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具和清洁元件

申请号 CN200810082758.9 申请日 2008-03-05 公开(公告)号 CN101259002A 公开(公告)日 2008-09-10
申请人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茑永肇; 浦上淳; 上西利彦; 林正保; 田中嘉则;
摘要 一种清洁工具和清洁元件。本 发明 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清洁工具的更好的清洁效果的有效技术,该清洁工具具有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的清洁元件。根据本发明,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的典型清洁工具包括:长的清洁元件保持体,以及清洁元件,该清洁元件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预定尺寸,并且可以沿清洁元件保持体的纵向延伸。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当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清洁元件以清洁元件外表面朝向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移动的方式绕清洁元件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洁工具,其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所述清洁 工具包括:
长的清洁元件保持体,以及
清洁元件,其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具有预定尺寸,并 且可以沿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纵向延伸,所述清洁元件被设 计成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
其中,当所述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 所述清洁元件以所述清洁元件的外表面朝向所述清洁元件保持 体的外表面移动的方式绕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所述外表面以 螺旋状卷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 洁元件包括相互层叠并接合在一起的无纺织物薄片元件以及纤 维集合体,所述纤维集合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纤维, 并且
当所述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所述清 洁元件绕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所述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使 得所述薄片元件位于所述清洁元件的内侧。
3.一种清洁工具,其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所述清洁 工具包括:
长的清洁元件保持体,以及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 的清洁元件,
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具有用于保持所述清洁元件的两个保 持部,所述清洁元件具有分别被所述两个保持部保持的第一和 第二被保持区域,
其中,当所述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 所述第一被保持区域被相关联的所述保持部保持,然后,在该 状态下,所述第一被保持区域与相关联的所述保持部一起转动, 由此,所述清洁元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域之间被扭曲, 从而绕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 洁元件包括相互层叠并接合在一起的无纺织物薄片元件以及纤 维集合体,所述纤维集合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纤维, 并且
当所述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所述清 洁元件绕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所述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使 得所述薄片元件位于所述清洁元件的内侧。
5.一种清洁元件,其被安装到长的清洁元件保持体、并且 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其中:
所述清洁元件具有清洁元件外表面,所述清洁元件外表面 具有预定尺寸,并且可以沿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纵向延伸, 并且当所述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所述清 洁元件以所述清洁元件外表面朝向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 面移动的方式绕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所述外表面以螺旋状卷 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 洁元件包括相互层叠并接合在一起的无纺织物薄片元件以及纤 维集合体,所述纤维集合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纤维, 并且当所述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所述清 洁元件绕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所述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使 得所述薄片元件位于所述清洁元件的内侧。
