直于球的运动方向夹持试验样品。峰值载荷浸湿撕裂强 度在100至1200克/片之间。更优选的是,在400至700克/片之间,最优选 的是在500至700克/片之间。

在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层100包括开孔的纤维素木浆纤维的湿法 铺絮的纸幅。开孔10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层中。例如,可以 在形成第一层100的纸幅的过程中加工开孔102,或者,在第一层100的纸 幅制成之后再加工开孔10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100的纸幅根据下列 一篇或者多篇专利所公开的教导制造,这些专利为:在1993年9月14日授 予Trokhan等人的美国专利US5,245,025;在1994年1月11日授予Phan 等人的美国专利US5,227,761;和在1997年8月5日授予Trokhan等人的 美国专利US5,654,076。具体说,US5,277,761在文章的第一栏公开了具有 开孔的纸幅的制造方法。

在第一层浸湿之前,起皱的第一层100在每平方英寸中具有开孔102的 数目在约4至100个开孔之间,更优选的是,在约4至300个开孔之间。如 果没有受到限制,起皱纸幅的浸湿会引起纸幅在至少一个方向上膨胀,诸如 在机器方向上膨胀,以致在浸湿后每平方英寸的开孔102的数目比浸湿以前 每平方英寸的开孔数目要小。类似的,当开孔在纸幅中形成时,随后将纸幅 起皱,在起皱之前每平方英寸的开孔数目将小于在起皱之后的每平方英寸的 开孔数目。因此,对于纸幅尺寸的基准应该参照在起皱之后和浸湿之前的尺 寸。

开孔102可占第一层100的总面积的15%至75%。在图4中示出的开 孔102以重复的非随机图案在双向上交错排列(在机器方向和垂直机器方向 两个方向上交错排列)。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100包括干态起皱30%(缩 短30%)的纸幅,其浸湿延展性大于25%,并且每平方英寸有40至50个开 孔102,这些开孔102的长度103(图4)在大约0.10至大约0.18英寸之间, 宽度104在大约0.07至大约0.15英寸之间,开孔106之间的距离在大约0.05 至0.08英寸之间。

纸幅通过首先成形含水的造纸配料而制成。配料包括造纸纤维,还可以 包括各种添加剂。1993年6月29日授予Phan等人的美国专利US5,223,096 在这里被引作参考,目的是公开各种木浆和造纸添加剂。

可以根据下列描述制造用于加工第一层100的合适纸幅。造纸配料可以 由水和从北方软木中精制出来的皮纸浆(NSK)制备,纸浆配料的纤维含量 在大约0.2%(干纤维重量除以配料的总重量等于0.002)。诸如羧甲基纤维素 (CMC)的干强度添加剂加入100%的NSK配料中的量为每吨的干造纸纤维添 加5磅的CMC固体。诸如Kymene 557H(可以从Hercules,Inc.of Wilmington, Del购得)的湿强度添加剂添加入配料中的量为:每吨的干造纸纤维添加28 磅的Kymene固体。

参照图6,配料从造纸机的网前箱500沉积到成形元件600上,其纤维 含量约为0.2%。成形元件600在图6中为连续带的形式。造纸纤维的稀浆 沉积在成形元件600上,并且水通过成形元件从稀浆中排出,从而形成造纸 纤维的初期纸幅,在图6中用附图标记543表示。

图7示出了成形元件600的一部分。成形元件600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 表面。在图7中示出的表面是与形成纸幅的造纸纤维相接触的表面。在上面 引用的文献US5,245,025;5,277,761;和5,654,076中描述了在图7中示出 的成形元件。

成形元件600具有凸起659形式的限流元件。示出的成形元件600包括 成图案排列的凸起659的阵列,它们结合到加强结构657上,加强结构657 可以是带孔的元件,如纺织筛网或者其它开放的框架。凸起659从加强结构 657上延伸出来。

合适的成形元件600在每平方英寸的成形元件600表面上具有大约37 个凸起659,而凸起659覆盖了大约35%的成形元件600的表面,正如图7 所示,并且延伸出来的凸起659比加强结构657的表面高出0.0255英寸。这 些凸起在机器方向X的长度大约0.1511英寸,在垂直机器方向的宽度大约为 0.0924英寸。

加强结构657基本上是液体可透过的,而凸起659基本上是不透液体 的。因此,当造纸配料中的液体经过成形元件排出时,配料中的造纸纤维就 余留在加强结构657上,并且在初期纸幅543上留出与凸起659的尺寸、形 状、位置都一致的开孔。