7.一种清洁元件,其被安装到长的清洁元件保持体、并且 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其中:
所述清洁元件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包括沿所述清洁元件的 长度方向的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 域分别被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上的两个保持部保持,
其中,当所述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 所述第一被保持区域被相关联的所述保持部保持,然后,在该 状态下,所述第一被保持区域与相关联的所述保持部一起转动, 由此,所述清洁元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域之间被扭曲, 从而绕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 洁元件包括相互层叠并接合在一起的无纺织物薄片元件以及纤 维集合体,所述纤维集合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纤维, 并且当所述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所述清 洁元件绕所述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所述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使 得所述薄片元件位于所述清洁元件的内侧。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工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擦 拭要被清洁的区域的清洁元件的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用于擦拭清洁区域的薄片型清洁元件的清洁工 具。例如,待审日本特开平9-154791号公报公开了具有清洁布 和保持体的清洁工具,该保持体可拆卸地保持被插入到保持体 的保持区域中的清洁布。该清洁工具能够通过使用经由保持体 保持的清洁布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然而,在设计具有清洁元 件的该类型的清洁工具时,需要提供增强清洁效果的有效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清洁工具的更好 的清洁效果的有效技术,该清洁工具具有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 区域的清洁元件。
可以通过本发明的特征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可以应用于 用于清洁房屋、房间、建筑物、工厂、车辆等内外部的要被清 洁的区域(地板、墙壁天花板、外壁、家具、衣服、窗帘、 寝具、家电用品等)或者人体部位的要被清洁的区域的清洁工 具的构造。这些要被清洁的区域可以是平面、曲面、凹凸面或 者台阶面。
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工具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并且包 括至少一个清洁元件保持体和清洁元件。该清洁元件保持体是 长构件。清洁元件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预定尺寸,并且 可以沿清洁元件保持体的纵向延伸。清洁元件被设计成安装到 清洁元件保持体。特别地,清洁工具被构造成:当清洁元件被 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清洁元件以清洁元件外表面朝向清 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移动的方式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 以螺旋状卷绕。换句话说,清洁工具被构造成:当清洁元件绕 保持体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时,清洁元件外表面朝向保持体外 表面移动,从而位于清洁元件的内侧。从而,清洁元件外表面 总是面对保持体外表面或者与保持体外表面保持接触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工具的该构造,当清洁元件绕清洁 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时,在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 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产生清洁面,并且清洁元件的体积增大。 因此,可以在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捕捉灰尘,从而增强了清洁 效果。此外,由于在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产生清洁面,因此, 在清洁操作期间,使用者可以在不考虑清洁元件的清洁面的位 置的情况下使用该清洁工具,从而改进了可操作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将施加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 外表面的卷绕的机构设置到清洁元件,或者通过使用者绕清 洁元件保持体卷绕清洁元件的直接卷绕操作,来实现具有绕清 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的清洁元件的清洁工具的 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清洁工具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 区域,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清洁元件保持体和清洁元件。该清洁 元件保持体是长构件。此外,清洁元件保持体具有用于保持清 洁元件的两个保持部。清洁元件被设计成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 体。清洁元件具有分别被保持部保持的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域。 清洁工具被构造成:当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 第一被保持区域被相关联的保持部保持,然后,在该状态下, 第一被保持区域与相关联的保持部一起转动,使得清洁元件在 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域之间被扭曲,从而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 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工具的该构造,与上述清洁工具相 同,在清洁元件的被卷绕状态下,在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清洁 元件的整个面上产生清洁面,并且清洁元件的体积增大。因此, 可以在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捕捉灰尘,从而增强了清洁效果。 此外,由于在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产生清洁面,因此,在清洁 操作期间,使用者可以在不考虑清洁元件的清洁面的位置的情 况下使用该清洁工具,从而改进了可操作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工具的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清洁 元件包括相互层叠并接合在一起的无纺织物薄片元件以及纤维 集合体,该纤维集合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纤维。当清 洁元件被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清洁元件绕清洁元件保持 体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使得薄片元件位于清洁元件的内侧。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工具的该构造,在绕清洁元件保持 体的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通过纤维集合体产生清洁面。因此, 可以在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通过纤维集合体捕捉灰尘。
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元件被安装到长的清洁元件保持体,并 且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特别地,该清洁元件具有清洁元 件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预定尺寸并且可以沿清洁元件保持体 的纵向延伸。当清洁元件被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清洁元 件以清洁元件外表面朝向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移动的方式 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元件的该构造,在清洁元件的被卷 绕状态下,在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产生清 洁面,并且清洁元件的体积增大。因此,可以在清洁元件的整 个面上捕捉灰尘,从而增强了清洁效果。此外,由于在清洁元 件的整个面上产生清洁面,因此,在清洁操作期间,使用者可 以在不考虑清洁元件的清洁面的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该清洁工 具,从而改进了可操作性。
此外,可以通过将施加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的卷绕 力的机构设置到清洁元件,或者通过使用者绕清洁元件保持体 卷绕清洁元件的直接卷绕操作,来实现具有绕清洁元件保持体 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的清洁元件的清洁工具的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清洁元件被安装到长的清洁元 件保持体,并且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该清洁元件具有预 定长度,并且包括沿所述清洁元件的长度方向的第一和第二被 保持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域分别被所述清洁元件保 持体上的两个保持部保持。清洁工具被构造成:当清洁元件被 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第一被保持区域被相关联的保持部 保持,然后,在该状态下,第一被保持区域与相关联的保持部 一起转动,使得清洁元件在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域之间被扭曲, 从而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工具的该构造,与上述清洁元件相 同,在清洁元件的被卷绕状态下,在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清洁 元件的整个面上产生清洁面,并且清洁元件的体积增大。因此, 可以在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捕捉灰尘,从而增强了清洁效果。 