在参照图6,初期纸幅543在真空拾取器560的帮助下被传送到传统的 脱水毡550处。纸幅543传送到毡550时纤维的含量为4%。纸幅543在毡 550上运送,并到达在真空压辊572和Yankee干燥鼓575之间形成的压区 570中。纸幅543在Yankee干燥鼓575上干燥,直至纤维含量达96%,并 且在该处纸幅被刮刀577从Yankee干燥鼓上起皱,所述刮刀577的倾斜角 度大约25度,冲击角度大约81度。纸幅以一定的速率缠绕在卷轴上,所述 速率(英尺/秒)比Yankee干燥鼓的表面速率低大约25%(卷轴速度等于Yankee 速度的0.75),从而使纸幅缩短大约25%。缩短的纸幅的定量大约为33克/ 平方米,在限定压力为95克/平方英寸和载荷测脚直径为2英寸的情况下测 定的厚度为大约12至13密(0.012至0.013英寸)。这样得到的缩短纸幅可 以用来加工浸湿延展性至少约为25%的第一层100。

第二层

第一层100结合到第二层200上,以在第一层被浸湿时约束第一层100 上选定部分的延展。第二层的浸湿延展性低于第一层100的浸湿延展性。

适合于制造第二层200的材料包括纺织材料,无纺材料,泡沫,棉絮等。 特别优选的材料是具有如在“空气铺絮”或者某些“湿法铺絮”工艺中得到 的随机分布的纤维或者长丝的无纺材料纸幅,或者在某些“空气铺絮”或者 “粗疏”工艺中得到的具有一定程度取向的无纺材料纸幅。

一种可加工第二层200的材料是由纤维的水力缠结而制成的纸幅。合适 的水力缠结的纸幅是无纺的水力缠结纸幅,包括大约50%重量的人造丝纤 维和大约50%重量的聚酯纤维,材料的定量大约62克/平方米。合适的水力 缠结无纺纸幅是可以从PGI Nonwovens of Benson,N.C.购得的品名为 Chicopee 9931的材料。

结合

第一层100的选定部分以预定的结合图案直接(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而间 接地)连接到第二层200上,以形成第一层100的多个结合的和未结合的区 域。在图1-3中,结合区用110表示,未结合区用114表示。第一层100 和第二层200都具有机器方向,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结合应该使第一层的机器 方向与第二层的机器方向大致平行。

第一层100和第二层200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连接在一起,这些方 法包括但不限于粘结剂结合,机械结合,热结合,机械热力结合,声波结 合,以及上述方法的组合。具体说,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印刷的方法(例 如通过凸版印刷,反凸版印刷,丝网印刷,苯胺印刷等等)施加粘结剂,。在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EVA热熔粘接剂以一般如图1所示的格子图案被丝 网印刷。合适的丝网印刷机是ITW Dynatec Model SP-117。用于这种印刷机 的合适的丝网是由Rothec Engraving Corp.,New Bedford,MA制造的40目的 Galvano丝网。

粘结剂最好是不溶于水的,从而使用品20在被水浸湿时不出现第一层 和第一层的分层脱离。粘结剂最好还是“耐表面处理剂”的。“耐表面处理 剂”一词的意思是粘结剂的结合特性不因表面处理剂的存在而降低。一种合 适的粘结剂是可以从Ato-Findley Adhesives of Wauwatos,Wisconsin购得的品 名为H1382-01的热溶性粘结剂。

参照图1和图2,热溶性粘结剂可以以连续网络施加到无纺第二层200 上,由此限定了不连续的多个未结合区1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 所示,粘结剂是按照下述方式施加的,即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开的平行直线 与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开的平行直线交叉。交叉的直线在最终的擦巾中形成 未结合区的菱形图案。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施加的热熔粘接剂直线的 宽度为大约0.01英寸至0.5英寸,优选的是约0.05英寸至0.07英寸。在相 邻粘结剂直线之间的间隔约0.2至2.0英寸之间,优选的是约0.4至0.6英寸。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具有连续网络和多个未结合区的叠层的平均干态 厚度大约为27.8密耳(0.028英寸),平均湿态厚度大约为39.39密耳(0.039 英寸),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约为1.42。干态厚度、湿态厚度以及湿态 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是按照在下文的“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中的描述 测量的。

参照图3,热溶性粘结剂可以条带形式施加到无纺第二层200上,所述 条带大致平行于无纺第二层200的机器方向延伸。热溶性粘结剂可以施加成 条310,其宽度W约为0.125英寸至1英寸。在相邻粘结剂条之间的距离D 约为0.125英寸至2英寸。在图3中,示出了四个粘结剂条 310A,310B,310C,310D。