此外,由于在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产生清洁面,因此,在清洁 操作期间,使用者可以在不考虑清洁元件的清洁面的位置的情 况下使用该清洁工具,从而改进了可操作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清洁元件中,优选地,清洁 元件包括相互层叠并接合在一起的无纺织物薄片元件以及纤维 集合体,该纤维集合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纤维。当清 洁元件被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清洁元件绕清洁元件保持 体的外表面以螺旋状卷绕,使得薄片元件位于清洁元件的内侧。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工具的该构造,在绕清洁元件保持 体的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通过纤维集合体产生清洁面。因此, 可以在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通过纤维集合体捕捉灰尘。
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元件中,无纺织物薄片元件可以包括 单一无纺织物薄片层或者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并且相互层叠 的多个无纺织物薄片层。这里,“无纺织物”具有通过机械处理、 化学处理或热处理固定或缠绕纤维而形成的薄片状构造。典型 地,无纺织物部分包含热熔性纤维(热塑性纤维),从而可以被 熔接。此外,优选地,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纤维的纤维 集合体可以具有平面结构、立体形状或薄的薄片形状,该平面 结构具有预定平面或曲面,该立体形状具有一定厚度。这里, “纤维”是纱、织物等元件并且被定义为与厚度相比具有足够 长的长度的细柔性纤维。典型地,长的连续纤维被定义为长纤 维(filament),短纤维被定义为短纤维(staple)。此外,这 里,纤维集合体是由上述纤维形成的单一纤维结构,具有沿长 度方向和/或径向对准的上述纤维的纤维结构(加捻弹力纱,短 纤,与多个长纤维局部连接的纱),或者是纤维结构的组合。典 型地,纤维集合体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人造丝等形成。实际使用时,通 过对纤维束进行开松形成的长纤维集合体经常被用作纤维集合 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元件可以是为单次使用设计的用 完可弃型(disposable)清洁元件,为多次使用设计的用完可 弃型清洁元件,其可以在将从要被清洁的区域除去的灰尘保持 在刷毛部上的同时多次使用,或者通过清洗可以再次使用的可 再用型清洁元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具有用于擦拭要被清洁的区域 的清洁元件的清洁工具中,特别地,通过设置当清洁元件被安 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时,清洁元件绕清洁元件保持体以螺旋状 卷绕的构造,在绕清洁元件保持体的清洁元件的整个面上产生 清洁面。因此,可以增强清洁元件的清洁效果。在阅读下面的 详细说明以及附图权利要求书之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 征和优点将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于清洁元件110和清 洁元件保持体120的拆分状态的清洁工具100的立体图。
图2是组成元件处于分离状态的图1的清洁元件110的立体 图。
图3是示出将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元件110安装到清洁元件 保持体120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将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元件110安装到清洁元件 保持体120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将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元件110安装到清洁元件 保持体120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清洁元件保持体220的立体 图。
图7是示出根据不同实施例的清洁元件保持体320的立体 图。
图8是示出根据不同实施例的清洁元件保持体420的立体 图。
图9是示出根据不同实施例的清洁元件保持体520的立体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下文所公开的附加特征和方法步骤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单 独使用,或者与其它特征和方法步骤组合使用,以提供这里使 用的改进的清洁工具和使用该清洁工具以及装置的方法。现在, 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例子,这些例子组合使用许 多附加特征和方法步骤。该详细说明仅是为了向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示教实施本示教的优选方面的进一步的细节,而不是为了 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只有权利要求书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因此, 对在更宽的范围中实施本发明来说,下面的详细说明中所公开 的特征和步骤的组合不是必须的,相反,仅是为了特别说明本 发明的一些典型例子,现在将参照附图给出这些典型例子的详 细说明。首先,参照图1至图3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清洁工具100 的结构。利用清洁工具100清洁的对象包括:房屋、房间、建 筑物、工厂、车辆等内外部的要被清洁的区域(地板、墙壁、 天花板、外壁、家具、衣服、窗帘、寝具、照明、家电用品等) 以及人体部位的要被清洁的区域。这些要被清洁的区域可以是 平面、曲面、凹凸面或者台阶面。
图1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处于清洁元件110和清洁元件保 持体120的拆分状态的清洁工具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清 洁工具100包括清洁元件110和清洁元件保持体120。
清洁元件110具有除去要被清洁的区域上的污物的功能。 清洁元件110可以是薄片状,并且使用时被松开以增大其体积。 如图1所示,清洁元件110是具有平面图为矩形、并且沿预定的 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薄片元件,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说明。 清洁元件110包括相互堆叠、并且在相互平行的熔接部113和熔 接部114处被熔接在一起的清洁元件主体111和保持片112。此 外,第一被保持部110a和第二被保持部110b分别被设置在清洁 元件110的前端侧(图1所示的左侧)和后端侧(图1所示的右 侧)。清洁元件保持体120在第一和第二被保持部110a、110b 处保持清洁元件110。清洁元件110是与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元 件”对应的特征。此外,根据需要,清洁元件110的平面图还 可以是正方形或其它形状。
清洁元件保持体120被可拆卸地安装到清洁元件110。清洁 元件保持体120是包括相互连接的保持体主体130和把手140的 长构件。清洁元件保持体120是与根据本发明的“清洁元件保 持体”对应的特征。把手140包括以长形状延伸的把手主体141 和被布置在把手主体141和保持体主体130之间的连接部141a。 把手主体141是被使用者握住的部分。把手主体141和保持体主 体130在连接部141a处固定地连接。
保持体主体130具有可拆卸地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功能。保 持体主体130包括保持元件131和可动部133。保持元件131被 固定地安装到把手140,并且被构造成沿与把手主体141大致相 同的方向延伸的长板状部。保持元件131在顶端部(图1中的左 端)具有左右一对爪部132,爪部132具有分叉形状。爪部132 通过与清洁元件110的第一被保持部110a接合来保持清洁元件 110的前端侧。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使可动部133如图1中的 箭头10、12所示绕保持元件131转动。此外,可动部133具有用 于当使用者在手动操作后释放可动部133时,在通过该手动操 作选择的任意位置定可动部133的锁定机构。转动元件134 被一体地连接到可动部133并且与可动部133同轴转动。转动元 件134在外表面上具有多个制动肋(catch rib)134a。制动肋 134a通过与清洁元件110的第二被保持部110b接合来保持清洁 元件110的后端侧。保持元件131可以具有如形成棒状的圆形或 多边形截面以及形成板状的矩形截面等适当选择的截面形状。
参照图2,具体说明清洁元件110的结构。图2是组成元件 处于分离状态的图1的清洁元件110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元件110中,在清洁侧(也 被称作“下部区域侧”或“背面”),保持片112被覆盖在清洁 元件主体111上。此外,清洁元件主体111具有从清洁侧(下部 区域侧)依次放置的清洁侧薄片111c、纤维集合体111b和基部 薄片111a。在该情况下,保持片112和基部薄片111a被覆盖在 纤维集合体111b的与清洁侧薄片111c(下部区域侧薄片)相反 的一侧,并且形成上部区域侧薄片。
形成清洁元件主体111的基部薄片111a、纤维集合体111b 和清洁侧薄片111c的平面图具有相同的矩形薄片状,并且沿清 洁元件110的纵向延伸。纤维集合体111b和清洁侧薄片111c形 成具有污物除去功能的刷毛状部,该刷毛状部也被称为“刷毛 部”。清洁元件110可以是为单次使用设计的用完可弃型清洁元 件,为多次使用设计的用完可弃型清洁元件,其可以在将从要 被清洁的区域除去的灰尘保持在刷毛部上的同时多次使用,或 者通过清洗可以再次使用的可再用型清洁元件。此外,在本实 施例中,清洁元件110的清洁元件主体111被描述为具有彼此层 叠的基部薄片111a、纤维集合体111b和清洁侧薄片111c的结 构,但是,清洁元件主体111可被构造为具有附加的纤维层和/ 或薄片的结构。
保持片112、基部薄片111a和清洁侧薄片111c具有沿与清 洁元件110的纵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锯齿状带(带部)。具 体地,保持片112包括沿与清洁元件110的纵向交叉的方向平行 延伸地布置的多个带112a。基部薄片111a包括沿与清洁元件 110的纵向交叉的方向平行延伸地布置的多个带111d。清洁侧 薄片111c包括沿与清洁元件110的纵向交叉的方向平行延伸地 布置的多个带111e。可以通过薄片的锯齿状带实现可以容易地 捕捉灰尘、从而具有较高的清洁功能的改进的结构。这些带可 以具有从如锯齿状、直线状和曲线状等各种形状适当选择的相 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形状。
现在详细说明形成上述基部薄片111a、清洁侧薄片111c和 保持片112的无纺织物的构造以及纤维集合体111b的构造。
典型地,基部薄片111a、清洁侧薄片111c和保持片112可 以由包含热熔性纤维(热塑性纤维)的薄片型无纺织物形成, 从而被称为无纺织物薄片。这里,基部薄片111a和保持片112 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无纺织物薄片元件”。无纺织物具有通过机 械处理、化学处理或热处理固定或缠绕纤维而形成的薄片状构 造。无纺织物部分地包含热塑性纤维,从而可以被熔接。此外, 无纺织物具有多个带。热熔性纤维(热塑性纤维)的例子包括 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通过热穿透 粘合(through-air bonding)、纺粘、热粘合、射流喷网、点 粘结、熔喷、缝编、化学粘合、针刺或其它类似工艺来制造无 纺织物。该无纺织物是与根据本发明的“无纺织物”对应的特 征。为了增强拭尘功能,优选使用具有较高刚性的无纺织物。 此外,作为选择或者除了无纺织物外,可以使用如聚酯、海 绵、机织织物、网状和裂膜布等被加工成带的材料。