当施加成平行的条、线带时,粘结剂可以采用狭缝涂敷施加器施加到无 纺第二层200上。合适的狭缝涂敷施加器可以从Nordson Company of Norcross,Ga购得的Nordson MX系列的具有挤出头的热熔融器。上文参考的 H1382-01粘结剂可以在大约350°F的温度下施加到第二层200上,施加 的量约为每平方英寸施加0.03克的粘结剂。在粘结剂刚刚施加在无纺第二层 200上之后,通过将两个纸层100、200和设置在第二层200和第一层100 之间的粘结剂一起挤压,无纺第二层200和第一层纸幅100就可以结合到一 起。将两个纸层100、200挤压到一起的合适的方式是令两个纸层穿过在两 个辊子之间形成的压区,并且辊子被加载,以产生用于结合的足够的压区压 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层和第一层生成的叠层的平均干态厚度约为 28.5密耳(0.0285英寸),平均湿态厚度约为32.1密耳(0.0321英寸),湿态厚 度与干态厚度之比约为1.1。干态厚度、湿态厚度以及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 之比是按照下文所述的“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中所描述的那样测量 的。

浸湿延展试验

层片(诸如层100或者层200)的浸湿延展性是适用下述步骤确定的。在 试验之前样品在70°F和50%的相对湿度下处理2个小时。

首先,确定在纸层平面中发生最大的浸湿延展的方向。对于干态起皱的 纸幅,该方向将平行于机器方向,并一般垂直于起皱的脊部。

如果最大浸湿延展的方向是未知的,该方向可以由从纸片切割下来的7 个样品测定,这些样品的长度相对于在纸片上划出的基准线在0°至90°之间 取向(并且包括0°和90°)。随后根据下面的方法进行测量来确定最大浸湿延 展性的方向。

一旦确定了最大浸湿延展的方向,则切割出8个样品,这些样品在平行 于最大浸湿延展的方向上的测量长度为大约7英寸,宽度至少1英寸。样品 是从层100和层200的未结合部分切割下来的,如果从样品20上不能切出 具有上述尺寸的未结合部分,则在将层片结合在一起之前就将样品从层100 和200上切割下来。适用诸如墨水笔在每个样品上作两个标记。在平行于最 大浸湿延展方向上测得的两个标记间隔开的距离为5英寸。该5英寸的长度 是该样品的起始干态测定长度。

通过将样品浸没在盛水器皿的蒸馏水中达30秒钟而使每个样品完全浸 湿。将每个样品从盛水器皿中移出,并被迅速竖直地悬挂支承,从而使得穿 过两个标记的直线是大致竖直的。浸湿的样品应该以下述的方式支承,即所 述支承并不影响在两个标记之间的延展(例如使用并不与两个标记之间的样 品接触的夹子)。样品的浸湿测定长度为在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该距离是在 样品移离盛水器皿30秒钟之内测量的。

对于每个样品,按照下述方法计算浸湿延展百分比:

样品的浸湿延展性=(浸湿测定长度-起始干态测定长度)/

                  (起始干态测定长度)×100

例如,测得的浸湿测定长度为6.5英寸,起始干态测定长度为5.0英寸, 浸湿延展为((6.5-5)/5)×100=30%。

样品的浸湿延展性是样品的浸湿延展的8个计算值的平均值。

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

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是通过下述步骤使用Thwing-Albert Instrunent Co.Electronic Thickness Tester Model II测得的。在试验之前样品在70°F和50 %的相对湿度下处理2个小时。

用品20的干态厚度是使用限定压力为95克/平方英寸和直径为2英寸的 载荷测脚测定的。对于8个样品测定干态厚度。对于每个样品,厚度是在将 测脚定心于第一层的未结合区的条件下测量的。将8个厚度测量值进行平均 以产生干态厚度的平均值。

通过将样品浸没在盛水器皿的蒸馏水中达30秒钟而使每个样品完全浸 湿。随和将每个样品从盛水器皿中移出,并通过将其竖直悬挂5秒钟而流干 水分。浸湿样品的厚度是在样品从器皿移离的30秒钟之内测量的。湿态厚 度是在与先前测量干态厚度的相同的位置上测量的。平均8个湿态厚度测量 值以生成湿态厚度。湿态厚度与干态厚度之比就是平均湿态厚度除以平均干 态厚度所得数值。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