纤维集合体111b是由纤维形成的单一纤维结构,具有沿长 度方向和/或径向对准的纤维的纤维结构(加捻弹力纱,短纤, 与多个长纤维局部连接的纱),或者是纤维结构的组合。纤维集 合体111b部分地包含热塑性纤维并且可以被熔接。形成纤维集 合体111b的纤维是纱、织物等元件并且被定义为与厚度相比具 有足够长的长度的细柔性纤维。典型地,长的连续纤维被定义 为长纤维,短纤维被定义为短纤维。纤维集合体111b的纤维的 近端在熔接部113和114处被熔接。纤维集合体111b的纤维的一 端被固定在熔接部处,另一自由端(远端)被固定在相对侧。 纤维集合体111b的纤维沿与清洁元件110(或纤维集合体111b) 的纵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沿与清洁元件110的纵向交叉的方向 延伸的纤维集合体111b是与根据本实施例的“包含沿预定方向 延伸的多个纤维的纤维集合体”对应的特征。纤维集合体111b 也被称为具有束状的多个纤维的“纤维束”。
在图2所示的典型例子中,纤维集合体111b包括三个纤维 层,但是如果需要,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纤维层。优选地, 纤维集合体111b具有平面结构、具有立体形状,或者具有薄的 薄片形状,该平面结构具有预定平面或曲面区域,该立体形状 具有一定厚度。典型地,“纤维集合体”由聚乙烯(PE)、聚丙 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人造丝等形 成。实际使用时,通过对纤维束进行开松而形成的长纤维集合 体经常被用作纤维集合体。特别优选纤维集合体包含具有聚丙 烯(PP)或聚乙烯(PE)的芯部和聚乙烯(PE)的覆芯皮的 共轭纤维。此外,纤维集合体的长纤维优选具有1至50dtex的 细度,更优选2至10dtex的细度。各纤维集合体可以包括大致 相同的细度或不同的细度的纤维。
此外,为了增强拭尘功能,优选使用包括具有较高刚性的 纤维或具有较高细度的纤维的纤维集合体。还优选:纤维集合 体具有卷曲纤维。这里,卷曲纤维是经受预定的卷曲处理并且 容易相互缠绕的纤维。利用被卷曲的纤维,纤维集合体比安装 保持体之前变得更庞大,并且可以通过卷曲部容易地捕捉灰尘。 特别地,可以通过使用对纤维束进行开松而得到的卷曲纤维来 实现该结构。
对纤维集合体而言,也可以采用扁平长丝纱或裂膜纱。通 过将薄膜切成带状并且沿纵向拉伸该带来制备扁平长丝纱。通 过沿垂直于树脂的取向的方向分裂热塑性薄膜树脂、使得该薄 膜原纤化并且交联成网状来制备裂膜纱。作为选择,可以采用 如热风穿透粘合无纺织物等体积大并且具有低的纤维密度的无 纺织物来形成纤维集合体。
清洁元件110的组成部件的种类和数量不限于上述例子中 说明的那些,而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现在,参照图3和图5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清洁元件110和 清洁元件保持体120的相互安装的方式。图3至图5是示出将本 实施例的清洁元件110安装到清洁元件保持体120的过程的立 体图。
首先,如图3所示,形成在保持体主体130的保持元件131 的顶端部上的爪部132被插入到设置在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 的第一被保持部110a中。从而,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通过与 保持元件131的顶端部接合被保持。此外,尽管未示出,设置 在清洁元件110的后端侧的第二被保持部110b被锁定在转动元 件134的指定制动肋134a上。从而,清洁元件110的后端侧通过 与保持元件131的后端部接合被保持。这里,爪部132和制动肋 134a构成本发明中的“两个保持部”,并且第一和第二被保持 部110a,110b构成本发明中的“第一和第二被保持区域”。
在本发明中,仅需要使第一和第二被保持部110a,110b 可与保持元件131接合,从而,根据需要,它们可以具有如袋 状、带状或线状等适当的形状。此外,保持元件131的爪部132 和制动肋134a也可以具有除了爪形状或肋形状之外的钩形状 或突出形状。
接着,例如,沿图1中的箭头10所示的方向手动转动可动 部133。通过该操作,在通过保持元件131的顶端部保持清洁元 件110的前端侧的情况下,具有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端侧的制 动肋134a的转动元件134沿箭头10的方向转动。结果,清洁元 件110以形成清洁元件的外表面的保持片112朝向保持体主体 130的外表面移动的方式、绕保持体主体130以螺旋状卷绕。换 句话说,清洁工具被构造成:当清洁元件110绕保持体外表面 以螺旋状卷绕时,保持片112朝向保持体的外表面移动,从而, 位于清洁元件的内侧。从而,保持片112总是面对保持体的外 表面或者与保持体的外表面保持接触。在该情况下,保持片112 被设计成具有清洁元件外表面,该清洁元件外表面具有预定尺 寸并且可以沿保持主体130的纵向延伸。保持片112构成本发明 中的“具有预定尺寸的清洁元件外表面”。具体地,当通过使用 者手动操作可动部133使转动元件134顺时针转动约90°时,获 得图4所示的状态。当使转动元件134进一步顺时针转动270° 时,获得图5所示的状态。然后,即使在使用者释放可动部133 后,也可以通过可动部133的锁定机构维持图5所示的状态。
这样,在清洁元件110经受预定扭转或扭曲的同时,清洁 元件110绕保持元件131卷绕。结果,可以增大薄片型清洁元件 110的体积。此外,优选地,在清洁元件110的该卷绕前后,用 手松开清洁元件110使得清洁元件110的体积增大。此外,在清 洁元件110的整个面上产生清洁面。因此,可以在清洁元件110 的整个面上捕捉灰尘,并且在清洁操作期间,使用者可以在不 考虑清洁元件110的清洁面的位置的情况下使用清洁工具。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增加、修改、用 选择例替换或其它变形。例如,在本实施例的应用中可以使用 以下构造。
在本发明中,必需向清洁元件110施加预定扭转和扭曲。 因此,可以适当使用具有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清洁元件保持 体120的构造的清洁元件保持体。现在,参照图6至图9说明根 据本发明的“清洁元件保持体”的不同实施例。在图6至图9中, 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例 相同的部件,并且将不再说明这些部件。
图6是示出不同实施例中的清洁元件保持体220的构造的 立体图。除了可动部233外,清洁元件保持体220与清洁元件保 持体120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使可动 部233如图6中的双箭头所示直线移动。此外,可动部233具有 具有用于当使用者在手动操作后释放可动部233时,在通过该 手动操作选择的任意位置锁定可动部233的锁定机构。可动部 233包括在外表面上具有多个制动肋234a的转动元件234;以及 操作构件235,操作该操作构件235以使转动元件234转动。操 作构件235被设计成通过形成在操作构件235的内表面中的齿 轮齿和转动元件234的齿槽之间的接合将操作构件235的直线 运动转换成转动元件234的转动运动的齿轮驱动棘轮 (ratchet)。
为了将清洁元件110安装到具有上述构造的清洁元件保持 体220,首先,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图1所示的第一被保持 部110a)被保持元件131的爪部132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端 侧(图1所示的第二被保持部110b)被转动元件134的指定制动 肋134a保持。在该状态下,用手向下推操作构件235。通过该 操作,在通过保持元件131的顶端部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 的情况下,具有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端侧的制动肋234a的转 动元件234沿箭头10的方向转动。结果,清洁元件110绕保持主 体130以螺旋状卷绕。这里,爪部132和制动肋234a构成本发明 中的“两个保持部”。
图7是示出不同实施例中的清洁元件保持体320的构造的 立体图。清洁元件保持体320与清洁元件保持体120的不同之处 在于保持元件131可以相对于把手140转动。具体地,清洁元件 保持体320具有允许如图7中的双箭头所示转动的推入杆310。 推入杆310经由未示出的并且由齿轮等形成的连接机构与保持 元件131连接。通过推动推入杆310,推入杆310的转动被转换 成保持元件131的转动。
为了将清洁元件110安装到具有上述构造的清洁元件保持 体320,首先,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图1所示的第一被保持 部110a)被保持元件131的爪部132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端 侧(图1所示的第二被保持部110b)被设置在保持体主体130 的后端侧的突出肋135保持。在该状态下,用手向下推动推入 杆310。通过该操作,在通过突出肋135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 端侧的情况下,具有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的爪部132的保 持元件131沿箭头10的方向转动。结果,清洁元件110绕保持体 131以螺旋状卷绕。这里,爪部132和突出肋135构成本发明的 “两个保持部”。
图8是示出不同实施例中的清洁元件保持体420的构造的 立体图。与清洁元件保持体320相同,清洁元件420被构造成保 持元件131可以相对于把手140转动。具体地,清洁元件保持体 420具有允许如图8中的双箭头所示滑动的拉入杆(push-in lever)410。拉入杆410经由未示出的并且由齿轮等形成的连 接装置与保持元件131连接。通过拉动拉入杆410,拉入杆410 的滑动运动被转换成保持元件131的转动。
为了将清洁元件110安装到具有上述构造的清洁元件保持 体420,首先,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图1所示的第一被保持 部110a)被保持元件131的爪部132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端 侧(图1所示的第二被保持部110b)被设置在保持体主体130 的后端侧的保持件136保持。在该状态下,用手拉动拉入杆410。 通过该操作,在通过保持件136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端侧的情 况下,具有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的爪部132的保持元件 131沿箭头10的方向转动。结果,清洁元件110绕保持元件131 以螺旋状卷绕。该清洁元件保持体420和上述清洁元件保持体 320也可以被构造成使用者可以直接转动保持元件131。这里, 爪部132和保持件136构成本发明中的“两个保持部”。
图9是示出不同实施例的清洁元件保持体520的构造的立 体图。清洁元件保持体520与清洁元件保持体120的不同之处在 于:没有相对于把手140设置可动部,并且通过使用者的直接 卷绕操作向清洁元件110施加预定扭转或扭曲。具体地,保持 主体130的保持元件131被固定地连接到把手140,并且把手 140具有由一对突出部142划分的窄区域143。该窄区域143在 突出部142之间形成用于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端侧的保持空 间。
为了将清洁元件110安装到具有上述构造的清洁元件保持 体520,首先,清洁元件110的前端侧(图1所示的第一被保持 部110a)被保持元件131的爪部132保持。然后,使用者保持清 洁元件110的后端侧,并且绕保持元件131以螺旋状卷绕清洁元 件110。随后,使用者通过将清洁元件110推入到窄区域143中 来保持清洁元件110的后端侧。这里,爪部132和窄区域143构 成本发明中的“两个保持部”。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清洁元件110被描述为由无纺织物薄 片元件和纤维集合体形成。然而,在本发明中,清洁元件可以 仅由无纺织物薄片元件形成。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清洁工具
110:清洁元件
110a:第一被保持部
110b:第二被保持部
111:清洁元件主体
111a:基部薄片
111b:纤维集合体
111c:清洁侧薄片
111d、111e:带
112:保持片
112a:带
113、114:熔接部
120、220、320、420、520:清洁元件保持体
130:保持体主体
131:保持元件
132:爪部
133:可动部
134:转动元件
134a:制动肋
135:突出肋
136:保持片
140:把手
141:把手主体
141a:连接部
142:突出部
143:窄区域
233:可动部
234:转动元件
234a:制动肋
235:操作构件
310:推入杆
410:拉入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